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聽到這樣的話,怒氣才慢慢平息。
幾天後,雖然疼痛消失了,但傷痕還在,他隻能裝作生病在家,不好意思見親戚朋友。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十月。
因為有些商鋪的夥計要回家算賬,家裏不得不準備酒席為他們送行。
其中有個叫張德輝的,年紀已經過了六十,在薛家商鋪裏負責總管,家裏也有些積蓄。
他今年也要回家,明年春天才會回來。
他提到今年紙張和香料的供應不足,明年肯定會漲價。
他打算明年讓他的大兒子先來商鋪照看,自己則在端午節前順路進一些紙張、香料和扇子來賣。
除去關稅和其他開銷,還能賺好幾倍的利潤。
薛蟠聽了,心裏盤算:“我現在挨了打,正不好意思見人,想躲個一年半載,又沒地方去。天天裝病也不是辦法。而且我這麽大個人,文不成武不就,雖然家裏做生意,但我從來沒拿過秤和算盤,對各地的風俗習慣和道路也不熟悉。不如我也準備些本錢,和張德輝一起出去闖蕩一年。賺不賺錢無所謂,至少可以躲躲羞恥。再者,出去看看山水也是不錯的。”
他心裏已經決定,酒席結束後,就和張德輝說了自己的想法,讓他等一兩天一起出發。
晚上,薛蟠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
薛姨媽聽了雖然高興,但又擔心他在外麵惹事,花掉本錢倒是小事,因此不讓他去。
她說:“你還是好好待在家裏,這樣我才能放心。我們也不缺錢,你在家裏安分守己,比賺幾百兩銀子強多了。”
薛蟠已經下定決心,哪裏肯聽。
他說:“你總是說我不懂世事,這個不知道,那個也不學。現在我下定決心要斷絕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想要成為有用的人,學習做生意,你又不讓我去,我該怎麽辦呢?我又不是一個女孩子,把我關在家裏,什麽時候是個頭?而且張德輝是個年紀大、有德行的人,我們和他家是世交,我和他一起去,怎麽會出錯呢?就算我一時糊塗,他自然會提醒我。至於貨物的價格和市場情況,他都很清楚,我自然會向他請教,這樣不是更順利嗎?過兩天我不告訴家裏,自己悄悄出發,明年發了財回家,那時候你們就會知道我的厲害了。”
說完,他賭氣去睡覺了。
薛姨媽聽他這麽說,就和寶釵商量。
寶釵笑著說:“哥哥如果真的想要做正事,那當然是好事。但他在家裏說得好聽,到了外麵舊病複發,就更難管束了。但我們也不用擔心太多。如果他真的改了,那是他一生的福氣。如果他不改,媽媽也沒有別的辦法。我們盡人事,聽天命吧。他這麽大個人了,如果總是擔心他不懂世事,不能出門,不能做事,今年關在家裏,明年還是老樣子。他既然說得這麽有道理,媽媽就當作是丟了八百一千兩銀子,讓他試一試。反正有夥計們幫忙,他們也不至於好意思騙他。而且他出去了,周圍沒有助興的人,也沒有依靠的人,到了外麵,誰還怕誰,有吃的就吃,沒吃的就餓著,無依無靠,他看到這樣,可能會比在家裏更懂事。”
薛姨媽聽了,想了半天說:“你說的對。花點錢,讓他學點乖也是值得的。”
商量好後,就休息了。
第二天,薛姨媽請張德輝來,在書房裏讓薛蟠招待他吃飯,自己則在後廊下,隔著窗戶,千叮嚀萬囑咐張德輝要照看薛蟠。
張德輝滿口答應,吃完飯告辭,又說:“十四號是個出行的好日子,大少爺可以馬上準備行李,雇好騾子,十四號一大早就出發。”
薛蟠非常高興,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薛姨媽。
薛姨媽就和寶釵、香菱以及兩個年老的嬤嬤連夜準備行李,安排薛蟠的奶爸老蒼頭一個,當年懂事的老仆人兩個,還有薛蟠平時用的兩個小廝,主仆一共六個人,雇了三輛大車,專門拉行李和物品,又雇了四個長途騾子。
薛蟠自己騎一匹家裏養的鐵青大騾子,另外還準備了一匹坐騎。
所有事情都準備好後,薛姨媽和寶釵等人連夜勸告他的話,就不用細說了。
到了十三號,薛蟠先去向他舅舅告別,然後過來向賈府的眾人告別。
賈珍等人不免又要為他餞行,這些細節就不細說了。
到了十四號一大早,薛姨媽和寶釵等人一直陪著薛蟠出了儀門,母女兩個含淚看著他離去,才回來。
薛姨媽從京城帶來的家人不過四五戶,還有兩三個老嬤嬤和小女孩,現在跟薛蟠一走,外麵隻剩下一兩個男人。
因此,薛姨媽當天就到書房,把所有的陳設、玩器和簾幔等物品都搬進來收藏,命令那兩個跟去的男人的妻子也進來睡覺。
又命令香菱把她的房間也收拾得嚴嚴實實的,“把門鎖上,晚上和我一起睡。”
寶釵說:“媽媽既然有這些人作伴,不如讓菱姐姐和我作伴。我們的園子又空,夜長了,我每晚做活,多一個人不是更好嗎?”
