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就在徐然等人在駐地忙活這些亂七八糟事情的時候,汽車工廠的推進也在有序進行著。
劉海永陳銳等人在頭一天的推進速度相對較快,有直升機的空中輔助,他們的作戰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是小心翼翼的搜索,而是直接以人為餌將感染者從不同區域的廠房吸引出來,然後以合圍姿態配合空中火力覆蓋對感染者進行打擊。
在這種作戰方式的改變之下,他們很快就清理了四棟廠房的感染者。
也就是在這時,躲藏在其中的幸存工人們終於無法再忍受內心的煎熬,開始走出自我躲藏的封閉避難區域。
如果隻是清理作戰,那劉海永等人將很快就能把廠區內的感染者清理幹淨,可出現了幸存者,那性質就不太一樣了。
於是他們隻能優先停止推進工作,對幸存者進行接收和基本的檢查,並收集廠區的詳細信息,摸清楚各生產車間的分布和廠區內當下所存儲的材料。
在各種雜事的羈絆之下,他們也不得不拖延了其他幾個廠房的清理工作。
天色剛蒙蒙亮,習慣了早起的劉海永和陳銳便已起床在廠區空曠區域活動著。
兩人都很輕鬆的背著槍,並肩而行。
“這麽大的動靜,不知道附近的幸存者會不會以為我們是要在這裏開辟避難所。”陳銳疑惑開口。
經過昨天的戰鬥,他深刻的感覺到,這種城郊的工廠廠區是非常適合改造成避難所的。
首先就是廠區的綿延的圍牆,在一個就是他們的地理位置普遍遠離人口稠密區,感染者隻要在附近聚集,高點位置的觀察哨隔著很遠就能看到。
更不要說這種地方能吸引來的感染者數量也是寥寥無幾了。
可從始至終,上頭都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似乎讓老百姓待在家裏活下去,便已經是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了。
這也讓人想到了那場由jun運會擴散開的疫情,當時的吳漢城在疫情爆發的初期不就是所有人居家隔離,發現接觸或感染才會進行轉運治療或隔離嗎?
至於待在家中的是否已經發病死亡,好像也沒那麽多精力去追蹤了。
而當下疫情治理整體不破壞城市基礎的戰略方針,陳銳不是不認同,隻是在具體實施的路徑上,他覺得這種方法會不會太冷漠了些。
試想一下,外麵喪屍滿城,官方通過公眾通訊頻道不斷的提醒你,待在家中不要亂跑,待在家中不要跑。
除了滿足你基本的水電燃氣這些能源供應之外,你有沒有得吃這個問題已經變得無足輕重了。
他有些不太理解,以國家的資源儲備,直接在城市外圍建立起避難所,不應該是更簡單的辦法嗎?
在剛加入獨立團的時候,他私下裏想過這個問題,在發現獨立團都要自己搜尋基本生活物資的時候,這個問題在他的心裏變得強烈。
而今日站在這個遠離城區且極度適合作為避難所的工廠時,他覺得這個問題已經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好在,他隻是向劉海永以閑聊的形式問出。
“在幸存者過來之前,肯定會有一批感染者先趕過來。”劉海永的目光落向圍牆,似乎在思考這些圍牆是否足夠堅固。
“劉大哥,我一直有個疑問,您看這種汽車工廠園區,占地麵積極廣,且遠離市區人口稠密區域,完全可以直接改造成一個避難所收容幸存者。可是.......上頭好像一直沒有這方麵的計劃。”
劉海永猛地停下腳步,認真的打量著陳銳的表情,似乎想要看透他是出於什麽原因谘詢這個問題。
麵對他的審視,陳銳隻是嚴肅的回應著,安靜的等待著。
良久之後,劉海永才歎了口氣。
“你知道我疫情之前是幹什麽的嗎?”
“消防員?”陳銳試探性的答道。
“差不多,不過在疫情爆發之前,我已經不算是消防隊伍的一員了,畢竟沒有一個人能在基層單位服役那麽久。”
稍微停頓了一下,劉海永才露出神往的目光開始繼續講述起來。
“當消防員工資低,還很累,可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做,你知道是為什麽嗎?”
陳銳並未接話,似乎知道劉海永本就隻是順嘴一問。
“滿足感,我覺得是滿足感。我記得我第一次出大火警時,我很緊張,我們班長對我的狀態也有些不太放心。因為那次不是普通的警情,而是真正的火災,發生火災的還是一家火鍋店。”
“那時候很多火鍋店使用的都是燃氣灶,桌子中間的是空的,放這個氣罐,氣罐一圈用隔板圍起來,一個個的跟定時炸彈沒什麽區別。”
“我們出警的那場火情,直接驚動了三個中隊,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有五六台車在做滅火作業了。”
“但是那種情況你也知道,隻是滅火是沒用的,但凡裏麵有一個氣罐炸了,後麵估計就會跟放鞭炮差不多了。”
“最開始,現場總指揮的意思是先疏散人員,隻要沒有人死,那就是最好的結果。至於裏麵的氣罐,炸就讓他炸,他是不可能讓自己的兵冒著生命危險去裏麵一個個搬罐子的。”
說到這裏,劉海永明顯的沉默了一下,不久,幾秒鍾的時間。
可陳銳明白,這幾秒的時間裏,他應該是在心裏無數遍平複著自己的情緒。
“呼.......”重重的吐出一口濁氣之後,劉海永繼續講述著。
“由於火情太大,當時分管應急和消防安全的市委常委也趕到了現場,在與現場總指揮簡單溝通後,直接下達指令,要求派出一個小隊進去把那些被烤的通紅的煤氣罐全給搬出來,不能放任這些炸彈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你知道嗎,那時候咱們國家的經濟才剛剛起步,所有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務就是抓經濟發展。所以那名常委提出這種說法,不奇怪,可對於我們這些普通士兵而言,那就很奇怪。那些商鋪就算是值錢,能有人命值錢嗎?”
