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唐劍一書退甘寧,陸遜兩言說孫權
三國:當不成謀士我隻好四分天下 作者:躺平菜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法正見唐劍仍然堅持不去招攬甘寧,很快也就反應過來,唐劍這是以退為進之計。
唐劍與甘寧之間的關係是義。
而甘寧與孫權的關係是忠。
唐劍如果催促甘寧投自己,那是逼著他做出不忠之舉。
甘寧肯定不會聽從,如果把他逼得太過,有可能反而會適得其反,讓甘寧下定決心幫助孫權來攻我方。
但是如果孫權催他來攻建唐劍,那就是逼著他做出不義之舉。
這樣也會讓甘寧非常反感,導致他有可能會做出離開孫權的決定。
法正明白過後,便問道:
“不知主公有何計策,可讓甘將軍退出蕪湖?”
唐劍聽後,淡淡說道:
“我聽說廬江的糧草都屯在皖城,我寫一封信給甘寧,讓他向孫權請命去攻皖城,這樣他既能獲得功勞,又不用參加對我們的作戰,甘寧肯定會聽從。”
眾人聽後,都紛紛讚歎起來!
“主公不愧是連孔明都能駁倒的人,這個計策,確實可以讓甘寧退出蕪湖,並且還能拉住他的好感。”
“將來孫權若敗,甘寧定會來投,主公此番以退為進之計,著實可行!”
眾人經過評估過後,都覺得這個辦法很好,於是都不再反對 唐劍提出的這個計策。
隨後0剩下來的時間裏,大家又繼續開始了沙盤上的推演。
唐劍對於這種大兵團作戰沒有什麽心得,雖然他確實也創了業,但是至今他總共也就幹掉過一個隥城的蔡嫋,還有一個丹陽的媯覽。
其他作戰,都是最多提出一個目標和方向,製定一些計劃,然後就讓將領們自己去發揮。
當然,從整體來看,確實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加上講武堂的創辦,將領和學員們開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作戰理念。
所以唐劍沒有必要再作戰問題上去指手畫腳。
他隻需要提供足夠的糧草器械,俸祿撫恤。然後把戰場交給那些真正上戰場拚殺的人就可以了。
…………
牛渚。
大雨。
甘寧水軍大營裏。
潮濕的風吹開了帳簾,把隨風飛灑的雨水灌入帳中。
甘寧的心情,也如同這風雨一般,起伏、壓抑。
今天已經是孫權第二次催他動兵,開始向廣陵方向布局了,伺機進攻唐劍了。
可是他心裏卻一直不想真的與唐劍作戰,但是孫權卻緊催不已。
這讓他連續幾天都沒能睡好覺,吃好飯。
“將軍。”
正在甘寧恍惚的時候,一個士兵冒著大雨進到帳中。
然後從背上取下一個包裹完好的牛皮袋子。
“是主公又發來催兵凋令了麽。”
士兵不知道他為什麽會這麽問,但是他搖頭回答道:
“啟稟將軍,這是建業唐侯派人送來的書信,說請將軍一定過目。”
甘寧聽到唐侯二字,心情便頓時沉重起來。
如今,三年之約已經快到了,唐劍寫信過來,是不是要催他趕緊離開孫權,過去投他?
如今,孫權也催他攻唐劍,唐劍也寫信來,不知道所謂何事。
他這幾天,一直為這件事糾結,整個人都顯得十分焦躁不安。
隨後,甘寧慢慢站了起來,將信接在手裏。
士兵隨後就冒著雨退了出去。
這些年來,孫權對他還是很不錯的。最起碼待遇比在荊州黃祖那裏好了幾十倍。
他有了家業,也在赤壁之戰中留名,可以說初步實現了他想要投一明主,留個身前身後名的願望。
如果沒有當初在船上和唐劍的那一場打賭,那麽他這一生就會和江東綁定在一起,成為江東的一個名將。
可是命運就是喜歡作弄人。
當時他鬱鬱不得誌,到了孫權麾下又幾次被淩統尋仇,而孫權也是端水大師,為了安撫淩統,厚賞淩統,將他打發到了夏口。
於是才遇上了唐劍,也因為當時心境,與唐劍打了一個不該打的賭。
可如今,他算得上功成名就,如果離開孫權,那就是背叛。
但是如果不離開孫權,那麽他就是言而無信。
這讓這位把忠義二字看得很重的漢子眉頭緊鎖,進退兩難。
甘寧猶豫了一下,還是取出信件,抖開一看。
由於下雨,導致書信也有些潮濕,但是也不影響觀看。
甘寧將書信展開,隻見上麵寫道:
興霸吾兄,見字如晤。
三年之前,弟蒙兄慷慨相贈,得金珠銀錢、船隻人手,才掙得基業,弟之家業,大半皆吾兄所賜也。
今吳侯與我交惡,兩家水火不容,兄為吳侯大將,吳侯必派兄攻我。
兄若不攻,則失其忠。
兄若攻我,則失其義也。
故為兄謀得一策,可解兄眼下之困:
近來探得曹操將廬江糧草皆屯與皖,兄可向吳侯請命去攻皖城,如此可遠離這是非之地。
肺腑之言,望兄察之!
