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 作者:梅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宇文贇當太子時周圍有碩儒指導,讀書很多,對漢族的典籍很有研究。按理說這位青年皇帝天資不低,但偏偏隻知斷文取義,隻尚浮皮表麵的東西。他上台後不久就大會群臣,規定大家都按古製穿上漢魏衣冠,峨冠雲帶,博領大袖,飄然欲仙,好看是好看,但實用性肯定不如他父親周武帝在世時的窄緊胡服實用。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she,在亂世之中占了不少先機,宇文贇一反其道,採用漢魏朝儀,華而不實。當然,他身死以後,那位老丈人楊堅建立隋朝,由“胡”變“漢”的過程倒為他本人先完成了大半。
剛繼位時,宇文贇又認為周武帝的《刑書要製》裏刑罰太殘酷,便下旨廢除。為了收買人心,又大赦囚犯,一時間盜賊們紛紛從牢裏跑出來,為患鄉裏。見到國家量刑減輕,周圍人也紛紛“以身試法”,社會一片混亂。南北朝時期四分五裂,群雄環立,所謂“亂世用重典”,周武帝的刑法應該是必要的。宇文贇年輕小夥子不懂事,按書本治國,不知變通,不諳時事,一時間搞得自己下不來台。加之他本人又“奢yin多過失”,為了懾服臣下,又頒布新法《刑經聖製》,上演祭天告地行新法的把戲,刑罰比周武帝時更重,臣下人民小有過失,馬上就會被砍頭且滅家。
幾個月後,宇文贇忽然又想起自己被父皇杖打的舊事,他閑聊天似地問寵臣鄭譯:“我腳上的杖痕該怪誰啊?”鄭譯馬上回答:“都怪王軌和宇文孝伯!”本來這兩個重臣皆無私心,當時周武帝在世時皆良言諫勸,希望太子宇文贇能自強自立。當時,王軌曾假裝酒醉,摸著周武帝的鬍子說:“這麽好的一個爸爸,可惜沒有好兒子!”周武帝當時也深知宇文贇好酒好色不成器,但次子更加無德無能,別的兒子又是孩提兒童,最終也沒有採納王軌之言。至此,宇文贇念起“舊惡”,加上鄭譯挑撥,把王軌殺死在徐州任上,宇文孝伯賜死於家。王軌被殺之前早有心理準備,知道馬上就要大禍臨頭,對親信說:“徐州地近陳國,如果我想保全自己的話易如反掌(意指投降陳國),但是忠義之節不可違,況且先帝(周武帝)對我恩重如山,不能忘懷。我就在此地等死吧,希望千載以後還知道我的一片忠心……”
古人父母死後,起碼要居喪三年,不能聽音樂,不可嘻笑,還要穿樸素無裝飾的衣服。宇文贇全然不顧這些喪儀。他天天在殿前觀看歌舞表演,其寵臣鄭譯又把被周國滅掉的北齊末帝高緯的歌舞班子重新組織起來,招致殿前,號稱“魚龍百戲”,包括舞龍,侏儒搞笑,說相聲,山車攻戰,巨象遊巡,拔河表演,殺馬,剝驢皮等等奇異怪端,日以繼夜,忙個不停。又在後宮聚集無數美女,增置了無數千奇百怪的嬪妃位號,連周國寫起居注的史官也記錄不下那麽多名號;宇文贇沉湎酒色,整月地在宮內嬉樂,大臣奏事都由宦官處置,亂七八糟。
被揮霍掉的帝國(3)
繼位不到一年,為了過一過當“太上皇”的癮,才二十一歲的宇文贇傳位給七歲的兒子宇文衍,自稱“天元皇帝”,所居住的宮殿稱“天台”。他又戴上有二十四毓的冠冕,車服旗鼓比古代帝王都多加一倍,對舊禮古儀隨意變更,對臣下講話時也不稱“朕”,自稱“天”,妄自尊大,吃飯時用典籍中記載的樽、彝、珪、瓚等古怪的東西裝載飲食。他自己還戴個高高的“通天冠”,加上金蟬做的飾物,斜佩誇張的大授帶,可以說是古代帝王中喜歡奇裝異服的佼佼者了。大臣見他之前,都被要求齋戒三日,清身一日,渾身上下裏裏外外幹幹淨淨才能上殿。
周武帝曾以於國不利、奢侈浪費為由滅佛毀像,宇文贇一反父親所為,精工製作了一尊大佛像、一尊天尊像,他自己坐在兩像的中間,南向而坐,並派人在麵前的廣場上大陣雜戲,讓長安的士民縱觀,確實有“天王巨星”的風采。
周天元宇文贇還愛捶打臣下,而且打人也有“定製”,以一百二十杖為度,稱為“天杖”,後來又翻倍,加至二百四,即使被寵幸的皇後、妃、嬪等眾多美女也不能倖免,且喜怒無常,想打誰就打誰。
雖然小皇帝荒唐,周朝的國力和戰鬥力並不弱。眾大臣齊心合力,攻下敵國南朝陳國的壽陽、黃城、廣陵等地,江北之地盡皆入周。為了慶祝勝利,宇文贇在富麗堂皇的正武殿大集百官,又讓宮人、內外命婦集體參加儀式,大張伎樂。為了搞笑開心,又弄了一幫“胡人”大冬天光著膀子在庭院裏四處遊走,裝作要飯花子乞寒衣,皇帝自己和眾大臣及宮人齊操傢夥,用冷水亂澆亂潑,看見那些“胡人”被冰涼的冷水激得四處亂跳亂叫,眾人齊聲大笑不已。
