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我說。在武藏野根本見不到真正的龍捲風(該慶幸才是)。


    此後大約過了半年,一天,正如我所預言的,她墜入了平原龍捲風一般無可抑勒的戀情之中——同年長十七歲的已婚女性,同“斯普特尼克戀人”。


    敏和堇在婚宴上坐在一起時,按世人通常的做法,兩人首先相互報了姓名。堇厭惡“堇”這個自家名字,可能的話不想告訴任何人,但對方既然問起,禮節上不能避而不答。


    據父親說,名字是去世的母親選定的。母親頂頂喜歡莫紮特那首叫《紫羅蘭》的歌曲(譯註:“堇”意為紫羅蘭,在日語中是同一詞。),很早就已打定主意:自己有女兒就叫這個名字。客廳唱片架上有《莫紮特聲樂集》(肯定是母親聽的),小時候堇就把有些重量的密紋唱片小心翼翼地放在唱機上,翻來覆去地聽那首名稱叫《紫羅蘭》的歌曲。伊莉莎白·施瓦茨科普芙的歌,沃爾持·季塞金的鋼琴伴奏。歌的內容聽不懂。不過從那悠揚舒緩的旋律聽來,想必唱的是開滿原野的紫羅蘭的嬌美。堇想像著那片風景,為之一往情深。


    但上初中時在學校圖書館發現了那首歌詞的日文翻譯,堇很受打擊:原來歌的內容是說曠野上開的一朵楚楚動人的紫羅蘭給一個粗心大意的牧羊女一腳踩得扁扁的,她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踩的是花。據說取自歌德的詩。其中沒有獲救的希望,連啟示性都談不上。


    “母親何苦非用這麽悽慘的歌名給我當名字不可呢?”堇苦著臉說。


    敏對齊膝上餐巾的四角,嘴角掛著中立性的微笑看著堇。她有一對顏色極深的眸子,多種色調交融互匯,卻不見渾濁、不見陰翳。


    “旋律你覺得是美的吧?”


    “啊,旋律本身是美的,我想。”


    “我嘛,隻要音樂美,大致就滿足了。畢竟在這世上隻挑好的、美的來拿是不大可能的。您的母親喜愛那首曲子,以致沒把歌詞之類放在心上。再說,你老是那麽一副表情,可要很快爬上皺紋掉不下去嘍!”


    堇這才好歹撤下了苦相。


    “或許是那樣的。隻是我很失望。是吧?這名字是母親留給我的唯一有形物,當然我是說如果不算我本人的話。”


    “反正堇這個名字不是挺好的麽?我喜歡喲!”如此說罷,敏微微偏了下頭,意思像是說應換個角度看事物。“對了,你父親可出席這婚宴了?”


    堇環視四周,發現了父親。宴會廳雖大,但由於父親身材高大,找出來並不難。他隔著兩張桌子把側臉對著這邊,正同一個身穿晨禮服、看上去蠻誠實的小個子老人聊什麽,嘴角漾出仿佛即使對剛形成的冰山都能以心相許的溫暖的微笑。在枝形吊燈光的輝映下,他那端莊的鼻樑宛如洛可可時代剪紙的剪影一般浮在沙發上方,就連看慣了的堇都不能不為其美男子風采而再次折服。她父親的相貌正適合出席這種正式集會,隻消他一出現,會場的空氣便煥然一新,恰如大花瓶裏插的鮮花,或黑漆漆的寬體高級轎車。


    一瞥見堇父親的形象,敏頓時瞠目結舌。她吸氣的聲音傳到堇的耳畔——聲音就像輕輕拉開天鵝絨窗簾以便用清晨溫和的自然光催促心上人睜開眼睛似的。堇暗想,或許她該把小型望遠鏡帶來才是。不過她已習慣人們——尤其是中年女性——對父親容貌的戲劇性反應了。所謂漂亮是什麽呢?又有怎樣的價值呢?堇每每感到不解。但誰都不肯指教。其中肯定有難以撼動的功能。


    “你有一位英俊的父親——那是怎麽一種感覺呢?”敏問,“隻是出於好奇心。”


