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巳時剛到,楊真真又來到縣衙。秦氏靠在床頭,眼睛微腫,卻有了光彩。
看來昨夜縣令的思想工作做得不錯。
看到楊真真,秦氏麵露郝顏:“妙真師傅請坐。謝謝師傅昨日開導,那日的事情夫君也對我解釋清楚,原來真是我多疑了。”
“夫人的疼痛之症可有好轉?”
“昨夜睡得還行,醒來倒是覺得身上輕快了許多。”
“這就對了,解鈴還須係鈴人!”
“夫君對我那麽好,我卻不能為他誕下一男半女,他嘴裏不說,我猜他終究是在意的。感情越好,越會在意。師傅您說是吧?”
別問姐姐,姐姐是不婚不育的踐行者。
楊真真點頭。
“師傅,您能幫幫我嗎?我第一眼看到您就覺得你與常人不一樣,您讓人安心,讓人信任。我太想有一個自己的孩子了。”
可憐的女人,你可知道,你長久的不得可能就是因為你天天都太想得。
“夫人放心,今日我正是為此而來。”
為了把儀式感造個十足,楊真真神秘地悄聲道:“今日我把從不出山的聖母請下了山,夫人沐浴焚香,拜上幾拜,心裏的迷惑和需求必有結果。”
秦氏聽話地起身去了後堂,讓丫鬟伺候沐浴,然後一個人回到臥房。
楊真真把聖母請出供放到桌上,拜了幾拜後,暗念“聖母啊,原諒弟子,為了桃花庵,今天得委屈您老人家扮演送子娘娘。”然後走到一邊,對秦氏道:“夫人請拜。”
秦氏恭敬地焚上三炷香,對著聖母拜了三拜,又磕了三個頭。
腳下並無蒲團,秦氏就這樣跪著磕頭。
心夠誠的。
楊真真輕柔地引導:“夫人,請抬起頭來,與聖母對視,默默說出您的訴求。”
秦氏抬頭,目光望向聖母塑像的眼睛。來不及默念,四肢百骸都跟打通了一樣,一下就放空了,準確地說,是四肢百骸的每一個毛孔都打開了,好像嗷嗷待哺的孩子,正在拚命吸取聖母源源不盡的能量。
秦氏的眼淚不受控製地流下來。
不是因為傷心,而是因為感動。
無所不能的聖母啊,太懂她了!
楊真真在一旁,麵帶微笑,靜靜地看著秦氏臉上的表情變化。
其實是靜靜地看著聖母主導的表演。
聖母的能量她是感受過的,她相信聖母能給予秦氏最正確的指引。
片刻之後,秦氏停止流淚,且有欣然之色。楊真真扶起她,讓她到床邊坐下。
秦氏迫不及待地拉著楊真真的手:“謝謝師傅,謝謝師傅。聖母說我性本純和,夫君正直忠良,隻要夫妻同心,持心若水,必然清風盈袖,持心向善,自然周全所有。”
“聖母還告訴我,沒有的不用求,該有的總會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順其自然,應有盡有。”
究竟有還是沒有?楊真真很想大聲問出結果,又覺得自己實在太急功近利追求結果。
“妙真師傅,我知道應該怎麽做了。”秦氏兩眼發光,臉頰微紅,對未來充滿憧憬。
楊真真心想,你真的知道怎麽做了麽?究竟你要怎麽做呢?
