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好會兒,言耀輝斷然囑咐道:“大掌櫃,您現在就讓我們鋪子裏所有的夥計立即把請柬全部散出去,明日天亮之前,所有請柬必須全部送到,萬不能失誤。”既然早晚都會招惹上麻煩,那就不如讓麻煩來得更快些。
收斂了震驚,大掌櫃立即親自去囑咐去了,可虧早幾天的準備,基本上都已經妥當,隻需仔細叮囑著辦去就是了。
趕著天稍稍見得亮光,風華樓上已然熙熙攘攘。張著手臂指揮著樓上擦拭牌匾的管事激動不已。昨日,聽了風聲的風華樓東家立即囑咐掌櫃管事將淮揚言三少所有租款全額退,還叮囑所有開銷也一應由樓子承擔,這樣的好事聽得揚州來的言三少當場將連夜裱好的“上善若水”的牌匾贈與了風華樓,喜得風華樓掌櫃管事的顧不及其他,趕緊招呼著夥計一起懸掛上二樓的正中央,這是絕少留下墨寶的永固王爺的手筆親書,可張了大門麵了。
逐利作商,最要懂得的就是將利益盡可能的無限加大化,再好的東西沒有體麵的捧場,也都會少了應需的靈性。
晨起浮雲走,日午炎炎起。
一夜間,風華樓前寶光橫溢的盛景隨著如無孔不入的熱風湧進京城內外千家萬戶,旭日東升,絡繹不絕的行人圍在風華樓下仰首向上,人聲鼎沸,究竟會是什麽樣的人?什麽樣的事?讓天下雅士之魁首的永固王親書出“上善若水”來?
圍聚的鄰裏忙不迭將昨日親歷珠光寶氣的場景侃侃說起,沒會兒,不知道的也都全部知道了,不管如何,大災之事終究離得穩如磬石的京城遙遠,百姓也向來是隻能聽得上心不得的,正在竊竊私語中,由遠而近的鑼鼓聲聲驚擾了四下,永固王爺允諾的義賣財物給送來了,看著滿眼光華,蜂擁過來看熱鬧的百姓將這場議論推到高端。
此刻,也不知道是哪個起了個頭,在風華樓門前的案上投下一枚銅板,守著門口的店夥計忙不迭拖著那投擲銅板的路人,拿出個白卷,定要在卷上留下姓名,扯著嗓門嚷嚷著:“捐銀是要捐贈給朝廷用來賑災的,記錄義捐姓名的卷宗也是要隨著捐銀一起上呈給朝廷,這樣光宗耀祖的事情可錯失不得。”
隨意拋出一枚銅板的路人怔怔看著這將來會連同義款一起上繳朝廷的白紙卷宗,當即掏出荷包,將裏麵全部散碎銀兩都倒在了案上,行善是積德的好事,若是行善還能留名讓朝廷知曉,何樂而不為?