    堇嘆息一聲——此前不知碰到多少回這樣的提問了——說道:“也沒什麽可開心的。大家心裏都這樣想:竟有長得這麽英俊的!絕了!可相比之下女兒可不怎麽著,怕是隔代遺傳吧。”


    敏朝堇這邊轉過臉,微微收攏下巴看堇的臉,像在美術館停住腳步欣賞自己中意的一幅畫。


    “我說,如果這以前你真是那樣感覺的,那是不對的。你十分出色,不亞於你父親。”說著,敏伸出手,甚為自然地輕輕碰了碰桌麵上堇的手。“想必你自己也不知曉你是多麽有魅力。”


    堇臉上一陣發熱,心髒在胸腔裏發出狂奔的馬蹄跑過木橋般大的聲響。


    之後,堇和敏不理會周圍情形,悶頭聊了起來。婚宴很熱鬧。許多人起身致詞(堇的父親自然也致了詞)。上來的菜絕對不差,卻一樣也沒留在記憶裏。記不清吃肉了還是吃魚了,是規規矩矩地用刀叉吃的,還是吮了手指舔了盤底。


    兩人談起音樂。堇是西方古典音樂迷,從小就聽遍了父親收集的唱片。音樂愛好方麵兩人有很多共同點。雙方都喜歡鋼琴樂,都認為貝多芬32號鋼琴奏鳴曲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鋼琴樂,認為其標準解釋應是威爾海姆·巴克豪斯(譯註:德國鋼琴家(1884——1969)。)在迪卡留下的錄音,相信那是無與倫比的演奏,裏邊洋溢著何等感人的生之喜悅啊!


    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那非立體單聲道錄音時代錄製的蕭邦,尤其是詼諧曲絕對令人亢奮不已;弗裏德裏希·古爾達彈奏的德彪西前奏曲集充滿幽默感,娓娓動聽;吉澤金(譯註:德國鋼琴家(1895—1956)。)演奏的格裏格令人百聽不厭;斯維亞托斯拉夫·裏赫特(譯註:俄羅斯鋼琴家(1915— )。)演奏的普羅科菲耶夫(譯註:蘇聯作曲家(1891一1953)。作品有《彼得與狼》等。)具有深思熟慮的保留和瞬


    間造型的絕妙深刻,故而無論哪一首都有細細品聽的價值;旺達·蘭多夫斯卡(譯註:波蘭女大提琴演琴家(1879—1959)。1941年移居美國。)彈的莫紮特鋼琴奏鳴曲是那般的溫情脈脈、纖毫畢現,卻為何得不到應有的評價?


    “你現在做什麽呢?”談罷一陣子音樂,敏問道。


    堇說從大學退學後,有時邊打零工邊寫小說。敏問寫什麽小說,堇回答說一句話很難講清楚。那麽閱讀方麵喜歡什麽樣的小說呢,敏問。堇答道,一一列舉起來舉不完,最近倒是常看傑克·凱魯亞克的小說。於是談到了“斯普特尼克”。


    除了為打發時間看的極為消閑性的東西,敏幾乎沒摸過小說。那種“此乃無中生有”的念頭總是揮之不去,感情沒辦法轉移到主人公身上,敏說。向來如此。她看的書僅限於記實性的,而且大多為工作之需。


    做什麽工作呢,堇問。


    “主要跟國外打交道。”敏說,“父親經營的貿易公司,十三年前由我這個長女繼承下來。我練過鋼琴,想當鋼琴手來著。但父親因癌症去世,母親體弱又講不好日語,弟弟還在念高中,隻好由我暫且照看公司。有幾個親戚還靠我家的公司維持生活,不能輕易關門大吉。”


    她像畫句號似的短短嘆了口氣。


    “父親公司的主要業務原本是從韓國進口幹菜和中糙藥,現在範圍擴大了,連電腦配件之類都經營。公司代表至今還是以我個人名義,但實際管理是丈夫和弟弟負責,用不著我經常出頭露麵。所以我專心從事同公司無關的私人性質的工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造衛星情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村上春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村上春樹並收藏人造衛星情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