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子嗣
炎漢:立天地心,開萬世太平! 作者:山有青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短短十日時間,陸文台實力大增,坐擁二十多萬兵馬。
陸文台又驚又喜。
而三戒似乎也看出了他的擔心,笑言:“將軍放心,這些人都會忠心於你,我佛宗並不會插手將軍軍政大事。”
“多謝大師,佛宗若有需求,盡管直言。”
“阿彌陀佛。”
……
懷寧州牧府,寧宣已經回來十餘日,政務都丟給郭奉孝處理,自己則沉浸於蔡昭姬、大喬和張檸的溫柔鄉中。
回來時多了一個貂蟬,幾女也沒多問,相處融洽。
這日,寧宣取出傳國玉璽,細細研究。
“這莫非就是國運的力量?”
寧宣天眼之下,能感覺到傳國玉璽內隱藏著一股龐大恐怖的力量,隻是這股力量與皇朝的氣運真龍有些相似,卻又不是完全相同。
以紫薇真氣強行催動,可以牽引出一小股能量。
轟隆——
這一小股力量看似不多,卻讓寧宣汗毛倒豎。
“可惜暫時還不能暴露。”
收回真氣,寧宣微微搖頭。
午間,寧宣陪幾女用飯,忽的心血來潮,眉心紅痕隱現,朝著蔡昭姬看去。
撲通撲通——
寧宣愣了一下,那一股血脈相連的感覺實在有些奇妙,盡管那小生命還未孕育完成,卻也開始有了生命的韻律。
兩世為人,第一次有這種血脈相連的感覺。
揮退下人,隻留下三女和瑾兒,寧宣手一抬,傳國玉璽落入掌心。
“此物暫時就給琰兒你收著了,萬不可被人發覺,可用木盒封閉。
雖然平時神異不顯,倒也可以滋養身子之用。”
大喬看著玉璽笑問:“夫君,這是何物?”
“一印璽而已。”
蔡昭姬小心收好,有木盒裝著,還有寧宣真氣封存,別人也發現不了。
午飯過後,寧宣在書房坐著,手中拿著太平經翻閱,隻是心中始終有些起伏。
得了傳國玉璽,他隻是當時心喜,而知道自己有了子嗣,令他心神搖曳,起伏不定。
這是數千年以來深入人心的理念,華夏素來以傳承為第一要素。
在這件事上,寧宣與尋常百姓沒什麽區別,通俗點說,那叫高興的找不著北了。
一連幾日,寧宣與蔡昭姬待在一起都小心翼翼,惹得佳人嬌嗔不已。
張檸吃醋,纏著寧宣陪她逛街遊玩才作罷。
“夫君,可是琰兒姐姐有喜了?”
大喬恬靜的倚靠在寧宣懷中,輕聲問了一句。
寧宣笑了笑:“瑩兒七竅玲瓏。”
說著,在大喬美眸上輕吻一下:“嗯,眼睛也好看。”
大喬莞爾:“夫君,妾身也想給夫君生個寶寶。”
“生,生十個,為夫養得起。”
大喬麵色一囧,把頭埋進寧宣懷裏:“十個是不是太多了,妾身受不了,要不少生兩…一個吧?”
寧宣爽朗大笑,調侃道:“瑩兒若能給為夫生個七仙女,為夫就心滿意足了。”
“夫君~”
……
時間就在修煉和享樂中度過,揚州上下猶如一台機器高速運轉,實力日新月異。
這日,整天在府上歌舞為伴以驅趕煩惱的元公路迎來一使者。
“陸文台讓你來,有何要事?”
元公路半醉在座椅上,眼睛半睜半閉。
“元將軍,我家主公知道將軍心有憂慮,特令在下前來解憂。”
“哦?說來聽聽?”
使者拱手一禮:“將軍乃元氏嫡傳,身份尊貴,卻困頓於江峽一小城,反觀寧宣出身卑微,竟能坐擁一州之地,豈不聞德不配位乎?”
元公路一下子酒醒了,坐直身子:“繼續說!”
“試想當世英雄困頓泥沼,豎子小民卻身居高位,我家主公焉能熟視無睹乎?
因而我家主公特命在下為使,願與將軍興兵討伐揚州。”
“嗯,他陸文台要是早有這般見識,本將軍焉能為難他?
說吧,陸文台有何要求?”
