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鏡雖然想法超脫世俗,但也知趙滿的命格是無法與人言說的,一個不好,他們幾個都得掉腦袋,他玄鏡道士還想再好好多活幾年呢。這一時之間還真是不知道怎麽回答,連連看向了元,想讓了元幫忙解圍。
了元也是一個頭兩個大,雖然剛剛路上聽玄鏡叨咕什麽一龍二虎的,但也是雲山霧罩的,誰知道是怎麽回事兒。不過肯定是不能說,要不玄鏡那大嘴巴早就哇哇個不停了。了元張了張嘴,正準備說點兒什麽。
“我明白了,佛曰不可說?”趙滿這會兒倒是不緊張了,明擺著那老道士是不打算說的。‘嗯嗯,果然有職業操守,道長,謝謝哦!’趙滿暗暗點頭。(玄鏡:我能說這是個美麗的誤會嗎?)
“阿彌陀佛,小兄弟聰慧。《大般涅盤經》言: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此六句之不可說,小兄弟一句佛曰不可說,道盡其意。小兄弟乃與佛有緣之人。”
了元聽趙滿的話,大受啟發,可謂一語道盡禪機,頗有六祖頓悟之風。此子悟性之高,佛緣之深,平生僅見。恐怕就是蘇軾蘇子瞻年輕時也無如此見識啊。了元也收起了看笑話兒的心思,頓時起了與趙滿再聊聊的心思。“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此為神秀大師之謁。小兄弟可知六祖惠能大師之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趙滿下意識回答到。這是六祖惠能最知名的佛偈,趙滿自然耳熟能詳。陷入人生低穀的時候,趙滿也曾深入了解過佛、道思想,但他並不迷信求神拜佛可以給自己帶來幸福,他隻是去理解去領悟這些先賢的哲學思想,希望能藉助先人的智慧,找到自己未來的路,找到人生的方向。可人生究竟為何?趙滿還沒來得及想明白,就已經到了另一個世界。或許,這裏才是他人生的意義所在。
“正是,那你可知他們二人有何不同?你也覺得惠能大師更勝一籌嗎?”了元又問。
“其實我覺得吧……”趙滿撓撓頭,繼續說到:“神秀大師主張的是漸悟,惠能大師主張的是頓悟。根本沒有什麽誰對誰錯,誰更勝一籌的。其實他們說的是一件事情的過程和結果罷了,或者也可以理解為是做同一件事的不同做法,但最終的結果都是差不多的。這就好比咱們喝在這裏喝茶,我是一口一口慢慢喝,我二哥則是一大口就喝完了。”
第34章 緣來是你
趙滿神態自若,優雅的伸手端起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又指指旁邊嶽和空空如也的茶杯。“可以說漸悟是像我這樣循序漸進,一點一點的努力,但我這杯茶最後的結果卻也和二哥的一樣,就是被喝光。那也可以說被喝光的結果就是頓悟,茶沒有了,從有到無,發生了本質的變化。而我這期間一口一口的喝掉茶水的過程,則造成了茶水數量上的改變。也就是數量上的改變逐漸積累就導致了最後發生的本質的變化。也就是量變引發質變的道理。”
趙滿放下手裏的茶杯,意猶未盡的繼續說到:“或者也可以理解為我和二哥喝茶的方法各自代表漸悟和頓悟。我是慢慢喝光,二哥是一口喝光,我慢他快,我們做事的方法不同,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一樣的,都是茶水沒有了,沒有什麽區別。不同的人,適合用不同的方法而已。如果讓我像二哥一樣一口喝掉,估計我就得嗆死。如果讓二哥像我一樣慢慢品茶,那估計他也要急死。我喝的慢,但我品味了茶中滋味,在喝茶的過程中也充分享受了茶的清香。二哥喝的快,雖沒品嚐到茶的甘醇,但卻是迅速解渴,舒服得很。所以說,漸悟與頓悟,隻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好處,適合不同的人,選什麽方法其實也不重要,最後不是也都悟了嘛。”趙滿痞痞的笑了。
聊起熟悉的話題,讓趙滿有點兒找回了感覺,尤其是了元還在一旁不時點頭或是以眼神詢問,讓趙滿非常投入,繼續說到:“孔夫子教書育人還講究要因材施教,為什麽可以度人超越生死和苦難、斷盡一切煩惱的佛家反倒還如此執著於修行方法的對錯勝負呢?”
趙滿一口氣說完這一大段話,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痛快!這幾天突然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宋,說話都得時時小心,憋屈壓抑,難得如此酣暢淋漓的與人聊天,真是爽啊!
“如此說來,又當如何修行呢?怎知什麽人適合什麽樣的方法呢?”了元繼續追問。
“這個嘛,我覺得隨心就好,其實悟與不悟也都沒那麽重要。悟性、悟覺、悟空,過於執著的去悟,反而無法覺醒。生命,用心體會就好吧。”趙滿看著了元一字一句的說著。
是的,生命,用心體會就好吧。既來之則安之,安心做個大宋子民好了,且看看我能在這個陌生的年代幹點兒什麽吧!與了元一席話,突然讓趙滿彷徨的心安定了下來,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頓時有點兒豪氣萬丈的感覺。趙滿的神態便由剛開始的忐忑到淡然,現在又充滿了希望與力量,很有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
這些變化當然瞞不過人老成精的了元與玄鏡。倆人看著嘖嘖稱奇。玄鏡似乎覺得金龍麵前的白霧又散了一些,金龍似乎更清楚了一些,龍鬚、龍鱗更亮了,幾乎要閃瞎了他的眼睛。
了元也是一個頭兩個大,雖然剛剛路上聽玄鏡叨咕什麽一龍二虎的,但也是雲山霧罩的,誰知道是怎麽回事兒。不過肯定是不能說,要不玄鏡那大嘴巴早就哇哇個不停了。了元張了張嘴,正準備說點兒什麽。
“我明白了,佛曰不可說?”趙滿這會兒倒是不緊張了,明擺著那老道士是不打算說的。‘嗯嗯,果然有職業操守,道長,謝謝哦!’趙滿暗暗點頭。(玄鏡:我能說這是個美麗的誤會嗎?)