薛姨媽聽了,笑著說:“是我忘了,本來就應該讓她和你一起去。我前幾天還和你哥哥說,文杏還小,不太懂事,鶯兒一個人不夠伺候的,還要買一個丫頭來伺候你。”
寶釵說:“買的不知道底細,如果看錯了人,花了錢是小事,惹麻煩就不好了。不如慢慢打聽,如果有知道來曆的,買個還差不多。”
一邊說,一邊命令香菱收拾了被褥、化妝品,讓一個老嬤嬤和臻兒送到蘅蕪苑去,然後寶釵和香菱才一起回到園子裏。
香菱說:“我本來要和奶奶說的,大爺走了,我和姑娘作伴去。又擔心奶奶多心,以為我貪玩,想在園子裏玩,誰知道你竟然說了。”
寶釵笑著說:“我知道你心裏羨慕這個園子不是一天兩天了,隻是沒有機會。就算每天來一次,也是匆匆忙忙的,沒什麽意思。所以趁著這個機會,幹脆住上一年,我也多一個作伴的,你也如願以償。”
香菱笑著說:“好姑娘,你趁著這個機會,教我寫詩吧。”
寶釵笑著說:“我說你是‘得隴望蜀’。我勸你今天第一天進來,先出園東角門,從老太太開始,到處走走,問候一聲,也不必特意告訴他們說你搬進園子來。如果有人提起原因,你隻順便說我帶你進來作伴就行了。回來進了園子,再到每個姑娘的房間裏走走。”
香菱答應著正要走,隻見平兒匆匆走來。
香菱忙問好,平兒隻好陪著笑問好。
寶釵於是對平兒笑著說:“我今天帶她來作伴,正要去告訴你奶奶一聲。”
平兒笑著說:“姑娘說的是哪裏話?我竟然無言以對。”
寶釵說:“這才是正理。店鋪也有主人,廟裏也有住持,雖然不是大事,但終究要告訴一聲,就算是園子裏守夜的人知道多了他們兩個,也好關門候戶。你回去告訴一聲吧,我就不派人去了。”
平兒答應著,又對香菱笑著說:“你既然來了,也不去拜訪一下鄰居?”
寶釵笑著說:“我正要她去呢。”
平兒說:“你先不必去我們家,二爺病了在家裏。”
香菱答應著去了,先從賈母那裏開始,這些細節就不說了。
且說平兒見香菱走了,便拉著寶釵忙說:“姑娘可聽到我們的新聞了?”
寶釵說:“我沒聽到新聞。因為連日來忙著安排我哥哥出門,所以你們這裏的事,我一概不知,連姐妹們這兩天也沒見。”
平兒笑著說:“老爺把二爺打了個動彈不得,難道姑娘就沒聽說?”
寶釵說:“早上隱約聽到一句,也不確定。我也正要去看你奶奶,沒想到你來了。又是為了什麽打他?”
平兒咬牙切齒地說:“都是那個賈雨村什麽風村,半路上哪裏來的餓不死的野雜種!認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今年春天,老爺不知在哪裏看到幾把舊扇子,回家後看家裏所有的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立刻叫人到處尋找。誰知就有一個不知死活的冤家,外號叫石呆子,窮得連飯都沒得吃,偏偏他家就有二十把舊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門來。二爺費了好大勁,見了這個人,再三勸說,把二爺請到他家裏坐著,拿出這扇子稍微看了看。據二爺說,這些扇子是再也找不到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都是古人的真跡。因此來告訴了老爺。老爺便叫買他的,要多少銀子給他多少。偏偏那個石呆子說:‘我餓死凍死,一千兩銀子一把我也不賣!’老爺沒辦法,天天罵二爺沒能耐。已經答應給他五百兩,先給銀子再拿扇子。他還是不賣,隻說:‘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這能有什麽辦法?誰知道雨村那沒天良的聽說了,就設了個法子,誣陷他欠了官銀,把他抓到衙門裏去,說他欠官銀,要變賣家產來賠償,把這扇子抄了來,按官價送給了老爺。那石呆子現在死活不知。老爺拿著扇子問二爺說:‘人家怎麽就弄來了?’二爺隻說了一句:‘為這點小事,弄得人家傾家蕩產,也不算什麽本事!’老爺聽了就生氣了,說二爺拿話堵他,因此這是第一件大事。這幾天還有幾件小事,我也記不清了,所以都湊在一起,就打起來了。也沒用板子棍子,就站著,不知拿什麽亂打了一頓,臉上打破了兩處。我們聽說姨太太這裏有種丸藥,治棒傷的,姑娘快找一丸給我。”
寶釵聽了,忙叫鶯兒去要了一丸來給平兒。
寶釵說:“既然這樣,替我問候奶奶,我就不去了。”
平兒答應著去了,這些細節就不說了。
且說香菱見過眾人之後,吃過晚飯,寶釵等人都去了賈母那裏,她便往瀟湘館來。
這時黛玉已經好得差不多了,見香菱也進園來住,自然很高興。
香菱笑著說:“我這一進來了,也得了空,無論如何教我寫詩,就是我的福氣了!”
