第130章 發兵荊州
炎漢:立天地心,開萬世太平! 作者:山有青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琦癱倒在地:“父親雖然年邁,可怎會突然病倒薨逝,必然是蔡冒謀害,請陛下為臣做主啊!”
“老臣以為蔡氏犯上作亂,篡權弑主,當即刻發兵捉拿蔡氏滿門,待證據確鑿,即刻處置!”
“臣附議!”
“大將軍,您怎麽看?”
劉協不知道怎麽辦,隻能問寧宣。
“淩興霸。”
“末將在!”
“即刻發兵三十萬,征討蔡氏一族。”
“末將遵命!”
“周子敬。”
“臣在。”
“命你為軍師。”
“臣遵命。”
三十萬水師陳兵於江峽,就是為了今日,現在時機已到,荊州在望。
“退朝~”
一散朝,王允安排劉琦住處,寧宣則帶著一眾心腹回到州牧府。
“薛白虁。”
“末將在。”
“你領十萬大軍陳兵荊州之北,若有人來犯,誅之。”
“喏!”
揚州的動靜,天下諸侯第一時間知曉。
打著討賊的名義,就是想阻攔都阻攔不了。
豫州,魏孟德正忙著接收元公路留下的“遺物”。
“主公,揚州發兵三十萬攻荊州。”
“他怎麽敢的?”
魏孟德一驚。
“蔡冒毒殺劉景升,又派人追殺長公子劉琦,朝廷興兵討賊。”
“啊!”
魏孟德氣的猛拍桌子:“蠢貨,怎麽會有這種蠢貨?”
拿下豫州的美好心情瞬間蕩然無存。
“那現在怎麽辦,難道真要坐視寧宣拿下荊州不成?”
“主公,大勢不可逆,荊州勢必要落入寧宣之手,我們攔不住,也不能攔。
當務之急,是利用兗豫二州,壯大自身。”
……
荊州。
當得知朝廷興兵來攻,蔡冒人都傻了,趕緊給王允寫信。
【…蔡氏一族亂臣賊子,朝廷大軍頃刻即至,若俯首投降,可保性命…】
“王允匹夫害我!”
蔡冒怒罵,神情急躁。
“家主,我們還有三十多萬水軍,步卒十餘萬,跟朝廷拚了吧!”
蔡冒想起當初被暴打的場景,搖頭苦笑:“拚了?怎麽拚?
揚州軍虎狼之師,而我荊州軍軍力孱弱,難堪大用。
那淩興霸你們又不是不知道,勇猛過人,誰人能敵?”
“那該如何是好,難不成要望風而降不成?”
蔡冒點頭:“這倒是一個好辦法。”
“家主,咱們毒殺劉景升,又令人追殺劉琦,朝廷焉能給我們活路?”
蔡冒苦思冥想,好半晌開口道:“你持我親筆信星夜趕往豫州拜見魏孟德,請他發兵相助。
若能助我退兵,我蔡氏願意獻上荊州。”
“喏!”
對於蔡冒的信,魏孟德一笑置之,將信使轟走。
他現在可不是揚州的對手,要是被寧宣抓到機會占據大義,危險的就是他的兗州和豫州了。
咚咚咚!
“喝!喝!喝!”
荊州城外,大軍叫陣,鼓聲震天。
蔡冒不敢應戰,隻能閉城不出,準備死守。
現在已經臨近年關,氣候嚴寒,等江水凍結,揚州軍就不得不退。
等到來年開春江水解凍,足夠他找好退路。
“蔡冒拒不應戰,荊州城高池深,該如何攻之?”
周子敬想了想,低語道:“眼下荊州人心惶惶,令人將蔡氏一族罪狀寫於紙上,用弓弩射進城去。
不需幾日,定有驚喜。”
“好,就依子敬所言。”
正如周子敬所料,荊州上下知道朝廷大軍來攻,慌亂不堪。
又得知蔡氏所作所為,軍民震怒。
劉景升雖不算什麽明主,但其來荊州之後,用心治理,少有戰亂。
荊州百姓對其十分愛戴。
蔡冒巡視時,發覺士卒百姓看自己的目光十分怪異,心中發苦。
“若非中了王允老賊的奸計,焉有今日?”
令人焚燒信紙,但堵不住人心。
“不能坐以待斃,傳我命令,讓族中族兵四處巡視,若有不對,立斬之。”
“喏!”