“我家主公願助將軍成就大業,隻希望能有一立身之地,與將軍隔江共分天下。”
元公路恍然,嗤笑道:“倒是打的好算盤,揚州六郡,他陸文台要四郡之地。”
使者恭敬一禮:“將軍莫急,待拿下揚州,我家主公願意出兵助將軍攻伐中原,聽從將軍調遣。”
元公路掏了掏耳朵:“空口白牙,有何憑據?”
“將軍名門之後,我家主公敬畏有加,焉敢欺騙?”
元公路心動了,正要答應。
“咳咳—”
元公路看去,自己的謀士閻象正給自己使眼色。
當即話音一轉:“使者舟車勞頓,請先去休息,事關重大,容本將軍思量思量。”
“喏。”
使者退下,元公路便迫不及待的問閻象何意。
“主公,你忘了傳國玉璽在陸文台手中?
咱們路上幾次下手,皆無功而返,被其輕易化解,可見陸文台不可小覷。”
元公路恍然大悟:“是啊,要是助他得了揚州,又有傳國玉璽,哪還會記得盟約。”
隨後氣怒:“陸文台小兒,早晚殺了你,來人,去把那使者給本將軍砍了。”
“且慢!”
閻象阻止,看向元公路:“主公,何不將計就計?”
“請先生賜教。”
“陸文台不是說願助將軍攻伐中原嗎,那就讓他先助主公攻下豫州,屆時再攻揚州不遲。
至於攻下揚州後給不給他,還不是主公您說了算?”
“嗯,先生之言甚得我心,那就如此吧。”
“主公英明。”
……
“元公路讓我先助他攻豫州?”
“主公,元公路此人反複無常,與他結盟無異於與虎謀皮,依末將看,不如拿下徐州,足以作為我等安身立命之地。”
陸文台抬手:“不,既然他要攻豫州,我們就助他一臂之力,不過不出兵馬,隻約為聯盟。
他去攻豫州,我們攻徐州,若誰力有未逮,便向對方求助…”
“主公英明,豫州與京畿相接,戰事一起,董巢必然不會坐視不理。
等元公路損兵折將,說不得主公連豫州都能收入囊中。”
“哈哈哈哈。”
眾將大笑。
“是極是極,聽聞元本初因為當初董巢襲殺黃子琰之事心驚膽戰,會盟一結束,就放棄汝南,直奔冀州去了。”
陸文台又驚又喜。
而三戒似乎也看出了他的擔心,笑言:“將軍放心,這些人都會忠心於你,我佛宗並不會插手將軍軍政大事。”
“多謝大師,佛宗若有需求,盡管直言。”
“阿彌陀佛。”
……
懷寧州牧府,寧宣已經回來十餘日,政務都丟給郭奉孝處理,自己則沉浸於蔡昭姬、大喬和張檸的溫柔鄉中。
回來時多了一個貂蟬,幾女也沒多問,相處融洽。
這日,寧宣取出傳國玉璽,細細研究。
“這莫非就是國運的力量?”
寧宣天眼之下,能感覺到傳國玉璽內隱藏著一股龐大恐怖的力量,隻是這股力量與皇朝的氣運真龍有些相似,卻又不是完全相同。
以紫薇真氣強行催動,可以牽引出一小股能量。
轟隆——
這一小股力量看似不多,卻讓寧宣汗毛倒豎。
“可惜暫時還不能暴露。”
收回真氣,寧宣微微搖頭。
午間,寧宣陪幾女用飯,忽的心血來潮,眉心紅痕隱現,朝著蔡昭姬看去。
撲通撲通——
寧宣愣了一下,那一股血脈相連的感覺實在有些奇妙,盡管那小生命還未孕育完成,卻也開始有了生命的韻律。
兩世為人,第一次有這種血脈相連的感覺。
揮退下人,隻留下三女和瑾兒,寧宣手一抬,傳國玉璽落入掌心。
“此物暫時就給琰兒你收著了,萬不可被人發覺,可用木盒封閉。
雖然平時神異不顯,倒也可以滋養身子之用。”
大喬看著玉璽笑問:“夫君,這是何物?”