稍會兒停頓,當即四下譁然,人人爭相向前。從蜂擁人群中艱難得擠了出來,最先扔銅板煽動氣氛的喬裝成百姓的店鋪夥計趕緊撒腿溜開。看著樓下瞬間喧譁,言家三少低聲囑咐立即去上報給戶部衙門,這些民間的散碎銀兩終究不是自己的,可絕留不得是非把柄,直接請戶部著人坐鎮登錄才是根本。
熱浪中,從四麵八方扶老攜幼而來的百姓們絡繹不絕,同時,為傳聞的嵌寶鎏金阿育王塔犯了嗔念下山而來的和尚們沒等靠近,立即就被請在一側誦經,勸人行善積德本就是佛門招攬信徒的法寶,不好生利用起來可對不起經商之人的本份。
瞄瞄那些隻念經不做事的和尚,沒有半點佛性的言家耀輝並不擔待。想借著功德圓滿的白話就想化得鎏金阿育王塔,在經商之人眼中,這種不勞而獲的作為最是可惡。
和吃飽了閑著找樂的百姓不同,今年以來,在朝中當官的多半不太舒心,本來就已經兢兢業業,可前幾日也不知道又出了什麽事端,幾位資歷深厚的閣臣被喚進了禦書房後,當日,幾位成年的皇子就被禁足在各自府上,朝中調動頻發,驚得探不得一二的朝中官員用足十二分穩重姿態,決然不摻和進天下第一家的家事中去。
正在畏懼禍端上身的當口,一連幾份加急遞上來的請求調撥賑銀的奏摺將風聲鶴唳之勢遮掩起了兩分。看著堆積在龍案上請求緊急調撥賑災錢糧的數張摺子,王上麵目深沉,朝堂上百官也屏住了氣息。
神州遼闊,邊荒之地常有天災,朝廷也年年調撥賑災錢糧,一些地方官吏和監察勾結,藉此從中牟利,多年遮掩累積下來的民怨最終將天災引向人禍,一年秋,借著天道失德的號召幹戈頓起,經歷數年,朝廷才平息了一些邊地,沒想到,去年的大旱導致今年的蝗災,若是不趕緊調撥賑災錢糧盡快安撫災民,難民就要湧出屬地了。
第十四章
朝堂一片低議,這樣氣氛下,本來還有其他事端要參奏的朝臣也識相的將奏摺收了起來。眼下,最重要的大事還是災情,多年的災情和戰事,朝中內庫頗為空虛,該如何調轉,都轉頭盯上了戶部官員。
這時,排班在末尾的京師的府尹伏地啟奏了昨日京城中一件新鮮事,“今日早朝前,微臣收到一張‘為君分憂,為民解難’的賑災義賣帖子,微臣當即招了衙役詢問,才得知,有位來自淮揚的言姓年輕人攜帶無數異域珍寶要用來義賣,所得義款全部捐贈朝廷用以賑災,據衙役說,當時,途徑的永固王爺聽了這樣善舉,還當即揮毫寫下“上善若水”以嘉許,上朝前,微臣已經囑咐家人將積攢下的俸銀全部聚攏,定要為君分憂。”
呈上來的請柬中“為君分憂,為民解難”八字看得王上龍顏大開,對民間善舉嘉許連連,也對京師府尹這般忠心大加讚賞。
能在滿堂得到王上親口嘉許,大出風頭的京師府尹抹著額上的汗,滿目歡喜,連呼萬歲。
當朝沒個不是有眼色的,稍頓片刻,當即恍悟過來,立即聯合一氣,山呼高歌“為君分憂,為民解難”八字真言,滿朝和樂。在王上似笑非笑中,山呼萬歲後退朝百官各自匆忙回府去確認自家門房是不是接到這“為君分憂”的柬帖去了。
街上熱浪難消,從深窖裏抬出的冰塊將風華樓內各處雅室都放了大塊,沒會兒,其內的燥熱消減了去。拉著剪裁妥當的衣裳,排成兩列等待著貴客來臨的滿樓夥計都忐忑不安的瞄著樓外。借著捐銀之名,蜂擁著在兩邊的好事之徒也好奇著究竟誰能購得百寶,興沖沖等著看著,以便作為談資。
天色稍暗,與此同時,全城達官富賈也傾巢而出了,既然是王上暗示的,都擺不得架子,相約著同一時辰裏,攜著子侄從各路街巷匯集往風華樓。
遠遠看去,燈火如炬中,特地成倍增加了的華燈將本就剔透的風華樓點綴得空靈,迎在樓門外銀衣年輕人任誰都由不得多看了幾眼,這就是“為君分憂”義捐的言三?