漢中,呂奉先已經人去樓空,整個益州徹底落入劉玄德之手。
“眼下益州盡在手中,但兄長被困揚州,該如何是好?”
“要俺說,不如發兵攻打揚州,看他寧宣交不交人!”
“三弟休得胡言,若是發兵,朝廷豈能饒過兄長?”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等死不成?”
“哈哈哈,二位將軍莫擾,我有一計。”
“哦?軍師請講!”
“揚州上將張平燕發兵十萬攻交州,淩興霸發兵三十萬攻荊州,薛白虁陳兵荊州之北,揚州內已無大將。”
“軍師莫非也想發兵攻打揚州?”
“非也,還請二位將軍稍安勿躁,在下的意思,是讓劍宗去救人耳。”
“如何救?”
“此事還需與劍宗商議。”
關雲長鳳眼一眯:“軍師,若兄長擅自離開揚州,隻怕朝廷將視兄長為反賊啊。”
諸葛孔明撫須笑道:“我等並未興兵造反,乃江湖宗門為之。”
“軍師所言甚是,二哥,要救回兄長,隻有這麽一個辦法了。”
“也罷,揚州龍潭虎穴,三弟與我陳兵邊境,隻待救出兄長,便可發兵接應。
同時還能震懾揚州軍,令其不敢輕舉妄動。”
“好,那就有勞二位將軍走一趟。”
關雲長拱手帶著張翼德離去。
“軍師,那我呢?”
諸葛孔明輕歎一聲:“子龍啊,我料揚州非善地,恐劍宗難以成功。”
趙子龍大急:“軍師,那該如何是好?”
“子龍,現有一件九死一生之事讓你去辦,你可願意?”
趙子龍單膝跪地:“請軍師吩咐,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我怕揚州還有大將能結軍陣,你領一支精兵潛入揚州,配合劍宗行事。
劍宗高手雖多,可要是被軍陣圍住,萬事休矣!”
“軍師放心,末將定不負厚望。”
“嗯,我素知子龍勇猛,隻是是成是敗,全憑天意呀。”
諸葛孔明歎息,這天下,他有兩個人看不通透。
一個是寧宣,一個是司馬仲達。
相比起來,司馬仲達給他一種特殊的感覺,似乎上天注定兩人會有一場宿命對決。
修為到了他這個地步,心血來潮絕不是沒有憑據。
這,隻怕也是天意。
而寧宣,則純粹是覺得不可思議了。
“老臣以為蔡氏犯上作亂,篡權弑主,當即刻發兵捉拿蔡氏滿門,待證據確鑿,即刻處置!”
“臣附議!”
“大將軍,您怎麽看?”
劉協不知道怎麽辦,隻能問寧宣。
“淩興霸。”
“末將在!”
“即刻發兵三十萬,征討蔡氏一族。”
“末將遵命!”
“周子敬。”
“臣在。”
“命你為軍師。”
“臣遵命。”
三十萬水師陳兵於江峽,就是為了今日,現在時機已到,荊州在望。
“退朝~”
一散朝,王允安排劉琦住處,寧宣則帶著一眾心腹回到州牧府。
“薛白虁。”
“末將在。”
“你領十萬大軍陳兵荊州之北,若有人來犯,誅之。”
“喏!”
揚州的動靜,天下諸侯第一時間知曉。
打著討賊的名義,就是想阻攔都阻攔不了。
豫州,魏孟德正忙著接收元公路留下的“遺物”。
“主公,揚州發兵三十萬攻荊州。”
“他怎麽敢的?”
魏孟德一驚。
“蔡冒毒殺劉景升,又派人追殺長公子劉琦,朝廷興兵討賊。”
“啊!”
魏孟德氣的猛拍桌子:“蠢貨,怎麽會有這種蠢貨?”
拿下豫州的美好心情瞬間蕩然無存。
“那現在怎麽辦,難道真要坐視寧宣拿下荊州不成?”
“主公,大勢不可逆,荊州勢必要落入寧宣之手,我們攔不住,也不能攔。
當務之急,是利用兗豫二州,壯大自身。”
……
荊州。
當得知朝廷興兵來攻,蔡冒人都傻了,趕緊給王允寫信。
【…蔡氏一族亂臣賊子,朝廷大軍頃刻即至,若俯首投降,可保性命…】
“王允匹夫害我!”
蔡冒怒罵,神情急躁。
“家主,我們還有三十多萬水軍,步卒十餘萬,跟朝廷拚了吧!”
蔡冒想起當初被暴打的場景,搖頭苦笑:“拚了?怎麽拚?
