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點整一到,張書記按下電話機免提鍵,親自掛通了省委劉書記辦公室的電話——


    喂,劉書記嗎?你好!


    是。請問哪位?


    我是張兆林。


    哦,兆林同誌,你好!


    劉書記,我給您報個喜。我區的程控電話,今天正式開通了。這是我們開通程控後打的第一個電話。我們全區六百萬人民,非常感謝省委省政府的關懷,一定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認真實施“兩走工程”,努力實現經濟的超常規發展!


    接著,電話裏傳來劉書記洪亮的聲音。


    電視記者們緊張地忙碌著。


    當天晚上,地區電視台就播放了這一新聞。自然安排在頭條。此後又重播了三天。次日晚上,省電視台也播了這條新聞。第三日,省裏日報就此發了頭條新聞,還配發了一則評論,題目:新聞之外的話題。副標題:不搞剪彩,不搞慶典,為這樣的開業儀式叫好!


    十一


    馬傑悄悄地告訴孟維周,外麵有人講鬼話,說張書記同廠長經理們太熱乎了,中間肯定有說不清的事。特別是講同舒先生和唐半仙的關係,太那個了。那意思,不是講張書記受他們的賄?孟維周嚴肅地說,馬師傅,這種無根生葉的話,我們千萬不要去傳。就是聽見有人議論,也要敢於製止。我們是張書記身邊的人,最了解張書記,更有責任站出來維護張書記形象。不過,不是那個場合,也沒有必要自己提出來去作解釋,那樣別人以為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成了反宣傳。馬傑說,是的是的,我也隻是同你講一下。你看是否應報告一下張書記?孟維周說,沒有必要報告。當領導的,一人難滿百人意,有點議論,正常的,何必報告,讓張書記不暢快?張書記太忙了,沒有時間關心這種事!


    其實這種議論孟維周早就聽說了。還有人告黑狀告到了省裏。不光這些,還說他同幾個女人關係曖昧,已經死去的柳韻是他最喜歡的。張書記自己當然也知道了,並不放在心上。省紀委嚴書記來地區檢查工作時,張書記以閑談的方式,再次講了他那句名言,說有人告狀的領導不一定是好領導,沒有人告狀的領導絕對不是好領導。嚴書記點頭稱許,說言之有理。張書記此後又在好幾個場合講了這話,孟維周便感覺出這話的分量來。細細體會,那句名言妙不可言。既然有人告狀的領導不一定是好領導,中間自然有壞領導。同是有人告狀,誰好誰壞,怎麽知道?這就說不清了。妙就妙在這個說不清。


    省日報社駐本地區記者站白站長奉命來到張兆林辦公室。李秘書長和孟維周在座。張書記就各級領導應如何為企業家撐腰,理直氣壯地支持改革這個問題發表了重要意見。指出,這個問題,我們地委一直是重視的,地委也是帶了頭的,全區總的來說是做得不錯的。但是,有些同誌做得不夠,個別同誌對這個舉措還有誤解。所以,我建議組織一次宣傳活動。群眾要靠正確的輿論引導。最後責成李秘書長負責牽頭,由地委辦、行署辦、宣傳部、記者站等單位抽調骨幹,具體研究落實。


    李秘書長叫白站長和孟維周到他辦公室去,三人先湊湊,搞個大致方案,到時再請有關單位的同誌談。


    湊一湊,湊一湊吧。李秘書長說。


    白站長說,聽李秘的,聽李秘的。


    孟維周也說,聽李秘的。


    李秘書長說,那好吧。我的意見,這次宣傳,內容上要有針對性,聲勢上要有震動性,組織上要有計劃性。現在的問題是,對於改革大家是有共識的,但落實到支持具體的改革者,情況就不容樂觀了。所以說,首先要以張書記的名義,寫一篇強調理直氣壯地支持改革者的理論文章,這個原則上由宣傳部和地委辦負責,另外,組織一篇長篇報導,宣傳地委一班人同企業家交朋友,為企業家排憂解難的事跡,這個原則上由行署辦和記者站負責。省報就上這兩篇,不在於多。同報社的具體聯繫工作,白站長負責。地區日報,除了上這兩篇文章外,還可以另外組織一些。我就這個意見,看兩位如何?


    白站長表示擁護。


    孟維周也說,這樣安排好。在孟維周看來,李秘書長雖然語言表達有些別扭,生硬地湊出個“三性”,但看問題還是看到點子上了,部署也很有條理。領導同誌講話的語法或邏輯毛病,孟維周也早習以為常了。


    李秘書長說,那好。小孟請通知一下幾個單位,明天上午八點半到地委會議室來開個會。


    孟白二人便告辭。出來後,白站長將孟維周拉到一邊,說,我不便同張書記和李秘講,你看怎麽參謀一下。文章當然要上的,但省裏報社那邊要意思一下,我們站裏沒有這個開支。孟維周說,這個好辦,按老規矩,我提醒李秘就是了,不必驚動張書記。


    半個月之後,文章先後在省報發表了。先發張書記的理論文章:《要理直氣壯地支持改革者》。這是一篇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好文章。過了幾天,又推出長篇報導:《人民公僕的情懷——××地委一班人做企業家朋友,為改革者撐腰》。


    十二


    張兆林收到了一封告狀信,告的正是唐半仙。信是孟維周拆的。一般的信,該怎麽處理,孟維周就代為處理了,不用交張書記過目。因為這封信關係重大,他不敢擅作主張。主要告唐半仙三件事,一是貪汙公款;二是生活腐化;三是經營失誤,企業虧損。情節具體,言之鑿鑿。署名物業公司職工李友竹。這讓張兆林很不好辦。前不久剛宣傳過地委領導同企業家交朋友的事跡,他自己還寫了理論文章。這當然是正確的。可那篇報導裏專門寫到了張書記同唐半仙交朋友的生動事例。張兆林猜不透是唐半仙得罪了職工,還是有更複雜的背景?他隱約感覺到,這似乎是沖他張兆林來的,可能還有更複雜的情景。張兆林見這信是電腦打的,說明告狀人肯定印了若幹份,其他領導也會收到的。這就很不好批示,弄不好幾個頭頭的批示意見有分歧,難免弄出矛盾。而且有人會拿他的批示去猜謎的。思索了好一陣子,他批示轉紀委。對這一類揭舉信的處理要慎重,既要重視問題,又要實事求是,更要有利於穩定企業,穩定人心。


    這是一道很有功底的批示。字麵意義不偏不倚,無可挑剔,聰明人一讀便知在暗示什麽,但誰也提不出理由說這是在暗示。那“這一類”三字亦是點睛之筆。這說明張書記關心的是類似的所有案件,這道批示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你說張書記同後半仙關係特別,但張書記對唐半仙案件連專門批示都沒有,隻是籠統就這一類案件的批示。有時,張書記批示什麽意見,難以盡意或不便盡意,孟維周心領神會,卻不在張書記麵前挑破。他便將有關人員找來,把張書記的批示交給他們,並口述一遍。口述當然按批示原文,一字不差,而聽的人一下就領會了。語言藝術就是這麽玄妙。孟維周的這套功夫,深得張書記的賞識。今天這關於唐半仙的批示,孟維周完全能夠透徹理解。但這個批件不會讓孟維周去送的,得由地委辦的正規公文渠道傳遞。孟維周相信紀委的領導也會領會的。孟維周也不希望唐半仙真的有什麽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場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躍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躍文並收藏官場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