迎了進門的都不免端詳了這言三一番,豐神俊秀,看得挺順眼的,真不曉得這是誰家的子弟,做得這樣有眼色的清明事,既然是大義大善,也就都說上幾句客套話,這些被圍堵在街口探看的市井驚訝不已,得這麽些大人的抬舉,這揚州來的言三少好大的顏麵。
進了樓中,滿屋流彩看得還算滿意,雖不是什麽稀世奇珍,也都還罕見,不辱他們的身價。相迎吆喝中,平常除了朝堂上,其他沒什麽往來的也都拱手客套著,場麵話不斷,沒辦法,占著為君分憂的口號,哪個敢吝嗇。算是逮著機會的滿城豪富也借著這個場麵,察言觀色,一請二請三請的攀談中,笑意盈盈,滿屋生輝。這會兒,司儀傳報永固王爺到了。
看著站在樓前迎候的言家小三,永固打心眼裏苦笑,被燈光映襯得姿容迤邐的言家小三真是無所不用其極,隻是,若能成功轉移視線,豈不是將蕭泓推進了不覆之地?如今也是沒了法子,他算是看出來了,就算不借他的人脈,言家也不會消停。平衡心之外再有決絕之心的言家耀輝毫無卑微的迎了過來。
聽了這聲傳報,永固的名望當即顯現出威力來了,入座自矜的也都連忙過來見禮,畢竟,避諱著和朝廷官員有牽涉的永固王爺並不容易見得。
再三禮讓,被簇擁著邁步進來的永固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今日這種善舉已經傳到了深宮了,深宮中的吃齋念佛的太後太妃們對民間這樣的義舉大加讚賞的同時,也要拿出細軟為君分憂,後宮們更是紛紛效仿,宮中一片繁忙,明日裏就會將娘娘們的心意都送與風華樓來,請著揚州言三義捐,到時候,就請京城內的貴婦小姐們走動走動了。
這意思——,也就是說一家要出兩份了?
“居然驚擾了內宮,”忠心耿耿的臣子們都自責不斷,讚頌娘娘們的慈悲心的同時也都打心眼裏盤算著這兩份款子究竟怎麽個分法。
民間還算富庶,朝廷怎得這樣虧空?旁觀的言耀輝看得生悲,內庫當真這樣空虛?經常遠遊看盡百官之態的父親所言都是真的。
既然永固王爺都到了,那也沒必要再等其他人。
儀式下,有王爺婉拒在先,其他貴胄都笑語兩句推搪開了。終究用的是“為君分憂“的大義,還是由揚州言三說說吧。
禮讓三遍,謹守身份法度的言三這才上前先向滿堂貴胄行上大禮。一些捐得功名的富賈都識趣得禮讓了開。眼下,隻要此時辦得妥當,言三少定會被朝廷嘉獎,前途似錦,還是端詳點好。
收斂了震驚,大掌櫃立即親自去囑咐去了,可虧早幾天的準備,基本上都已經妥當,隻需仔細叮囑著辦去就是了。
趕著天稍稍見得亮光,風華樓上已然熙熙攘攘。張著手臂指揮著樓上擦拭牌匾的管事激動不已。昨日,聽了風聲的風華樓東家立即囑咐掌櫃管事將淮揚言三少所有租款全額退,還叮囑所有開銷也一應由樓子承擔,這樣的好事聽得揚州來的言三少當場將連夜裱好的“上善若水”的牌匾贈與了風華樓,喜得風華樓掌櫃管事的顧不及其他,趕緊招呼著夥計一起懸掛上二樓的正中央,這是絕少留下墨寶的永固王爺的手筆親書,可張了大門麵了。
逐利作商,最要懂得的就是將利益盡可能的無限加大化,再好的東西沒有體麵的捧場,也都會少了應需的靈性。
晨起浮雲走,日午炎炎起。
一夜間,風華樓前寶光橫溢的盛景隨著如無孔不入的熱風湧進京城內外千家萬戶,旭日東升,絡繹不絕的行人圍在風華樓下仰首向上,人聲鼎沸,究竟會是什麽樣的人?什麽樣的事?讓天下雅士之魁首的永固王親書出“上善若水”來?
