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 作者:梅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要命的,梁武帝蕭衍還一直醉心佛事,是“佞佛”皇帝中最有名的一位代表人物。在他統治末年,建康“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富。所在郡縣,不可勝言”。所以,詩人渲染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一點也沒有誇張。蕭老爺子“佞佛”,自己“佞”就算了,但他貴為士庶萬民的“皇帝”,不僅常常親自講經解義,更過分的是他還曾經三次“捨身”,自進寺院為“寺奴”(分別在527、529、547),而且一次“捨身”比一次“捨身”的時間要長。皇帝“捨身”,大臣們得公私齊湊錢財為他“贖身”,三次“贖”皇帝,共花費三億多萬的錢,其實就是蕭衍為佛寺變相斂財。上行下效,佛教的盛行不僅使南朝民心更加“慈懦”,而且大批男丁為了逃避兵役徭役出家為僧,使本來就積貧積弱的梁朝國力更是雪上加霜。南北對峙,敵人強盛,梁朝上下如此喜佛,如此崇尚玄虛,侈奢無度,下層人民輾轉溝壑,痛不欲生,整個國家可以說是從裏到外都爛透了。庾信所說“五十年來,江表無事”,是指梁朝統治階級內部沒有太劇烈的相互殺伐而言,繁榮浮華的下麵實際上蘊藏著巨大的危機。
主人本善 豺狼終傷人(1)
——蕭衍引狼入室
梁武帝太清元年(547)正月,蕭衍做了一個夢:“中原牧守皆從其地來降,舉朝稱慶。”其實,恰如光棍做夢娶媳婦,朝思暮想,不能實現的願望鬱憋而成夢罷了。可惜,蕭衍當時不知道弗洛伊德,又溺於“佛光普照”,覺得此夢是個大大的吉兆。
轉天上午,蕭衍見到中書舍人朱異,便很當真地告訴對方說:“吾為人少夢,若有夢必實。”
朱異乃奉迎之徒,馬上相賀說:“此乃宇宙混一之兆也。”瞧,說“四海”就可以了,把佛家的“宇宙”也弄了進來,就為哄老皇上高興。
朱異,錢塘人,自小就好聚眾賭博。青年時代,這個無賴忽然“學好”,“遍治《五經》,涉獵文史,兼通雜藝,博弈書算,皆其所長。”蕭衍稱帝後,朱異以進講《孝經》、《周易》為皇帝賞識,一路升遷,當權二十多年。壞人如果有才,那危害更是巨大。朱異“善窺人主意曲,能阿諛以承上旨,故特被寵任”。由於他寒人出身,更是廣收財賄,善自奉養,與他幾個兒子連第接宅,大房子大院子從建康的潮溝一直綿延至青溪。此人本性又十分吝嗇,雖天天和梁武帝談佛理,卻一點施捨心也沒有。他家中廚房所扔棄的珍善美味,每天都有十好幾車,任其腐爛,從不接濟窮人。這樣一個精明無比的“佞人”,根本不可能讓梁武帝清醒地認識現實,反而會替主子把夢“圓”得更好。其實,仔細想想,連老百姓都懂,有一個普通的道理:夢,大多是反的。
趕巧加死催,這一年東魏權臣高歡病死,專製河南的東魏司徒侯景與高歡世子高澄有隙,心不自安,便擁兵叛亂,他首先向西魏稱藩。西魏當時由權臣宇文泰掌權,此人乃人中龍虎,自然是聰明之人,便空口封侯景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穀公的虛官,按兵不動。眼見西魏不動真格,既不派兵也不送糧,侯景知道騙不了對方,就把目光轉向梁朝,上書梁武帝請降:
臣昔與魏丞相高王(高歡)並肩戮力,匤扶社稷……現與高澄釁隙已成,請舉函穀以東、瑕丘以西,豫、廣、郢、荊、襄、兗、南兗、濟、東豫、洛、陽、北荊、北揚等十三州內附……且黃河以南,皆臣所職,易同反掌。……
侯景在表奏中絮絮叨叨,列舉大批東魏各州屬官,講這些人與他同心協力,河南廣大地區可一下子就納入梁朝版圖。其實,侯景初叛之時,隻得到穎州刺史司馬世雲響應,其餘幾個刺史都是他“誘執”的。試想,一個大軍區司令讓歸他管的軍長開會,能不去嗎?但他真正掌握的地盤,隻有西兗州以西的數個州郡,因為以東諸郡在抵拒侯景的東魏西兗州刺史邢子才提醒下,各個嚴加防備,盡忠高氏。所以,侯景獅子大開口,堆出河南十三州要給梁武帝做“孝敬”之禮,實際是空頭支票,根本當不得真。
蕭老頭起先也猶豫,在殿上自言自語:“我國家如金甌,無一傷缺,今忽受(侯)景地,豈是合宜?如致紛紜,悔之何及?”又是朱異揣知皇上心意,一旁添油加醋,力贊蕭衍納降侯景:“聖明禦宇,南北歸仰。今侯景分魏土之半來歸,實乃天意,如拒而不納,恐絕後來之望,願陛下勿疑。”
老年人就愛聽吉祥、順耳的話,蕭衍大喜,定意納迎侯景,下詔封其為河南王,大將軍,都督河南、河北諸軍事。同時,梁廷遣司州刺史羊鴉仁等提兵三萬至懸瓠(今河南汝南縣),運送無數糧草兵仗,接應侯景。
