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遷都漢中
最強皇帝係統:劍指全球 作者:山城月半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登基大典結束,劉禪順理成章地成為蜀漢第二任皇帝,不過劉禪在登基大典上的表現讓李嚴和趙雲對他沒了任何期待。
不知情的人以為劉禪孝悌,但趙雲和李嚴知道,這貨痛哭是真,可多半是因為被逼當皇帝,而且他幾度哭暈也是耍賴,要不是趙雲攙扶時用了點“巧勁”,這貨就準備一直躺在地上裝死。
將哭哭啼啼的劉禪送回寢宮後,李嚴和趙雲開起了小會。
李嚴愁眉緊鎖,對趙雲道:“大將軍,現在我蜀漢兵微將寡,如何抵擋渝國的反攻?”
趙雲一直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連劉禪這樣扶不起的阿鬥都看出蜀漢已經不堪一擊,要守住成都實在太難。
渝國有釣魚城這樣的堅城可守,是因為渝國位於四川盆地的東部丘陵,有這個地理條件。
可成都位於成都平原,一馬平川,基本無險可守,渝國的大軍可從任意方向進攻成都。
成都城城池不高,就算號召蜀地各處募兵勤王,哪怕再召來三萬兵馬,想依城而守也無異於坐以待斃。
趙雲盯著桌上攤開的地圖,一籌莫展。
“要不我們求和?”見趙雲一言不發,李嚴試探著問。
“求和?”趙雲瞟了李嚴一眼,“拿什麽求和,我們又能給出什麽讓渝國心動的條件?”
李嚴咬咬牙:“我們蜀漢向渝國稱臣,割地賠款。”
嗬嗬,趙雲嗤笑一聲:“剛稱帝就稱臣嗎,讓蜀漢二世而亡?”
李嚴漲紅了臉,爭辯道:“這有什麽,事急從權嘛,改個名號就能讓我蜀漢喘口氣,有何不可?當初渝國皇甫衝的求和條件不也有稱臣的條款嘛,緩兵之計而已。”
“那割地呢?割哪兒?把成都割給渝國嗎?”趙雲又問。
李嚴趕緊搖頭:“怎麽可能割成都,這是我蜀漢的都城,割成都給渝國不就直接投降了嘛,割這裏。”
說完李嚴伸出手指點了點地圖上的一塊地方。
“漢中?”趙雲皺眉。
“是的,漢中!”李嚴突然興奮起來,仿佛想到了一條妙計:
“漢中位於巴蜀和秦國的中間,是溝通兩者的必經之地。我們把漢中割給渝國,讓渝國成為前線,代替我們防守秦國,這樣渝國和秦國鷸蚌相爭,我蜀漢在後麵得漁翁之利,豈不妙哉?”
“唔···”趙雲陷入沉思。
李嚴見趙雲心有所動,問道:“如何?我這計策可還行?”
天真,不知所謂,虧你想得出來!
趙雲其實很想給李嚴潑一盆冷水,但顧忌到蜀漢正是艱難之時,將相和才能同舟共濟,於是耐心解釋道:
“恐怕不行,漢中地勢險要,是一個小盆地,易守難攻,是我蜀漢的北麵門戶,把漢中割給渝國,比割讓成都更慘。
因為從此蜀漢再無險可守,成都被渝國南北夾擊,渝國皇帝打個噴嚏蜀漢就要抖一抖。
更重要的是,渝國占了漢中盆地更不會和蜀漢議和,皇甫衝不會蠢到讓自己處於腹背受敵的困境。”
趙雲不想打擊李嚴太多,又給予了部分肯定:
“不過你這計策有可取之處,目前成都已無險可守,我們可以建議皇上遷都至漢中,依靠漢中小盆地的天險防守,隻要我們派重兵守住金牛道上的劍門關,渝國就隻能望關興歎。
到時我會親自率兵鎮守劍門關,渝國皇甫衝膽敢率軍攻關,我就讓皇甫衝感受一下‘劍門天下險’的滋味,如果先帝保佑,能讓皇甫衝折於劍門關下,那我蜀漢一戰就可以翻身!”
