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在西方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三家德國人,第一家人向來都非常富有;第二家人是正宗的猶太民族,開始很貧窮,在第一家人的幫助下成為了富有家庭;第三家人同樣在起初並不富裕,但在第二家人的幫助下也成為了富有人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德國軍警要清除猶太人。第二家人沒辦法,隻得讓他們的兩個兒子逃離德國。在離開的那天晚上,他們在家裏開了一個決定生死的會議。主題是,應該要找誰幫忙逃離?家庭中所有的人都一致認為應該向第三家人求救。理由是,第三家人是在他們家的幫助下發家致富的,這份恩情致今還沒有還。做父親的思考再三說:『應該去找第一家人幫忙。』家裏人很是詫異地反對說:『第一家人幫助我們家太多了,沒有理由再三幫助我們?一旦被發覺,他們家會被牽連,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他們不可能不清楚。』然而,做父親的態度很堅決,並催促他們趕快照說的做。兩個兒子沒辦法,隻好快速的離開家去找第一家人。在路上,小兒子說:『這樣做太冒險了,我覺得還是應該去找第三家人幫忙,好歹他們還欠我們家的恩情沒還呢。』但大兒子執意要按照父親說的做。小兒子說:『你去找第一家人,我去第三家,這樣更穩妥』。」
「他們倆就這樣分開了。大兒子在第一家人的幫助下,成功的到達了美國。二戰結束後,他返回故鄉,卻沒有找到自己的親人。一天,在檔案館裏,他找到了一條關於他們家的記錄。上麵的內容是,就在他離開德國的那天晚上,第三家人到軍警駐地報告說他們家闖進了一個猶太男青年。於是,軍警就把這個男青年給帶走了。」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測試的題目是:為什麽給予他們家恩惠的第一家人還願意繼續幫助他們?而得到他們家恩惠的第三家人卻反而出賣了他們?
吳小揚正沉浸在故事的情景當中,普燕說:「怎麽樣?能明白什麽意思嗎?」
吳小揚說:「故事的內容簡單明了,但測試題還沒想通。」
「那當然。」普燕說:「如果故事一講完你就知道,那你就是神了。實話告訴你吧,楚老師讓無數的人測試過這道題。至今為止,我隻見過有兩個人的答案正確,至於其他的人嘛,有極少數的沾了一點點邊,大多數簡直就是不著邊際,毫無關聯。」
「隻有兩個人能回答出來。」吳小揚說:「那你呢?一定是其中之一吧?」
普燕發了一個開心的表情:「算你聰明。」
吳小揚說:「另一個人是誰?」
「二師姐呀。」普燕說:「聽楚老師說,當年考二師姐時,她用了21天時間。」
吳小揚越來越好奇:「那你用了多久?」
「我不敢妄自菲薄,也不會盲目自大,等你的答案出來之後再告訴你,好好考試吧。」普燕特別強調說:「記住哦,決定你人生命運的時刻來了。要不這樣,咱們今晚就不聊了,你好好思考這個問題,等你有了答案和我聯繫,我們再聊好嗎?」
吳小揚在房間裏走來走去,從電腦桌到門口就幾步路,他不知道已經走了多少個來回。一會兒躺在床上,一會又坐在椅子上,思想完全被普燕所講的「三家人的故事」所攝住。可以這麽說,有生以來沒有任何一個問題會像今天這樣讓自己生出莫名的興奮,也沒有任何一個問題會像今天這樣被卡住了。他心裏清晰的知道,普燕居然說的這麽認真,這絕對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測試題那麽簡單。那位奇才老師用這道題去考過無數的人,就一定有它的奧妙所在。「解答了這道題,就可以見到讓自己產生無限遐想的『奇才老師』。」一想到這,他就激動的不能自己。他不相信自己解答不了。
雖說已經很晚了,吳小揚還是沒有一點點的睡意,他完完全全被《三家人的故事》迷住了,但又沒有任何的頭緒,有時隱隱約約覺得自己找到了方向,但又不知從哪說起。
於是,他索性離開了家。路上的行人非常稀少,有些涼涼的夜風吹過他的臉孔,感覺很是愜意,思想其實在飛快的運轉著,進入了那迷人的故事裏,仿佛自己的一切都已經完全地融入其中。
在經過「盤江西路」的交叉口時,看到不遠處有一個中年女人正在和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說著什麽?她的聲音很是溫和,而那個少年的聲音時高時低,偶然間能聽到他大喊:「我就不回去。」那位中年女人態度依然很好的說著話,好像還在祈求著什麽,那少年依然很倔強。
吳小揚決定稍稍走近一點,看看是怎麽回事。來到大約距離七八十米的地方,可能是晚上的原因,已經能清楚聽到他們倆的對話了。
那中年女人說:「你跟媽回家去,外麵很危險,你這麽小,很容易學壞的。」
吳小揚明白了,這是一個母親在勸不聽話的兒子跟她回家,做兒子的卻很倔強。他很想幫助他們一下,可這樣的事情,外人是很難幫上忙的,弄不好是幫了倒忙。那個女人的聲音裏已經帶有哭泣聲:「你聽媽媽的話,和我一起回家好吧,在外邊很危險的。」