黛玉笑著說:“既然要寫詩,你就拜我為師。我雖然不是很懂,大體上還能教你。”
香菱笑著說:“如果真的這樣,我就拜你為師。你可不許煩我。”
黛玉說:“這有什麽難的,不過是起承轉合,中間的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如果有了奇妙的句子,連平仄虛實不對也沒關係。”
香菱笑著說:“難怪我常拿一本舊詩,偷空看一兩首,有的對得非常工整,有的卻不對,又聽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詩,也有對得順的,也有二四六對錯的,所以我一直很疑惑。現在聽你一說,原來這些格調規矩都是次要的,隻要詞句新奇就好。”
黛玉說:“正是這個道理,詞句終究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立意。如果意境真切,連詞句都不用修飾,自然就好,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香菱笑著說:“我就喜歡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得真有趣!”
黛玉說:“絕對不能學這樣的詩。你們因為不懂詩,所以看到這種淺近的就喜歡,一旦陷入這種格局,就再也學不出來了。你隻聽我說,如果你真心想學,我這裏有《王摩詰全集》,你先讀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接著再讀李青蓮的七言絕句一二百首。肚子裏先有了這三個人的作品作為基礎,然後再看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作品。你又是個非常聰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成不了詩人!”
香菱聽了,笑著說:“既然這樣,好姑娘,你就把這書給我拿出來,我帶回去夜裏讀幾首也是好的。”
黛玉聽了,就叫紫娟把王右丞的五言律拿來,遞給香菱,又說:“你隻看有紅圈的都是我選的,有一首讀一首。不明白的問你姑娘,或者遇到我,我講給你聽。”
香菱拿了詩,回到蘅蕪苑中,什麽都不管,隻對著燈一首一首地讀起來。
寶釵連催他幾次睡覺,他也不睡。
寶釵見他這麽用心,隻好隨他去了。
一天,黛玉剛梳洗完,隻見香菱笑嘻嘻地送書來,又要換杜律。
黛玉笑著說:“一共記住了多少首?”
香菱笑著說:“所有紅圈選的我都讀完了。”
黛玉說:“可領略到一些詩的滋味沒有?”
香菱笑著說:“領略到一些滋味,不知道對不對,說給你聽聽。”
黛玉笑著說:“正要討論,才能進步。你說說看。”
香菱笑著說:“我覺得詩的好處,有時候嘴裏說不出來,但想起來卻很真切。有時候看起來似乎不合理,但仔細一想卻很有情理。”
黛玉笑著說:“這話有點意思了,但不知道你從哪裏體會到的?”
香菱笑著說:“我看他的《塞上》一首,那一聯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怎麽會直?太陽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乎不合理,‘圓’字似乎太俗氣。但合上書一想,倒像是看到了這景象。如果說要找兩個字來替換這兩個字,似乎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了。還有‘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白’‘青’兩個字也似乎不合理。但想來,必須用這兩個字才能形容得恰到好處,念在嘴裏就像含著一個重重的橄欖。還有‘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這‘餘’字和‘上’字,難得他怎麽想出來的!我們那年上京來,那天晚上就停船靠岸,岸上又沒有人,隻有幾棵樹,遠遠的幾家人家在做晚飯,那個煙竟然是碧青色的,連雲直上。誰知道我昨晚讀了這兩句,就像我又回到了那個地方。”
正說著,寶玉和探春也來了,也都坐下聽她講詩。
寶玉笑著說:“既然是這樣,也不用看詩了。會心的地方不在於多,聽你說了這兩句,就知道‘三昧’你已經領悟了。”
黛玉笑著說:“你說他這‘上孤煙’好,你還不知道他這句還是套用前人的作品。我給你看看這一句,更比這個淡雅而自然。”
說著就把陶淵明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找出來,遞給香菱。
香菱看了,點頭稱讚,笑著說:“原來‘上’字是從‘依依’兩個字上變化出來的。”
寶玉大笑著說:“你已經領悟了,不用再講,再講就學雜了。你就開始寫吧,一定會寫得很好。”
探春笑著說:“明天我給你發個請柬,請你加入我們的詩社。”
香菱笑著說:“姑娘何苦取笑我,我不過是心裏羨慕,才學著玩罷了。”
探春和黛玉都笑著說:“誰不是玩?難道我們是認真寫詩嗎?如果說我們認真寫成了詩,出了這個園子,人家不笑掉大牙才怪。”
寶玉說:“這也算是自暴自棄了。前幾天我在外麵和一些文人商量畫畫的事,他們聽說我們成立了詩社,求我把稿子給他們看看。我就寫了幾首給他們看,誰不真心佩服。他們都抄去了,還刻印了。”
探春和黛玉忙問:“這是真的?”