“嘶,放棄成都,退守漢中?”李嚴聞言咧嘴。
趙雲認真思索一番,越發堅定這個想法,一拳捶在桌子上:
“是的,成都絕對守不住的,困守此城隻能坐以待斃,北遷漢中,集中力量於一點,方能絕地反擊,求得一線生機。”
“這···”李嚴還在猶豫,成都可是蜀漢的大本營,經營多年,要放棄談何容易。
趙雲下定決心後不再猶豫,看向李嚴:“丞相,要想保住蜀漢,眼下確實再無他法,事不宜遲,咱們分頭行動。
你趕緊下達遷都旨意,統領皇室宗親、大臣以及世家大族的遷移規劃,爭取明日午時前出發,時間很倉促,但可分批進行,讓皇上和重臣們先行。
我立刻向各地軍方下達勤王命令,讓他們招兵買馬,向漢中集合,同時派出先頭部隊增強劍門關的防禦。劍門關現在是重點,不容有失。”
趙雲頓了頓,又道:“稱臣之計也繼續執行,不過不是向渝國稱臣,蜀漢和渝國已是不死不休之局,向渝國稱臣隻能自取其辱。
咱們向秦國稱臣,我蜀漢現在勢弱,經不起兩麵作戰,先穩住秦國,全力應付渝國。
你擬一份稱臣書,把成都等地獻給秦國,反正我們一走成都必然落於敵手,不如充分利用。
一來可以挑撥秦國和渝國的關係,二來看能不能換取秦國的糧草支持。
漢中小盆地雖是魚米之鄉,但大軍雲集,糧草必然吃緊,能多收集一點糧草也利於我們久戰。”
李嚴和趙雲都是劉備的托孤之臣,按理李嚴的丞相地位更高一點,但李嚴不懂軍事,此刻情勢危急,統兵的趙雲更有話語權,不知不覺成了主導。
李嚴躊躇片刻,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隻得點頭同意,隨即開始了遷都計劃。
當李嚴將遷都計劃告知劉禪時,劉禪的第一反應自然是抗拒,在成都當了這麽多年無憂無慮的太子,吃喝玩樂一應俱全,劉禪自然不願離開。
但李嚴也懶得和劉禪多費唇舌,隻說了一句:
“漢中雖偏,但在那裏皇上還是一國之主,成都雖好,留下隻能成為渝國的階下囚,皇上自己選擇吧。”
劉禪無語,又開始抽抽噎噎地哭泣。
李嚴瞟了眼無能的劉禪,暗自歎息一聲,將準備好的聖旨攤開,也不請劉禪過目,直接拿起玉璽就蓋了下去。
由此,蜀漢劉禪登基後下達的第一道聖旨便是遷都漢中,以避渝國鋒芒。
隨著聖旨傳出皇宮,整個成都城陷入了巨大的慌亂之中。
不知情的人以為劉禪孝悌,但趙雲和李嚴知道,這貨痛哭是真,可多半是因為被逼當皇帝,而且他幾度哭暈也是耍賴,要不是趙雲攙扶時用了點“巧勁”,這貨就準備一直躺在地上裝死。
將哭哭啼啼的劉禪送回寢宮後,李嚴和趙雲開起了小會。
李嚴愁眉緊鎖,對趙雲道:“大將軍,現在我蜀漢兵微將寡,如何抵擋渝國的反攻?”
趙雲一直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連劉禪這樣扶不起的阿鬥都看出蜀漢已經不堪一擊,要守住成都實在太難。
渝國有釣魚城這樣的堅城可守,是因為渝國位於四川盆地的東部丘陵,有這個地理條件。
可成都位於成都平原,一馬平川,基本無險可守,渝國的大軍可從任意方向進攻成都。
成都城城池不高,就算號召蜀地各處募兵勤王,哪怕再召來三萬兵馬,想依城而守也無異於坐以待斃。
趙雲盯著桌上攤開的地圖,一籌莫展。
“要不我們求和?”見趙雲一言不發,李嚴試探著問。
“求和?”趙雲瞟了李嚴一眼,“拿什麽求和,我們又能給出什麽讓渝國心動的條件?”
李嚴咬咬牙:“我們蜀漢向渝國稱臣,割地賠款。”
嗬嗬,趙雲嗤笑一聲:“剛稱帝就稱臣嗎,讓蜀漢二世而亡?”
李嚴漲紅了臉,爭辯道:“這有什麽,事急從權嘛,改個名號就能讓我蜀漢喘口氣,有何不可?當初渝國皇甫衝的求和條件不也有稱臣的條款嘛,緩兵之計而已。”
“那割地呢?割哪兒?把成都割給渝國嗎?”趙雲又問。
李嚴趕緊搖頭:“怎麽可能割成都,這是我蜀漢的都城,割成都給渝國不就直接投降了嘛,割這裏。”
說完李嚴伸出手指點了點地圖上的一塊地方。
“漢中?”趙雲皺眉。
“是的,漢中!”李嚴突然興奮起來,仿佛想到了一條妙計:
“漢中位於巴蜀和秦國的中間,是溝通兩者的必經之地。我們把漢中割給渝國,讓渝國成為前線,代替我們防守秦國,這樣渝國和秦國鷸蚌相爭,我蜀漢在後麵得漁翁之利,豈不妙哉?”