甘寧看完書信,頓時緊鎖著的眉頭都舒展來了。
唐劍還是那個老樣子,一直在說當年受了他的恩惠,從來沒有忘記過。
並且通篇沒有提過當年的三年之約,也不要求他做出抉擇。
反而是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回兵去攻有糧草囤積的廬江皖城。
這樣一來,就可以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不用那麽為難了。
甘寧看後,不免長歎道:
“有建明這樣的摯友,此生何憾?”
隨即,便根據唐劍的辦法,給孫權寫了一封信,發往豫章。
書信在七天後送達孫權手上,孫權抖開看後,然後將書信扔在一邊,冷哼道:“這個甘興霸,大戰之前,竟然為了唐建明不尊我令,該當軍法!”
旁邊陸遜、呂蒙、、魯肅、張昭等人俱在,便問孫權出了什麽事?
於是孫權便將書信遞給他們觀看。
呂蒙看後,義憤填膺,想要親自去往蕪湖查辦甘寧。
但是其他幾個人卻默不作聲。
呂蒙見狀,氣憤的問道:
“甘寧為了不和唐建明交戰,臨陣推脫,如此大罪,你們竟然如此不以為然?是何道理?”
陸遜說道:“子明稍安勿躁,那甘寧乃忠義之人,又與唐劍交情甚好,不忍與唐劍交手,若逼他太緊,隻怕他反而去投了唐劍,於我軍不利。”
“如今他既然主動來信,說明了情況,並且提出前往攻皖城,那麽我倒是認為主公應該準他前往。”
孫權腦子沒有陸遜轉的快,並且氣性很大,見連陸遜都為他開脫,不由得生氣的道:
“伯言,連你也為甘寧開脫嗎?”
陸遜據理力爭道:“回主公,屬下並非是為甘將軍開脫。”
“而是甘寧與唐劍有交情,若逼他去攻唐劍,怕也未必會盡全力,還有反叛的風險。”
“倒不如讓他去攻皖城,奪下廬江的屯糧之所,待我軍在江東德勝,就可以用皖城作為前哨,攻取合肥,進而北上中原,這對主公有百利而無一害也!”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我軍在江東未取得進展,那麽也可以保持現狀,派一名大將守住江東防線,主公親率一軍渡過長江,從皖城向北攻擊合肥。”
陸遜這一番論述,又打開了另一個可能性。
孫權聽後,也是心中動搖,手拈胡須,開始陷入沉思。
唐劍與甘寧之間的關係是義。
而甘寧與孫權的關係是忠。
唐劍如果催促甘寧投自己,那是逼著他做出不忠之舉。
甘寧肯定不會聽從,如果把他逼得太過,有可能反而會適得其反,讓甘寧下定決心幫助孫權來攻我方。
但是如果孫權催他來攻建唐劍,那就是逼著他做出不義之舉。
這樣也會讓甘寧非常反感,導致他有可能會做出離開孫權的決定。
法正明白過後,便問道:
“不知主公有何計策,可讓甘將軍退出蕪湖?”
唐劍聽後,淡淡說道:
“我聽說廬江的糧草都屯在皖城,我寫一封信給甘寧,讓他向孫權請命去攻皖城,這樣他既能獲得功勞,又不用參加對我們的作戰,甘寧肯定會聽從。”
眾人聽後,都紛紛讚歎起來!
“主公不愧是連孔明都能駁倒的人,這個計策,確實可以讓甘寧退出蕪湖,並且還能拉住他的好感。”
“將來孫權若敗,甘寧定會來投,主公此番以退為進之計,著實可行!”
眾人經過評估過後,都覺得這個辦法很好,於是都不再反對 唐劍提出的這個計策。
隨後0剩下來的時間裏,大家又繼續開始了沙盤上的推演。
唐劍對於這種大兵團作戰沒有什麽心得,雖然他確實也創了業,但是至今他總共也就幹掉過一個隥城的蔡嫋,還有一個丹陽的媯覽。
其他作戰,都是最多提出一個目標和方向,製定一些計劃,然後就讓將領們自己去發揮。
當然,從整體來看,確實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加上講武堂的創辦,將領和學員們開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作戰理念。
所以唐劍沒有必要再作戰問題上去指手畫腳。
他隻需要提供足夠的糧草器械,俸祿撫恤。然後把戰場交給那些真正上戰場拚殺的人就可以了。
…………
牛渚。
大雨。
甘寧水軍大營裏。
潮濕的風吹開了帳簾,把隨風飛灑的雨水灌入帳中。
甘寧的心情,也如同這風雨一般,起伏、壓抑。
今天已經是孫權第二次催他動兵,開始向廣陵方向布局了,伺機進攻唐劍了。
可是他心裏卻一直不想真的與唐劍作戰,但是孫權卻緊催不已。
這讓他連續幾天都沒能睡好覺,吃好飯。
“將軍。”
正在甘寧恍惚的時候,一個士兵冒著大雨進到帳中。
然後從背上取下一個包裹完好的牛皮袋子。
“是主公又發來催兵凋令了麽。”
士兵不知道他為什麽會這麽問,但是他搖頭回答道:
“啟稟將軍,這是建業唐侯派人送來的書信,說請將軍一定過目。”
甘寧聽到唐侯二字,心情便頓時沉重起來。
如今,三年之約已經快到了,唐劍寫信過來,是不是要催他趕緊離開孫權,過去投他?