寶玉笑著說:“說謊的是那架子上的鸚鵡。”
黛玉和探春聽了,都說:“你真是胡鬧!且不說那不是好詩,就算是好詩,我們的筆墨也不應該傳到外麵去。”
寶玉說:“這怕什麽!自古以來,閨閣中的筆墨不傳出去,現在也沒人知道了。”
正說著,隻見惜春派了入畫來請寶玉,寶玉就去了。
香菱又催著黛玉換出杜律來,又求黛玉和探春兩人:“出個題目,讓我去寫,寫完了拿來,你們給我改正。”
黛玉說:“昨晚的月色很好,我正想寫一首,但還沒寫成,你就寫一首吧。用十四寒的韻,你愛用哪個字就用哪個字。”
香菱聽了,高興地拿著詩回去,又苦思冥想地寫了兩句詩,又舍不得杜詩,又讀了兩首。
這樣茶飯不思,坐立不安。
寶釵說:“何苦自尋煩惱。都是顰兒引的你,我去找他算賬。你本來頭腦簡單,再加上這個,更變成傻子了。”
香菱笑著說:“好姑娘,別逗我了。”
一邊說,一邊寫了一首詩,先給寶釵看。
寶釵看了笑著說:“這首詩不好,不是這樣寫的。你別怕羞,隻管拿去給他看看,看他怎麽說。”
香菱聽了,就拿了詩去找黛玉。
黛玉看時,隻見寫道是: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黛玉笑著說:“意思倒是有了,隻是措辭不夠雅致。都是因為你讀的詩太少,被它束縛住了。把這首詩丟開,再寫一首,隻管放開膽子去寫。”
香菱聽了,默默地回來,索性連房間也不進了,隻在池邊樹下,或者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者蹲在地上摳土,來往的人都感到詫異。
李紈、寶釵、探春、寶玉等人聽說了,都遠遠地站在山坡上瞧著他。
隻見他一會兒皺眉,又自己含笑一會兒。
寶釵笑著說:“這個人一定是要瘋了!昨晚嘀嘀咕咕直到五更天才睡下,還沒吃一頓飯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聽見他起來了,忙忙碌碌梳了頭就去找顰兒。一回來了,呆了一天,寫了一首詩又不好,這會子自然又在另寫了。”
寶玉笑著說:“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會白白賦予情感。我們整天歎息可惜他這麽個人竟然俗了,誰知道到底有今天。可見天地是公平的。”
寶釵笑著說:“你如果能像他這樣用心就好了,學什麽會不成呢。”
寶玉沒有回答。
隻見香菱興高采烈地又往黛玉那邊去了。
探春笑著說:“咱們跟著去,看他有沒有寫出有意思的詩。”
說著,大家一起往瀟湘館來。
隻見黛玉正在和香菱討論詩。
眾人就問黛玉寫得怎麽樣。
黛玉說:“自然是很難為他了,隻是還不夠好。這一首過於牽強,還得另寫。”
眾人就要看詩,隻見寫道:
非銀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
隻疑殘粉塗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
夢醒西樓人跡絕,餘容猶可隔簾看。
寶釵笑著說:“不像是在吟月了,月字下麵加一個‘色’字倒還合適,你看每句都是在寫月色。這也罷了,原來詩就是這麽隨口胡謅出來的,再過幾天就好了。”
香菱本來覺得這首詩妙極了,聽了這話,自己也沒了興致,不肯放棄,便要再思考起來。
因為看到他的姐妹們在說笑,他就自己走到台階前的竹下散步,挖空心思,耳朵不聽別的,眼睛不看別的。
一會兒,探春隔著窗戶笑著說:“菱姑娘,你先休息一下吧。”
香菱心不在焉地回答說:“‘閑’字是十五刪的韻,你錯韻了。”
眾人聽了,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寶釵說:“真的是詩魔了。都是顰兒引的他!”
黛玉說:“聖人說,‘誨人不倦’,他又來問我,我哪有不說的道理。”
李紈笑著說:“咱們拉他去四姑娘房裏,讓他看看畫,讓他清醒一下才好。”
說著,真的出來拉了他過藕香榭,到了暖香塢中。
惜春正感到疲倦,在床上躺著睡午覺,畫繒立在牆上,用紗罩著。
眾人喚醒了惜春,揭開紗看時,十分中才有了三分。
香菱看到畫上有幾個美人,就指著笑著說:“這一個是我們的姑娘,那一個是林姑娘。”
探春笑著說:“凡是會寫詩的都畫在上麵了,快學吧。”
說著,大家玩笑了一會兒。
各自散去後,香菱滿心裏還是想著寫詩。
到了晚上對著燈發呆,直到三更天才上床睡覺,兩隻眼睛睜得大大的,直到五更天才迷迷糊糊地睡著。
天一亮,寶釵醒了,聽了聽,他安穩地睡了,心裏想:“他折騰了一夜,不知道有沒有寫成?這會兒累了,先別叫他。”
正想著,隻聽香菱在夢中笑著說:“這下有了,難道這首詩還不好?”
