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
作廢剷除。請轉下章
轉
泱渀沙漠的四季似乎永遠都是凝固的。春似夏,夏似秋,秋似冬,冬又似春。在封旭都以為日夜輾停留駐時,一隻海東青到了大漠的天絲城。
時值傍晚,燈影飄忽,封榮在一旁見到陳瑞正在仔細看著手裏的羊皮條,手微微發顫,似又驚又怒,還隱隱含著幾絲憂懼,一時叫他分辨不出來。
旭就不由問道:“怎麽了?”
“才兩年,你的歷練還太少……”陳瑞輕聲道:“可是我們必須得回東都去。”
封旭一驚:“為什麽?”
“因為大陳的皇帝有了後繼的子嗣。”
這話聽起來沒什麽,但細細一思量,便如一股涼水兜頭蓋臉的澆下來,內外皆涼,卻也頓時清醒了過來。
“可是,以什麽名義回去?”
陳瑞目光仍須臾不離地望著手中的羊皮條,他臉上雖平靜如常,眼底卻掩藏著異樣的神情:“獻俘。”
立夏前,陳瑞帶著封旭回到了東都,順便整合了冬日裏擒獲的穆燕數十名重要戰俘。
依舊是在賢良祠安置了,陳瑞按例便要拜訪杜江。
杜江的相府,八字門牆,門樓裏麵,鼎甲扁額,不計其數。進儀門一條甬道,中間明巷,過穿堂、二廳、三廳,花廳、船房、書房一重重濃重的赭色牆麵,漸漸延展開來。七進的宅子本是來的極熟悉的,可今日不妨剛走到前麵轎房,就被家丁攔住了。
家丁行了禮,垂手站在下頭,連頭也不敢抬,隻一個勁兒的盯著陳瑞一角醬藍色紵絲的衣擺,慢吞吞道:“老爺說……將軍並不是回京述職,所以……未見聖駕之前,不宜相見。”
陳瑞暗吃了一驚,望住家丁垂著的滴水不漏的臉,心半晌裏漸漸回過味來,不由輕輕籲了口氣,方說道:“於情於理,於公於私,我都應該先拜見恩師,即便是陛下知道,也必不會怪罪。”
說罷,側身站在屋簷下:“還請再通傳一聲。”
見陳瑞一副寧肯久候的架勢,家丁猶豫了片刻,還是轉身去通傳了。
一盞茶的功夫,哭喪著臉回來,跪在陳瑞腳下:“將軍,請別難為小人了!”
餘下來的一段時日,陳瑞接連在相府門前守候,皆被拒之門外。眼見著定於立夏之日的“獻俘”儀式,愈來愈近。
陳瑞別無他法之際,就避無可避的想到了香墨。
四月裏白日晴暖,但晚上卻仍是寒風料峭,風起時,侯在墨府門口的侍婢,眼看著一株早槐綻出,夜風裏飄飄灑灑地似下了一場細細春雨,不由連打了三個噴嚏。
打完了,她抱緊了自己,狠狠啐了一口:“不知哪個缺德的在背後嘀咕我……”
忽然看見門口一行車馬慢慢地停住,頓時喜上眉梢,三兩步迎在階下,諂媚喚道:“夫人!”
剛從文安侯府飲宴夜歸的香墨,從馬車上被攙扶下已喝的微醺,侍婢忙上前攙扶,香墨並未留意她的神色,腳步亦如踩在雲絮上,走過了幾重月亮門,侍婢才又喚道:“夫人……”
香墨連著聲音亦有些搖搖不穩:“怎麽了?”
微紅的眼梢斜斜挑上,眼風不自覺的變得淩厲,侍婢一時隻不知是被凍得,還是驚的,結結巴巴回稟道:“有……有……客在牡丹廳求見夫人?”