聖母的話,如此模棱兩可,人力資源部長楊真真是不以為然的,桃花庵尼姑妙真卻深以為然,勸人向善總是對的。
還有一句話,信則靈。
意思就是話就是那句話,請您根據自身實際,對號入座。
自然,今天的回報是具體的,秦氏讓丫頭拿來六十兩銀票,作為對桃花聖母的供奉。
楊真真很滿意,沒想到聖母第一次出山,就為桃花庵募得六十兩基建款。楊真真不忘叮囑秦氏:“聖母金身為桃花庵聖寶,從不示人,貧尼是請示了聖母同意才讓聖母降臨府上,夫人可要保密,不可外傳。”
哎哎,不是楊真真不想普度眾生,既然把聖母金身奉為桃花庵聖物至寶,自然不能輕易示於人前,得不到的才懂得珍惜,饑餓銷售方能獲得長久的收益。
秦氏送楊真真出來的時候,塞了一個荷包到楊真真手裏,說是茶水費,一個勁承諾以後得空就會去桃花庵供奉聖母。
大戶人家的規矩大概就這樣,楊真真樂嗬嗬地笑納了。路上忍不住打開荷包,是一包銀子,大大小小有十來塊,其中有兩個二兩的小元寶,四個一兩的銀錠,還有七八個一錢的銀錁子。
楊真真略一思考,轉身去了旁邊的錢莊,用三個銀錁子換了300錢。
總而言之,經過桃花庵妙真師太的兩次看視,縣令夫人成功地從有氣無力藥石無醫轉變成精神奕奕談笑風生,闔府上下一掃愁雲,喜笑顏開。
一周後,糕點鋪裏又時不時出現了縣令夫人婀娜嬌俏的身影。
楊縣令推辭了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回家越來越早。
夫妻倆的感情比新婚時更覺濃蜜,相知相惜,是夫妻,更是知己。
每逢初一十五,縣令夫人會聯絡幾位夫人在貧民區施粥,那粥濃濃的,香香的,吸引了十裏八鄉三餐不濟的窮人。
縣令命人將城東一處閑置的宅院修繕出來,成立了大同縣慈幼院,將街頭12歲以下的小乞丐納入慈幼院統一教養,由縣衙提供資金。慈幼院裏的規矩是,年滿14歲需出去務工,掙得銀錢除掉夥食費、住宿費外皆歸自己,務工渠道由縣衙提供。
每逢節慶,縣令夫人都會帶上大包小包到慈幼院和那些孩子們待上半天。
大同縣民風愈加淳樸,尊老愛幼扶貧濟弱成了百姓爭相追崇的品德。
在大同縣要問年度人物,楊縣令夫婦成了風評最好的人。
此乃後話,按下不提。
看來昨夜縣令的思想工作做得不錯。
看到楊真真,秦氏麵露郝顏:“妙真師傅請坐。謝謝師傅昨日開導,那日的事情夫君也對我解釋清楚,原來真是我多疑了。”
“夫人的疼痛之症可有好轉?”
“昨夜睡得還行,醒來倒是覺得身上輕快了許多。”
“這就對了,解鈴還須係鈴人!”
“夫君對我那麽好,我卻不能為他誕下一男半女,他嘴裏不說,我猜他終究是在意的。感情越好,越會在意。師傅您說是吧?”
別問姐姐,姐姐是不婚不育的踐行者。
楊真真點頭。
“師傅,您能幫幫我嗎?我第一眼看到您就覺得你與常人不一樣,您讓人安心,讓人信任。我太想有一個自己的孩子了。”
可憐的女人,你可知道,你長久的不得可能就是因為你天天都太想得。
“夫人放心,今日我正是為此而來。”
為了把儀式感造個十足,楊真真神秘地悄聲道:“今日我把從不出山的聖母請下了山,夫人沐浴焚香,拜上幾拜,心裏的迷惑和需求必有結果。”
秦氏聽話地起身去了後堂,讓丫鬟伺候沐浴,然後一個人回到臥房。
楊真真把聖母請出供放到桌上,拜了幾拜後,暗念“聖母啊,原諒弟子,為了桃花庵,今天得委屈您老人家扮演送子娘娘。”然後走到一邊,對秦氏道:“夫人請拜。”
秦氏恭敬地焚上三炷香,對著聖母拜了三拜,又磕了三個頭。
腳下並無蒲團,秦氏就這樣跪著磕頭。
心夠誠的。
楊真真輕柔地引導:“夫人,請抬起頭來,與聖母對視,默默說出您的訴求。”
秦氏抬頭,目光望向聖母塑像的眼睛。來不及默念,四肢百骸都跟打通了一樣,一下就放空了,準確地說,是四肢百骸的每一個毛孔都打開了,好像嗷嗷待哺的孩子,正在拚命吸取聖母源源不盡的能量。
秦氏的眼淚不受控製地流下來。
不是因為傷心,而是因為感動。
無所不能的聖母啊,太懂她了!
