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章 安陵容與甄嬛對調身份2
綜影視從安陵容重生開始 作者:常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甄嬛,年二八有一,鬆陽縣縣丞之女。”
太監喊了一遍,甄嬛側著頭對沈眉莊笑,當作沒聽到。
太監無奈又喊:“甄嬛。。。”
皇帝聽著兩遍的唱報聲,皺起了眉:“殿前失儀,拖出去!”
聞言,甄嬛立馬抬起了頭看向了皇帝。
皇帝與甄嬛兩人一經對視,皇帝立馬改口道:“且慢!”
太後見到甄嬛的臉,附和道:“此秀女不但殿前失儀,未經允許還直視龍顏,確實該重罰。”
皇帝咳嗽一聲,聲音溫和了幾分,問道:“剛才何故未曾聽到傳報?”
甄嬛不卑不亢地回:“臣女首見天顏,一時被皇上的龍威所攝,並非有心失儀。”
皇帝轉頭對太後說:“皇額娘,朝堂上的官員,學富五車。頭一回見兒子,有的也會兩股戰戰,答非所為。”
太後卻並不想甄嬛入選,這樣的臉,入選後,肯定會影響宜修的後位。
太後開口道:“即便如此,秀女姓甄,名諱犯上。”
皇帝又說起了江南二喬跟甄宓,最後問道:“甄嬛,是哪一個嬛?”
甄嬛脫口就是豔詩,太後直接皺起了眉。
甄嬛又被要求上前,躲過茶水和貓,孫妙青又被嚇倒了。
這一回,皇帝也不能開口說孫妙青失儀,把人拖出去。
剛剛甄嬛那麽多錯,皇帝都能說沒事,現在要是再把孫妙青拖出去,那就是在打自己的臉。
太後見攔不住皇帝,隻好閉上了嘴。
孫妙青沒有無辜被牽連,但也沒有中選。
從體元殿出來,甄嬛口是心非地說:“我真希望沒有中選。”
沈眉莊寬慰著甄嬛,說道:“既然來了京城,就住到我家吧?”
甄嬛心中傲氣的很,並不想去好姐妹家寄人籬下,回道:“客棧住著還算合宜,就不去府中叨擾了。”
沈眉莊知道甄嬛的性子,也不再邀請。
甄嬛出了宮門後,等候多時的浣碧問道:“小姐,怎麽樣了?”
甄嬛一臉不高興:“中選了。”
浣碧歡天喜地道:“太好了,老爺讓我跟著小姐,還真沒有錯。”
另一邊,安陵容回到京城的安府。
安比槐帶著林秀,還有眾姨娘們迎接。
安陵容扶起林秀說:“娘,女兒不負眾望。”
進府後,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用起了飯。
皇宮裏,皇帝看著秀女名單,念著甄嬛的名字,一臉的迫不及待。
皇後過來後問起秀女的位分,說道:“大理寺少卿之女,包衣佐領之女,都封的常在。”
“甄氏出身太過低微,與她同封為常在,還有封號,恐怕會惹前朝不滿。”
皇帝歎氣道:“若不是甄氏出身低微,朕原是想封她為貴人的。”
皇後聽了這話,心中對甄嬛的警戒提升了一個等級。
皇帝最後決定道:“那便給甄氏答應的位分,封號不變,安氏跟夏氏也各賜封號。”
“安氏節儉,孔明曾曰:儉以養德,便賜德字封號。”
“夏氏嘛,明豔動人,賜嫣字為她的封號。”
德常在?
皇後聽完皇帝的話,嘴角抽了抽。
(有看過《燃犀記事》的麽,每一個故事的主角,都想給她一個好結局。沒看過的,不要輕易去看,太過感人。)
太監喊了一遍,甄嬛側著頭對沈眉莊笑,當作沒聽到。
太監無奈又喊:“甄嬛。。。”
皇帝聽著兩遍的唱報聲,皺起了眉:“殿前失儀,拖出去!”
聞言,甄嬛立馬抬起了頭看向了皇帝。
皇帝與甄嬛兩人一經對視,皇帝立馬改口道:“且慢!”
太後見到甄嬛的臉,附和道:“此秀女不但殿前失儀,未經允許還直視龍顏,確實該重罰。”
皇帝咳嗽一聲,聲音溫和了幾分,問道:“剛才何故未曾聽到傳報?”
甄嬛不卑不亢地回:“臣女首見天顏,一時被皇上的龍威所攝,並非有心失儀。”
皇帝轉頭對太後說:“皇額娘,朝堂上的官員,學富五車。頭一回見兒子,有的也會兩股戰戰,答非所為。”
太後卻並不想甄嬛入選,這樣的臉,入選後,肯定會影響宜修的後位。
太後開口道:“即便如此,秀女姓甄,名諱犯上。”
皇帝又說起了江南二喬跟甄宓,最後問道:“甄嬛,是哪一個嬛?”
甄嬛脫口就是豔詩,太後直接皺起了眉。
甄嬛又被要求上前,躲過茶水和貓,孫妙青又被嚇倒了。
這一回,皇帝也不能開口說孫妙青失儀,把人拖出去。
剛剛甄嬛那麽多錯,皇帝都能說沒事,現在要是再把孫妙青拖出去,那就是在打自己的臉。
太後見攔不住皇帝,隻好閉上了嘴。
孫妙青沒有無辜被牽連,但也沒有中選。
從體元殿出來,甄嬛口是心非地說:“我真希望沒有中選。”
沈眉莊寬慰著甄嬛,說道:“既然來了京城,就住到我家吧?”
甄嬛心中傲氣的很,並不想去好姐妹家寄人籬下,回道:“客棧住著還算合宜,就不去府中叨擾了。”
沈眉莊知道甄嬛的性子,也不再邀請。
甄嬛出了宮門後,等候多時的浣碧問道:“小姐,怎麽樣了?”
甄嬛一臉不高興:“中選了。”
浣碧歡天喜地道:“太好了,老爺讓我跟著小姐,還真沒有錯。”
另一邊,安陵容回到京城的安府。
安比槐帶著林秀,還有眾姨娘們迎接。
安陵容扶起林秀說:“娘,女兒不負眾望。”
進府後,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用起了飯。
皇宮裏,皇帝看著秀女名單,念著甄嬛的名字,一臉的迫不及待。
皇後過來後問起秀女的位分,說道:“大理寺少卿之女,包衣佐領之女,都封的常在。”
“甄氏出身太過低微,與她同封為常在,還有封號,恐怕會惹前朝不滿。”
皇帝歎氣道:“若不是甄氏出身低微,朕原是想封她為貴人的。”
皇後聽了這話,心中對甄嬛的警戒提升了一個等級。
皇帝最後決定道:“那便給甄氏答應的位分,封號不變,安氏跟夏氏也各賜封號。”
“安氏節儉,孔明曾曰:儉以養德,便賜德字封號。”
“夏氏嘛,明豔動人,賜嫣字為她的封號。”
德常在?
皇後聽完皇帝的話,嘴角抽了抽。
(有看過《燃犀記事》的麽,每一個故事的主角,都想給她一個好結局。沒看過的,不要輕易去看,太過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