這時,已是更深人靜,園中的一架子荼縻映著星月,枝幹交錯,盤旋而上,繁盛如羽。侍婢手中一盞絳紗燈,映出彤紅的的影,荼靡的花每有風來仿佛都翩然欲飛了起來。
腦子裏最先浮起的竟是一句——寂寞開最晚,不妝艷已絕。
牡丹廳……
呆了半晌,才回過味來,不覺一陣頭昏目眩,似乎要立腳不住,幸虧身旁侍婢攙扶的緊,方免跌倒。
“牡丹廳?不是早叫人封了嗎?”
厲聲問罷,卻隻看見侍婢伏跪於地,不敢再言一聲。
恨恨一揮袖,轉身往牡丹廳去。隨侍的人見到這樣的情形,都識得眼色的不再跟隨。
牡丹廳內已有人掌上了燈,當中掛一幅《漢宮春曉》,左右有一副盤龍金箋,已有小半浸在了紅燭的陰影裏,半明半暗中一仗禦題的對聯,“桂子秋風天上,杏花春雨江南”,已失去了原本旖旎的意境。
陳瑞背手低頭,心中愈加煩悶,信步間不知不覺繞過四扇黃梨屏風隔斷,放眼看去,隻見偌大的天井內見一輪明月當空,到處是光色如洗。陳瑞一直都清晰記得,那日她清晨離去,背影倉皇輾轉於迴廊曲檻,成蔭樹木五彩繽紛的卵石踏在她的腳下,杏子紅的腰帶還未係的整齊,寬而散的垂落下來,堆壘起伏得一如她痛楚激情時的肌膚,看的人屏息靜氣。
自己第一次見她,也是在這裏,紅紗薄暮,遮不住的氣喘心焦,和……一雙幽黑似最純粹的寶石,別有所圖的眼。
他那時隻是想,過於明亮,精明太嫌外露,可惜了一身的好顏色。
那時陳王蓄意拉攏,李氏找盡名目,細作暗探,讓他實在失去了耐心。
那刻,一個為妹捨身的女人,出現的恰到好處。百般善解人意,又賠盡了小心,像是時刻擔憂著會觸怒了他,竟伶俐到了可憐的地步。
稱得上,天和人時。
然而,諸多年過了,身畔人與時光的影子急速交織變幻,仿佛一場來不及看清的刀光血夢。有時也問自己,那一步,終究是對是錯……
恍惚時履聲細碎,一路走近,熟悉的驚呼在陳瑞身後響起:“是你?!”
轉身時,陳瑞純黑的眼像是飽蘸了濃墨,深不見底的犀利。猝不防及,香墨隻覺得心口巨痛,本能的用手捂住。死死咬住了唇,到底失了常態。
陳瑞的心騰地一動,有什麽滾熱的東西翻騰上來,硌得發酸。
麵前的香墨一身清素的碧絹衫子,想是赴的家宴,便沒了盛裝時的寬鬆,衫子略緊的包裹住了身段。發上數枝金釵,耳朵上帶了一對耳環扭了金秋葉的花樣,頸項上彩金的項圈在碧色的衣襟上,像是一株綻放出五光十色的金繡,似是隨時要開得落下來。
幾乎是不惜工本簪墜。
可終究盛裝顏色敵不過當年服色燦爛,杏紅衫子的豆蔻年華。
陳瑞想,她終究老了。
右間桌上玻璃盞,燈花倒結了有半寸多長殘燈,半明半暗。這樣人,這樣的夜,過於昏暗隻讓人覺得難以忍受。
香墨斂起神色,用極長的指甲剔了,燭芯撲的一下綻出,仿佛一朵隻開剎那的菡萏花兒。她挑起微紅的眼角,略略打量了陳瑞幾眼:“不知將軍大人夙夜前來,有何要事?”
