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全軍休整,靜待援兵
洪荒:我悟性逆天,拜師通天! 作者:浪人不太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宮適緊握雙拳,目光堅定:“大王,勝敗乃兵家常事。雖說我軍傷亡過半,但界牌關亦是元氣大傷,他們戰死四萬有餘,亦是重創。”他試圖以敵人的損失來寬慰姬發,但臉上的憂慮卻難以掩飾。
姬發搖了搖頭,眉頭緊鎖:“南宮將軍言之有理,然我軍士氣低落,聞太師又即將率大軍增援,局勢對我西岐極為不利。”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憂慮,仿佛已預見到未來的艱難。
正當眾人沉浸在失敗的陰影中時,薑子牙緩緩步入營中,他的步伐穩健,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大王勿憂,我已遣玉鼎真人前往昆侖求援,更有阿難、迦葉兩位尊者應允相助。待援兵一到,破界牌關,易如反掌。”薑子牙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麵,給眾人帶來了一絲希望。
姬昌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他拍了拍薑子牙的肩膀,沉聲道:“丞相所言極是,我西岐豈能被一時之敗所擊垮?傳令下去,全軍休整,靜待援兵。”
周圍的將領們聞言,紛紛點頭稱是,士氣在不知不覺中有所回升。他們知道,隻要還有希望,就絕不能放棄。
而在界牌關內,勝利的喜悅與警惕並存。韓榮與王虎站在城樓上,望著遠方西岐的營地,心中既有對勝利的自豪,也有對未來的憂慮。他們統計了戰損,四萬三千餘將士的犧牲,讓這場勝利顯得格外沉重。
“總兵大人,此戰我軍雖勝,但西岐兵力雄厚,不可小覷。”韓榮向黃滾匯報著戰況,語氣中透露出幾分謹慎。
黃滾點了點頭,目光深邃:“韓將軍言之有理,西岐非等閑之輩,我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傳令下去,加強城防,同時向朝歌求援,以防西岐反撲。”
界牌關的將領們紛紛領命而去,他們知道,這場戰爭遠未結束,未來的路還很長,很艱難。
夜幕降臨,雙方都在為接下來的戰鬥做著準備。西岐的營地中,篝火點點,將士們或修補裝備,或低聲交談,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期待的氣氛。他們都在等待著援兵的到來,等待著再次發起衝鋒的那一刻。
韓榮,這位忠誠的守將,聞言挺直了腰板,目光堅定:“回稟總兵,界牌關尚有八萬精銳,個個驍勇善戰,誓死守衛疆土。”
黃滾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那笑中既有對兵力尚存的欣慰,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戰鬥的渴望。“好!八萬精銳,足以讓那西岐叛軍知曉,我大商鐵騎之下,無堅不摧!”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絕,仿佛已經看到了西岐的覆滅。
“傳令下去,全軍集結,我要親自掛帥,再滅西岐,以雪前恥!”黃滾的聲音在城頭回蕩,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擊在將士們的心上,激起了他們心中的熱血與鬥誌。
正當全軍上下嚴陣以待,準備迎接一場惡戰之時,一名通訊兵匆匆而來,手中緊握著一封來自朝歌的密函,臉上難掩激動之色。“總兵大人,朝歌急信!”
黃滾接過密函,迅速拆開,初時眉頭緊鎖,隨即眼中閃過一抹難以置信的光芒,繼而轉為狂喜,竟是放聲大笑起來,那笑聲中既有解脫的輕鬆,也有對即將到來的勝利的期待。“哈哈,天不亡我大商!”
他轉身,將手中的密函遞與韓榮及眾將傳閱,眾人閱後,皆是麵露喜色,議論紛紛。
“聞太師親率百萬大軍,已至穿雲關,布下天羅地網,西岐叛軍這回是插翅難飛了!”一名將領興奮地說道。
“更有截教眾仙相助,西岐那些烏合之眾,如何能與我大商雄師抗衡?”另一將附和道,言語中滿是自信與自豪。
黃滾望著眼前這群士氣高昂的將士,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場戰鬥的勝利,不僅僅是兵力與戰術的較量,更是人心與信念的較量。
他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諸位將士,聞太師與截教眾仙的援軍已至,此乃天助我大商!
