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金州府公幹的江侍郎,狀元出身,博聞強記、聰慧自負,特別喜歡斷案,號稱沒有斷不了的官司,隻有不動腦筋的官員。這個言論深受皇帝認可,皇帝將其破格擢升為刑部侍郎,專門負責解決刑部積存下來的疑難案件。


    說是刑部侍郎,但基本上就是接受了皇帝的直接管理。


    當然江侍郎是聰明的,對刑部尚書多有尊敬,刑部尚書也很欣賞他。


    江侍郎到了刑部一年多,積案少了一半。皇帝一高興,派他出來巡視各州府縣,主要工作就是督促並清理地方積存案件,皇帝說:“愛聊隻管大膽去做,該降職就降職,該罷官就罷官,該抄家就抄家,該殺頭就殺頭,朕是你的後盾。”


    江侍郎戰戰兢兢接旨,不知道皇上為何說得如此嚴重,他雖然鐵腕,卻也不是濫殺無辜之人。


    江侍郎還是太年輕了,他不知道皇帝也有苦衷。


    江侍郎今年也才二十五歲。


    單身。


    單身的原因很奇葩,介紹給他的姑娘他通通看不起,皇帝有心送他個公主郡主,他說他隻願當個為君分憂的人臣,不願做依附寶馬香車的駙馬。


    當然,這話又說進了皇帝心裏。


    有臣如此,君複何求,臣皆如此,國有何愁。


    朝中有人對江侍郎拒絕了皇上提親又能全身而退表示驚訝,實在是他們太不了解他們的皇帝了。


    皇帝就那麽順口一提,實則對江侍郎是否娶親、娶誰並不在意。


    臣子隻要忠心、能幹、為君分憂就行。


    臨行前,皇帝賜了江侍郎一塊蟠龍玉佩,說見佩如見君。


    估計再回京,就是江尚書了。


    皇帝有心也好,無心也罷,不管怎麽說,江侍郎這個天子寵臣的名號是坐實了。


    春風得意的江侍郎走一路,黑一路,清查陳案的時候雷厲風行,毫不留情,解決了一批又一批陳案。


    奏折一路上報,官員一路降級。


    簡直怨聲載道。


    這怨聲也不敢上達天聽,隻能一邊怨一邊還念著江侍郎的好。畢竟每個官員手中都攢了不少曆史遺留案件,而這些經年累月也破不了的案件,正是自己能力不夠的表現。


    如果江大人深入查下去,隻怕還會查到別的東西,畢竟在一個地方呆久了,自然會形成一定的關係網和利益圈,誰敢說自己就一定經得起查?江侍郎可是隻要想查就一定能查出問題的那種存在。


    所幸江大人的奏折裏這些官員就是庸懶散浮拖,腦袋可都還好好的放在脖子上。


    還沒進入奏折裏的地方官員們,算著江侍郎駕臨的日子,自覺地先把陳案梳理一遍,能辦的都辦了,能破的都破了,能判的都判了,但是屈打成招不得行,江侍郎不但要看陳案,還要看已結案件,被他抽查到冤假錯案,那就不是降級那麽簡單了。


    於是,托江侍郎的福,舉國上下,一片忙碌,官員們兢兢業業,受害者沉冤得雪。


    江侍郎帶著兩個隨從今天午時到的金州府,第一時間就去了府衙。


    金州府是江侍郎本次巡查糾案的最後一站。


    陳知府已經廢寢忘食幾個月,提心吊膽捧出一摞案宗,又提心吊膽候在旁邊伺候江侍郎檢查工作。


    “陳大人忙自己的去吧,本官帶的有人,有問題再向您請教。”


    “下官今天下午無甚公務,還是在這裏配合解答大人提出的問題更好。”


    江侍郎打開一個案宗,提出了七八條疑點,再打開一個案宗,指出五六處矛盾,這一坐下就是一個多時辰。


    然後,江侍郎拿起一個卷宗,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又思考良久,對兩個隨從道:“這個佟義勇的案子,看似簡單,實則怪異。你們去查查他進城之前的家庭情況。”


    陳知府在旁忙道:“前天那周二爺又遞了訴狀進來,這個案子就是周家扭著不放才一直無法結案。大人要查案,下官讓幾個衙役去查。”


    “可。明早讓他們一起去吧。”


    眼瞅著酉時快到了,陳知府鼓足勇氣上前:“聖上麵前的周公公護送大同縣桃花庵妙真師傅奉旨上京,今日正好到達敝地,下官要去驛館迎接。”又道:“大人車馬勞頓伏案良久,下官已備好便餐素席,還請大人隨便用點。”


    江侍郎今天對陳知府算客氣的,一來府衙裝飾樸素大方不浮誇,入了他的眼;二來陳案卷宗也不夠厚,知府算勤勉的;三來未結的幾個案子的確錯綜複雜牽扯廣泛,暫時結不了案也在情理之中;四來呢,陳知府是左相的人。


    江侍郎雖正直,但不迂腐。


    現在聽到陳知府說準備的是素席,更覺對方不是個追求享受的人,就一口答應了,末了還附和一句:“素席好,吃素人更清醒。”


    陳知府歪打正著,心中放下一塊大石。


    大業朝的規矩,上級下來檢查工作,地方負責管飯。


    當聽說江侍郎這兩天會到府城的時候,陳知府就安排下這頓接風宴。


    隻是請誰作陪動了很久的腦筋。別的貴人不敢找,都說這江侍郎脾性不好,隻怕吃頓飯就把人得罪光,他一拍屁股走了,自己還要在金州混呢。要好的商戶有幾個,但不敢請來,隻怕江侍郎會認為自己在金州官商勾結再一深入調查,自己可就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請誰呢?陳知府靈機一動,想到了正好同一天到達府城的周公公和妙真師傅,周公公就不說了,皇帝眼前用慣的人,這妙真是即將被皇上接見的高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存在,作陪江侍郎的資格還是夠的。江侍郎再愛懟人,遇到周公公和妙真師傅,估計也隻能和顏悅色。


    這種既是工作餐又是接風宴的飯局,人多了性質就變了,除了周公公、妙真師傅,算上跑不脫的林知州,五個人,夠了。


    因為入席者有尼姑,陳知府準備的就是素席,配上米酒。


    說起來,地方官員也是不易,就安排一頓飯,也要動上若幹腦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哦豁,穿成尼姑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肥紅不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肥紅不瘦並收藏哦豁,穿成尼姑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