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屋。


    老夫人沒有前去府門外湊熱鬧,倒是自個兒在屋裏吃著茶,看著書,順道跟周媽媽了解京城一些事,特別是京城的一些官宦人家,名門望族。


    因老夫人想著手為大姑娘和二哥兒挑選佳人...


    周媽媽站在老夫人身邊,將她所知道的京城所有郎君和姑娘一一講給老夫人聽...


    “要說那候府三姑娘倒是懂事的,看著也安靜,且是候府姑娘,定是各禮都通透,是個會持家的”周媽媽說。


    老夫人翻了一頁書,說:“人不能單看麵相,沈家就這個姑娘,從小到大身邊的玩伴都是哥兒,且不知性子是否真如周媽媽所見一般”老夫人說。


    “老夫人所言有理,這沈大房就有三個堂兄弟,且兩個是習武的,畢竟在同府過日子,這性子多少是有影響”衛媽媽說。


    老夫人瞧了一眼周媽媽:“不過,周媽媽有一話說得對,畢竟出於候府,定是各禮通透”


    “如此來說,若能娶得候府的三姑娘倒也是不錯的...”周媽媽說。


    老夫人吃著茶:“可人家畢竟是候府獨女,怕是沈候府那邊不舍三姑娘低嫁我們伯爵府”老夫人看著書回應周媽媽。


    “京城候府也就他們沈家和賀家,可賀家卻隻有一獨女...若還想高嫁,便是國公府了,再不然便是進宮選秀了”周媽媽說。


    “沈候如此寵愛此女,又怎麽舍得她入宮,那進去的,可是一輩子難見的”衛媽媽說。


    老夫人合起書,又說:“要說,嫁入伯爵府已是最好抉擇,國公府水深,也並不是他們候府想嫁入就可嫁的,也不是嫁入國公府便可高枕無憂的”


    “老夫人所言甚是”周媽媽作揖。


    ......


    潮府溫盛家。


    相比京城,潮府的春節要更熱鬧些,鄉俗從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間鬧熱不斷...


    潮府人宗祠信念感較強,拿一村鄉來講,鄉裏人乃是同一先祖,先祖有六子,這六子分為六房,以此延綿子嗣...


    幾百年後,六個房的子孫眾多,終成為一方鄉,此鄉現有六個宗祠,為六位祖宗。


    而每到年至,各房子孫便會進各宗祠鋪紅桌,擺供祭品,獻香告,上香,祭拜...


    每個宗祠裏皆有多位掌事掌門人,他們通稱為阿公!


    潮府年夜便開始拜神,宗祠會請唱戲的花旦來扮天上仙,又有孩童成隊敲鑼打鼓,又有新婚子父抬轎遊神。


    新婚子父即是年內方新婚的青年男子、年內家中有新生男兒的男子及男子父親皆需參入抬轎遊神...


    溫盛家是鄉中六房的子孫,祖宗雖最小,卻宗祠修建得最大,子孫也是最多...


    落日,宗祠內的阿公及新婚子父著手準備鋪擺紅桌,每個宗祠裏都擺至上百張方桌,每一方桌可供兩三戶人家擺貢品。


    溫盛雖無一官半職,如今還隻是一秀才,可溫家老爺生前乃是家財萬貫,臨走時,可是將溫家多半財產留給沒有一官半職的溫盛。


    如今潮府溫家可是富貴有錢人家,溫盛三個兒子也都是會讀書的,便是來年就可進京赴考了。


    年內雙喜,長子溫玉翰當了爹,生了一個大胖兒子,而二子玉塾則娶了新婦,所以今年玉翰與玉塾都需參入遊神,包括溫盛這個當祖父的也要一起。


    溫盛妻子楊月,攜一家女眷及孫兒前往鄉內六房宗祠擺貢品,燒香...


    溫家女眷坐在同一輛大馬車內,大家其樂融融,歡聲笑語,還有孩童嘰喳聲...