寶釵聽了,又是感歎又是好笑,連忙叫醒了他,問他:“你得到了什麽?你這麽誠心,都通了仙了。學不成詩,還弄出病來怎麽辦。”
一邊說,一邊梳洗完畢,和姐妹們一起去賈母那裏。
原來香菱苦心學詩,精神集中,白天寫不出來,忽然在夢中得到了八句。
梳洗完畢後,就急忙記錄下來,自己也不知道好壞,就拿來找黛玉。
剛到沁芳亭,隻見李紈和眾姐妹們正從王夫人那裏回來,寶釵正在告訴他們香菱夢中寫詩說夢話的事。
眾人正笑著,抬頭看見他來了,就都爭著要詩看,且聽下回分解。
幾天後,雖然疼痛消失了,但傷痕還在,他隻能裝作生病在家,不好意思見親戚朋友。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十月。
因為有些商鋪的夥計要回家算賬,家裏不得不準備酒席為他們送行。
其中有個叫張德輝的,年紀已經過了六十,在薛家商鋪裏負責總管,家裏也有些積蓄。
他今年也要回家,明年春天才會回來。
他提到今年紙張和香料的供應不足,明年肯定會漲價。
他打算明年讓他的大兒子先來商鋪照看,自己則在端午節前順路進一些紙張、香料和扇子來賣。
除去關稅和其他開銷,還能賺好幾倍的利潤。
薛蟠聽了,心裏盤算:“我現在挨了打,正不好意思見人,想躲個一年半載,又沒地方去。天天裝病也不是辦法。而且我這麽大個人,文不成武不就,雖然家裏做生意,但我從來沒拿過秤和算盤,對各地的風俗習慣和道路也不熟悉。不如我也準備些本錢,和張德輝一起出去闖蕩一年。賺不賺錢無所謂,至少可以躲躲羞恥。再者,出去看看山水也是不錯的。”
他心裏已經決定,酒席結束後,就和張德輝說了自己的想法,讓他等一兩天一起出發。
晚上,薛蟠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
薛姨媽聽了雖然高興,但又擔心他在外麵惹事,花掉本錢倒是小事,因此不讓他去。
她說:“你還是好好待在家裏,這樣我才能放心。我們也不缺錢,你在家裏安分守己,比賺幾百兩銀子強多了。”
薛蟠已經下定決心,哪裏肯聽。
他說:“你總是說我不懂世事,這個不知道,那個也不學。現在我下定決心要斷絕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想要成為有用的人,學習做生意,你又不讓我去,我該怎麽辦呢?我又不是一個女孩子,把我關在家裏,什麽時候是個頭?而且張德輝是個年紀大、有德行的人,我們和他家是世交,我和他一起去,怎麽會出錯呢?就算我一時糊塗,他自然會提醒我。至於貨物的價格和市場情況,他都很清楚,我自然會向他請教,這樣不是更順利嗎?過兩天我不告訴家裏,自己悄悄出發,明年發了財回家,那時候你們就會知道我的厲害了。”
說完,他賭氣去睡覺了。
薛姨媽聽他這麽說,就和寶釵商量。
寶釵笑著說:“哥哥如果真的想要做正事,那當然是好事。但他在家裏說得好聽,到了外麵舊病複發,就更難管束了。但我們也不用擔心太多。如果他真的改了,那是他一生的福氣。如果他不改,媽媽也沒有別的辦法。我們盡人事,聽天命吧。他這麽大個人了,如果總是擔心他不懂世事,不能出門,不能做事,今年關在家裏,明年還是老樣子。他既然說得這麽有道理,媽媽就當作是丟了八百一千兩銀子,讓他試一試。反正有夥計們幫忙,他們也不至於好意思騙他。而且他出去了,周圍沒有助興的人,也沒有依靠的人,到了外麵,誰還怕誰,有吃的就吃,沒吃的就餓著,無依無靠,他看到這樣,可能會比在家裏更懂事。”
薛姨媽聽了,想了半天說:“你說的對。花點錢,讓他學點乖也是值得的。”
商量好後,就休息了。
第二天,薛姨媽請張德輝來,在書房裏讓薛蟠招待他吃飯,自己則在後廊下,隔著窗戶,千叮嚀萬囑咐張德輝要照看薛蟠。
張德輝滿口答應,吃完飯告辭,又說:“十四號是個出行的好日子,大少爺可以馬上準備行李,雇好騾子,十四號一大早就出發。”
薛蟠非常高興,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薛姨媽。
薛姨媽就和寶釵、香菱以及兩個年老的嬤嬤連夜準備行李,安排薛蟠的奶爸老蒼頭一個,當年懂事的老仆人兩個,還有薛蟠平時用的兩個小廝,主仆一共六個人,雇了三輛大車,專門拉行李和物品,又雇了四個長途騾子。
薛蟠自己騎一匹家裏養的鐵青大騾子,另外還準備了一匹坐騎。
所有事情都準備好後,薛姨媽和寶釵等人連夜勸告他的話,就不用細說了。
到了十三號,薛蟠先去向他舅舅告別,然後過來向賈府的眾人告別。
賈珍等人不免又要為他餞行,這些細節就不細說了。
到了十四號一大早,薛姨媽和寶釵等人一直陪著薛蟠出了儀門,母女兩個含淚看著他離去,才回來。
薛姨媽從京城帶來的家人不過四五戶,還有兩三個老嬤嬤和小女孩,現在跟薛蟠一走,外麵隻剩下一兩個男人。
因此,薛姨媽當天就到書房,把所有的陳設、玩器和簾幔等物品都搬進來收藏,命令那兩個跟去的男人的妻子也進來睡覺。
又命令香菱把她的房間也收拾得嚴嚴實實的,“把門鎖上,晚上和我一起睡。”
寶釵說:“媽媽既然有這些人作伴,不如讓菱姐姐和我作伴。我們的園子又空,夜長了,我每晚做活,多一個人不是更好嗎?”