“阿彌陀佛,小兄弟聰慧。《大般涅盤經》言: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此六句之不可說,小兄弟一句佛曰不可說,道盡其意。小兄弟乃與佛有緣之人。”
了元聽趙滿的話,大受啟發,可謂一語道盡禪機,頗有六祖頓悟之風。此子悟性之高,佛緣之深,平生僅見。恐怕就是蘇軾蘇子瞻年輕時也無如此見識啊。了元也收起了看笑話兒的心思,頓時起了與趙滿再聊聊的心思。“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此為神秀大師之謁。小兄弟可知六祖惠能大師之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趙滿下意識回答到。這是六祖惠能最知名的佛偈,趙滿自然耳熟能詳。陷入人生低穀的時候,趙滿也曾深入了解過佛、道思想,但他並不迷信求神拜佛可以給自己帶來幸福,他隻是去理解去領悟這些先賢的哲學思想,希望能藉助先人的智慧,找到自己未來的路,找到人生的方向。可人生究竟為何?趙滿還沒來得及想明白,就已經到了另一個世界。或許,這裏才是他人生的意義所在。
“正是,那你可知他們二人有何不同?你也覺得惠能大師更勝一籌嗎?”了元又問。
“其實我覺得吧……”趙滿撓撓頭,繼續說到:“神秀大師主張的是漸悟,惠能大師主張的是頓悟。根本沒有什麽誰對誰錯,誰更勝一籌的。其實他們說的是一件事情的過程和結果罷了,或者也可以理解為是做同一件事的不同做法,但最終的結果都是差不多的。這就好比咱們喝在這裏喝茶,我是一口一口慢慢喝,我二哥則是一大口就喝完了。”
第34章 緣來是你
趙滿神態自若,優雅的伸手端起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又指指旁邊嶽和空空如也的茶杯。“可以說漸悟是像我這樣循序漸進,一點一點的努力,但我這杯茶最後的結果卻也和二哥的一樣,就是被喝光。那也可以說被喝光的結果就是頓悟,茶沒有了,從有到無,發生了本質的變化。而我這期間一口一口的喝掉茶水的過程,則造成了茶水數量上的改變。也就是數量上的改變逐漸積累就導致了最後發生的本質的變化。也就是量變引發質變的道理。”
趙滿放下手裏的茶杯,意猶未盡的繼續說到:“或者也可以理解為我和二哥喝茶的方法各自代表漸悟和頓悟。我是慢慢喝光,二哥是一口喝光,我慢他快,我們做事的方法不同,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一樣的,都是茶水沒有了,沒有什麽區別。不同的人,適合用不同的方法而已。如果讓我像二哥一樣一口喝掉,估計我就得嗆死。如果讓二哥像我一樣慢慢品茶,那估計他也要急死。我喝的慢,但我品味了茶中滋味,在喝茶的過程中也充分享受了茶的清香。二哥喝的快,雖沒品嚐到茶的甘醇,但卻是迅速解渴,舒服得很。所以說,漸悟與頓悟,隻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好處,適合不同的人,選什麽方法其實也不重要,最後不是也都悟了嘛。”趙滿痞痞的笑了。
聊起熟悉的話題,讓趙滿有點兒找回了感覺,尤其是了元還在一旁不時點頭或是以眼神詢問,讓趙滿非常投入,繼續說到:“孔夫子教書育人還講究要因材施教,為什麽可以度人超越生死和苦難、斷盡一切煩惱的佛家反倒還如此執著於修行方法的對錯勝負呢?”
趙滿一口氣說完這一大段話,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痛快!這幾天突然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宋,說話都得時時小心,憋屈壓抑,難得如此酣暢淋漓的與人聊天,真是爽啊!
“如此說來,又當如何修行呢?怎知什麽人適合什麽樣的方法呢?”了元繼續追問。
“這個嘛,我覺得隨心就好,其實悟與不悟也都沒那麽重要。悟性、悟覺、悟空,過於執著的去悟,反而無法覺醒。生命,用心體會就好吧。”趙滿看著了元一字一句的說著。
是的,生命,用心體會就好吧。既來之則安之,安心做個大宋子民好了,且看看我能在這個陌生的年代幹點兒什麽吧!與了元一席話,突然讓趙滿彷徨的心安定了下來,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頓時有點兒豪氣萬丈的感覺。趙滿的神態便由剛開始的忐忑到淡然,現在又充滿了希望與力量,很有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
這些變化當然瞞不過人老成精的了元與玄鏡。倆人看著嘖嘖稱奇。玄鏡似乎覺得金龍麵前的白霧又散了一些,金龍似乎更清楚了一些,龍鬚、龍鱗更亮了,幾乎要閃瞎了他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