    “過些月子二妹妹也就臨盆了,我們子義也要有伴了”長媳劉淑娥抱著孩童小心安撫著,楊月與二媳莊芳在一旁逗著子義。


    “也不知是個姐兒還是哥兒”二媳莊芳聽著有些臉羞,可還是忍不住歡喜,摸了摸自己的那微微凸起的小腹。


    楊月摸了摸莊芳的小腹說道:“孫子孫女都好,隻要是溫家的孩子,都是好”


    “二郎名字都想好了”二媳莊芳害羞的低著頭:“若是哥兒,便取名為子道,若是個姐兒,便取名子蜜”


    “這些名字怕不是翰兒給告訴塾兒的?”楊月猜測。


    “母親怎麽知道?”二媳莊芳問。


    長媳劉氏笑道:“二妹妹不知,前些天我與母親路過書房,不巧聽見大郎與二弟弟正聊此事”


    “原來,是大伯父給取的名”二媳摸了摸小腹笑道:“我就說,二郎一聊起孩子便是激動,這一激動腦子也不靈光,怎麽還會想起給孩子取名呢”


    “塾兒就是書呆子,也隻有讀書能讓他平靜的,想著子義出生時,他這個叔父都激動得如此,若是自己的親骨肉,不得哭個幾天”楊月說著,這會大家都笑了,子義也跟著歡叫一聲...


    馬車很快到六房宗祠,楊月最先下了車,林媽媽在下邊攙扶著,後頭兩個兒媳也跟著...


    楊月理了理衣袍,見兩位兒媳都落了地,這才一同進宗祠。


    “溫家娘子也早來”一位衣著也不平凡的婦女攜帶一媽媽出來問候。


    楊月問聲望去,紛紛作揖:“張家娘子”


    “我都擺好了,這會早,可擺前些”張娘子說。


    楊月望了望裏頭:“第二桌可是張娘子的?”


    張娘子也瞧了去:“正是,舊年來得晚,都擺到最後桌去了,今年便趕早了”


    “張娘子這些年可辛苦,今年可是做了曾祖母,這些可著手讓兒媳們去辦了”楊月牽過張娘子的手語重心長,這會進去了幾個娘子。


    “來年了”張娘子拍了拍楊月的手:“你可快些進去擺,同我一桌”


    “好。待得閑,我可就登門拜訪,瞧瞧你那曾孫去”楊月說。


    “隨時恭候”楊月與張娘子說笑分開。


    楊月擔心二媳肚子裏的孩子會磕碰到,所以讓其在一旁和長媳一起等著,楊月和林媽媽一起去紅木桌那擺放貢品,待上香才讓兩兒媳前來跪拜祖先...


    “祖宗保佑,保佑玉翰玉塾玉墨今年科考高中,保佑子義還有未出世的孫兒健健康康,保佑我們溫家大大小小平平安安...”楊月手持三香拜了拜,小聲念著。


    還未到遊神時刻,所以這會貢品擺放完便需等待遊神的啟示,才能開始祭拜燃香告。


    楊月和林媽媽忙完便來到兩位兒媳身邊:“也不知這會母親和錦兒怎麽樣了”


    “終是京城,定是安好的”林媽媽說。


    “母親說,到了京城便會給錦兒挑一佳婿...隻可惜,我與老爺怕是無緣送錦兒出嫁了”楊月很疼愛雲錦,雖自己的三個兒子是暖心的,可卻不像姑娘家一樣粘她。


    “母親也莫傷感,待二郎和大哥還有三弟弟科舉,我們一家便可去京城和錦妹妹團聚了”二媳挽過楊月的手安慰著。


    “是啊,也快了,即便沒能趕上錦兒大婚,我那外甥的百日宴我定是能去得了的”楊月想了想又笑起來。


    “母親現下該是得先給三弟弟尋個好妻子先”二媳莊芳拍了拍楊月手提醒著,楊月也才大悟。


    “瞧我,倒把這事給忘了,墨兒是也到娶妻的年齡了,也不知他可有心意的姑娘”楊月說。


    “回頭我讓二郎和大哥哥給探探口風,看看三弟弟是否有心意姑娘,若是沒有也不打緊,閨閣中,我倒是還有幾個未出嫁的姐妹,適時可給牽牽線...”二媳說。


    “甚是好,墨兒是個木腦袋,八成也沒心意姑娘,如此...你倒是給我說說你這些姐妹,看我熟悉多少”楊月笑開了嘴,這會提議回車上等著,順道說說玉墨的婚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曉春曉滿院綠楊芳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道九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道九姑並收藏春曉春曉滿院綠楊芳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