薛姨媽聽了,笑著說:“是我忘了,本來就應該讓她和你一起去。我前幾天還和你哥哥說,文杏還小,不太懂事,鶯兒一個人不夠伺候的,還要買一個丫頭來伺候你。”
寶釵說:“買的不知道底細,如果看錯了人,花了錢是小事,惹麻煩就不好了。不如慢慢打聽,如果有知道來曆的,買個還差不多。”
一邊說,一邊命令香菱收拾了被褥、化妝品,讓一個老嬤嬤和臻兒送到蘅蕪苑去,然後寶釵和香菱才一起回到園子裏。
香菱說:“我本來要和奶奶說的,大爺走了,我和姑娘作伴去。又擔心奶奶多心,以為我貪玩,想在園子裏玩,誰知道你竟然說了。”
寶釵笑著說:“我知道你心裏羨慕這個園子不是一天兩天了,隻是沒有機會。就算每天來一次,也是匆匆忙忙的,沒什麽意思。所以趁著這個機會,幹脆住上一年,我也多一個作伴的,你也如願以償。”
香菱笑著說:“好姑娘,你趁著這個機會,教我寫詩吧。”
寶釵笑著說:“我說你是‘得隴望蜀’。我勸你今天第一天進來,先出園東角門,從老太太開始,到處走走,問候一聲,也不必特意告訴他們說你搬進園子來。如果有人提起原因,你隻順便說我帶你進來作伴就行了。回來進了園子,再到每個姑娘的房間裏走走。”
香菱答應著正要走,隻見平兒匆匆走來。
香菱忙問好,平兒隻好陪著笑問好。
寶釵於是對平兒笑著說:“我今天帶她來作伴,正要去告訴你奶奶一聲。”
平兒笑著說:“姑娘說的是哪裏話?我竟然無言以對。”
寶釵說:“這才是正理。店鋪也有主人,廟裏也有住持,雖然不是大事,但終究要告訴一聲,就算是園子裏守夜的人知道多了他們兩個,也好關門候戶。你回去告訴一聲吧,我就不派人去了。”
平兒答應著,又對香菱笑著說:“你既然來了,也不去拜訪一下鄰居?”
寶釵笑著說:“我正要她去呢。”
平兒說:“你先不必去我們家,二爺病了在家裏。”
香菱答應著去了,先從賈母那裏開始,這些細節就不說了。
且說平兒見香菱走了,便拉著寶釵忙說:“姑娘可聽到我們的新聞了?”
寶釵說:“我沒聽到新聞。因為連日來忙著安排我哥哥出門,所以你們這裏的事,我一概不知,連姐妹們這兩天也沒見。”
平兒笑著說:“老爺把二爺打了個動彈不得,難道姑娘就沒聽說?”
寶釵說:“早上隱約聽到一句,也不確定。我也正要去看你奶奶,沒想到你來了。又是為了什麽打他?”
平兒咬牙切齒地說:“都是那個賈雨村什麽風村,半路上哪裏來的餓不死的野雜種!認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今年春天,老爺不知在哪裏看到幾把舊扇子,回家後看家裏所有的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立刻叫人到處尋找。誰知就有一個不知死活的冤家,外號叫石呆子,窮得連飯都沒得吃,偏偏他家就有二十把舊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門來。二爺費了好大勁,見了這個人,再三勸說,把二爺請到他家裏坐著,拿出這扇子稍微看了看。據二爺說,這些扇子是再也找不到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都是古人的真跡。因此來告訴了老爺。老爺便叫買他的,要多少銀子給他多少。偏偏那個石呆子說:‘我餓死凍死,一千兩銀子一把我也不賣!’老爺沒辦法,天天罵二爺沒能耐。已經答應給他五百兩,先給銀子再拿扇子。他還是不賣,隻說:‘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這能有什麽辦法?誰知道雨村那沒天良的聽說了,就設了個法子,誣陷他欠了官銀,把他抓到衙門裏去,說他欠官銀,要變賣家產來賠償,把這扇子抄了來,按官價送給了老爺。那石呆子現在死活不知。老爺拿著扇子問二爺說:‘人家怎麽就弄來了?’二爺隻說了一句:‘為這點小事,弄得人家傾家蕩產,也不算什麽本事!’老爺聽了就生氣了,說二爺拿話堵他,因此這是第一件大事。這幾天還有幾件小事,我也記不清了,所以都湊在一起,就打起來了。也沒用板子棍子,就站著,不知拿什麽亂打了一頓,臉上打破了兩處。我們聽說姨太太這裏有種丸藥,治棒傷的,姑娘快找一丸給我。”
寶釵聽了,忙叫鶯兒去要了一丸來給平兒。
寶釵說:“既然這樣,替我問候奶奶,我就不去了。”
平兒答應著去了,這些細節就不說了。
且說香菱見過眾人之後,吃過晚飯,寶釵等人都去了賈母那裏,她便往瀟湘館來。
這時黛玉已經好得差不多了,見香菱也進園來住,自然很高興。
香菱笑著說:“我這一進來了,也得了空,無論如何教我寫詩,就是我的福氣了!”