侯景,字萬景,本是北魏懷朔鎮人,羯族。六鎮亂起之時,他和高歡先後去投附爾朱榮。雖然侯景與高歡是懷朔老鄉,但他與“契胡”種(也是羯族一支)的爾朱榮應該從情感上更親近一些。所以,直到高歡後來滅掉爾朱兆,侯景才真心投附高歡。高歡雖委侯景大權,專製河南,其實也有不少製約和牽製。而且,把他投之於外,使他遠離了東魏真正的權力中心鄴城,也就是說,高歡一直對侯景隻有百分之五十的信任。表麵上,十萬多重兵和近半東魏國土在侯景手裏,但侯景起事時所能掌握的也隻有幾萬兵馬,沒有為其“誘執”的刺史更是個個緊閉城門反對他,當地民眾也不支持他。
主人本善 豺狼終傷人(1)
——蕭衍引狼入室
梁武帝太清元年(547)正月,蕭衍做了一個夢:“中原牧守皆從其地來降,舉朝稱慶。”其實,恰如光棍做夢娶媳婦,朝思暮想,不能實現的願望鬱憋而成夢罷了。可惜,蕭衍當時不知道弗洛伊德,又溺於“佛光普照”,覺得此夢是個大大的吉兆。
轉天上午,蕭衍見到中書舍人朱異,便很當真地告訴對方說:“吾為人少夢,若有夢必實。”
朱異乃奉迎之徒,馬上相賀說:“此乃宇宙混一之兆也。”瞧,說“四海”就可以了,把佛家的“宇宙”也弄了進來,就為哄老皇上高興。
朱異,錢塘人,自小就好聚眾賭博。青年時代,這個無賴忽然“學好”,“遍治《五經》,涉獵文史,兼通雜藝,博弈書算,皆其所長。”蕭衍稱帝後,朱異以進講《孝經》、《周易》為皇帝賞識,一路升遷,當權二十多年。壞人如果有才,那危害更是巨大。朱異“善窺人主意曲,能阿諛以承上旨,故特被寵任”。由於他寒人出身,更是廣收財賄,善自奉養,與他幾個兒子連第接宅,大房子大院子從建康的潮溝一直綿延至青溪。此人本性又十分吝嗇,雖天天和梁武帝談佛理,卻一點施捨心也沒有。他家中廚房所扔棄的珍善美味,每天都有十好幾車,任其腐爛,從不接濟窮人。這樣一個精明無比的“佞人”,根本不可能讓梁武帝清醒地認識現實,反而會替主子把夢“圓”得更好。其實,仔細想想,連老百姓都懂,有一個普通的道理:夢,大多是反的。
趕巧加死催,這一年東魏權臣高歡病死,專製河南的東魏司徒侯景與高歡世子高澄有隙,心不自安,便擁兵叛亂,他首先向西魏稱藩。西魏當時由權臣宇文泰掌權,此人乃人中龍虎,自然是聰明之人,便空口封侯景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穀公的虛官,按兵不動。眼見西魏不動真格,既不派兵也不送糧,侯景知道騙不了對方,就把目光轉向梁朝,上書梁武帝請降:
臣昔與魏丞相高王(高歡)並肩戮力,匤扶社稷……現與高澄釁隙已成,請舉函穀以東、瑕丘以西,豫、廣、郢、荊、襄、兗、南兗、濟、東豫、洛、陽、北荊、北揚等十三州內附……且黃河以南,皆臣所職,易同反掌。……
侯景在表奏中絮絮叨叨,列舉大批東魏各州屬官,講這些人與他同心協力,河南廣大地區可一下子就納入梁朝版圖。其實,侯景初叛之時,隻得到穎州刺史司馬世雲響應,其餘幾個刺史都是他“誘執”的。試想,一個大軍區司令讓歸他管的軍長開會,能不去嗎?但他真正掌握的地盤,隻有西兗州以西的數個州郡,因為以東諸郡在抵拒侯景的東魏西兗州刺史邢子才提醒下,各個嚴加防備,盡忠高氏。所以,侯景獅子大開口,堆出河南十三州要給梁武帝做“孝敬”之禮,實際是空頭支票,根本當不得真。
蕭老頭起先也猶豫,在殿上自言自語:“我國家如金甌,無一傷缺,今忽受(侯)景地,豈是合宜?如致紛紜,悔之何及?”又是朱異揣知皇上心意,一旁添油加醋,力贊蕭衍納降侯景:“聖明禦宇,南北歸仰。今侯景分魏土之半來歸,實乃天意,如拒而不納,恐絕後來之望,願陛下勿疑。”
老年人就愛聽吉祥、順耳的話,蕭衍大喜,定意納迎侯景,下詔封其為河南王,大將軍,都督河南、河北諸軍事。同時,梁廷遣司州刺史羊鴉仁等提兵三萬至懸瓠(今河南汝南縣),運送無數糧草兵仗,接應侯景。
侯景,字萬景,本是北魏懷朔鎮人,羯族。六鎮亂起之時,他和高歡先後去投附爾朱榮。雖然侯景與高歡是懷朔老鄉,但他與“契胡”種(也是羯族一支)的爾朱榮應該從情感上更親近一些。所以,直到高歡後來滅掉爾朱兆,侯景才真心投附高歡。高歡雖委侯景大權,專製河南,其實也有不少製約和牽製。而且,把他投之於外,使他遠離了東魏真正的權力中心鄴城,也就是說,高歡一直對侯景隻有百分之五十的信任。表麵上,十萬多重兵和近半東魏國土在侯景手裏,但侯景起事時所能掌握的也隻有幾萬兵馬,沒有為其“誘執”的刺史更是個個緊閉城門反對他,當地民眾也不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