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左手曾國藩,右手胡雪岩 作者:趙月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曾國藩語錄:凡人才高下,視其誌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而日趨汙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規,而日即高明。賢否智愚,所由區也。
翻譯:
人才的高下,主要根據它的誌趣高下來確定。誌向低獺的人才安於現狀,擺不脫世俗陋規的束縛,因而讓人覺得越來越卑汙。誌向遠大的人才仰慕古聖先賢,因此一天一天地高明起來,人才的優劣和智愚,就從此開始區別開了。
第20節:第二章 曾國藩的磨礪之功(9)
立誌固然很重要,但立什麽樣的誌則是更深一層次的題,誌向的高低決定他成就什麽樣的事業,擁有什麽樣的人生。曾國藩深知他自己是靠一種不流於俗的雄心壯誌而卓立於群的,因此,因此,曾國藩不僅反覆向子弟灌輸立誌的重要,而且還常具體地指點他們如何立誌、立什麽樣的誌。他在家信中說:
君子立誌,應有包融世間一切人和一切物的胸懷,有內以聖人道德為體、外以王者仁政為用的功業,然後才能對得起父母的生養,不愧為天地之間的一個完人。因此君子所憂慮的是德行不修煉,學問不精通。所以,當頑民得不到教化時,他們就深深憂慮;當蠻夷入侵中原時,他們就深深憂慮;當小人在位賢才受害時,他們就深深憂慮;當天下百姓得不到自己的恩擇時,他們就深深憂慮;這真是所謂悲天憫人啊!所有這一切才是君子所要憂慮的,至於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饑飽,肚俗之榮辱、貴賤和毀譽,君子從來就無暇顧及。
二十歲前的曾國藩。其實胸中並沒有遠大的這樣的"內聖外王"(
成就自己,就是所謂"內聖";成就外物,就是濟民利物,也就是"外王")的高尚誌趣。隻是在道光十年,其父覺得自己的才質不及兒子,自己所知的盡教完了,就把他送到衡陽汪覺鹿先生處學習了一年。此後,曾國藩眼界大開,助長了一些銳意進取的精神,特別是又回到本縣漣濱書院就讀時,得到師長劉元堂先生的欣賞,在劉元堂先生的栽培下,曾國藩痛下決心,毅然將原字伯涵改為滌生,按照他自己的解釋,"滌"就是"滌其舊汙之染","生"即"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意即告別舊我,走向新生之意。並給自己定下了一條座右銘:"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穫,隻問耕耘。"
他還經常借詩文以抒發自己的誌趣,自比於漢興之初的李斯、陳平、漢末的諸葛亮等"布衣之相",幻想"夜半霹靂從天降",將他這個生長在僻靜山鄉的巨才偉人振拔出來,用為國家棟樑。他十分自信地在詩中表示:蕩蕩青天不可上,天門雙螭勢吞象。豺狼虎豹守九關,厲齒磨牙誰敢仰?群烏啞啞叫紫宸,惜哉翅短難長往。一朝孤鳳鳴雲中,震斷九州無凡鄉。他相信自己終有一天,如同雲中展翅翱翔的孤鳳一樣不鳴則已,一鳴則引來九州的震動;如同生長在深山中的巨材一樣,有朝一日成為國家大廈的棟樑。
曾國藩的誌趣,也可以從他的治學目的論上邊體現出來。每個人治學都有自己的目的,或想躋身仕途,或想發家致富,或想陶冶性情,或想消遣自娛,或想著書立說以警後人。正如"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曾國藩雖然是通過科舉考試而獲得官位進而得以升遷的,但他對箝製心智、殘害性情的科舉製度卻貶損有加,他主張治學的目的應在於"修身、齊家、治國、乎天下",或叫作進德與修業。在給諸弟的信中曾國藩說:"吾輩讀書,隻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述,以圖自衛其身。"一方麵,他繼承了先秦孔子、孟子、墨子的觀點,認為讀書是為了提高品德情操,增長知識才幹,使自己成為"賢人"、"君子"以至"聖人"。一方麵秉承宋朝朱熹之學說,主張讀書要"明天理"。從孔子到朱熹,都反對為個人消遣和利祿名譽讀書。但另一方麵他又不拘於朱熹的"性命"、"道德"空談,而繼宋朝陳亮"經世致用"之說,認為讀書大可報國為民,小可修業謀生,以自衛其身。因此,可以說在為什麽讀書的問題上,曾氏是在繼承古代各種觀點的合理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較為客觀、切合實際的新的讀書觀。首先曾氏明白表示自己讀書不是為榮辱得失,而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衛身謀身是人最起碼的生理需要,它與追求功名利祿有著本質的不同,曾氏是反對為一體之屈伸、一家之饑飽而讀書的,因此他認為讀書又以報國為民為最終目的:"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皆我分內事也。若讀書不能體貼到身上去,謂此三項,與我身毫不相涉,則讀書何用?"然時至今日,也還不乏讀書為混文憑之人,讀書為混官做之人,讀書為時髦、為裝飾之人,總之是為一體之屈伸。
