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幼跟著兄弟們讀書,每一篇文章都要背上120遍。


    這世上的書,除非是皇帝沒有看過,否則說起道理來,誰能與之相較。


    皇帝點了點頭,有些欣賞道:“你這樣就很好,雖隻是女兒家的小心思,卻也十分靈巧。”


    “凡事未雨綢繆,說的便是這個。”


    安陵容不會在皇帝麵前賣弄,但也不能像前世那樣裝作什麽都不明白。


    與皇帝相處久了,就知道皇帝既要女人溫順聽話,美麗動人,還要她是解語花。


    雖然不是天天談詩論詞,但皇帝說十回,有八回你都說不出什麽來,那皇帝就會覺得你太無趣了。


    太無趣的人,在這宮裏頭爭寵,付出的東西那就要更多一些才行。


    不懂可以問,懂一些的,就按女兒家的心思來說。


    皇帝也就聽一樂,還真的放心上不成?


    前世,人人都以為是甄嬛扳倒年氏一族。


    可是真正做計劃的人是皇帝和太後,甄嬛不過是一顆棋子罷了。


    隻是皇帝沒想到甄嬛那樣狠,非得要把華妃給逼死。


    端妃明明說了甄嬛小產與華妃沒有太大關係,甄嬛前世從延慶殿出來問溫實初,說去翊坤宮之前就覺得不適,溫實初也說可能是從前吃避寵藥的原因。


    可甄嬛還是執意要讓華妃死,想來,甄嬛還是想借此確認自己在皇上心中的位置。


    從入宮前,甄嬛就有與華妃一較高低的心思。把芳若對華妃的介紹,從家世引到容貌上。


    可是甄嬛還是算錯了自己的份量,在皇帝心裏,甄嬛一直是個替身。


    而死去的華妃,才是那個真正有份量的人。


    所以純元舊衣出場後,皇帝才會對甄嬛那樣的不留情麵。


    甄嬛自然也意識到了,皇帝為何會突然絕情。


    即便是皇帝在甄嬛生下朧月後,說要複甄嬛的妃位,甄嬛依舊拋下剛出生的朧月要走。


    即便是甄遠道當眾忤逆皇帝,說皇帝行文字獄,被判流放寧古塔。


    此時此刻,正是到了需要甄嬛在宮中為家人周旋之時,甄嬛也不顧家人的安危執意要出宮。


    甄嬛是從那一刻,才明白皇帝。


    隻有人死了,分別了,皇帝才會意識到眼前人的重要性,才會回心轉意。


    例如先皇後純元,例如被甄嬛逼死的華妃。


    要是一直杵在皇帝跟前,皇帝懷念著華妃,那甄嬛這個逼死華妃的人,必會被皇帝遷怒。


    時日長久下去,甄嬛不僅不會有從前的榮光,反倒會被皇帝真正的冷落,且沒有翻身的機會。


    就像那些話本子裏,落跑的甜妻一樣。


    若是一直在男人麵前,隻會成為惡毒女配。


    而久別重逢,失而再得的喜悅,能讓一段感情再次升溫,且會多幾分珍惜。


    自然,甄嬛即便是離宮,也留有後手。


    把朧月留在宮中,能讓皇帝時不時能想起幾分甄嬛。


    知道沈眉莊不爭寵,會冷落皇帝,那朧月放在沈眉莊那邊就少了價值。


    沈眉莊的嬪位,也隻需要太後一句話的事。


    不存在不是主位妃嬪,不能撫養公主一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視從安陵容重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容並收藏綜影視從安陵容重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