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是cqb的四大原則:運用突然性、行動暴力、全向警戒、快速。
把一項技術粗暴地用“原則”歸納,這本身是一種地攤文學做法,但在cqb中這四因素的確是考量戰術具體流程的指標,可以單拎出來具體分析。
1、運用突然性。
在軍事的各個層級不論戰略、戰役、還是戰術中,突然性都是發展勝利的寶貴資產。在進攻中,擁有突然性的一方能弱化敵人防禦,掌控主動性,把握交戰區域、交戰時間,先人一步占據戰略、戰役、戰術的關鍵節點。所以不難理解,在cqb中,一個分隊對付沒有準備和警戒的敵人遠比將房間“工事化”的敵人更輕鬆,更容易。
為了達成突然性,在行動總體-分隊-行動人員三個層級上均有不同的表現和維持手段,行動總體層級可以通過機動計劃(直接投送、隱秘滲透)、佯攻、選擇交戰時間達成,分隊層級可依靠靜默通訊,孤立敵人,在敵人視覺接觸以外運動的方式保持,個人層級則是細化到聲光的靜默紀律(無聲移動、光影遮蔽)達成突然性。
突然性會隨接敵逐步降低,你可以想象在cqb中,突然性是一個倒計時的沙漏,從第一聲槍響或者大門打開,沙漏裏的沙子飛快灑落,換句話說,敵人知曉自己遭到了襲擊,戰鬥觸發。但需要注意的是,突然性可細分,並不是戰鬥觸發突然性就完全消失。例如,敵人知道遭受襲擊,但敵人不知道我方確切位置,敵人知道了我方位置,但不知道我方何時發動攻擊。
提示:進攻方天生的劣勢。
在所有形態的戰爭、戰鬥中,防禦一方始終保有進攻方無法複製的優勢,或是構建的工事,或是預先占據陣位準備的火力計劃,或是對關鍵地形的占據。在cqb中也一樣,進攻一方可以是身經百戰的operator,但如果一名舉著槍的放羊娃躲在hard corner(房間中與門口平行的角落,後續詳敘),這個operator在戰術層麵也會始終劣勢。因為operator需要從戒備姿態轉換到瞄準,從門口克服門框的阻擋進行武器流動,到目視目標,識別威脅,瞄準圖像形成(不管是潛意識工作狀態還是下意識狀態都會有這個步驟),到最後的扣動扳機流程,比放羊娃多了數個步驟,放羊娃隻需要等待operator出現,在他腦袋出現在照門和準星後,扣下扳機。在上麵的情景裏,operator不論運用上麵技術,都會落後防禦方一子,即便是現在網紅的以色列lp技術(先不談論lp技術能否清理hard corner)切角過程中也會先行一步曝光自己。
2、行動暴力。
這個概念在old school理論中表現為,接敵前,從進攻發起將自身暴露給一個方向、一個角度的心理準備、侵略性動作(直白點說就是時刻準備開火),確保自身在下一個暴露的方向、角度上保有及時戰鬥的能力(拿切角舉例,具體行為是假設每切過一個角度,行動人員大腦都須假設敵人的存在)
隨著cqb的ttp發展,它被融入了新的概念——“monentum”(字麵翻譯衝量,它實際上是一種態勢塑造,個人理解是塑造進攻\/主動權態勢),這個概念相比於毀傷力更抽象,具體的解釋為:
保持進攻勢頭和主動性,分割、孤立、削弱建築內敵人的協同及防禦,控製建築內關鍵交通設施及部位,保證隊伍流動安全,擠占敵人陣位,塑造對己方有利的態勢,強迫敵人按本能、按態勢行動,分隊便可以掌控主動性,決定交戰時間、交戰區域、甚至轉入防禦和穩定。
3、全向警戒。
這是一個最容易理解的概念。全向警戒意為360°警戒,建築物內環境複雜,突入分隊需要再同一個時間窗口處理多個方向、多個角度的潛在危險,而且近距離作戰find-fix,發現即摧毀(畢竟近距離射擊術的難度比中遠距離的射擊術簡單太多了)稍有差池整個分隊造成滅頂之災。需要注意的全向警戒引申出的以下概念:
責任區:意味分隊中行動人員警戒、並隨時能從戒備姿態轉換,形成火力扇區將火力安全投送至的區域,理想的狀態下分隊全員的責任區將完全覆蓋360°(注意這裏的“安全”即是安全角,分隊要想達成全向警戒必須組成隊形,而行動人員在隊形中是要注意自身火線指向友鄰,當然在極端情況下,可以打破這個規矩)。
需要說明的是,責任區是動態變化的,因為隊伍要想清理一棟建築物,就必須推進,人員就必須產生流動,責任區就會變化。
武器流動:它與行動人員流動概念不同,不同的是它真如字麵上的意思,在find即是fix的作戰中,武器的流動比人員流動更總要,因為由於安全射擊要求、穿越洞口拐角時必要的轉換戒備姿勢,火力扇區的形成就不能等同於人員流動,通俗地講,人到槍未到(在身體暴露給未知角度、方向時,未建立火力扇區)。
在這裏用合集幫助大家理解,交戰環境360°? 責任區? 火力扇區(由武器流動構成)。
扳機紀律:室內環境複雜,先不論論平民,在實行多入口突入時,或是分隊人員行動無法預測,友鄰越過火線,稍有差池就會發生blue on blue的友軍誤襲。
隊形:需要明白的概念是,要想在運動中、分隊部署中達成全向警戒,責任區就會進行變化,武器會產生流動,用有序的隊形就能流暢無死角的完成流動。
4、速度.
在old school裏速度真如字麵之意,行動-動作-流程迅速,但隨著ttp的發展,大家認識到,行動人員的生命安全、任務成功與否,與速度有矛盾關係,速度過快,行動人員接受的信息過載,無法將形成態勢感知,勢必會出現錯誤行為-動作-流程,所以現在談論的速度實際上是指ooda循環速度。
但這不意味著一味追求過於妥善的行動安全,放棄速度:
被曲解的,slow is smooth smooth is fast(慢即是流暢,流暢即是快)。
妥善-徹底消除未知區域當然是達成速度的前提,但完成這個妥善-徹底的標準的速度也是有差別的。
另外,在使用動態技術或rabbit(獵兔,一種高速、高曝的倉促戰術)裏速度同樣意味著減小在時間上減小暴露的優勢。
下麵,將介紹的是ooda伍德路循環......
把一項技術粗暴地用“原則”歸納,這本身是一種地攤文學做法,但在cqb中這四因素的確是考量戰術具體流程的指標,可以單拎出來具體分析。
1、運用突然性。
在軍事的各個層級不論戰略、戰役、還是戰術中,突然性都是發展勝利的寶貴資產。在進攻中,擁有突然性的一方能弱化敵人防禦,掌控主動性,把握交戰區域、交戰時間,先人一步占據戰略、戰役、戰術的關鍵節點。所以不難理解,在cqb中,一個分隊對付沒有準備和警戒的敵人遠比將房間“工事化”的敵人更輕鬆,更容易。
為了達成突然性,在行動總體-分隊-行動人員三個層級上均有不同的表現和維持手段,行動總體層級可以通過機動計劃(直接投送、隱秘滲透)、佯攻、選擇交戰時間達成,分隊層級可依靠靜默通訊,孤立敵人,在敵人視覺接觸以外運動的方式保持,個人層級則是細化到聲光的靜默紀律(無聲移動、光影遮蔽)達成突然性。
突然性會隨接敵逐步降低,你可以想象在cqb中,突然性是一個倒計時的沙漏,從第一聲槍響或者大門打開,沙漏裏的沙子飛快灑落,換句話說,敵人知曉自己遭到了襲擊,戰鬥觸發。但需要注意的是,突然性可細分,並不是戰鬥觸發突然性就完全消失。例如,敵人知道遭受襲擊,但敵人不知道我方確切位置,敵人知道了我方位置,但不知道我方何時發動攻擊。
提示:進攻方天生的劣勢。
在所有形態的戰爭、戰鬥中,防禦一方始終保有進攻方無法複製的優勢,或是構建的工事,或是預先占據陣位準備的火力計劃,或是對關鍵地形的占據。在cqb中也一樣,進攻一方可以是身經百戰的operator,但如果一名舉著槍的放羊娃躲在hard corner(房間中與門口平行的角落,後續詳敘),這個operator在戰術層麵也會始終劣勢。因為operator需要從戒備姿態轉換到瞄準,從門口克服門框的阻擋進行武器流動,到目視目標,識別威脅,瞄準圖像形成(不管是潛意識工作狀態還是下意識狀態都會有這個步驟),到最後的扣動扳機流程,比放羊娃多了數個步驟,放羊娃隻需要等待operator出現,在他腦袋出現在照門和準星後,扣下扳機。在上麵的情景裏,operator不論運用上麵技術,都會落後防禦方一子,即便是現在網紅的以色列lp技術(先不談論lp技術能否清理hard corner)切角過程中也會先行一步曝光自己。