但在此之前,我們也不能讓西岐輕易得逞。傳令下去,即刻準備撤離事宜,同時布下疑陣,讓西岐以為我軍仍在堅守,待他們深入,再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副將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立刻轉身傳令。不多時,糧倉大開,民生官員們忙碌起來,一袋袋糧食被運往軍營,炊煙四起,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氣。士兵們圍坐一起,大口吃著,眼中既有對食物的渴望,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戰鬥的堅定。
與此同時,黃飛虎已率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前往汜水關。他騎在馬上,手持長槍,目光如炬,高聲喊道:“西岐叛賊,可敢一戰?我黃飛虎在此,誓要保衛朝歌!”聲音回蕩在山穀間,激起了將士們的鬥誌,也傳到了西岐叛軍的耳中。
姬昌在營中聞訊,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黃飛虎欺人太甚,我西岐豈能坐視不理!”他立刻召集姬發,命其領兵二十萬,前往迎戰。“此戰,務必全殲界牌關之敵,以振我西岐軍威!”姬昌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姬發領命而出,心中滿是複仇的火焰。他深知,此戰不僅關乎西岐的榮耀,更是為父兄報仇的絕佳機會。大軍迅速集結,旌旗招展,士氣高昂,向著汜水關進發。
兩軍相遇,瞬間戰鼓雷動,喊殺聲震天。黃飛虎與姬發,兩位將領各自衝鋒在前,長槍揮舞,所向披靡。黃飛虎勇猛無雙,一杆長槍如同蛟龍出海,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而姬發則智勇雙全,指揮若定,西岐大軍在他的帶領下,如同潮水般湧向界牌關。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朝歌大軍逐漸顯露出疲態。盡管他們拚死抵抗,但終究難以抵擋西岐叛軍的強大攻勢。戰場上,血肉橫飛,橫屍遍野,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令人窒息。
黃飛虎見狀,心中暗自焦急。他深知,繼續硬拚下去,隻會讓更多的將士白白送命。於是,他果斷下令撤退,同時暗中布置,準備利用撤退引誘姬發追擊,再設伏兵一舉反擊。
姬發見黃飛虎撤退,心中大喜,以為勝券在握,不顧一切地率軍追擊。他眼中隻有仇恨和勝利的渴望,卻未察覺到自己已一步步踏入了黃滾和韓榮設下的陷阱。
“紅衣大炮!”姬發臉色鐵青,怒吼聲穿透戰場的喧囂,他猛地拔出佩劍,直指前方,“撤退,速速撤回汜水關!”命令如疾風驟雨,卻難掩心中的憤怒與不甘。炮火連天,硝煙彌漫,西岐大軍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下,陣腳大亂,死傷無數。姬發在親衛的拚死掩護下,勉強突出重圍,身後是滿目瘡痍的戰場和無數倒下的將士。
界牌關上,黃滾立於城頭,望著下方混亂的戰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二十萬敵軍灰飛煙滅,他心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對姬發不屈精神的忌憚。“此戰雖勝,但姬昌豈會善罷甘休?”