說話間一股酒氣夾雜在甜鬱香氣中,一絲一絲漂過來。陳瑞緩緩蹙起眉,剛要開口,卻被香墨一抬手止住。
“等等,讓我猜猜。”,那一顆心,嘭嘭跳得又急又快,香墨仿佛站不住,撐著桌子坐下身,又低低的道:“你現在急著要見杜江,可是杜江偏偏就不見你。”
作廢剷除。請轉下章
轉
泱渀沙漠的四季似乎永遠都是凝固的。春似夏,夏似秋,秋似冬,冬又似春。在封旭都以為日夜輾停留駐時,一隻海東青到了大漠的天絲城。
時值傍晚,燈影飄忽,封榮在一旁見到陳瑞正在仔細看著手裏的羊皮條,手微微發顫,似又驚又怒,還隱隱含著幾絲憂懼,一時叫他分辨不出來。
旭就不由問道:“怎麽了?”
“才兩年,你的歷練還太少……”陳瑞輕聲道:“可是我們必須得回東都去。”
封旭一驚:“為什麽?”
“因為大陳的皇帝有了後繼的子嗣。”
這話聽起來沒什麽,但細細一思量,便如一股涼水兜頭蓋臉的澆下來,內外皆涼,卻也頓時清醒了過來。
“可是,以什麽名義回去?”
陳瑞目光仍須臾不離地望著手中的羊皮條,他臉上雖平靜如常,眼底卻掩藏著異樣的神情:“獻俘。”
立夏前,陳瑞帶著封旭回到了東都,順便整合了冬日裏擒獲的穆燕數十名重要戰俘。
依舊是在賢良祠安置了,陳瑞按例便要拜訪杜江。
杜江的相府,八字門牆,門樓裏麵,鼎甲扁額,不計其數。進儀門一條甬道,中間明巷,過穿堂、二廳、三廳,花廳、船房、書房一重重濃重的赭色牆麵,漸漸延展開來。七進的宅子本是來的極熟悉的,可今日不妨剛走到前麵轎房,就被家丁攔住了。
家丁行了禮,垂手站在下頭,連頭也不敢抬,隻一個勁兒的盯著陳瑞一角醬藍色紵絲的衣擺,慢吞吞道:“老爺說……將軍並不是回京述職,所以……未見聖駕之前,不宜相見。”
陳瑞暗吃了一驚,望住家丁垂著的滴水不漏的臉,心半晌裏漸漸回過味來,不由輕輕籲了口氣,方說道:“於情於理,於公於私,我都應該先拜見恩師,即便是陛下知道,也必不會怪罪。”
說罷,側身站在屋簷下:“還請再通傳一聲。”
見陳瑞一副寧肯久候的架勢,家丁猶豫了片刻,還是轉身去通傳了。
一盞茶的功夫,哭喪著臉回來,跪在陳瑞腳下:“將軍,請別難為小人了!”
餘下來的一段時日,陳瑞接連在相府門前守候,皆被拒之門外。眼見著定於立夏之日的“獻俘”儀式,愈來愈近。
陳瑞別無他法之際,就避無可避的想到了香墨。
四月裏白日晴暖,但晚上卻仍是寒風料峭,風起時,侯在墨府門口的侍婢,眼看著一株早槐綻出,夜風裏飄飄灑灑地似下了一場細細春雨,不由連打了三個噴嚏。
打完了,她抱緊了自己,狠狠啐了一口:“不知哪個缺德的在背後嘀咕我……”
忽然看見門口一行車馬慢慢地停住,頓時喜上眉梢,三兩步迎在階下,諂媚喚道:“夫人!”
剛從文安侯府飲宴夜歸的香墨,從馬車上被攙扶下已喝的微醺,侍婢忙上前攙扶,香墨並未留意她的神色,腳步亦如踩在雲絮上,走過了幾重月亮門,侍婢才又喚道:“夫人……”
香墨連著聲音亦有些搖搖不穩:“怎麽了?”
微紅的眼梢斜斜挑上,眼風不自覺的變得淩厲,侍婢一時隻不知是被凍得,還是驚的,結結巴巴回稟道:“有……有……客在牡丹廳求見夫人?”
