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桃花庵管事楊虎又接到了新的任務,去周圍村子放出收購山貨的消息,收購價參照村民去鎮上擺攤出售的賣價,品質好的可以多給點錢。楊虎從師太那裏領到五兩銀子,說好每天回來結一次賬。


    楊虎走時,楊真真喊住楊虎:“你的事多,這段時間是農閑,讓楊豹去趟姐那,喊姐夫出來幫你,姐也可以帶著孩子來家幫著做豆皮。”


    楊虎答應著去廚房打了個招呼,一溜煙跑了。


    十五這天早上,楊村長帶著小舅子到了桃花庵,和楊真真商量明天動工的事情。楊真真在庵裏劃出了進門左邊的一大塊空地,講了個大概的外形和用處,雲家小叔拉出根麻線就開始丈量。


    量好後又在紙上算了半天材料,說最低都要三十五兩銀子才能修好。如果明天動工的話,今天就要先付二十兩材料費,他好派人去購買。又說需要庵裏提供午飯,吃啥不拘,管飽就行。


    楊真真一一答應,三十五兩修出兩三百平米的膳房,實在是不貴,要知道她的水晶包定價可是半兩銀子一籠。


    雲家小叔和村長告辭時,楊真真又想到了新的做法:“大發叔和雲叔請留步,還有兩處需要你們幫忙。”


    “師傅但說無妨,做活的從不怕活多。”


    “桃花庵有十多間禪房,我想每間都用木條鋪成地板。上山的石梯兩邊,我想用木頭修扶欄。”


    “嗯,有些大戶人家不用青磚,也用木條鋪地,隻是這個木條要用幹的。做欄杆的木頭倒是新鮮砍下的也能用。小師傅,這上下山石梯有三四百級吧,中間可要修幾個賞景休憩的涼亭?”


    “修!”楊真真回道,腦子裏瞬間充滿畫麵感:“隔個百多級台階就修了一個可坐十餘人的涼亭,涼亭都修在陽麵,好看風景。桃林那段,要一個十來米的長廊,中間放幾張長幾,四周做上可以推開的窗子。”


    雲家小叔邊記邊算賬,足足算了小半個時辰,才抬起頭來:“小師傅,欄杆和地板都不貴,這三個亭子和長廊就費錢了。先一共預計九十兩,到時候多退少補。”


    楊真真默算了下,剩下的桌椅板凳預算就二十兩吧,加上今天的一百二十五兩,師太手裏的銀子應該是夠的。


    楊真真回了趟大殿,找到師太,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滅絕師太自然無不應可,去房裏拿出一百一十兩的銀票遞給楊真真。


    楊真真把銀票交給雲家小叔,說好修亭子的九十兩多退少補,修膳房未付的二十五兩銀子修好再結。又再三感謝楊村長,說等開業後招待他吃他沒吃過的好東西。


    下午,吳氏研究出了好幾樣菜式,做出來擺放在桌上,又蒸了一籠白菜包,幾個人加上楊虎,就在庵裏過了個大年。


    基建工程開工後,楊真真就閑了下來,閑下來的楊真真每天泡在廚房裏,給用料十足的吳氏洗腦:“盤要大,量要少,空白地方來根草;抹點醬,撒點渣,一盤賣你八十八。”


    吳氏辯解道:“都這樣擺盤,那就是本末倒置,人家花銀子來吃的是菜,又不是吃擺出的花樣。”


    “嘿嘿,吳嬸子,您還真說對了,有錢人花錢,買的是服務,是講究,是感受,要不您說他使奴喚婢幹嘛?奴婢們做的事,他們都能做,難不成他們還不會穿衣,不會倒茶了?我們做高檔宴席,就要在客人感受上做文章。高檔宴席講究的就是擺盤漂亮,分量稀少,因為達官貴人都相信一句話:濃縮的是精華。話又說回來,貴人們又不做體力活,很少有饑腸轆轆的感覺,就這樣少而精,反而刺激得他們有點食欲。您說是不是?”


    吳氏經常被楊真真一套套的話打倒,抗打擊能力已經十級,聽到楊真真這番歪理邪說,竟然覺得有點道理。或許,自己真是窮人思維,燕雀安之鴻鵠的追求?


    吳氏擺盤的時候手下謹慎了許多,因為留白更多,盤麵更漂亮了。


    過了幾天,楊村長又來了桃花庵。


    “丫頭,上次你說的要找個能寫會算的賬房和跑腿夥計,還要不要?”


    “當然要啊,大發叔,我原說要去找您老人家呢,又想著不著急,等下次回村的時候再去找您。”


    “你叔就是奔波的命,欠著這事,不幫你辦成倒像是對不起你。”


    “有勞大發叔了,有叔在,我是省了好多心。賬房您推薦的王秀才,我記下了的,跑腿的你推薦的李樵夫大兒子,我也記著的。就是不知道王秀才為人如何?我這雖是庵裏,但是也是要開門迎客的,賬務可能較多。上次您說他被一個姑娘拋棄了走不出來,他能答應出來做事嗎?”


    “我昨天就和秀才娘說了這事,他娘給秀才說了,秀才聽說是到桃仙山來做事,倒是一口答應了。”


    楊村長又道:“秀才是個聰明的,要不也不能十七歲就中了秀才,人是我看著長大的,和他娘一樣,踏實本分,知恩圖報,絕沒有那些花花腸子。秀才以前還去抄書,現在門都不出,抄書的活計也廢了。家裏也艱難,就靠秀才娘養了點雞鴨,種了點菜,你請他做賬房,再合適不過。振作起來後,以後還是要讓他去考學,不然這人真是可惜了。”


    楊村長絮絮叨叨,看得出來的確對這秀才上了心。一個村裏出個秀才不容易,十七歲的秀才,未來一切皆有可能,王秀才是全村的希望,楊村長自然不願他沉淪下去。


    楊真真好奇道:“聽說一個秀才可以掛幾十畝田免稅,他家沒田麽?他就給人提供這個免稅田,都能有點收入吧?”


    楊村長歎了口氣:“所以我才說秀才和他娘都是知恩圖報的人。他家有兩畝田,他爹死後一直都是村裏人在幫忙種,他考取秀才後,就用秀才名額給村裏掛了四十畝免稅田,我說要給點錢,母子兩個都堅決不要,說村裏人幫的夠多了,他能回報大家的,就是幫免點稅。”


    楊真真有點肅然起敬了,不是對秀才母子,是對楊村長。一個村長是多麽的無私,才能把一個村的人帶得如此熱心、善良、感恩。


    “叔,千好萬好都還得您好,您就是上馬村的領頭羊。”一番彩虹屁後,楊真真話題一轉: “王秀才那麽好,怎麽會被人拋棄呢?”


    “哎,說來話長。丫頭要有空,我就和你多說幾句。”


    “叔,喝碗水,慢慢講。”


    開玩笑,論會計這個崗位的重要性,以後過手的銀子可是幾十幾百兩甚至幾千兩,不知根知底怎能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哦豁,穿成尼姑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肥紅不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肥紅不瘦並收藏哦豁,穿成尼姑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