聽到這帶有乞求的哭泣聲,悲痛之情湧上了吳小揚的心頭,他深深的感慨了一聲。驀然間,聯想到自己何曾沒有讓媽媽也這樣傷心過,愧疚之情一陣陣的湧了上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德國軍警要清除猶太人。第二家人沒辦法,隻得讓他們的兩個兒子逃離德國。在離開的那天晚上,他們在家裏開了一個決定生死的會議。主題是,應該要找誰幫忙逃離?家庭中所有的人都一致認為應該向第三家人求救。理由是,第三家人是在他們家的幫助下發家致富的,這份恩情致今還沒有還。做父親的思考再三說:『應該去找第一家人幫忙。』家裏人很是詫異地反對說:『第一家人幫助我們家太多了,沒有理由再三幫助我們?一旦被發覺,他們家會被牽連,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他們不可能不清楚。』然而,做父親的態度很堅決,並催促他們趕快照說的做。兩個兒子沒辦法,隻好快速的離開家去找第一家人。在路上,小兒子說:『這樣做太冒險了,我覺得還是應該去找第三家人幫忙,好歹他們還欠我們家的恩情沒還呢。』但大兒子執意要按照父親說的做。小兒子說:『你去找第一家人,我去第三家,這樣更穩妥』。」
「他們倆就這樣分開了。大兒子在第一家人的幫助下,成功的到達了美國。二戰結束後,他返回故鄉,卻沒有找到自己的親人。一天,在檔案館裏,他找到了一條關於他們家的記錄。上麵的內容是,就在他離開德國的那天晚上,第三家人到軍警駐地報告說他們家闖進了一個猶太男青年。於是,軍警就把這個男青年給帶走了。」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測試的題目是:為什麽給予他們家恩惠的第一家人還願意繼續幫助他們?而得到他們家恩惠的第三家人卻反而出賣了他們?
吳小揚正沉浸在故事的情景當中,普燕說:「怎麽樣?能明白什麽意思嗎?」
吳小揚說:「故事的內容簡單明了,但測試題還沒想通。」
「那當然。」普燕說:「如果故事一講完你就知道,那你就是神了。實話告訴你吧,楚老師讓無數的人測試過這道題。至今為止,我隻見過有兩個人的答案正確,至於其他的人嘛,有極少數的沾了一點點邊,大多數簡直就是不著邊際,毫無關聯。」
「隻有兩個人能回答出來。」吳小揚說:「那你呢?一定是其中之一吧?」
普燕發了一個開心的表情:「算你聰明。」
吳小揚說:「另一個人是誰?」
「二師姐呀。」普燕說:「聽楚老師說,當年考二師姐時,她用了21天時間。」
吳小揚越來越好奇:「那你用了多久?」
「我不敢妄自菲薄,也不會盲目自大,等你的答案出來之後再告訴你,好好考試吧。」普燕特別強調說:「記住哦,決定你人生命運的時刻來了。要不這樣,咱們今晚就不聊了,你好好思考這個問題,等你有了答案和我聯繫,我們再聊好嗎?」
吳小揚在房間裏走來走去,從電腦桌到門口就幾步路,他不知道已經走了多少個來回。一會兒躺在床上,一會又坐在椅子上,思想完全被普燕所講的「三家人的故事」所攝住。可以這麽說,有生以來沒有任何一個問題會像今天這樣讓自己生出莫名的興奮,也沒有任何一個問題會像今天這樣被卡住了。他心裏清晰的知道,普燕居然說的這麽認真,這絕對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測試題那麽簡單。那位奇才老師用這道題去考過無數的人,就一定有它的奧妙所在。「解答了這道題,就可以見到讓自己產生無限遐想的『奇才老師』。」一想到這,他就激動的不能自己。他不相信自己解答不了。
雖說已經很晚了,吳小揚還是沒有一點點的睡意,他完完全全被《三家人的故事》迷住了,但又沒有任何的頭緒,有時隱隱約約覺得自己找到了方向,但又不知從哪說起。
於是,他索性離開了家。路上的行人非常稀少,有些涼涼的夜風吹過他的臉孔,感覺很是愜意,思想其實在飛快的運轉著,進入了那迷人的故事裏,仿佛自己的一切都已經完全地融入其中。
在經過「盤江西路」的交叉口時,看到不遠處有一個中年女人正在和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說著什麽?她的聲音很是溫和,而那個少年的聲音時高時低,偶然間能聽到他大喊:「我就不回去。」那位中年女人態度依然很好的說著話,好像還在祈求著什麽,那少年依然很倔強。
吳小揚決定稍稍走近一點,看看是怎麽回事。來到大約距離七八十米的地方,可能是晚上的原因,已經能清楚聽到他們倆的對話了。
那中年女人說:「你跟媽回家去,外麵很危險,你這麽小,很容易學壞的。」
吳小揚明白了,這是一個母親在勸不聽話的兒子跟她回家,做兒子的卻很倔強。他很想幫助他們一下,可這樣的事情,外人是很難幫上忙的,弄不好是幫了倒忙。那個女人的聲音裏已經帶有哭泣聲:「你聽媽媽的話,和我一起回家好吧,在外邊很危險的。」
聽到這帶有乞求的哭泣聲,悲痛之情湧上了吳小揚的心頭,他深深的感慨了一聲。驀然間,聯想到自己何曾沒有讓媽媽也這樣傷心過,愧疚之情一陣陣的湧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