黛玉笑著說:“既然要寫詩,你就拜我為師。我雖然不是很懂,大體上還能教你。”
香菱笑著說:“如果真的這樣,我就拜你為師。你可不許煩我。”
黛玉說:“這有什麽難的,不過是起承轉合,中間的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如果有了奇妙的句子,連平仄虛實不對也沒關係。”
香菱笑著說:“難怪我常拿一本舊詩,偷空看一兩首,有的對得非常工整,有的卻不對,又聽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詩,也有對得順的,也有二四六對錯的,所以我一直很疑惑。現在聽你一說,原來這些格調規矩都是次要的,隻要詞句新奇就好。”
黛玉說:“正是這個道理,詞句終究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立意。如果意境真切,連詞句都不用修飾,自然就好,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香菱笑著說:“我就喜歡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得真有趣!”
黛玉說:“絕對不能學這樣的詩。你們因為不懂詩,所以看到這種淺近的就喜歡,一旦陷入這種格局,就再也學不出來了。你隻聽我說,如果你真心想學,我這裏有《王摩詰全集》,你先讀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接著再讀李青蓮的七言絕句一二百首。肚子裏先有了這三個人的作品作為基礎,然後再看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作品。你又是個非常聰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成不了詩人!”
香菱聽了,笑著說:“既然這樣,好姑娘,你就把這書給我拿出來,我帶回去夜裏讀幾首也是好的。”
黛玉聽了,就叫紫娟把王右丞的五言律拿來,遞給香菱,又說:“你隻看有紅圈的都是我選的,有一首讀一首。不明白的問你姑娘,或者遇到我,我講給你聽。”
香菱拿了詩,回到蘅蕪苑中,什麽都不管,隻對著燈一首一首地讀起來。
寶釵連催他幾次睡覺,他也不睡。
寶釵見他這麽用心,隻好隨他去了。
一天,黛玉剛梳洗完,隻見香菱笑嘻嘻地送書來,又要換杜律。
黛玉笑著說:“一共記住了多少首?”
香菱笑著說:“所有紅圈選的我都讀完了。”
黛玉說:“可領略到一些詩的滋味沒有?”
香菱笑著說:“領略到一些滋味,不知道對不對,說給你聽聽。”
黛玉笑著說:“正要討論,才能進步。你說說看。”
香菱笑著說:“我覺得詩的好處,有時候嘴裏說不出來,但想起來卻很真切。有時候看起來似乎不合理,但仔細一想卻很有情理。”
黛玉笑著說:“這話有點意思了,但不知道你從哪裏體會到的?”
香菱笑著說:“我看他的《塞上》一首,那一聯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怎麽會直?太陽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乎不合理,‘圓’字似乎太俗氣。但合上書一想,倒像是看到了這景象。如果說要找兩個字來替換這兩個字,似乎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了。還有‘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白’‘青’兩個字也似乎不合理。但想來,必須用這兩個字才能形容得恰到好處,念在嘴裏就像含著一個重重的橄欖。還有‘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這‘餘’字和‘上’字,難得他怎麽想出來的!我們那年上京來,那天晚上就停船靠岸,岸上又沒有人,隻有幾棵樹,遠遠的幾家人家在做晚飯,那個煙竟然是碧青色的,連雲直上。誰知道我昨晚讀了這兩句,就像我又回到了那個地方。”
正說著,寶玉和探春也來了,也都坐下聽她講詩。
寶玉笑著說:“既然是這樣,也不用看詩了。會心的地方不在於多,聽你說了這兩句,就知道‘三昧’你已經領悟了。”
黛玉笑著說:“你說他這‘上孤煙’好,你還不知道他這句還是套用前人的作品。我給你看看這一句,更比這個淡雅而自然。”
說著就把陶淵明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找出來,遞給香菱。
香菱看了,點頭稱讚,笑著說:“原來‘上’字是從‘依依’兩個字上變化出來的。”
寶玉大笑著說:“你已經領悟了,不用再講,再講就學雜了。你就開始寫吧,一定會寫得很好。”
探春笑著說:“明天我給你發個請柬,請你加入我們的詩社。”
香菱笑著說:“姑娘何苦取笑我,我不過是心裏羨慕,才學著玩罷了。”
探春和黛玉都笑著說:“誰不是玩?難道我們是認真寫詩嗎?如果說我們認真寫成了詩,出了這個園子,人家不笑掉大牙才怪。”
寶玉說:“這也算是自暴自棄了。前幾天我在外麵和一些文人商量畫畫的事,他們聽說我們成立了詩社,求我把稿子給他們看看。我就寫了幾首給他們看,誰不真心佩服。他們都抄去了,還刻印了。”
探春和黛玉忙問:“這是真的?”