如今,孫權也催他攻唐劍,唐劍也寫信來,不知道所謂何事。
他這幾天,一直為這件事糾結,整個人都顯得十分焦躁不安。
隨後,甘寧慢慢站了起來,將信接在手裏。
士兵隨後就冒著雨退了出去。
這些年來,孫權對他還是很不錯的。最起碼待遇比在荊州黃祖那裏好了幾十倍。
他有了家業,也在赤壁之戰中留名,可以說初步實現了他想要投一明主,留個身前身後名的願望。
如果沒有當初在船上和唐劍的那一場打賭,那麽他這一生就會和江東綁定在一起,成為江東的一個名將。
可是命運就是喜歡作弄人。
當時他鬱鬱不得誌,到了孫權麾下又幾次被淩統尋仇,而孫權也是端水大師,為了安撫淩統,厚賞淩統,將他打發到了夏口。
於是才遇上了唐劍,也因為當時心境,與唐劍打了一個不該打的賭。
可如今,他算得上功成名就,如果離開孫權,那就是背叛。
但是如果不離開孫權,那麽他就是言而無信。
這讓這位把忠義二字看得很重的漢子眉頭緊鎖,進退兩難。
甘寧猶豫了一下,還是取出信件,抖開一看。
由於下雨,導致書信也有些潮濕,但是也不影響觀看。
甘寧將書信展開,隻見上麵寫道:
興霸吾兄,見字如晤。
三年之前,弟蒙兄慷慨相贈,得金珠銀錢、船隻人手,才掙得基業,弟之家業,大半皆吾兄所賜也。
今吳侯與我交惡,兩家水火不容,兄為吳侯大將,吳侯必派兄攻我。
兄若不攻,則失其忠。
兄若攻我,則失其義也。
故為兄謀得一策,可解兄眼下之困:
近來探得曹操將廬江糧草皆屯與皖,兄可向吳侯請命去攻皖城,如此可遠離這是非之地。
肺腑之言,望兄察之!
甘寧看完書信,頓時緊鎖著的眉頭都舒展來了。
唐劍還是那個老樣子,一直在說當年受了他的恩惠,從來沒有忘記過。
並且通篇沒有提過當年的三年之約,也不要求他做出抉擇。
反而是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回兵去攻有糧草囤積的廬江皖城。
這樣一來,就可以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不用那麽為難了。
甘寧看後,不免長歎道:
“有建明這樣的摯友,此生何憾?”
隨即,便根據唐劍的辦法,給孫權寫了一封信,發往豫章。
書信在七天後送達孫權手上,孫權抖開看後,然後將書信扔在一邊,冷哼道:“這個甘興霸,大戰之前,竟然為了唐建明不尊我令,該當軍法!”
旁邊陸遜、呂蒙、、魯肅、張昭等人俱在,便問孫權出了什麽事?
於是孫權便將書信遞給他們觀看。
呂蒙看後,義憤填膺,想要親自去往蕪湖查辦甘寧。
但是其他幾個人卻默不作聲。
呂蒙見狀,氣憤的問道:
“甘寧為了不和唐建明交戰,臨陣推脫,如此大罪,你們竟然如此不以為然?是何道理?”
陸遜說道:“子明稍安勿躁,那甘寧乃忠義之人,又與唐劍交情甚好,不忍與唐劍交手,若逼他太緊,隻怕他反而去投了唐劍,於我軍不利。”
“如今他既然主動來信,說明了情況,並且提出前往攻皖城,那麽我倒是認為主公應該準他前往。”
孫權腦子沒有陸遜轉的快,並且氣性很大,見連陸遜都為他開脫,不由得生氣的道:
“伯言,連你也為甘寧開脫嗎?”
陸遜據理力爭道:“回主公,屬下並非是為甘將軍開脫。”
“而是甘寧與唐劍有交情,若逼他去攻唐劍,怕也未必會盡全力,還有反叛的風險。”
“倒不如讓他去攻皖城,奪下廬江的屯糧之所,待我軍在江東德勝,就可以用皖城作為前哨,攻取合肥,進而北上中原,這對主公有百利而無一害也!”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我軍在江東未取得進展,那麽也可以保持現狀,派一名大將守住江東防線,主公親率一軍渡過長江,從皖城向北攻擊合肥。”
陸遜這一番論述,又打開了另一個可能性。
孫權聽後,也是心中動搖,手拈胡須,開始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