黃滾心中暗忖,眼中閃過一抹深邃的光芒。他深知,唯有主動出擊,方能掌握先機。於是,他迅速下令,大軍撤離界牌關,向更為險要的穿雲關轉移。
穿雲關,在聞太師多年的經營下,早已成為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黃滾與韓榮等人,率領殘軍,一路疾行,終於抵達了這處新的避風港。城門緩緩開啟,一股厚重的安全感撲麵而來,士兵們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輕鬆。
穿雲關內,百萬精銳整裝待發,他們身強體壯,眼神中閃爍著對戰鬥的渴望。這些士兵,經過申公豹傳授的奧妙練體之法,體魄與戰力皆有了質的飛躍。黃滾漫步於軍營之中,望著這些士氣高昂的戰士,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情。“有此精銳,何懼西岐叛軍!”他高聲讚歎,聲音中帶著幾分自豪與堅定。
正當此時,一陣沉穩的腳步聲由遠及近,聞仲麵帶笑意,龍行虎步地步入軍營。兩人目光交匯,無需多言,便已明了彼此的心意。“黃將軍,你的決策甚合我意。”聞仲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對黃滾的認可與讚賞。“聞太師,有您在此,我等無憂。”黃滾拱手回禮,兩人相視一笑,默契十足。
穿雲關,這座堅固的防線,不僅地勢險要,更因有了百萬精銳的駐守而變得更加堅不可摧。城牆之上,箭樓林立,每一塊磚石都仿佛訴說著它的堅韌與不屈。
士兵們日夜巡邏,警惕著任何可能的威脅。他們的心中,既有對家的思念,也有對勝利的渴望。
正當此時,天際忽現異象,祥雲繚繞,金靈聖母攜金鼇島十天君與九龍島四聖等截教高人降臨。聞仲見狀,心中大喜,連忙上前迎接。“老師駕臨,聞仲有失遠迎,望乞恕罪。”金靈聖母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仲師侄無需多禮,此番前來,乃是為助你一臂之力,共討西岐叛逆。”
截教眾仙的到來,如同春風化雨,瞬間點燃了穿雲關將士心中的希望之火。黃滾、黃飛虎等將領紛紛上前拜見,言辭間滿是感激與敬仰。聞仲趁機鼓舞士氣:“有截教眾仙相助,何愁西岐不滅?眾將士,隨我迎戰,誓要斬盡叛逆,揚我朝歌威名!”
而在西岐,姬發帶著一身疲憊與傷痕歸來,臉色蒼白如紙,眼中滿是不甘與挫敗。他跪在姬昌麵前,聲音沙啞:“父王,孩兒無能,未能攻克汜水關,反遭大敗。”姬昌聞言,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逆子!我西岐數百萬大軍,竟敗於區區汜水關之下,你如何對得起我西岐百姓,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
文武百官見狀,紛紛跪倒求情,姬昌怒氣稍減,卻仍難掩失望之色:“罷了,念你初犯,且戴罪立功。但西岐之危,迫在眉睫,爾等可有良策?”百官麵麵相覷,無人應答,大殿內一片死寂。
隨著姬發的大敗,西岐軍中人心惶惶,士氣低落。士兵們私下議論紛紛,對朝歌的恐懼與日俱增。紅衣大炮的轟鳴聲仿佛還回蕩在耳邊,那毀滅性的力量讓他們心生畏懼。姬昌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雙鬢間不知不覺又添了幾縷白發。
一日,姬昌召集文武百官於總兵府,麵色凝重,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爾等平日裏對我阿諛奉承,如今西岐有難,卻無人敢言對策,莫非真要讓我西岐毀於一旦嗎?”他的質問如利劍出鞘,直刺人心,整個總兵府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然而,麵對姬昌的憤怒質問,百官依舊保持著令人窒息的沉默。他們或低頭不語,或眼神閃爍,卻無一人敢站出來承擔責任。姬昌見狀,心中更是怒火中燒,但他也明白,此刻的責難無濟於事,唯有團結一心,方能共渡難關。
“罷了,罷了。”姬昌長歎一聲,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與疲憊,“西岐雖處困境,但隻要我們上下一心,定能尋得破敵之策。爾等回去後,務必安撫軍心,鼓舞士氣,切莫讓西岐的百萬兒郎寒了心。”
“大王,大喜啊!”薑子牙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激動,打斷了姬昌正沉思的思緒。姬昌抬頭,見是薑子牙,眉頭微蹙,但見對方神色異常,便問道:“丞相,何事如此欣喜?”
薑子牙躬身一禮,眼中閃爍著堅定:“大王,玉鼎真人已從昆侖山搬來救兵,不僅有我闡教八大金仙,更有西方教強者阿難尊者、迦葉尊者等,此等陣容,足以令截教聞風喪膽,西岐之危,可解矣!”