楊真真在一旁,麵帶微笑,靜靜地看著秦氏臉上的表情變化。
其實是靜靜地看著聖母主導的表演。
聖母的能量她是感受過的,她相信聖母能給予秦氏最正確的指引。
片刻之後,秦氏停止流淚,且有欣然之色。楊真真扶起她,讓她到床邊坐下。
秦氏迫不及待地拉著楊真真的手:“謝謝師傅,謝謝師傅。聖母說我性本純和,夫君正直忠良,隻要夫妻同心,持心若水,必然清風盈袖,持心向善,自然周全所有。”
“聖母還告訴我,沒有的不用求,該有的總會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順其自然,應有盡有。”
究竟有還是沒有?楊真真很想大聲問出結果,又覺得自己實在太急功近利追求結果。
“妙真師傅,我知道應該怎麽做了。”秦氏兩眼發光,臉頰微紅,對未來充滿憧憬。
楊真真心想,你真的知道怎麽做了麽?究竟你要怎麽做呢?
聖母的話,如此模棱兩可,人力資源部長楊真真是不以為然的,桃花庵尼姑妙真卻深以為然,勸人向善總是對的。
還有一句話,信則靈。
意思就是話就是那句話,請您根據自身實際,對號入座。
自然,今天的回報是具體的,秦氏讓丫頭拿來六十兩銀票,作為對桃花聖母的供奉。
楊真真很滿意,沒想到聖母第一次出山,就為桃花庵募得六十兩基建款。楊真真不忘叮囑秦氏:“聖母金身為桃花庵聖寶,從不示人,貧尼是請示了聖母同意才讓聖母降臨府上,夫人可要保密,不可外傳。”
哎哎,不是楊真真不想普度眾生,既然把聖母金身奉為桃花庵聖物至寶,自然不能輕易示於人前,得不到的才懂得珍惜,饑餓銷售方能獲得長久的收益。
秦氏送楊真真出來的時候,塞了一個荷包到楊真真手裏,說是茶水費,一個勁承諾以後得空就會去桃花庵供奉聖母。
大戶人家的規矩大概就這樣,楊真真樂嗬嗬地笑納了。路上忍不住打開荷包,是一包銀子,大大小小有十來塊,其中有兩個二兩的小元寶,四個一兩的銀錠,還有七八個一錢的銀錁子。
楊真真略一思考,轉身去了旁邊的錢莊,用三個銀錁子換了300錢。
總而言之,經過桃花庵妙真師太的兩次看視,縣令夫人成功地從有氣無力藥石無醫轉變成精神奕奕談笑風生,闔府上下一掃愁雲,喜笑顏開。
一周後,糕點鋪裏又時不時出現了縣令夫人婀娜嬌俏的身影。
楊縣令推辭了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回家越來越早。
夫妻倆的感情比新婚時更覺濃蜜,相知相惜,是夫妻,更是知己。
每逢初一十五,縣令夫人會聯絡幾位夫人在貧民區施粥,那粥濃濃的,香香的,吸引了十裏八鄉三餐不濟的窮人。
縣令命人將城東一處閑置的宅院修繕出來,成立了大同縣慈幼院,將街頭12歲以下的小乞丐納入慈幼院統一教養,由縣衙提供資金。慈幼院裏的規矩是,年滿14歲需出去務工,掙得銀錢除掉夥食費、住宿費外皆歸自己,務工渠道由縣衙提供。
每逢節慶,縣令夫人都會帶上大包小包到慈幼院和那些孩子們待上半天。
大同縣民風愈加淳樸,尊老愛幼扶貧濟弱成了百姓爭相追崇的品德。
在大同縣要問年度人物,楊縣令夫婦成了風評最好的人。
此乃後話,按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