“唔···”趙雲陷入沉思。
李嚴見趙雲心有所動,問道:“如何?我這計策可還行?”
天真,不知所謂,虧你想得出來!
趙雲其實很想給李嚴潑一盆冷水,但顧忌到蜀漢正是艱難之時,將相和才能同舟共濟,於是耐心解釋道:
“恐怕不行,漢中地勢險要,是一個小盆地,易守難攻,是我蜀漢的北麵門戶,把漢中割給渝國,比割讓成都更慘。
因為從此蜀漢再無險可守,成都被渝國南北夾擊,渝國皇帝打個噴嚏蜀漢就要抖一抖。
更重要的是,渝國占了漢中盆地更不會和蜀漢議和,皇甫衝不會蠢到讓自己處於腹背受敵的困境。”
趙雲不想打擊李嚴太多,又給予了部分肯定:
“不過你這計策有可取之處,目前成都已無險可守,我們可以建議皇上遷都至漢中,依靠漢中小盆地的天險防守,隻要我們派重兵守住金牛道上的劍門關,渝國就隻能望關興歎。
到時我會親自率兵鎮守劍門關,渝國皇甫衝膽敢率軍攻關,我就讓皇甫衝感受一下‘劍門天下險’的滋味,如果先帝保佑,能讓皇甫衝折於劍門關下,那我蜀漢一戰就可以翻身!”
“嘶,放棄成都,退守漢中?”李嚴聞言咧嘴。
趙雲認真思索一番,越發堅定這個想法,一拳捶在桌子上:
“是的,成都絕對守不住的,困守此城隻能坐以待斃,北遷漢中,集中力量於一點,方能絕地反擊,求得一線生機。”
“這···”李嚴還在猶豫,成都可是蜀漢的大本營,經營多年,要放棄談何容易。
趙雲下定決心後不再猶豫,看向李嚴:“丞相,要想保住蜀漢,眼下確實再無他法,事不宜遲,咱們分頭行動。
你趕緊下達遷都旨意,統領皇室宗親、大臣以及世家大族的遷移規劃,爭取明日午時前出發,時間很倉促,但可分批進行,讓皇上和重臣們先行。
我立刻向各地軍方下達勤王命令,讓他們招兵買馬,向漢中集合,同時派出先頭部隊增強劍門關的防禦。劍門關現在是重點,不容有失。”
趙雲頓了頓,又道:“稱臣之計也繼續執行,不過不是向渝國稱臣,蜀漢和渝國已是不死不休之局,向渝國稱臣隻能自取其辱。
咱們向秦國稱臣,我蜀漢現在勢弱,經不起兩麵作戰,先穩住秦國,全力應付渝國。
你擬一份稱臣書,把成都等地獻給秦國,反正我們一走成都必然落於敵手,不如充分利用。
一來可以挑撥秦國和渝國的關係,二來看能不能換取秦國的糧草支持。
漢中小盆地雖是魚米之鄉,但大軍雲集,糧草必然吃緊,能多收集一點糧草也利於我們久戰。”
李嚴和趙雲都是劉備的托孤之臣,按理李嚴的丞相地位更高一點,但李嚴不懂軍事,此刻情勢危急,統兵的趙雲更有話語權,不知不覺成了主導。
李嚴躊躇片刻,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隻得點頭同意,隨即開始了遷都計劃。
當李嚴將遷都計劃告知劉禪時,劉禪的第一反應自然是抗拒,在成都當了這麽多年無憂無慮的太子,吃喝玩樂一應俱全,劉禪自然不願離開。
但李嚴也懶得和劉禪多費唇舌,隻說了一句:
“漢中雖偏,但在那裏皇上還是一國之主,成都雖好,留下隻能成為渝國的階下囚,皇上自己選擇吧。”
劉禪無語,又開始抽抽噎噎地哭泣。
李嚴瞟了眼無能的劉禪,暗自歎息一聲,將準備好的聖旨攤開,也不請劉禪過目,直接拿起玉璽就蓋了下去。
由此,蜀漢劉禪登基後下達的第一道聖旨便是遷都漢中,以避渝國鋒芒。
隨著聖旨傳出皇宮,整個成都城陷入了巨大的慌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