姬昌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但麵上依舊保持著那份沉穩與寒意,輕輕點頭:“如此甚好,但戰局瞬息萬變,還需謹慎行事。”
話音未落,天際忽現異象,汜水關上空霞光流轉,瑞氣蒸騰。隻見玉鼎真人身著一襲道袍,腳踏祥雲,率闡教八大金仙緩緩降臨,他們個個仙風道骨,氣勢非凡。緊接著,西方教的金色佛光也自天邊鋪展開來,阿難尊者、迦葉尊者等一行,麵帶慈悲,卻也難掩其超凡脫俗之姿,相繼出現在眾人眼前。
姬發搖了搖頭,眉頭緊鎖:“南宮將軍言之有理,然我軍士氣低落,聞太師又即將率大軍增援,局勢對我西岐極為不利。”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憂慮,仿佛已預見到未來的艱難。
正當眾人沉浸在失敗的陰影中時,薑子牙緩緩步入營中,他的步伐穩健,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大王勿憂,我已遣玉鼎真人前往昆侖求援,更有阿難、迦葉兩位尊者應允相助。待援兵一到,破界牌關,易如反掌。”薑子牙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麵,給眾人帶來了一絲希望。
姬昌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他拍了拍薑子牙的肩膀,沉聲道:“丞相所言極是,我西岐豈能被一時之敗所擊垮?傳令下去,全軍休整,靜待援兵。”
周圍的將領們聞言,紛紛點頭稱是,士氣在不知不覺中有所回升。他們知道,隻要還有希望,就絕不能放棄。
而在界牌關內,勝利的喜悅與警惕並存。韓榮與王虎站在城樓上,望著遠方西岐的營地,心中既有對勝利的自豪,也有對未來的憂慮。他們統計了戰損,四萬三千餘將士的犧牲,讓這場勝利顯得格外沉重。
“總兵大人,此戰我軍雖勝,但西岐兵力雄厚,不可小覷。”韓榮向黃滾匯報著戰況,語氣中透露出幾分謹慎。
黃滾點了點頭,目光深邃:“韓將軍言之有理,西岐非等閑之輩,我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傳令下去,加強城防,同時向朝歌求援,以防西岐反撲。”
界牌關的將領們紛紛領命而去,他們知道,這場戰爭遠未結束,未來的路還很長,很艱難。
夜幕降臨,雙方都在為接下來的戰鬥做著準備。西岐的營地中,篝火點點,將士們或修補裝備,或低聲交談,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期待的氣氛。他們都在等待著援兵的到來,等待著再次發起衝鋒的那一刻。
韓榮,這位忠誠的守將,聞言挺直了腰板,目光堅定:“回稟總兵,界牌關尚有八萬精銳,個個驍勇善戰,誓死守衛疆土。”
黃滾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那笑中既有對兵力尚存的欣慰,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戰鬥的渴望。“好!八萬精銳,足以讓那西岐叛軍知曉,我大商鐵騎之下,無堅不摧!”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絕,仿佛已經看到了西岐的覆滅。
“傳令下去,全軍集結,我要親自掛帥,再滅西岐,以雪前恥!”黃滾的聲音在城頭回蕩,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擊在將士們的心上,激起了他們心中的熱血與鬥誌。
正當全軍上下嚴陣以待,準備迎接一場惡戰之時,一名通訊兵匆匆而來,手中緊握著一封來自朝歌的密函,臉上難掩激動之色。“總兵大人,朝歌急信!”
黃滾接過密函,迅速拆開,初時眉頭緊鎖,隨即眼中閃過一抹難以置信的光芒,繼而轉為狂喜,竟是放聲大笑起來,那笑聲中既有解脫的輕鬆,也有對即將到來的勝利的期待。“哈哈,天不亡我大商!”
他轉身,將手中的密函遞與韓榮及眾將傳閱,眾人閱後,皆是麵露喜色,議論紛紛。
“聞太師親率百萬大軍,已至穿雲關,布下天羅地網,西岐叛軍這回是插翅難飛了!”一名將領興奮地說道。
“更有截教眾仙相助,西岐那些烏合之眾,如何能與我大商雄師抗衡?”另一將附和道,言語中滿是自信與自豪。
黃滾望著眼前這群士氣高昂的將士,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場戰鬥的勝利,不僅僅是兵力與戰術的較量,更是人心與信念的較量。
他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諸位將士,聞太師與截教眾仙的援軍已至,此乃天助我大商!
