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給世人個真實的李鴻啟招旁征博引,將園,習十同諸多的中外曆史名人進行了比較,其評述在後人看來雖不無偏頗之處,但認識無疑是相當深玄的。


    “第一,李鴻章與霍光。史家評霍光曰不學無術,吾評李鴻章亦曰不學無術。則李鴻章與霍光果同流乎?曰:李鴻章無霍光之權位,無霍光之魄力。李鴻章謹守範圍之人也,非能因於時勢行吾心之所安,而有非常之舉動者也。生不能大行其誌者以此,安足語霍光?雖然,其於普通學問,或稍過之。”


    “第二,李鴻章與諸葛亮。李鴻章忠臣也,儒臣也,兵家也,政治家也,外交家也。中國三代以後,具此五資格,而永為百世所欽者。莫如諸葛武侯。李鴻章所憑藉,過於諸葛,而所得不及之。其初起於上海也。僅以區區三城,而能奏大功於江南,創業之艱,亦略相類。後此用兵之成就,又遠過之矣。然諸葛治崎嶇之蜀,能使士不懷奸。民鹹自厲,而李鴻章數十年重臣。不能輯和國民,使為已用。諸葛之卒,僅有成都桑八百株,而鴻章以豪富聞於天下,相去何如耶?至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犬馬戀主之誠,亦或仿佛之。”


    “第三,李鴻章與郭子儀。李鴻章中興靖亂之功,頗類郭紛陽,其福命亦不相上下。然紛陽於定難以外,更無他事,鴻章則兵事生涯。不過其終身事業之一部分耳。使易地以處,紛陽未必有以過合肥也。”


    “第四,李鴻章與王安石。王荊公以新法為世所詬病,李鴻章以洋務為世所詬病,荊公之新法與鴻章之洋務,雖皆非完善政策,然其識見規模決非詬之者之所能及也。號稱賢士大夫者,莫肯相助,且群焉哄之,掣其肘而議其後,彼乃不得不用金壬之人以自佐,安石鴻章之所處同也。然安石得君既專,其布戈之兢兢於民事。局麵宏遠,有過於鴻章者。而鴻章華夏共和後自為執政,建樹雖多,似不及安石影響之深遠。”


    “第五,李鴻章與秦栓。中國俗儒罵李鴻章為秦栓者最多焉。法越中日兩役間,此論極盛矣。出於市井野人之口,猶可言也。士君子而為此言,吾無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第六,李鴻章與曾國藩。李鴻章之於曾國藩,猶管仲之炮叔,韓信之蕭何也。不寧惟是,其一生之學行見識事業,無一不由國藩提攜之而玉成之。故鴻章實曾文正肘下之第一人物也。曾非李所及,世人既有定評。雖然,曾文正,儒者也,使以當外交之衝,其術智機警。或視李不如,未可知也。又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為心,而李則血氣甚強,無論若何大難,皆挺然以一身當之,未曾有畏難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長也。”


    “第七,李鴻章與左宗棠。左李齊名於時,然左以發揚勝。李以忍耐勝。語其器量,則李殆非左所能及也。湘人之虛驕者,嚐欲奉左為守舊黨魁以與李抗,其實兩人洋務之見識不相上下,左固非能守舊,李亦非能維新也。左文襄幸早逝十餘年,故略保其時俗之名,而以此後之艱巨謗詬,盡附於合肥之一身。文襄福命亦雲高矣。”


    “第八,李鴻章與李秀成。二李皆近世之人豪也。秀成忠於本族。鴻章忠於國家,一封忠王,一為執政,皆可以當之而無愧焉。秀成之用兵之政治之外交,皆不讓李鴻章,其一敗一成,則天也。故吾求諸近世,欲以兩人合傳而毫方,遺憾者,其惟二李乎?然秀成不殺趙景賢。禮葬王有齡,鴻章乃給八王而駢戮之,此事蓋猶有慚德矣。”


    “第九,李鴻章與張之洞。十餘年以來,與李齊名者,則張之洞也。雖然,張何足以望李之肩背?李鴻章實踐之人也,張之洞浮華之人也。李鴻章最不好名,張之洞最好名,不好名故肯任勞怨,好名故常趨巧利。之洞於交涉事件,著著與鴻章為難,要其所畫之策。無一非能言不能行。鴻章嚐語人雲:“不圖香濤作官數十年,仍是書生之見。此一語可以盡其平生矣。至其虛驕狹隘,殘忍苛察,較之李鴻章之有常識有大量,尤相去霄壤也。”


    “第十,李鴻章與梅特涅。


    奧國宰相梅特涅為十九世紀第一大奸雄也。凡當國四十年,專出其狡給之外交手段,外之以指揮全歐,內之以壓製民黨。十九世紀前半紀。歐洲大陸之**,實此人之罪居多。或謂李鴻章殆幾似之,雖然。鴻章之心術,不如梅特涅之險,其有調亦不如梅特涅之雄。梅特涅知民權之利而壓之,李鴻章不知民權小”力冒蘭,梅特涅外交政策能操縱群雄,李鴻章外交政策呀“頓朝鮮,此其所以不倫也。”