這時,已是更深人靜,園中的一架子荼縻映著星月,枝幹交錯,盤旋而上,繁盛如羽。侍婢手中一盞絳紗燈,映出彤紅的的影,荼靡的花每有風來仿佛都翩然欲飛了起來。
腦子裏最先浮起的竟是一句——寂寞開最晚,不妝艷已絕。
牡丹廳……
呆了半晌,才回過味來,不覺一陣頭昏目眩,似乎要立腳不住,幸虧身旁侍婢攙扶的緊,方免跌倒。
“牡丹廳?不是早叫人封了嗎?”
厲聲問罷,卻隻看見侍婢伏跪於地,不敢再言一聲。
恨恨一揮袖,轉身往牡丹廳去。隨侍的人見到這樣的情形,都識得眼色的不再跟隨。
牡丹廳內已有人掌上了燈,當中掛一幅《漢宮春曉》,左右有一副盤龍金箋,已有小半浸在了紅燭的陰影裏,半明半暗中一仗禦題的對聯,“桂子秋風天上,杏花春雨江南”,已失去了原本旖旎的意境。
陳瑞背手低頭,心中愈加煩悶,信步間不知不覺繞過四扇黃梨屏風隔斷,放眼看去,隻見偌大的天井內見一輪明月當空,到處是光色如洗。陳瑞一直都清晰記得,那日她清晨離去,背影倉皇輾轉於迴廊曲檻,成蔭樹木五彩繽紛的卵石踏在她的腳下,杏子紅的腰帶還未係的整齊,寬而散的垂落下來,堆壘起伏得一如她痛楚激情時的肌膚,看的人屏息靜氣。
自己第一次見她,也是在這裏,紅紗薄暮,遮不住的氣喘心焦,和……一雙幽黑似最純粹的寶石,別有所圖的眼。
他那時隻是想,過於明亮,精明太嫌外露,可惜了一身的好顏色。
那時陳王蓄意拉攏,李氏找盡名目,細作暗探,讓他實在失去了耐心。
那刻,一個為妹捨身的女人,出現的恰到好處。百般善解人意,又賠盡了小心,像是時刻擔憂著會觸怒了他,竟伶俐到了可憐的地步。
稱得上,天和人時。
然而,諸多年過了,身畔人與時光的影子急速交織變幻,仿佛一場來不及看清的刀光血夢。有時也問自己,那一步,終究是對是錯……
恍惚時履聲細碎,一路走近,熟悉的驚呼在陳瑞身後響起:“是你?!”
轉身時,陳瑞純黑的眼像是飽蘸了濃墨,深不見底的犀利。猝不防及,香墨隻覺得心口巨痛,本能的用手捂住。死死咬住了唇,到底失了常態。
陳瑞的心騰地一動,有什麽滾熱的東西翻騰上來,硌得發酸。
麵前的香墨一身清素的碧絹衫子,想是赴的家宴,便沒了盛裝時的寬鬆,衫子略緊的包裹住了身段。發上數枝金釵,耳朵上帶了一對耳環扭了金秋葉的花樣,頸項上彩金的項圈在碧色的衣襟上,像是一株綻放出五光十色的金繡,似是隨時要開得落下來。
幾乎是不惜工本簪墜。
可終究盛裝顏色敵不過當年服色燦爛,杏紅衫子的豆蔻年華。
陳瑞想,她終究老了。
右間桌上玻璃盞,燈花倒結了有半寸多長殘燈,半明半暗。這樣人,這樣的夜,過於昏暗隻讓人覺得難以忍受。
香墨斂起神色,用極長的指甲剔了,燭芯撲的一下綻出,仿佛一朵隻開剎那的菡萏花兒。她挑起微紅的眼角,略略打量了陳瑞幾眼:“不知將軍大人夙夜前來,有何要事?”
說話間一股酒氣夾雜在甜鬱香氣中,一絲一絲漂過來。陳瑞緩緩蹙起眉,剛要開口,卻被香墨一抬手止住。
“等等,讓我猜猜。”,那一顆心,嘭嘭跳得又急又快,香墨仿佛站不住,撐著桌子坐下身,又低低的道:“你現在急著要見杜江,可是杜江偏偏就不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