寶玉笑著說:“說謊的是那架子上的鸚鵡。”
黛玉和探春聽了,都說:“你真是胡鬧!且不說那不是好詩,就算是好詩,我們的筆墨也不應該傳到外麵去。”
寶玉說:“這怕什麽!自古以來,閨閣中的筆墨不傳出去,現在也沒人知道了。”
正說著,隻見惜春派了入畫來請寶玉,寶玉就去了。
香菱又催著黛玉換出杜律來,又求黛玉和探春兩人:“出個題目,讓我去寫,寫完了拿來,你們給我改正。”
黛玉說:“昨晚的月色很好,我正想寫一首,但還沒寫成,你就寫一首吧。用十四寒的韻,你愛用哪個字就用哪個字。”
香菱聽了,高興地拿著詩回去,又苦思冥想地寫了兩句詩,又舍不得杜詩,又讀了兩首。
這樣茶飯不思,坐立不安。
寶釵說:“何苦自尋煩惱。都是顰兒引的你,我去找他算賬。你本來頭腦簡單,再加上這個,更變成傻子了。”
香菱笑著說:“好姑娘,別逗我了。”
一邊說,一邊寫了一首詩,先給寶釵看。
寶釵看了笑著說:“這首詩不好,不是這樣寫的。你別怕羞,隻管拿去給他看看,看他怎麽說。”
香菱聽了,就拿了詩去找黛玉。
黛玉看時,隻見寫道是: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黛玉笑著說:“意思倒是有了,隻是措辭不夠雅致。都是因為你讀的詩太少,被它束縛住了。把這首詩丟開,再寫一首,隻管放開膽子去寫。”
香菱聽了,默默地回來,索性連房間也不進了,隻在池邊樹下,或者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者蹲在地上摳土,來往的人都感到詫異。
李紈、寶釵、探春、寶玉等人聽說了,都遠遠地站在山坡上瞧著他。
隻見他一會兒皺眉,又自己含笑一會兒。
寶釵笑著說:“這個人一定是要瘋了!昨晚嘀嘀咕咕直到五更天才睡下,還沒吃一頓飯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聽見他起來了,忙忙碌碌梳了頭就去找顰兒。一回來了,呆了一天,寫了一首詩又不好,這會子自然又在另寫了。”
寶玉笑著說:“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會白白賦予情感。我們整天歎息可惜他這麽個人竟然俗了,誰知道到底有今天。可見天地是公平的。”
寶釵笑著說:“你如果能像他這樣用心就好了,學什麽會不成呢。”
寶玉沒有回答。
隻見香菱興高采烈地又往黛玉那邊去了。
探春笑著說:“咱們跟著去,看他有沒有寫出有意思的詩。”
說著,大家一起往瀟湘館來。
隻見黛玉正在和香菱討論詩。
眾人就問黛玉寫得怎麽樣。
黛玉說:“自然是很難為他了,隻是還不夠好。這一首過於牽強,還得另寫。”
眾人就要看詩,隻見寫道:
非銀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
隻疑殘粉塗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
夢醒西樓人跡絕,餘容猶可隔簾看。
寶釵笑著說:“不像是在吟月了,月字下麵加一個‘色’字倒還合適,你看每句都是在寫月色。這也罷了,原來詩就是這麽隨口胡謅出來的,再過幾天就好了。”
香菱本來覺得這首詩妙極了,聽了這話,自己也沒了興致,不肯放棄,便要再思考起來。
因為看到他的姐妹們在說笑,他就自己走到台階前的竹下散步,挖空心思,耳朵不聽別的,眼睛不看別的。
一會兒,探春隔著窗戶笑著說:“菱姑娘,你先休息一下吧。”
香菱心不在焉地回答說:“‘閑’字是十五刪的韻,你錯韻了。”
眾人聽了,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寶釵說:“真的是詩魔了。都是顰兒引的他!”
黛玉說:“聖人說,‘誨人不倦’,他又來問我,我哪有不說的道理。”
李紈笑著說:“咱們拉他去四姑娘房裏,讓他看看畫,讓他清醒一下才好。”
說著,真的出來拉了他過藕香榭,到了暖香塢中。
惜春正感到疲倦,在床上躺著睡午覺,畫繒立在牆上,用紗罩著。
眾人喚醒了惜春,揭開紗看時,十分中才有了三分。
香菱看到畫上有幾個美人,就指著笑著說:“這一個是我們的姑娘,那一個是林姑娘。”
探春笑著說:“凡是會寫詩的都畫在上麵了,快學吧。”
說著,大家玩笑了一會兒。
各自散去後,香菱滿心裏還是想著寫詩。
到了晚上對著燈發呆,直到三更天才上床睡覺,兩隻眼睛睜得大大的,直到五更天才迷迷糊糊地睡著。
天一亮,寶釵醒了,聽了聽,他安穩地睡了,心裏想:“他折騰了一夜,不知道有沒有寫成?這會兒累了,先別叫他。”
正想著,隻聽香菱在夢中笑著說:“這下有了,難道這首詩還不好?”
寶釵聽了,又是感歎又是好笑,連忙叫醒了他,問他:“你得到了什麽?你這麽誠心,都通了仙了。學不成詩,還弄出病來怎麽辦。”
一邊說,一邊梳洗完畢,和姐妹們一起去賈母那裏。
原來香菱苦心學詩,精神集中,白天寫不出來,忽然在夢中得到了八句。
梳洗完畢後,就急忙記錄下來,自己也不知道好壞,就拿來找黛玉。
剛到沁芳亭,隻見李紈和眾姐妹們正從王夫人那裏回來,寶釵正在告訴他們香菱夢中寫詩說夢話的事。
眾人正笑著,抬頭看見他來了,就都爭著要詩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