講到這裏,劉海永沒有再把這個故事講下去,隻是略微有些哽咽的說道:“當時出了問題之後,現場附近的圍觀群眾群情激奮,痛罵指揮者的胡亂指揮,罵的要多難聽就多難聽,可他們也隻是罵一罵罷了。”
“隔了一段時間做事後調查時,人們都很平靜的談論那場火,最多是在談及那些犧牲隊員時表達一下可惜,再沒有什麽群情激奮,也沒人會去真的幫助你們說些什麽。”
“可是,活著的隊員怎麽想呢?雖然需要有人背鍋,可一線戰士確實忠誠的執行了命令,活著的士兵們獲得了獎勵,指揮的人員得到了懲罰,至於那名要經濟的常委,隻是低調了一段時間後又開始出現在電視上。”
“而大多數隊員,在後來也時常慶幸進去的不是自己,也滿足於當時老百姓對他們的態度。”
陳銳有些似懂非懂,因為劉海永的講述中漏掉了很多不太好說的內容,所以他隻能自己拚湊整個事件的全貌。
而拚湊完之後,他也大概理解了劉海永的意思。
逝者已逝,生者慶幸與自己活著的同時,也滿足於自己冒險獲得的成果和百姓的誇讚。
逝者已逝,人們的情緒也隻是在現場那一瞬間的爆發,而無後續的持續付出。
華夏大多數人,都是被保護的很好的巨嬰,指望他們,是沒有任何盼頭的。
所以,避難所建立之後,誰去一個個解救那些幸存者然後把他們護送到避難所呢?
所以,避難所的資源供給和人員管理,誰能負責呢?
所以,誰能滿足欲壑難填的那些人性呢?
上頭不建避難所,其實是對那些對抗感染者的士兵的保護!
劉海永陳銳等人在頭一天的推進速度相對較快,有直升機的空中輔助,他們的作戰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是小心翼翼的搜索,而是直接以人為餌將感染者從不同區域的廠房吸引出來,然後以合圍姿態配合空中火力覆蓋對感染者進行打擊。
在這種作戰方式的改變之下,他們很快就清理了四棟廠房的感染者。
也就是在這時,躲藏在其中的幸存工人們終於無法再忍受內心的煎熬,開始走出自我躲藏的封閉避難區域。
如果隻是清理作戰,那劉海永等人將很快就能把廠區內的感染者清理幹淨,可出現了幸存者,那性質就不太一樣了。
於是他們隻能優先停止推進工作,對幸存者進行接收和基本的檢查,並收集廠區的詳細信息,摸清楚各生產車間的分布和廠區內當下所存儲的材料。
在各種雜事的羈絆之下,他們也不得不拖延了其他幾個廠房的清理工作。
天色剛蒙蒙亮,習慣了早起的劉海永和陳銳便已起床在廠區空曠區域活動著。
兩人都很輕鬆的背著槍,並肩而行。
“這麽大的動靜,不知道附近的幸存者會不會以為我們是要在這裏開辟避難所。”陳銳疑惑開口。
經過昨天的戰鬥,他深刻的感覺到,這種城郊的工廠廠區是非常適合改造成避難所的。
首先就是廠區的綿延的圍牆,在一個就是他們的地理位置普遍遠離人口稠密區,感染者隻要在附近聚集,高點位置的觀察哨隔著很遠就能看到。
更不要說這種地方能吸引來的感染者數量也是寥寥無幾了。
可從始至終,上頭都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似乎讓老百姓待在家裏活下去,便已經是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了。
這也讓人想到了那場由jun運會擴散開的疫情,當時的吳漢城在疫情爆發的初期不就是所有人居家隔離,發現接觸或感染才會進行轉運治療或隔離嗎?
至於待在家中的是否已經發病死亡,好像也沒那麽多精力去追蹤了。
而當下疫情治理整體不破壞城市基礎的戰略方針,陳銳不是不認同,隻是在具體實施的路徑上,他覺得這種方法會不會太冷漠了些。
試想一下,外麵喪屍滿城,官方通過公眾通訊頻道不斷的提醒你,待在家中不要亂跑,待在家中不要跑。
除了滿足你基本的水電燃氣這些能源供應之外,你有沒有得吃這個問題已經變得無足輕重了。
他有些不太理解,以國家的資源儲備,直接在城市外圍建立起避難所,不應該是更簡單的辦法嗎?