圍聚的鄰裏忙不迭將昨日親歷珠光寶氣的場景侃侃說起,沒會兒,不知道的也都全部知道了,不管如何,大災之事終究離得穩如磬石的京城遙遠,百姓也向來是隻能聽得上心不得的,正在竊竊私語中,由遠而近的鑼鼓聲聲驚擾了四下,永固王爺允諾的義賣財物給送來了,看著滿眼光華,蜂擁過來看熱鬧的百姓將這場議論推到高端。
此刻,也不知道是哪個起了個頭,在風華樓門前的案上投下一枚銅板,守著門口的店夥計忙不迭拖著那投擲銅板的路人,拿出個白卷,定要在卷上留下姓名,扯著嗓門嚷嚷著:“捐銀是要捐贈給朝廷用來賑災的,記錄義捐姓名的卷宗也是要隨著捐銀一起上呈給朝廷,這樣光宗耀祖的事情可錯失不得。”
隨意拋出一枚銅板的路人怔怔看著這將來會連同義款一起上繳朝廷的白紙卷宗,當即掏出荷包,將裏麵全部散碎銀兩都倒在了案上,行善是積德的好事,若是行善還能留名讓朝廷知曉,何樂而不為?
稍會兒停頓,當即四下譁然,人人爭相向前。從蜂擁人群中艱難得擠了出來,最先扔銅板煽動氣氛的喬裝成百姓的店鋪夥計趕緊撒腿溜開。看著樓下瞬間喧譁,言家三少低聲囑咐立即去上報給戶部衙門,這些民間的散碎銀兩終究不是自己的,可絕留不得是非把柄,直接請戶部著人坐鎮登錄才是根本。
熱浪中,從四麵八方扶老攜幼而來的百姓們絡繹不絕,同時,為傳聞的嵌寶鎏金阿育王塔犯了嗔念下山而來的和尚們沒等靠近,立即就被請在一側誦經,勸人行善積德本就是佛門招攬信徒的法寶,不好生利用起來可對不起經商之人的本份。
瞄瞄那些隻念經不做事的和尚,沒有半點佛性的言家耀輝並不擔待。想借著功德圓滿的白話就想化得鎏金阿育王塔,在經商之人眼中,這種不勞而獲的作為最是可惡。
和吃飽了閑著找樂的百姓不同,今年以來,在朝中當官的多半不太舒心,本來就已經兢兢業業,可前幾日也不知道又出了什麽事端,幾位資歷深厚的閣臣被喚進了禦書房後,當日,幾位成年的皇子就被禁足在各自府上,朝中調動頻發,驚得探不得一二的朝中官員用足十二分穩重姿態,決然不摻和進天下第一家的家事中去。
正在畏懼禍端上身的當口,一連幾份加急遞上來的請求調撥賑銀的奏摺將風聲鶴唳之勢遮掩起了兩分。看著堆積在龍案上請求緊急調撥賑災錢糧的數張摺子,王上麵目深沉,朝堂上百官也屏住了氣息。
神州遼闊,邊荒之地常有天災,朝廷也年年調撥賑災錢糧,一些地方官吏和監察勾結,藉此從中牟利,多年遮掩累積下來的民怨最終將天災引向人禍,一年秋,借著天道失德的號召幹戈頓起,經歷數年,朝廷才平息了一些邊地,沒想到,去年的大旱導致今年的蝗災,若是不趕緊調撥賑災錢糧盡快安撫災民,難民就要湧出屬地了。
第十四章
朝堂一片低議,這樣氣氛下,本來還有其他事端要參奏的朝臣也識相的將奏摺收了起來。眼下,最重要的大事還是災情,多年的災情和戰事,朝中內庫頗為空虛,該如何調轉,都轉頭盯上了戶部官員。
這時,排班在末尾的京師的府尹伏地啟奏了昨日京城中一件新鮮事,“今日早朝前,微臣收到一張‘為君分憂,為民解難’的賑災義賣帖子,微臣當即招了衙役詢問,才得知,有位來自淮揚的言姓年輕人攜帶無數異域珍寶要用來義賣,所得義款全部捐贈朝廷用以賑災,據衙役說,當時,途徑的永固王爺聽了這樣善舉,還當即揮毫寫下“上善若水”以嘉許,上朝前,微臣已經囑咐家人將積攢下的俸銀全部聚攏,定要為君分憂。”
呈上來的請柬中“為君分憂,為民解難”八字看得王上龍顏大開,對民間善舉嘉許連連,也對京師府尹這般忠心大加讚賞。