第21節:第二章 曾國藩的磨礪之功(10)
為一體之屈伸而讀書者,雖有所成,但隻會小;為報國為民而讀書者,雖路途遠,但必將成其大、立其功。由此,我們想到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帽起而讀書"的壯語。周恩來有一心為國、鞠躬盡瘁的美名於世。足以讓後人世代睹仰,因而成為一代偉人。曾國藩的進德修身的延伸便是既成就自己,也成就別人,其明哲保身的思想依然存在。但是他能夠提出讀書的最遠目的是報國為民,已實屬不易。
正是抱著這種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的誌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作為基本人生信條,曾國藩才從一個"朝為田舍郎"到一個"暮登天子堂"再到一個"中興以來,士人而已"的封疆大吏,成就他的非凡人生。
人的立誌固然重要,但立什麽樣的誌更至關重要。不同的誌向決定自己今後的人生,立誌流於俗則會使自己總天患得患失,所成就的事業也自然會小。立誌不流於俗則會使我們奮發有為,所成就的事業也就自然會大。今天立誌我們雖然不必像曾國藩那樣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為自己的目標,但是把樹立做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的人卻是應有之義,這們我們才能在自己的平時作為中以勤奮的耕耘、堅忍的毅誌來不斷地充實自己,才不為個人一時的患得患失遮住雙眼而迷失了正確的方向。
身心須兼治
曾國藩語錄:養身之道,以"君逸臣勞"四字為要。減少思慮,排除煩惱,二者用來清心,就是說"君逸"。常常行步走動,筋骨常動彈,"臣勞"說的是這個。
曾國藩精於養身。調理元氣、護養心性的方法是:血氣剛強,要用安靜加以柔和;思慮深沉,要用坦誠忠直作為要求;勇敢堅毅但過於凶暴,要用經常的訓導加以輔助,使其不越正軌;行為急躁,要加以節製;氣量狹隘,要設法使其胸懷寬闊;品行卑下,貪圖小利,要用遠大的誌向進行激發;才能低下,學識平庸,要用良師益友進行輔導;舉止輕浮,生活懶散,自暴自棄,要使之明白由此引起的禍患;單純樸實,誠懇忠厚,則要使這種品行符合禮樂,並引導其學會思考問題。凡是調理元氣,護養心性的方法,最直接的途徑是依禮而行,最關鍵的是得到好的老師,最能發揮神妙作用的是專心致誌。以上就是調理元氣,護養心性的方法。
翻譯:
人才的高下,主要根據它的誌趣高下來確定。誌向低獺的人才安於現狀,擺不脫世俗陋規的束縛,因而讓人覺得越來越卑汙。誌向遠大的人才仰慕古聖先賢,因此一天一天地高明起來,人才的優劣和智愚,就從此開始區別開了。
第20節:第二章 曾國藩的磨礪之功(9)
立誌固然很重要,但立什麽樣的誌則是更深一層次的題,誌向的高低決定他成就什麽樣的事業,擁有什麽樣的人生。曾國藩深知他自己是靠一種不流於俗的雄心壯誌而卓立於群的,因此,因此,曾國藩不僅反覆向子弟灌輸立誌的重要,而且還常具體地指點他們如何立誌、立什麽樣的誌。他在家信中說:
君子立誌,應有包融世間一切人和一切物的胸懷,有內以聖人道德為體、外以王者仁政為用的功業,然後才能對得起父母的生養,不愧為天地之間的一個完人。因此君子所憂慮的是德行不修煉,學問不精通。所以,當頑民得不到教化時,他們就深深憂慮;當蠻夷入侵中原時,他們就深深憂慮;當小人在位賢才受害時,他們就深深憂慮;當天下百姓得不到自己的恩擇時,他們就深深憂慮;這真是所謂悲天憫人啊!所有這一切才是君子所要憂慮的,至於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饑飽,肚俗之榮辱、貴賤和毀譽,君子從來就無暇顧及。
二十歲前的曾國藩。其實胸中並沒有遠大的這樣的"內聖外王"(
成就自己,就是所謂"內聖";成就外物,就是濟民利物,也就是"外王")的高尚誌趣。隻是在道光十年,其父覺得自己的才質不及兒子,自己所知的盡教完了,就把他送到衡陽汪覺鹿先生處學習了一年。此後,曾國藩眼界大開,助長了一些銳意進取的精神,特別是又回到本縣漣濱書院就讀時,得到師長劉元堂先生的欣賞,在劉元堂先生的栽培下,曾國藩痛下決心,毅然將原字伯涵改為滌生,按照他自己的解釋,"滌"就是"滌其舊汙之染","生"即"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意即告別舊我,走向新生之意。並給自己定下了一條座右銘:"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穫,隻問耕耘。"