在剛加入獨立團的時候,他私下裏想過這個問題,在發現獨立團都要自己搜尋基本生活物資的時候,這個問題在他的心裏變得強烈。
而今日站在這個遠離城區且極度適合作為避難所的工廠時,他覺得這個問題已經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好在,他隻是向劉海永以閑聊的形式問出。
“在幸存者過來之前,肯定會有一批感染者先趕過來。”劉海永的目光落向圍牆,似乎在思考這些圍牆是否足夠堅固。
“劉大哥,我一直有個疑問,您看這種汽車工廠園區,占地麵積極廣,且遠離市區人口稠密區域,完全可以直接改造成一個避難所收容幸存者。可是.......上頭好像一直沒有這方麵的計劃。”
劉海永猛地停下腳步,認真的打量著陳銳的表情,似乎想要看透他是出於什麽原因谘詢這個問題。
麵對他的審視,陳銳隻是嚴肅的回應著,安靜的等待著。
良久之後,劉海永才歎了口氣。
“你知道我疫情之前是幹什麽的嗎?”
“消防員?”陳銳試探性的答道。
“差不多,不過在疫情爆發之前,我已經不算是消防隊伍的一員了,畢竟沒有一個人能在基層單位服役那麽久。”
稍微停頓了一下,劉海永才露出神往的目光開始繼續講述起來。
“當消防員工資低,還很累,可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做,你知道是為什麽嗎?”
陳銳並未接話,似乎知道劉海永本就隻是順嘴一問。
“滿足感,我覺得是滿足感。我記得我第一次出大火警時,我很緊張,我們班長對我的狀態也有些不太放心。因為那次不是普通的警情,而是真正的火災,發生火災的還是一家火鍋店。”
“那時候很多火鍋店使用的都是燃氣灶,桌子中間的是空的,放這個氣罐,氣罐一圈用隔板圍起來,一個個的跟定時炸彈沒什麽區別。”
“我們出警的那場火情,直接驚動了三個中隊,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有五六台車在做滅火作業了。”
“但是那種情況你也知道,隻是滅火是沒用的,但凡裏麵有一個氣罐炸了,後麵估計就會跟放鞭炮差不多了。”
“最開始,現場總指揮的意思是先疏散人員,隻要沒有人死,那就是最好的結果。至於裏麵的氣罐,炸就讓他炸,他是不可能讓自己的兵冒著生命危險去裏麵一個個搬罐子的。”
說到這裏,劉海永明顯的沉默了一下,不久,幾秒鍾的時間。
可陳銳明白,這幾秒的時間裏,他應該是在心裏無數遍平複著自己的情緒。
“呼.......”重重的吐出一口濁氣之後,劉海永繼續講述著。
“由於火情太大,當時分管應急和消防安全的市委常委也趕到了現場,在與現場總指揮簡單溝通後,直接下達指令,要求派出一個小隊進去把那些被烤的通紅的煤氣罐全給搬出來,不能放任這些炸彈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你知道嗎,那時候咱們國家的經濟才剛剛起步,所有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務就是抓經濟發展。所以那名常委提出這種說法,不奇怪,可對於我們這些普通士兵而言,那就很奇怪。那些商鋪就算是值錢,能有人命值錢嗎?”
講到這裏,劉海永沒有再把這個故事講下去,隻是略微有些哽咽的說道:“當時出了問題之後,現場附近的圍觀群眾群情激奮,痛罵指揮者的胡亂指揮,罵的要多難聽就多難聽,可他們也隻是罵一罵罷了。”
“隔了一段時間做事後調查時,人們都很平靜的談論那場火,最多是在談及那些犧牲隊員時表達一下可惜,再沒有什麽群情激奮,也沒人會去真的幫助你們說些什麽。”
“可是,活著的隊員怎麽想呢?雖然需要有人背鍋,可一線戰士確實忠誠的執行了命令,活著的士兵們獲得了獎勵,指揮的人員得到了懲罰,至於那名要經濟的常委,隻是低調了一段時間後又開始出現在電視上。”
“而大多數隊員,在後來也時常慶幸進去的不是自己,也滿足於當時老百姓對他們的態度。”
陳銳有些似懂非懂,因為劉海永的講述中漏掉了很多不太好說的內容,所以他隻能自己拚湊整個事件的全貌。
而拚湊完之後,他也大概理解了劉海永的意思。
逝者已逝,生者慶幸與自己活著的同時,也滿足於自己冒險獲得的成果和百姓的誇讚。
逝者已逝,人們的情緒也隻是在現場那一瞬間的爆發,而無後續的持續付出。
華夏大多數人,都是被保護的很好的巨嬰,指望他們,是沒有任何盼頭的。
所以,避難所建立之後,誰去一個個解救那些幸存者然後把他們護送到避難所呢?
所以,避難所的資源供給和人員管理,誰能負責呢?
所以,誰能滿足欲壑難填的那些人性呢?
上頭不建避難所,其實是對那些對抗感染者的士兵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