    “第十一,李鴻章與俾斯麥。或有稱李鴻章為東方俾斯麥者,雖然。非諛詞,則妄言耳。李鴻章何足以望俾斯麥。以兵事論,俾斯麥所勝者歐洲數強國也,李鴻章所勝者日國也,以內政論,俾斯麥能合向來散漫之列國而為一大德意誌聯邦,李鴻章乃使龐然碩大之中國幾降為二等國,以外交論,俾斯麥聯奧意而使為我用,李鴻章欲聯俄而險墮彼謀中。三者相較,其霄壤何如也。此非以成敗論人也,李鴻章之學問智術膽力,無一能如俾斯麥者,其成就之不能如彼,實優勝劣敗之公例然也。雖李之際遇,或不及俾。至其憑藉則有過之。人各有所難。非勝其難,則不足為英雄。李自訴其所處之難,而不知俾亦有俾之難,非李所能喻也。使二人易地以居,吾知其成敗之數亦若是已耳。故持東李西俾之論者,是重誣二人也


    “第十二,李鴻章與格蘭斯頓。或又以“李、俾、格。並稱三雄。此殆以其當國之久位望之尊言之耳,李與格固無一相類者。格之所長,專在內治,專在民政,而軍事與外交,非其得意之業也。


    格蘭斯頓,有道之士也,民政國人物之圭真也,李鴻章者,功名之士也,東方之人物也,十八世紀以前之英雄也。二者相去蓋遠甚矣。”


    “第十三,李鴻章與井伊直弼。日本德川大將軍柄政時,有幕府重臣井伊直弼者,當內治外交之衝。深察時勢,知閉關絕市之不可,因與歐美各國結盟,且級汲然欲師所長以自立。而當時民間,尊王攘夷之論方盛,井伊以強力鎮壓之,以效忠於幕府,於是舉國怨毒,集彼一身。卒被壯士刺殺於櫻田門外。而日本維新之運乃興。井伊者,明治政府之大敵,亦明治政府之功臣也。其有可敬,其遇可憐,日人至今皆為訟冤。李鴻章之境遇,殆略似之,然困難又較井伊萬萬也。井伊橫死,而鴻章哀榮,其福命則此優於彼焉。”


    <a id="ads" href="http:///"></a>


    “第十四,李鴻章與伊藤博文。李鴻章與日相伊藤,中日甲午丁百戰役之兩雄也。雖然,伊非李之匹也。日人常評伊藤為際遇最好之人。其言蓋當。彼當日本維新之初,本未嚐有大功,其櫛風沐雨之閱曆。既輸一籌,故伊藤之輕重於日本,不如鴻章之輕重於中國,使易地以處,吾恐其不相及也。雖然;伊有優於李者一事焉,則曾遊學歐洲。知政治之本原是也。此伊所以能製定憲法為日本長治久安之計,李鴻章則惟彌縫補直,畫虎效顰,而終無大成就也。但日本之學如伊藤者。其同輩中不下百數,中國之才如鴻章者,其同輩中不得一人,則又不能專為李咎者也。”


    對於李鴻章的逝世,世界各國也紛紛做了報導,美國人這樣說:“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做了有價值的貢獻;以從政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英國人這樣說:李鴻章知道西方的優勢,認識到了工業文明的巨大力量,他想讓中國效法西方變得強大起來,他有著卓越的眼光和敏銳的手腕,是中國的一位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正是在他的手中,中國這頭沉睡了幾個世紀的獅子才有了蘇醒過來的機會,他對中國的貢獻,在他之前的人沒有一個能夠比得上。”


    日本人這樣說:李鴻章可謂華人之代表人物也。彼純然如涼血類動物,華人之性也;彼之事大主義,華人之性也;其容忍力之強。華人之性也;其硬腦硬麵皮。華人之性也;其詞令巧妙,華人之性也;其狡檢有城府,華人之性也;其自信自大,華人之性也;彼無管仲經世之識量,無孔明治國之誠實,雖然,彼非如王安石之學究。彼其以逸待勞,機智縱橫,虛心平氣,百般之艱然糾紛,能從容以排解之。吾國舍勝海舟外,殆末見有其比也


    這就是李鴻章,一個可能根本不在乎後人對他的評價,也不需要評價的李鴻章。


    祝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由於今年是本命年,晚上沒法出來,就不上來了,章節為自動設定好的,不會影響大家閱讀,請大家繼續支持我吧!繼續求收藏推薦訂閱點小擊月票,


    “


    看小說請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刀駙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刀駙馬並收藏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