“一印璽而已。”
蔡昭姬小心收好,有木盒裝著,還有寧宣真氣封存,別人也發現不了。
午飯過後,寧宣在書房坐著,手中拿著太平經翻閱,隻是心中始終有些起伏。
得了傳國玉璽,他隻是當時心喜,而知道自己有了子嗣,令他心神搖曳,起伏不定。
這是數千年以來深入人心的理念,華夏素來以傳承為第一要素。
在這件事上,寧宣與尋常百姓沒什麽區別,通俗點說,那叫高興的找不著北了。
一連幾日,寧宣與蔡昭姬待在一起都小心翼翼,惹得佳人嬌嗔不已。
張檸吃醋,纏著寧宣陪她逛街遊玩才作罷。
“夫君,可是琰兒姐姐有喜了?”
大喬恬靜的倚靠在寧宣懷中,輕聲問了一句。
寧宣笑了笑:“瑩兒七竅玲瓏。”
說著,在大喬美眸上輕吻一下:“嗯,眼睛也好看。”
大喬莞爾:“夫君,妾身也想給夫君生個寶寶。”
“生,生十個,為夫養得起。”
大喬麵色一囧,把頭埋進寧宣懷裏:“十個是不是太多了,妾身受不了,要不少生兩…一個吧?”
寧宣爽朗大笑,調侃道:“瑩兒若能給為夫生個七仙女,為夫就心滿意足了。”
“夫君~”
……
時間就在修煉和享樂中度過,揚州上下猶如一台機器高速運轉,實力日新月異。
這日,整天在府上歌舞為伴以驅趕煩惱的元公路迎來一使者。
“陸文台讓你來,有何要事?”
元公路半醉在座椅上,眼睛半睜半閉。
“元將軍,我家主公知道將軍心有憂慮,特令在下前來解憂。”
“哦?說來聽聽?”
使者拱手一禮:“將軍乃元氏嫡傳,身份尊貴,卻困頓於江峽一小城,反觀寧宣出身卑微,竟能坐擁一州之地,豈不聞德不配位乎?”
元公路一下子酒醒了,坐直身子:“繼續說!”
“試想當世英雄困頓泥沼,豎子小民卻身居高位,我家主公焉能熟視無睹乎?
因而我家主公特命在下為使,願與將軍興兵討伐揚州。”
“嗯,他陸文台要是早有這般見識,本將軍焉能為難他?
說吧,陸文台有何要求?”
“我家主公願助將軍成就大業,隻希望能有一立身之地,與將軍隔江共分天下。”
元公路恍然,嗤笑道:“倒是打的好算盤,揚州六郡,他陸文台要四郡之地。”
使者恭敬一禮:“將軍莫急,待拿下揚州,我家主公願意出兵助將軍攻伐中原,聽從將軍調遣。”
元公路掏了掏耳朵:“空口白牙,有何憑據?”
“將軍名門之後,我家主公敬畏有加,焉敢欺騙?”
元公路心動了,正要答應。
“咳咳—”
元公路看去,自己的謀士閻象正給自己使眼色。
當即話音一轉:“使者舟車勞頓,請先去休息,事關重大,容本將軍思量思量。”
“喏。”
使者退下,元公路便迫不及待的問閻象何意。
“主公,你忘了傳國玉璽在陸文台手中?
咱們路上幾次下手,皆無功而返,被其輕易化解,可見陸文台不可小覷。”
元公路恍然大悟:“是啊,要是助他得了揚州,又有傳國玉璽,哪還會記得盟約。”
隨後氣怒:“陸文台小兒,早晚殺了你,來人,去把那使者給本將軍砍了。”
“且慢!”
閻象阻止,看向元公路:“主公,何不將計就計?”
“請先生賜教。”
“陸文台不是說願助將軍攻伐中原嗎,那就讓他先助主公攻下豫州,屆時再攻揚州不遲。
至於攻下揚州後給不給他,還不是主公您說了算?”
“嗯,先生之言甚得我心,那就如此吧。”
“主公英明。”
……
“元公路讓我先助他攻豫州?”
“主公,元公路此人反複無常,與他結盟無異於與虎謀皮,依末將看,不如拿下徐州,足以作為我等安身立命之地。”
陸文台抬手:“不,既然他要攻豫州,我們就助他一臂之力,不過不出兵馬,隻約為聯盟。
他去攻豫州,我們攻徐州,若誰力有未逮,便向對方求助…”
“主公英明,豫州與京畿相接,戰事一起,董巢必然不會坐視不理。
等元公路損兵折將,說不得主公連豫州都能收入囊中。”
“哈哈哈哈。”
眾將大笑。
“是極是極,聽聞元本初因為當初董巢襲殺黃子琰之事心驚膽戰,會盟一結束,就放棄汝南,直奔冀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