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曾國藩以上四條,沒有一處明確表示他還要朝廷歸還李、楊所部等主張,而是繞來繞去,曲意示衷。


    曾國藩就是這樣向他的上司--皇帝和清政府表達他的願望和要求的。這也是以柔克剛之一法,清朝廷果然準奏,楊、李所部仍舊歸曾指揮。


    麵對領導,凡事須保持低調,講究以柔克剛。楊修自恃聰明才高,而不識時機亂下斷語而觸犯曹操引來殺身之禍就是很好的反麵例子。凡事講求中庸,委婉圓柔,才能融入人群,走進社會。英國的著名首相邱吉爾,在對英國國王所表現出來的委婉,無疑都是一個很好的典範。


    靈活處理意外情況


    曾國藩語錄:君子臨大難而不懼,視白刃若無也。


    譯文:君子在麵對大的困難從不畏懼,看到閃光的刀刃放在麵前就像沒看到一樣。


    大家知道,世界紛繁複雜,許多事情隨時都在發生變化。曾國藩認為,麵對這錯綜複雜的環境,做大事者必須善於處理變亂。處理變亂的基本點有這麽幾個方麵:一是善於根據不同情況作出不同的應變,不拘泥於成規,而是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多變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二是要跳出思維方法的固定模式,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全方位地看問題,不怕突發的事變。三是要臨變不驚,臨亂不慌,處理變亂要有恆心,有決心,有勇氣,不能手軟心慈。四是應當多注意總結、分析,在變亂發生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不至於事到臨頭,還不知如何應付,這樣就會使自己處於被動的局麵。五是麵對變亂要積極地尋找處理變亂的方法,而不能慌不擇路,毫無根據可循。


    宋朝的李允則有一次在軍中舉行酒宴,而甲杖庫起了火。李允則仍然飲酒作樂不停。沒過多久,火被撲滅了。李允則暗地裏派人拿著他的文書到贏州用茶葉箱子運載武器。不過十天,庫裏的武器又齊全了,而軍隊中誰也不知道這件事。


    事後,有關部門彈劾李允則不救火。宋真宗說:"李允則必然有話說,先問問他看。"李允則回答說:"兵器庫防火措施十分嚴密。這裏剛剛舉行酒宴,那裏就起了火,必定是內jian幹的。如果離開宴會而去救火,中了他的調虎高山之計,恐怕要發生意想不到的禍事。"


    上例說明一個道理,即麵對突發性的意外事件,應保持冷靜,不亂方寸,進而隨機應變,轉危為安。反之,手忙腳亂,驚慌失措,胡亂動作,就會導致不堪設想的後果。十分明顯,如李允則聽說失火後,和大家一起去匆忙滅火,那麽,後果一定是很糟糕的。而他並沒有這樣做,遇變不驚,臨危不亂,則掌握了事態發展的主動權。


    每臨大事有靜氣,遇變不驚,最重要的功用在於,在突發性事件麵前,拿出最及時最正確的決策。因為正確的決策來源於正確的思考,而正確的思考必須以冷靜的心境為前提。就是說,沒有遇變不驚的本事,就沒有隨機應變的能力。要想使自己在變幻莫測的外界環境前,盡可能決策正確,就必須養成每臨大事有靜氣的行為方式。


    第35節:第三章 曾國藩的圓融之道(8)


    《三國演義》裏曹操獻刀的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漢靈帝死後,董卓乘機專斷朝政,私自廢黜少帝,立陳留王為獻帝,引起滿朝文武的憤恨。曹操想方設法得到了董卓的寵信,想乘機刺殺董卓。


    書中寫道:"次日,曹操佩著寶刀來至相府,問:"丞相安在?"從人雲:"在小閣中。"操直入,見董卓坐於床上,呂布侍立於側。卓曰:"孟德來何遲?"操曰:"馬行遲耳。"卓顧謂布曰:"吾有西涼進來好馬,奉先可親揀一匹賜予孟德。"布領令而出。曹暗忖思:


    "此賊該死!"欲拔刀刺之,懼卓力大,未敢輕動。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側身而臥,轉而向內。操又曰:"此賊當休矣!"急掣寶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思董卓仰麵看衣鏡中,照見曹操在背後拔刀,急蹦問:"孟德何為?"時呂布已騎馬至閣外。操惶懼,持刀跪下曰:"操有寶刀一口,獻與恩相。"卓接視之,見其刀長尺餘,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果寶刀也;遂遞與呂布收了。操解鞘付布。卓引操出閣看馬,操謝曰:"願借試一騎。"卓就教與鞍轡。操牽馬出相府,加鞭望東南而去。"


    曹操拔刀欲刺董卓,而被身肥力大的董卓突然發現,這是一個非常驚險的場麵。在這一"大事"麵前,曹操基本上保持了鎮靜的心緒。雖然小說說他"惶懼",但那是一般人都具有的不自覺的心理,總的看,他保持了"靜氣"。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能從容地由"刺殺"改為"獻刀",否則,在那千鈞一髮的剎那間,怎麽會想出這樣一個合情合理無懈可擊的答案呢?


    宋代文學家蘇洵曾說"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製百動"。這也說明遇變應不驚,臨危應不亂,要善於自製,控製自己的感情行動,做出正確的判斷。在遇變和臨危之時,動不動就魯莽行事,


    動不動就發怒或不知所措的人是無事不敗的,從政尤其如此!


    在人的一生中,大多數時候是按部就班地從事著自己的工作,沒有什麽太大的變故,可是遇到危險、緊急的情況是難以避免的。危急情況發生時,因為人們大多沒有心理準備,所以往往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吃驚、恐慌。要處理這種情況,首先要沉著、鎮定、果敢、自信,不為危難所嚇倒,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這樣才能使他人不因你的緊張而更加恐慌和慌亂。其次我們應該看到危難已經臨頭,勢態緊急,隻有沉著還不夠,忍耐住、控製住自己的吃驚僅僅是第一步,緊接下來是善於順勢而行,引導著事態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凡事以忍讓為懷


    曾國藩語錄:鄰裏鄉親,萬不可造成讎隙,凡事必以忍讓為懷!


    怎樣與鄉親鄰裏相處,對於治家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與鄉親鄰裏關係處理得好,則可以使家庭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還可以在有困難的時候得到幫助,而處理得不好,則有可能造成讎隙,製造一些事端,這樣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那麽,曾國藩是怎樣來處理這些矛盾的呢?在這方麵他奉行的原則就是:讓他三尺又何妨!


    這個話含有一個典故,據《桐城縣誌》記載,康熙時期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地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家人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吳家。而張英回饋給老家人的是一首詩:"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主動在爭執線上退讓了三尺,下壘建牆,而鄰居吳氏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聞名中外的六尺之巷也就因此而成。


    鹹豐初年,曾國藩父與幾個兄弟還未分居的時候,家中為建新宅黃金堂,與鄰居為一牆之隔的地界發生爭執,幾至要打官司到湘鄉縣府。曾國滿在家將這一情況寫信告訴了在京師做官的兄長曾國藩。曾國藩收到此信後,聯想起古人的這首詩便寫了一封長信,並將這首詩附上。曾家父子兄弟讀過曾國藩的信和此詩後,胸襟豁然開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左手曾國藩,右手胡雪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月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月華並收藏左手曾國藩,右手胡雪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