能在滿堂得到王上親口嘉許,大出風頭的京師府尹抹著額上的汗,滿目歡喜,連呼萬歲。
當朝沒個不是有眼色的,稍頓片刻,當即恍悟過來,立即聯合一氣,山呼高歌“為君分憂,為民解難”八字真言,滿朝和樂。在王上似笑非笑中,山呼萬歲後退朝百官各自匆忙回府去確認自家門房是不是接到這“為君分憂”的柬帖去了。
街上熱浪難消,從深窖裏抬出的冰塊將風華樓內各處雅室都放了大塊,沒會兒,其內的燥熱消減了去。拉著剪裁妥當的衣裳,排成兩列等待著貴客來臨的滿樓夥計都忐忑不安的瞄著樓外。借著捐銀之名,蜂擁著在兩邊的好事之徒也好奇著究竟誰能購得百寶,興沖沖等著看著,以便作為談資。
天色稍暗,與此同時,全城達官富賈也傾巢而出了,既然是王上暗示的,都擺不得架子,相約著同一時辰裏,攜著子侄從各路街巷匯集往風華樓。
遠遠看去,燈火如炬中,特地成倍增加了的華燈將本就剔透的風華樓點綴得空靈,迎在樓門外銀衣年輕人任誰都由不得多看了幾眼,這就是“為君分憂”義捐的言三?
迎了進門的都不免端詳了這言三一番,豐神俊秀,看得挺順眼的,真不曉得這是誰家的子弟,做得這樣有眼色的清明事,既然是大義大善,也就都說上幾句客套話,這些被圍堵在街口探看的市井驚訝不已,得這麽些大人的抬舉,這揚州來的言三少好大的顏麵。
進了樓中,滿屋流彩看得還算滿意,雖不是什麽稀世奇珍,也都還罕見,不辱他們的身價。相迎吆喝中,平常除了朝堂上,其他沒什麽往來的也都拱手客套著,場麵話不斷,沒辦法,占著為君分憂的口號,哪個敢吝嗇。算是逮著機會的滿城豪富也借著這個場麵,察言觀色,一請二請三請的攀談中,笑意盈盈,滿屋生輝。這會兒,司儀傳報永固王爺到了。
看著站在樓前迎候的言家小三,永固打心眼裏苦笑,被燈光映襯得姿容迤邐的言家小三真是無所不用其極,隻是,若能成功轉移視線,豈不是將蕭泓推進了不覆之地?如今也是沒了法子,他算是看出來了,就算不借他的人脈,言家也不會消停。平衡心之外再有決絕之心的言家耀輝毫無卑微的迎了過來。
聽了這聲傳報,永固的名望當即顯現出威力來了,入座自矜的也都連忙過來見禮,畢竟,避諱著和朝廷官員有牽涉的永固王爺並不容易見得。
再三禮讓,被簇擁著邁步進來的永固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今日這種善舉已經傳到了深宮了,深宮中的吃齋念佛的太後太妃們對民間這樣的義舉大加讚賞的同時,也要拿出細軟為君分憂,後宮們更是紛紛效仿,宮中一片繁忙,明日裏就會將娘娘們的心意都送與風華樓來,請著揚州言三義捐,到時候,就請京城內的貴婦小姐們走動走動了。
這意思——,也就是說一家要出兩份了?
“居然驚擾了內宮,”忠心耿耿的臣子們都自責不斷,讚頌娘娘們的慈悲心的同時也都打心眼裏盤算著這兩份款子究竟怎麽個分法。
民間還算富庶,朝廷怎得這樣虧空?旁觀的言耀輝看得生悲,內庫當真這樣空虛?經常遠遊看盡百官之態的父親所言都是真的。
既然永固王爺都到了,那也沒必要再等其他人。
儀式下,有王爺婉拒在先,其他貴胄都笑語兩句推搪開了。終究用的是“為君分憂“的大義,還是由揚州言三說說吧。
禮讓三遍,謹守身份法度的言三這才上前先向滿堂貴胄行上大禮。一些捐得功名的富賈都識趣得禮讓了開。眼下,隻要此時辦得妥當,言三少定會被朝廷嘉獎,前途似錦,還是端詳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