但在此之前,我們也不能讓西岐輕易得逞。傳令下去,即刻準備撤離事宜,同時布下疑陣,讓西岐以為我軍仍在堅守,待他們深入,再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副將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立刻轉身傳令。不多時,糧倉大開,民生官員們忙碌起來,一袋袋糧食被運往軍營,炊煙四起,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氣。士兵們圍坐一起,大口吃著,眼中既有對食物的渴望,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戰鬥的堅定。
與此同時,黃飛虎已率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前往汜水關。他騎在馬上,手持長槍,目光如炬,高聲喊道:“西岐叛賊,可敢一戰?我黃飛虎在此,誓要保衛朝歌!”聲音回蕩在山穀間,激起了將士們的鬥誌,也傳到了西岐叛軍的耳中。
姬昌在營中聞訊,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黃飛虎欺人太甚,我西岐豈能坐視不理!”他立刻召集姬發,命其領兵二十萬,前往迎戰。“此戰,務必全殲界牌關之敵,以振我西岐軍威!”姬昌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姬發領命而出,心中滿是複仇的火焰。他深知,此戰不僅關乎西岐的榮耀,更是為父兄報仇的絕佳機會。大軍迅速集結,旌旗招展,士氣高昂,向著汜水關進發。
兩軍相遇,瞬間戰鼓雷動,喊殺聲震天。黃飛虎與姬發,兩位將領各自衝鋒在前,長槍揮舞,所向披靡。黃飛虎勇猛無雙,一杆長槍如同蛟龍出海,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而姬發則智勇雙全,指揮若定,西岐大軍在他的帶領下,如同潮水般湧向界牌關。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朝歌大軍逐漸顯露出疲態。盡管他們拚死抵抗,但終究難以抵擋西岐叛軍的強大攻勢。戰場上,血肉橫飛,橫屍遍野,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令人窒息。
黃飛虎見狀,心中暗自焦急。他深知,繼續硬拚下去,隻會讓更多的將士白白送命。於是,他果斷下令撤退,同時暗中布置,準備利用撤退引誘姬發追擊,再設伏兵一舉反擊。
姬發見黃飛虎撤退,心中大喜,以為勝券在握,不顧一切地率軍追擊。他眼中隻有仇恨和勝利的渴望,卻未察覺到自己已一步步踏入了黃滾和韓榮設下的陷阱。
“紅衣大炮!”姬發臉色鐵青,怒吼聲穿透戰場的喧囂,他猛地拔出佩劍,直指前方,“撤退,速速撤回汜水關!”命令如疾風驟雨,卻難掩心中的憤怒與不甘。炮火連天,硝煙彌漫,西岐大軍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下,陣腳大亂,死傷無數。姬發在親衛的拚死掩護下,勉強突出重圍,身後是滿目瘡痍的戰場和無數倒下的將士。
界牌關上,黃滾立於城頭,望著下方混亂的戰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二十萬敵軍灰飛煙滅,他心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對姬發不屈精神的忌憚。“此戰雖勝,但姬昌豈會善罷甘休?”
黃滾心中暗忖,眼中閃過一抹深邃的光芒。他深知,唯有主動出擊,方能掌握先機。於是,他迅速下令,大軍撤離界牌關,向更為險要的穿雲關轉移。
穿雲關,在聞太師多年的經營下,早已成為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黃滾與韓榮等人,率領殘軍,一路疾行,終於抵達了這處新的避風港。城門緩緩開啟,一股厚重的安全感撲麵而來,士兵們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輕鬆。
穿雲關內,百萬精銳整裝待發,他們身強體壯,眼神中閃爍著對戰鬥的渴望。這些士兵,經過申公豹傳授的奧妙練體之法,體魄與戰力皆有了質的飛躍。黃滾漫步於軍營之中,望著這些士氣高昂的戰士,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情。“有此精銳,何懼西岐叛軍!”他高聲讚歎,聲音中帶著幾分自豪與堅定。
正當此時,一陣沉穩的腳步聲由遠及近,聞仲麵帶笑意,龍行虎步地步入軍營。兩人目光交匯,無需多言,便已明了彼此的心意。“黃將軍,你的決策甚合我意。”聞仲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對黃滾的認可與讚賞。“聞太師,有您在此,我等無憂。”黃滾拱手回禮,兩人相視一笑,默契十足。
穿雲關,這座堅固的防線,不僅地勢險要,更因有了百萬精銳的駐守而變得更加堅不可摧。城牆之上,箭樓林立,每一塊磚石都仿佛訴說著它的堅韌與不屈。
士兵們日夜巡邏,警惕著任何可能的威脅。他們的心中,既有對家的思念,也有對勝利的渴望。
正當此時,天際忽現異象,祥雲繚繞,金靈聖母攜金鼇島十天君與九龍島四聖等截教高人降臨。聞仲見狀,心中大喜,連忙上前迎接。“老師駕臨,聞仲有失遠迎,望乞恕罪。”金靈聖母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仲師侄無需多禮,此番前來,乃是為助你一臂之力,共討西岐叛逆。”
截教眾仙的到來,如同春風化雨,瞬間點燃了穿雲關將士心中的希望之火。黃滾、黃飛虎等將領紛紛上前拜見,言辭間滿是感激與敬仰。聞仲趁機鼓舞士氣:“有截教眾仙相助,何愁西岐不滅?眾將士,隨我迎戰,誓要斬盡叛逆,揚我朝歌威名!”