他還經常借詩文以抒發自己的誌趣,自比於漢興之初的李斯、陳平、漢末的諸葛亮等"布衣之相",幻想"夜半霹靂從天降",將他這個生長在僻靜山鄉的巨才偉人振拔出來,用為國家棟樑。他十分自信地在詩中表示:蕩蕩青天不可上,天門雙螭勢吞象。豺狼虎豹守九關,厲齒磨牙誰敢仰?群烏啞啞叫紫宸,惜哉翅短難長往。一朝孤鳳鳴雲中,震斷九州無凡鄉。他相信自己終有一天,如同雲中展翅翱翔的孤鳳一樣不鳴則已,一鳴則引來九州的震動;如同生長在深山中的巨材一樣,有朝一日成為國家大廈的棟樑。
曾國藩的誌趣,也可以從他的治學目的論上邊體現出來。每個人治學都有自己的目的,或想躋身仕途,或想發家致富,或想陶冶性情,或想消遣自娛,或想著書立說以警後人。正如"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曾國藩雖然是通過科舉考試而獲得官位進而得以升遷的,但他對箝製心智、殘害性情的科舉製度卻貶損有加,他主張治學的目的應在於"修身、齊家、治國、乎天下",或叫作進德與修業。在給諸弟的信中曾國藩說:"吾輩讀書,隻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述,以圖自衛其身。"一方麵,他繼承了先秦孔子、孟子、墨子的觀點,認為讀書是為了提高品德情操,增長知識才幹,使自己成為"賢人"、"君子"以至"聖人"。一方麵秉承宋朝朱熹之學說,主張讀書要"明天理"。從孔子到朱熹,都反對為個人消遣和利祿名譽讀書。但另一方麵他又不拘於朱熹的"性命"、"道德"空談,而繼宋朝陳亮"經世致用"之說,認為讀書大可報國為民,小可修業謀生,以自衛其身。因此,可以說在為什麽讀書的問題上,曾氏是在繼承古代各種觀點的合理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較為客觀、切合實際的新的讀書觀。首先曾氏明白表示自己讀書不是為榮辱得失,而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衛身謀身是人最起碼的生理需要,它與追求功名利祿有著本質的不同,曾氏是反對為一體之屈伸、一家之饑飽而讀書的,因此他認為讀書又以報國為民為最終目的:"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皆我分內事也。若讀書不能體貼到身上去,謂此三項,與我身毫不相涉,則讀書何用?"然時至今日,也還不乏讀書為混文憑之人,讀書為混官做之人,讀書為時髦、為裝飾之人,總之是為一體之屈伸。
第21節:第二章 曾國藩的磨礪之功(10)
為一體之屈伸而讀書者,雖有所成,但隻會小;為報國為民而讀書者,雖路途遠,但必將成其大、立其功。由此,我們想到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帽起而讀書"的壯語。周恩來有一心為國、鞠躬盡瘁的美名於世。足以讓後人世代睹仰,因而成為一代偉人。曾國藩的進德修身的延伸便是既成就自己,也成就別人,其明哲保身的思想依然存在。但是他能夠提出讀書的最遠目的是報國為民,已實屬不易。
正是抱著這種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的誌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作為基本人生信條,曾國藩才從一個"朝為田舍郎"到一個"暮登天子堂"再到一個"中興以來,士人而已"的封疆大吏,成就他的非凡人生。
人的立誌固然重要,但立什麽樣的誌更至關重要。不同的誌向決定自己今後的人生,立誌流於俗則會使自己總天患得患失,所成就的事業也自然會小。立誌不流於俗則會使我們奮發有為,所成就的事業也就自然會大。今天立誌我們雖然不必像曾國藩那樣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為自己的目標,但是把樹立做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的人卻是應有之義,這們我們才能在自己的平時作為中以勤奮的耕耘、堅忍的毅誌來不斷地充實自己,才不為個人一時的患得患失遮住雙眼而迷失了正確的方向。
身心須兼治
曾國藩語錄:養身之道,以"君逸臣勞"四字為要。減少思慮,排除煩惱,二者用來清心,就是說"君逸"。常常行步走動,筋骨常動彈,"臣勞"說的是這個。
曾國藩精於養身。調理元氣、護養心性的方法是:血氣剛強,要用安靜加以柔和;思慮深沉,要用坦誠忠直作為要求;勇敢堅毅但過於凶暴,要用經常的訓導加以輔助,使其不越正軌;行為急躁,要加以節製;氣量狹隘,要設法使其胸懷寬闊;品行卑下,貪圖小利,要用遠大的誌向進行激發;才能低下,學識平庸,要用良師益友進行輔導;舉止輕浮,生活懶散,自暴自棄,要使之明白由此引起的禍患;單純樸實,誠懇忠厚,則要使這種品行符合禮樂,並引導其學會思考問題。凡是調理元氣,護養心性的方法,最直接的途徑是依禮而行,最關鍵的是得到好的老師,最能發揮神妙作用的是專心致誌。以上就是調理元氣,護養心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