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修真界好像突然變成死水一樣沉寂下來,大多數修士都隻能站在岸上看見波瀾不驚的湖麵,不知道底下藏著怎麽樣的靜水流深,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更叫人心生恐慌不安,不知道什麽時候什麽東西會從湖下鑽出來。
越來越多的宗門受不了這樣的氣氛宣布封山,但又沒有入世劍宗這樣把附近的凡人城鎮也納入治下的勇氣,隻能自掃門前雪,然後就隻剩下壓根不明白髮生了什麽事情的凡人們。
凡人比修士還要驚恐不已,應遙每天都能收到前來向入世劍宗尋求庇護的使者的求見。
「入世」道原先多麽叫人看不上眼,在這個修士和凡人都自顧不暇的時候就有多叫人安心,或許也由於了「入世」道功法傳遍了大街小巷的緣故,來向他尋求庇護的凡人遠比向他尋求庇護的修士多得多,當然也可能是入世劍宗的封山大陣拒絕了一切有靈根之人進入的原因,那些想進入入世劍宗的修士必須和凡人為伍才能見到他。
多數修士還是認為自己比凡人高出一籌,至少從地位上來講確實是這樣,因此他們也更不願意和凡人混在一起,不用應付他們應遙也樂得清閑,隻專心處理來向他尋求庇護的凡人使者的請託。
入世劍宗封山的範圍不可能再擴大,多數時候他都是以安撫為主,畢竟凡人多生活在相對繁華和平的中原,距離楚相和楚杭交戰的地方尚有幾千裏的距離,再大的動靜也不可能傳到他們這裏來,但偶爾也會出手幹預一些。
比如正好處在以西雪山為源頭的江河附近的凡人城池,就得看著水位漲降的情況施展恰當的法訣,免得大旱或大澇,然後在給楚杭發去一個咆哮的傳訊符,讓他輕點兒打架。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十年二
應遙現在有些明白為什麽鄭傳讓他想清楚自己要入哪個世,他自己雖然明確地知道凡人和修士之間的區別,但長久以來見到的修士與凡人混居的生活叫他總是不自覺地把兩者的生活習性混為一談,然而這是不合世人認知的。
「入世」道修士極少會生出「這是這個世界錯了,不是我搞錯了」的心思,他們更習慣於與道和解,應遙同樣沒有打破凡人和修士界限的想法。
一是這的確不可能,修士和凡人在能力和壽命上天生就存在著鴻溝,他又不能挖了修士的靈根移植到凡人身上,二是他已經見識到了兩個想改變這個格局的「長治」道修士費盡心思,不惜修為壽數做出的錯誤示範,因此他很快意識到了自己必須在入凡人世和入修士世之間做一個選擇。
這並不好選,應遙自己就是一個修士,在多數有名有姓的大能被楚相和楚杭兩兄弟拖入大道之爭的前提下,他稱得上是主持修真界秩序的第一人,連一貫以維持秩序者自居的執法堂都要優先考慮他的建議,他勉強可以做到說一不二,並且不會受到太多阻力——因為他不會損害所有修士的利益,凡是能通過拉攏分化解決的問題都不叫問題。
但他若是選了入凡人世,應遙幾乎能預感到日後自己為凡人與修士爭利時會收穫的震驚目光,如果隻有一次兩次,他還可以憑藉自己的實力把議論壓製下去,但他選了這條路必然會一直做下去,直到得罪整個修真界。
應遙心裏清楚自己的傾向,相比和被毀了道基後眼高於頂的修士們打交道,他更希望能選擇凡人,而且凡人也不用擔心飛升路斷絕和令其減少的問題,但他畢竟不是獨身一身,他身後還有整個入世劍宗,若是因為自己的選擇牽連入世劍宗,應遙確信自己必被心魔所控。
人心在麵對自己親近之人時自然有所偏愛,應遙自認自己不是例外,因此和入凡人世成全自己的道心相比,他更希望整個師門能平安無事。
這也是個不太好抉擇的事,應遙左思右想下不了決心,隻好暫時放棄這兩個選擇,準備先把這十年熬過去,等楚相和楚杭那邊爭出結果,先和帶頭為難他的這幾個人打上一架再說。
不過不管應遙是怎麽想的,日子都要過下去,前來尋求庇護的凡人和修士都不能不管,應遙勞心勞力,忙得焦頭爛額,不知不覺就忘了那兩個困擾自己的選項。
此時已經是入世劍宗封山的第五年,大道之爭的勝負還未露出端倪,但形式已經越來越緊張。
爭來鬥去的久了,大家也都明白了彼此選擇的立場,放過那些堅持了中立的宗門不提,即使共用一個靈脈的兩個宗門都有可能立場不同,加上鬥爭之中不免有人喪命,彼此之間就又結了仇,自然不能再和老鄰居和諧共處下去,遇事當然要爭奪一番。
這種情形在整個修真界中屢見不鮮,最後無需楚相或楚杭出麵召喚,這些還留在中原沒有前往無亮城或西雪山助陣的修士也自發地結成了兩個同盟,整日不思修煉,隻剩下滿心爭鬥。
勝者往往會奪走敗者的所有積蓄,因此修士們突破好像變得更容易了,一時元嬰遍地走,金丹多如狗,若是個閉關長久一點兒的修士出關,怕是會以為自己一覺醒來,竟回到了上古靈氣充沛的時期。
饒是應遙自覺事先已經做好了最壞的設想,見到這種場景也不免心煩意亂。