揚州軍虎狼之師,而我荊州軍軍力孱弱,難堪大用。
那淩興霸你們又不是不知道,勇猛過人,誰人能敵?”
“那該如何是好,難不成要望風而降不成?”
蔡冒點頭:“這倒是一個好辦法。”
“家主,咱們毒殺劉景升,又令人追殺劉琦,朝廷焉能給我們活路?”
蔡冒苦思冥想,好半晌開口道:“你持我親筆信星夜趕往豫州拜見魏孟德,請他發兵相助。
若能助我退兵,我蔡氏願意獻上荊州。”
“喏!”
對於蔡冒的信,魏孟德一笑置之,將信使轟走。
他現在可不是揚州的對手,要是被寧宣抓到機會占據大義,危險的就是他的兗州和豫州了。
咚咚咚!
“喝!喝!喝!”
荊州城外,大軍叫陣,鼓聲震天。
蔡冒不敢應戰,隻能閉城不出,準備死守。
現在已經臨近年關,氣候嚴寒,等江水凍結,揚州軍就不得不退。
等到來年開春江水解凍,足夠他找好退路。
“蔡冒拒不應戰,荊州城高池深,該如何攻之?”
周子敬想了想,低語道:“眼下荊州人心惶惶,令人將蔡氏一族罪狀寫於紙上,用弓弩射進城去。
不需幾日,定有驚喜。”
“好,就依子敬所言。”
正如周子敬所料,荊州上下知道朝廷大軍來攻,慌亂不堪。
又得知蔡氏所作所為,軍民震怒。
劉景升雖不算什麽明主,但其來荊州之後,用心治理,少有戰亂。
荊州百姓對其十分愛戴。
蔡冒巡視時,發覺士卒百姓看自己的目光十分怪異,心中發苦。
“若非中了王允老賊的奸計,焉有今日?”
令人焚燒信紙,但堵不住人心。
“不能坐以待斃,傳我命令,讓族中族兵四處巡視,若有不對,立斬之。”
“喏!”
漢中,呂奉先已經人去樓空,整個益州徹底落入劉玄德之手。
“眼下益州盡在手中,但兄長被困揚州,該如何是好?”
“要俺說,不如發兵攻打揚州,看他寧宣交不交人!”
“三弟休得胡言,若是發兵,朝廷豈能饒過兄長?”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等死不成?”
“哈哈哈,二位將軍莫擾,我有一計。”
“哦?軍師請講!”
“揚州上將張平燕發兵十萬攻交州,淩興霸發兵三十萬攻荊州,薛白虁陳兵荊州之北,揚州內已無大將。”
“軍師莫非也想發兵攻打揚州?”
“非也,還請二位將軍稍安勿躁,在下的意思,是讓劍宗去救人耳。”
“如何救?”
“此事還需與劍宗商議。”
關雲長鳳眼一眯:“軍師,若兄長擅自離開揚州,隻怕朝廷將視兄長為反賊啊。”
諸葛孔明撫須笑道:“我等並未興兵造反,乃江湖宗門為之。”
“軍師所言甚是,二哥,要救回兄長,隻有這麽一個辦法了。”
“也罷,揚州龍潭虎穴,三弟與我陳兵邊境,隻待救出兄長,便可發兵接應。
同時還能震懾揚州軍,令其不敢輕舉妄動。”
“好,那就有勞二位將軍走一趟。”
關雲長拱手帶著張翼德離去。
“軍師,那我呢?”
諸葛孔明輕歎一聲:“子龍啊,我料揚州非善地,恐劍宗難以成功。”
趙子龍大急:“軍師,那該如何是好?”
“子龍,現有一件九死一生之事讓你去辦,你可願意?”
趙子龍單膝跪地:“請軍師吩咐,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我怕揚州還有大將能結軍陣,你領一支精兵潛入揚州,配合劍宗行事。
劍宗高手雖多,可要是被軍陣圍住,萬事休矣!”
“軍師放心,末將定不負厚望。”
“嗯,我素知子龍勇猛,隻是是成是敗,全憑天意呀。”
諸葛孔明歎息,這天下,他有兩個人看不通透。
一個是寧宣,一個是司馬仲達。
相比起來,司馬仲達給他一種特殊的感覺,似乎上天注定兩人會有一場宿命對決。
修為到了他這個地步,心血來潮絕不是沒有憑據。
這,隻怕也是天意。
而寧宣,則純粹是覺得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