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晚飯開得比較遲。


    楊真真回來時已經戌時,又等了好一會,楊虎吳梅才到金枝巷。


    幾個小輩與周耀祖一一見禮後,十來人團團圍坐一起,熱鬧非凡。


    李姐高興道:“咱府裏還得人多才行,大師傅走的這一月,奴婢和雲舒都過得沒精打采。”


    楊真真笑道:“好在有小雲舒陪著媽媽,姨姨這次也給小雲舒帶了禮物,吃了飯姨姨給你。”


    楊真真給雲舒準備的禮物是竹節加棉線做的可以活動的竹節人,是在王村長家看村長孫子玩得開心厚著臉皮讓小朋友送的。


    第二天一早,楊真真就進宮了。


    真心忙,那魔芋的做法硬是沒時間去教楊虎。


    三天前,皇帝收到了周將軍派人送來的奏報,對這次沒費一兵一卒就端了普及國邊境冶煉所的行動萬分滿意。


    第二日朝會上就宣布了這次行動結果,立馬獲得一片真誠的捧場。


    “皇上英明神武,妙計天成,臣等佩服。”


    “陛下決策千裏,用兵如神,是我朝之幸。”


    “聖上智慧過人心細如絲,萬事皆能未雨綢繆,臣等拜服。”


    “吾皇智慧如海,決策英明,令人敬仰。”


    “聖上處事不驚,從容應對,真乃一代雄主。”


    就連最不肯說好聽話的右相都大聲道:“陛下臨危不亂,威儀四方,此番行動必讓普及小兒膽寒。”


    左相也不甘落後:“陛下之前說的加強軍備一事,真真是有先見之明,軍備加強已刻不容緩。”


    皇帝頻頻頷首:“眾卿請起,此乃小勝,取巧而已,不足掛齒。左相言之有理,還得未雨綢繆,加強軍備,方能長治久安。”


    又道:“此次大獲全勝,江大人和周將軍功不可沒,特別是江卿,朕的大忠臣。”


    皇帝聲音變得沙啞。


    旋即低頭,裝著竭力平靜自己情緒的樣子。


    下麵臣子齊齊跪倒:“江大人深入虎穴,防患未然,是陛下之福,是大業之福。”


    皇帝點頭,緩聲道:“眾卿請起,朕剛才有點情不自己,實在是想著若非江卿九死一生,化解大業危機,普及若真的舉兵進犯,即使邊境有駐兵,朕今日坐在這裏,隻怕與眾卿家也不會如此安心。”


    又提高音量:“犯我大業者,雖遠必誅;膽敢通敵者,絞殺全族。”


    說著,一邊冷眼旁觀,看下麵有沒有人麵色不自然,畢竟地方朝廷,互相牽製,郴州這次一鍋端,與郴州知府有關係的人必然提心吊膽。


    暗戳戳地得意:虧得朕的大師傅找到了江侍郎,又為朕獻了個好計。


    皇帝的得意一直延續到今天,看到楊真真,久別重逢,恨不得把他的大師傅擁在懷裏好好抱上一抱。


    關心了大師傅尋親事宜後,又仔細問了江侍郎的事情。


    聽到江侍郎在黑炭場九死一生的經曆,皇帝自是唏噓,感歎道:“大師傅是朕的貴人,江愛卿是朕的忠臣,周將軍是朕的福將。”


    楊真真又談到王村長為行動隊提供的一千二百個餅子,皇帝很是高興:“沒想到朕的一個小小村長都有如此覺悟,當嘉獎,以為榜樣。”


    怎麽嘉獎呢?


    自從自己的墨寶有了五萬兩一幅的單價後,皇帝就不輕易賜字了。


    他囑周公公擬好固定格式嘉獎書,他檢查後蓋上玉璽和私印。


    “大師傅可知王村長的名字?”


    “王群發,人群的群,發展的發。”


    楊真真對王村長的名字記得很清,當時聽到後還在心裏笑了一下,群發群發,群發短信群發紅包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賜王家村村長王群發綢五匹,細棉二十匹,精米一百斤,白麵兩百斤,玉如意一柄,免十年徭役。大師傅覺得可行?”


    楊真真笑:“極好,這賞賜接地氣又不失貴重。彰顯了陛下愛民如子的仁德,又讓王村長的善行得到廣泛傳播。米麵綢布都是日常需要的,又免了徭役,王村長一日三餐一年四季都會謹記陛下恩德。”


    邊說邊猜國庫裏至少還有幾百柄專供賞賜的玉如意。


    周誠和趙姐不都各得了一柄?


    又想皇帝怎麽沒有賞過我玉如意呢?


    又為王村長這一千二百個餅子感到值得。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王家村那個八麵玲瓏的小老頭是深諳此道的。


    得皇帝賞賜,小老頭這下不知又該如何風光。


    事實跟楊真真的設想沒啥區別。六天後,郴州府新任知府親自率隊來到王家村,讓王群發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王家村村長王群發行為高尚,擁軍有功,特賜好村長稱號,以示褒獎。賞綢五匹,細棉二十匹,精米一百斤,白麵兩百斤,玉如意一柄,免十年徭役。”


    王村長自楊姑娘走後,就天天在心裏懷想楊姑娘臨走前的話,也不知楊姑娘跟皇上說了餅子的事沒?


    沒想到這嘉獎果然來了,來得這麽快,還來得這麽猛,他壓根沒想到還有實物賞賜,而且,還免了十年徭役。


    原本有個嘉獎書已經超出預期。


    這往年要想免徭役,是要向官府交二十兩銀子的,十年,不就值了二百兩?


    太值了!


    小老兒謝謝楊姑娘。


    “還不謝恩?”知府大聲提醒。


    “小老兒謝過了。”


    “嗯?”


    “哦 ,王群發謝聖上隆恩!”


    王村長把頭磕得脆響,方醒覺自己剛才謝的是楊姑娘。


    做夢一般的幸福其實才剛剛開始。


    知府道:“王村長是本府村長之楷模,本官擬在府衙召開一次全州村長大會,還請王村長屆時向大家做個宣講。”


    王村長高興地點頭稱是,口中叨念“謝謝知府大人”。


    不想出名的村長不是好村長,揚名四鄉八裏,正是王村長半輩子的理想,如今總算一朝聞名天下知了。


    幸福還沒結束。


    因為知府又對著圍觀的眾人說話了:“王家村村長王群發擁軍義舉為郴州揚了名,郴州府獎勵五十兩銀子,望諸位以王村長為典範,為朝廷做事,朝廷和本官都不會忘記的。”


    王村長的淚水終於忍不住,嘩啦啦往下流。


    這一千二百個餅子,太值了!


    知府走後,王家村如何徹夜狂歡,王村長如何傳經送法,暫且不表。


    反正他把聖旨和嘉獎令,都貼到了堂屋正中間。村民們想看,隻好裝著來換錢,付他一文錢,可以趁著等的時間把聖旨看個夠。


    明晃晃的黃,真是華貴又好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哦豁,穿成尼姑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肥紅不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肥紅不瘦並收藏哦豁,穿成尼姑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