2、行動暴力。
這個概念在old school理論中表現為,接敵前,從進攻發起將自身暴露給一個方向、一個角度的心理準備、侵略性動作(直白點說就是時刻準備開火),確保自身在下一個暴露的方向、角度上保有及時戰鬥的能力(拿切角舉例,具體行為是假設每切過一個角度,行動人員大腦都須假設敵人的存在)
隨著cqb的ttp發展,它被融入了新的概念——“monentum”(字麵翻譯衝量,它實際上是一種態勢塑造,個人理解是塑造進攻\/主動權態勢),這個概念相比於毀傷力更抽象,具體的解釋為:
保持進攻勢頭和主動性,分割、孤立、削弱建築內敵人的協同及防禦,控製建築內關鍵交通設施及部位,保證隊伍流動安全,擠占敵人陣位,塑造對己方有利的態勢,強迫敵人按本能、按態勢行動,分隊便可以掌控主動性,決定交戰時間、交戰區域、甚至轉入防禦和穩定。
3、全向警戒。
這是一個最容易理解的概念。全向警戒意為360°警戒,建築物內環境複雜,突入分隊需要再同一個時間窗口處理多個方向、多個角度的潛在危險,而且近距離作戰find-fix,發現即摧毀(畢竟近距離射擊術的難度比中遠距離的射擊術簡單太多了)稍有差池整個分隊造成滅頂之災。需要注意的全向警戒引申出的以下概念:
責任區:意味分隊中行動人員警戒、並隨時能從戒備姿態轉換,形成火力扇區將火力安全投送至的區域,理想的狀態下分隊全員的責任區將完全覆蓋360°(注意這裏的“安全”即是安全角,分隊要想達成全向警戒必須組成隊形,而行動人員在隊形中是要注意自身火線指向友鄰,當然在極端情況下,可以打破這個規矩)。
需要說明的是,責任區是動態變化的,因為隊伍要想清理一棟建築物,就必須推進,人員就必須產生流動,責任區就會變化。
武器流動:它與行動人員流動概念不同,不同的是它真如字麵上的意思,在find即是fix的作戰中,武器的流動比人員流動更總要,因為由於安全射擊要求、穿越洞口拐角時必要的轉換戒備姿勢,火力扇區的形成就不能等同於人員流動,通俗地講,人到槍未到(在身體暴露給未知角度、方向時,未建立火力扇區)。
在這裏用合集幫助大家理解,交戰環境360°? 責任區? 火力扇區(由武器流動構成)。
扳機紀律:室內環境複雜,先不論論平民,在實行多入口突入時,或是分隊人員行動無法預測,友鄰越過火線,稍有差池就會發生blue on blue的友軍誤襲。
隊形:需要明白的概念是,要想在運動中、分隊部署中達成全向警戒,責任區就會進行變化,武器會產生流動,用有序的隊形就能流暢無死角的完成流動。
4、速度.
在old school裏速度真如字麵之意,行動-動作-流程迅速,但隨著ttp的發展,大家認識到,行動人員的生命安全、任務成功與否,與速度有矛盾關係,速度過快,行動人員接受的信息過載,無法將形成態勢感知,勢必會出現錯誤行為-動作-流程,所以現在談論的速度實際上是指ooda循環速度。
但這不意味著一味追求過於妥善的行動安全,放棄速度:
被曲解的,slow is smooth smooth is fast(慢即是流暢,流暢即是快)。
妥善-徹底消除未知區域當然是達成速度的前提,但完成這個妥善-徹底的標準的速度也是有差別的。
另外,在使用動態技術或rabbit(獵兔,一種高速、高曝的倉促戰術)裏速度同樣意味著減小在時間上減小暴露的優勢。
下麵,將介紹的是ooda伍德路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