他知道這些人必是修行今法無情道的修士,所以才會在這種近似道德崩壞的時期如魚得水,但他不敢說這裏沒有自己的師長們的推波助瀾,因此無論是誰問上門來他都難得地對此保持了沉默。
越來越多的宗門受不了這樣的氣氛宣布封山,但又沒有入世劍宗這樣把附近的凡人城鎮也納入治下的勇氣,隻能自掃門前雪,然後就隻剩下壓根不明白髮生了什麽事情的凡人們。
凡人比修士還要驚恐不已,應遙每天都能收到前來向入世劍宗尋求庇護的使者的求見。
「入世」道原先多麽叫人看不上眼,在這個修士和凡人都自顧不暇的時候就有多叫人安心,或許也由於了「入世」道功法傳遍了大街小巷的緣故,來向他尋求庇護的凡人遠比向他尋求庇護的修士多得多,當然也可能是入世劍宗的封山大陣拒絕了一切有靈根之人進入的原因,那些想進入入世劍宗的修士必須和凡人為伍才能見到他。
多數修士還是認為自己比凡人高出一籌,至少從地位上來講確實是這樣,因此他們也更不願意和凡人混在一起,不用應付他們應遙也樂得清閑,隻專心處理來向他尋求庇護的凡人使者的請託。
入世劍宗封山的範圍不可能再擴大,多數時候他都是以安撫為主,畢竟凡人多生活在相對繁華和平的中原,距離楚相和楚杭交戰的地方尚有幾千裏的距離,再大的動靜也不可能傳到他們這裏來,但偶爾也會出手幹預一些。
比如正好處在以西雪山為源頭的江河附近的凡人城池,就得看著水位漲降的情況施展恰當的法訣,免得大旱或大澇,然後在給楚杭發去一個咆哮的傳訊符,讓他輕點兒打架。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十年二
應遙現在有些明白為什麽鄭傳讓他想清楚自己要入哪個世,他自己雖然明確地知道凡人和修士之間的區別,但長久以來見到的修士與凡人混居的生活叫他總是不自覺地把兩者的生活習性混為一談,然而這是不合世人認知的。
「入世」道修士極少會生出「這是這個世界錯了,不是我搞錯了」的心思,他們更習慣於與道和解,應遙同樣沒有打破凡人和修士界限的想法。
一是這的確不可能,修士和凡人在能力和壽命上天生就存在著鴻溝,他又不能挖了修士的靈根移植到凡人身上,二是他已經見識到了兩個想改變這個格局的「長治」道修士費盡心思,不惜修為壽數做出的錯誤示範,因此他很快意識到了自己必須在入凡人世和入修士世之間做一個選擇。
這並不好選,應遙自己就是一個修士,在多數有名有姓的大能被楚相和楚杭兩兄弟拖入大道之爭的前提下,他稱得上是主持修真界秩序的第一人,連一貫以維持秩序者自居的執法堂都要優先考慮他的建議,他勉強可以做到說一不二,並且不會受到太多阻力——因為他不會損害所有修士的利益,凡是能通過拉攏分化解決的問題都不叫問題。
但他若是選了入凡人世,應遙幾乎能預感到日後自己為凡人與修士爭利時會收穫的震驚目光,如果隻有一次兩次,他還可以憑藉自己的實力把議論壓製下去,但他選了這條路必然會一直做下去,直到得罪整個修真界。
應遙心裏清楚自己的傾向,相比和被毀了道基後眼高於頂的修士們打交道,他更希望能選擇凡人,而且凡人也不用擔心飛升路斷絕和令其減少的問題,但他畢竟不是獨身一身,他身後還有整個入世劍宗,若是因為自己的選擇牽連入世劍宗,應遙確信自己必被心魔所控。
人心在麵對自己親近之人時自然有所偏愛,應遙自認自己不是例外,因此和入凡人世成全自己的道心相比,他更希望整個師門能平安無事。
這也是個不太好抉擇的事,應遙左思右想下不了決心,隻好暫時放棄這兩個選擇,準備先把這十年熬過去,等楚相和楚杭那邊爭出結果,先和帶頭為難他的這幾個人打上一架再說。
不過不管應遙是怎麽想的,日子都要過下去,前來尋求庇護的凡人和修士都不能不管,應遙勞心勞力,忙得焦頭爛額,不知不覺就忘了那兩個困擾自己的選項。
此時已經是入世劍宗封山的第五年,大道之爭的勝負還未露出端倪,但形式已經越來越緊張。
爭來鬥去的久了,大家也都明白了彼此選擇的立場,放過那些堅持了中立的宗門不提,即使共用一個靈脈的兩個宗門都有可能立場不同,加上鬥爭之中不免有人喪命,彼此之間就又結了仇,自然不能再和老鄰居和諧共處下去,遇事當然要爭奪一番。
這種情形在整個修真界中屢見不鮮,最後無需楚相或楚杭出麵召喚,這些還留在中原沒有前往無亮城或西雪山助陣的修士也自發地結成了兩個同盟,整日不思修煉,隻剩下滿心爭鬥。
勝者往往會奪走敗者的所有積蓄,因此修士們突破好像變得更容易了,一時元嬰遍地走,金丹多如狗,若是個閉關長久一點兒的修士出關,怕是會以為自己一覺醒來,竟回到了上古靈氣充沛的時期。
饒是應遙自覺事先已經做好了最壞的設想,見到這種場景也不免心煩意亂。
他知道這些人必是修行今法無情道的修士,所以才會在這種近似道德崩壞的時期如魚得水,但他不敢說這裏沒有自己的師長們的推波助瀾,因此無論是誰問上門來他都難得地對此保持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