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正好看向皇帝,看皇帝的視線落在妙真身上,那心裏一下就酸了起來,雖然妙真是個尼姑,可尼姑也是女人。


    那閑不住的三皇叔又提議道:“今日天氣甚好,太後宮中的荷花也開得甚好,不如大家都以這荷花為題,寫首詩來湊湊興,皇上太後就做評委,咱還是評個一二三名出來。當然評委也不能白做,得出三個彩頭。”


    太後喜笑顏開:“準了。哀家前日得了三塊硯山墨,不若就拿來做今日的彩頭。第一名的加兩支針毫,第二名加一支。”


    硯山墨是本朝硯山特產,以硯山一種墨石為原料,輔以貴重中藥材和銀粉,加以漆煙、桐油煙,以質細、膠輕、色黑、聲清、暗光、芬芳聞名於世,隻是產量極低。


    針毫是用幼狼過冬的絨毛做的毛筆,可以寫微字,自然價值不菲。


    皇帝笑著看看神態自若的妙真,又瞥了眼躍躍欲試的貴妃,心道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下立出,隻要妙真在場,貴妃就要失常。


    果然,太後話音剛落,貴妃就笑吟吟地站起來,對皇帝太後說道:“這硯山墨,臣妾心儀甚久,今日一定挖空心思認真對待。”


    皇帝暗歎,貴妃幾時才能學會後發製人?學不會妙真的好整以暇,學學皇後的冷靜自持也好啊。


    其實皇帝是不自知,貴妃這般表現如果放在以前,他是很欣賞的,覺得貴妃善於捧場,言談詼諧,聰明伶俐,落落大方。


    若無他的欣賞,貴妃也不會在這好表現的路上越走越遠。


    寧王妃笑道:“臣妾原還準備胡謅幾句,貴妃娘娘這一說,直接把臣妾的心思給掐了,誰不知道貴妃娘娘詩才,隨便幾句都膾炙人口,今兒個偏還要挖空心思。”


    眾人又笑,這次連端莊的皇後都和楊真真相視一笑。


    楊真真想,要在前世的酒桌上,這貴妃和寧王妃都是人才。


    大家吃吃喝喝,說說笑笑,也有幾人在皺著眉頭苦吟,一晃就過了一刻鍾。


    打好腹稿的幾個人就抬起頭來看向貴妃。


    其中一人道:“這荷花詩還得皇後娘娘貴妃娘娘先賜玉,臣等才好響應。”


    皇後站起來笑道:“本宮不擅詩詞,唯擅長拋磚引玉。”走到欄杆邊看向最嬌豔的那朵吟道:


    “瑤池一飲醉歸來,


    隱隱紅潮泛玉腮。


    慵展羽衣輕起舞,


    洛妃風韻絕塵埃。”


    吟罷,皇後謙虛道:“本宮獻醜了。”


    自然是獲得了一片讚美之聲,就連皇帝都笑著點頭:“瑤池一飲醉歸來,洛妃風韻絕塵埃,好詩。”


    “學習了姐姐好詩,本宮少不得也得鼓起勇氣獻醜。”見誇聲漸微,貴妃好整以暇地站起來:


    “汙泥不染品清純,


    綽約風姿遠世塵。


    我自戀君君戀影,


    芳心隻許愛花人。”


    貴妃這首的立意比皇後高了幾分,自視高潔又透著對皇帝的愛意,巧妙、應景。


    眾人皆讚不絕口,太後、皇帝看向貴妃,眼神裏流露出幾許肯定。


    貴妃心花怒放。


    珠玉在前,接下來就是百花齊放了。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宗親中也不乏才子才女,有兩首頗為不錯,靜王妃的也不錯,但與貴妃的相比,意思上還是差了一點點。靜王妃詩為:


    玉骨冰肌愛晚霞,


    殘華隨水到天涯。


    人間六月芳菲少,


    占盡風情是此花。


    太後點評:“詩是好詩,後麵兩句頗有意蘊,隻是年紀輕輕,正是向上之時,莫寫晚霞殘華這類詞句。”


    靜王妃和眾人連聲稱是。


    最後,除了兩位皇叔,就隻有楊真真沒吟詩了。


    楊真真文科出身,碩士時輔修了古漢語,即興寫幾首詩詞難不倒她,但她不習慣在吃飯時吟詩,她怕酸味太濃倒了胃口。


    搖點骰子、轉盤,或者邊唱歌邊喝酒,她倒是在行的。


    但是到了古代,少不得也要入鄉隨俗,況且眾人也不會放過她,特別是貴妃。


    就聽貴妃道:“妙真大師傅,該你了。”


    楊真真笑著推辭:“貧尼不擅詩詞,就不獻醜了。”


    “本宮和姐姐都獻醜了,大師傅不獻醜可不行。”


    這話貌似開玩笑,實則咄咄逼人。


    皇後看不過去,解圍道:“這詩也夠多了,好詩也不少,不差妙真師傅那一首,就這些足夠評選了。”


    上首的皇帝也道:“妙真師傅不做也可。”


    貴妃看向太後撒嬌:“母後,都說了人人參與的。”


    太後笑道:“猴兒,妙真師傅不做才好呢,要是做出的詩歌超過了你的,你可就拔不了頭籌。”


    貴妃道:“臣妾本就是拋磚引玉,希望人人的詩歌都能超過臣妾,這才說明母後的水榭人傑地靈。”


    又看向楊真真:“妙真師傅不要客氣,今兒個家宴,以詩佐酒,重在參與。”


    看這個樣子,貴妃拉自己下水的意圖是不死不休。


    楊真真無奈站起來合十行禮:“恭敬不如從命,多謝貴妃娘娘盛情。貧尼鄉野之人,慣常入鄉隨俗,今兒卻隻能入宮隨雅。貧尼水平不高,胡謅幾句讓貴人們笑一笑吧。”


    略一沉吟,高聲道:“俺家小妹住湖中,”


    起得平平。


    太後皇帝皇後都深表同情,這被貴妃趕鴨子上架,可真是難為妙真師傅了。


    “未點胭脂麵自紅。”


    這句也一般,好在形象,粉麵桃腮的樣子,不就是眼前開得豔豔的荷花麽。


    在吟出後麵兩句之前,楊真真忍不住勾唇一笑,又挺直了胸膛。


    這首詩是她在大學時作的,當時教授在課堂上點評:沒有前麵平平無奇的鋪墊,就沒有後麵一鳴驚人的驚豔,詩如其人,看得出這個同學是有大抱負的。


    “萬卉皆說三月好,唯君不願嫁春風。”


    楊真真輕輕吐出最後兩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哦豁,穿成尼姑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肥紅不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肥紅不瘦並收藏哦豁,穿成尼姑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