而在西岐,姬發帶著一身疲憊與傷痕歸來,臉色蒼白如紙,眼中滿是不甘與挫敗。他跪在姬昌麵前,聲音沙啞:“父王,孩兒無能,未能攻克汜水關,反遭大敗。”姬昌聞言,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逆子!我西岐數百萬大軍,竟敗於區區汜水關之下,你如何對得起我西岐百姓,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
文武百官見狀,紛紛跪倒求情,姬昌怒氣稍減,卻仍難掩失望之色:“罷了,念你初犯,且戴罪立功。但西岐之危,迫在眉睫,爾等可有良策?”百官麵麵相覷,無人應答,大殿內一片死寂。
隨著姬發的大敗,西岐軍中人心惶惶,士氣低落。士兵們私下議論紛紛,對朝歌的恐懼與日俱增。紅衣大炮的轟鳴聲仿佛還回蕩在耳邊,那毀滅性的力量讓他們心生畏懼。姬昌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雙鬢間不知不覺又添了幾縷白發。
一日,姬昌召集文武百官於總兵府,麵色凝重,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爾等平日裏對我阿諛奉承,如今西岐有難,卻無人敢言對策,莫非真要讓我西岐毀於一旦嗎?”他的質問如利劍出鞘,直刺人心,整個總兵府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然而,麵對姬昌的憤怒質問,百官依舊保持著令人窒息的沉默。他們或低頭不語,或眼神閃爍,卻無一人敢站出來承擔責任。姬昌見狀,心中更是怒火中燒,但他也明白,此刻的責難無濟於事,唯有團結一心,方能共渡難關。
“罷了,罷了。”姬昌長歎一聲,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與疲憊,“西岐雖處困境,但隻要我們上下一心,定能尋得破敵之策。爾等回去後,務必安撫軍心,鼓舞士氣,切莫讓西岐的百萬兒郎寒了心。”
“大王,大喜啊!”薑子牙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激動,打斷了姬昌正沉思的思緒。姬昌抬頭,見是薑子牙,眉頭微蹙,但見對方神色異常,便問道:“丞相,何事如此欣喜?”
薑子牙躬身一禮,眼中閃爍著堅定:“大王,玉鼎真人已從昆侖山搬來救兵,不僅有我闡教八大金仙,更有西方教強者阿難尊者、迦葉尊者等,此等陣容,足以令截教聞風喪膽,西岐之危,可解矣!”
姬昌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但麵上依舊保持著那份沉穩與寒意,輕輕點頭:“如此甚好,但戰局瞬息萬變,還需謹慎行事。”
話音未落,天際忽現異象,汜水關上空霞光流轉,瑞氣蒸騰。隻見玉鼎真人身著一襲道袍,腳踏祥雲,率闡教八大金仙緩緩降臨,他們個個仙風道骨,氣勢非凡。緊接著,西方教的金色佛光也自天邊鋪展開來,阿難尊者、迦葉尊者等一行,麵帶慈悲,卻也難掩其超凡脫俗之姿,相繼出現在眾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