玩完這些後,他又忽然巡幸洛陽。而且,皇帝本人親自駕著驛馬,日行三百裏,風馳電掣。(當時的這個速度,大概能相當於今日開車時速300公裏。)倒黴的是他的四個皇後,皆被命令緊隨他之後並駕齊驅,文武侍衛都心驚膽戰,稍有不如意就會遭受譴斥,並會挨皇帝自定的以一百二十為一回的“天杖”。一路之上,人馬頓仆,旌旗散亂,很像是大敗退慌忙逃命的景象。
估計是遊戲過度,縱酒荒yin,加上寒熱不適,宇文贇回宮後不久就重病不起,幾天後撒手西歸,亡年二十二歲。
宮內上下一片混亂之際,又是一朝孤兒寡母惶惶不知所措。年僅八歲的皇長子宇文衍被立為帝。天元皇帝寵臣鄭譯矯詔以楊堅入朝輔政。此時的天元皇後楊氏也高興自己的父親掌握權柄,以免他姓權臣或皇族中野心大的人篡位。殊不料,這位楊堅奪起外孫的位來毫不手軟(宇文衍親生母親姓朱,與楊堅之女是名義上的母子),不到兩年,就遍誅宇文皇族,共計殺周朝文帝子孫二十五家,節閔帝子孫及明帝子孫六家,武帝子孫十二家,荒唐皇帝宇文贇的兒子宇文衍禪位後即被殺,時年不到九歲。宇文贇另外兩個幼子還在懷抱之中,為斬糙除根,也被楊堅誅殺。加之其餘宇文宗室疏屬,幾乎為楊堅誅殺無遺,成千上萬的鳳子龍孫均於一年多內慘遭屠戮。
清朝歷史學家趙翼感嘆說:“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婦翁之親,安坐而登帝位……竊人之國,而戕其子孫至無遺類,此其殘忍殆毒,豈復稍有人心!”然則,天道昭昭,隋文帝自誇為“真兄弟”的五個兒子(即五個兒子是同父同母,都是楊堅與皇後獨孤氏所生),長子楊勇,被廢後賜死。次子煬帝,被臣下勒死。次秦王俊,早死。次越王秀,廢錮,死江都之難。次漢王楊諒,謀反被誅。而楊勇十子,均被煬帝貶於嶺南杖死。楊俊、楊諒、楊秀之子,都死於江都之難。煬帝三個兒子,也都在江都被誅殺,楊氏子孫也無遺種。最巧的是,滅了隋朝弒了煬帝的人又恰恰姓宇文(宇文化及與周朝皇族同姓,但並不同宗),冥冥之中,令人慨嘆,佛道報應之說似為真切之語。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在回顧這段歷史事實時,認為周朝武帝宇文邕的政績雖洋溢於史冊,但其窮兵黷武已使民心背離。加之天元皇帝兩年多窮奢極欲,兩代君王皆忘記以德治國,致使老少兩位皇帝屍骨未寒而宗社已移。細細思之,結果似乎也都在情理之中。
剛繼位時,宇文贇又認為周武帝的《刑書要製》裏刑罰太殘酷,便下旨廢除。為了收買人心,又大赦囚犯,一時間盜賊們紛紛從牢裏跑出來,為患鄉裏。見到國家量刑減輕,周圍人也紛紛“以身試法”,社會一片混亂。南北朝時期四分五裂,群雄環立,所謂“亂世用重典”,周武帝的刑法應該是必要的。宇文贇年輕小夥子不懂事,按書本治國,不知變通,不諳時事,一時間搞得自己下不來台。加之他本人又“奢yin多過失”,為了懾服臣下,又頒布新法《刑經聖製》,上演祭天告地行新法的把戲,刑罰比周武帝時更重,臣下人民小有過失,馬上就會被砍頭且滅家。
幾個月後,宇文贇忽然又想起自己被父皇杖打的舊事,他閑聊天似地問寵臣鄭譯:“我腳上的杖痕該怪誰啊?”鄭譯馬上回答:“都怪王軌和宇文孝伯!”本來這兩個重臣皆無私心,當時周武帝在世時皆良言諫勸,希望太子宇文贇能自強自立。當時,王軌曾假裝酒醉,摸著周武帝的鬍子說:“這麽好的一個爸爸,可惜沒有好兒子!”周武帝當時也深知宇文贇好酒好色不成器,但次子更加無德無能,別的兒子又是孩提兒童,最終也沒有採納王軌之言。至此,宇文贇念起“舊惡”,加上鄭譯挑撥,把王軌殺死在徐州任上,宇文孝伯賜死於家。王軌被殺之前早有心理準備,知道馬上就要大禍臨頭,對親信說:“徐州地近陳國,如果我想保全自己的話易如反掌(意指投降陳國),但是忠義之節不可違,況且先帝(周武帝)對我恩重如山,不能忘懷。我就在此地等死吧,希望千載以後還知道我的一片忠心……”
古人父母死後,起碼要居喪三年,不能聽音樂,不可嘻笑,還要穿樸素無裝飾的衣服。宇文贇全然不顧這些喪儀。他天天在殿前觀看歌舞表演,其寵臣鄭譯又把被周國滅掉的北齊末帝高緯的歌舞班子重新組織起來,招致殿前,號稱“魚龍百戲”,包括舞龍,侏儒搞笑,說相聲,山車攻戰,巨象遊巡,拔河表演,殺馬,剝驢皮等等奇異怪端,日以繼夜,忙個不停。又在後宮聚集無數美女,增置了無數千奇百怪的嬪妃位號,連周國寫起居注的史官也記錄不下那麽多名號;宇文贇沉湎酒色,整月地在宮內嬉樂,大臣奏事都由宦官處置,亂七八糟。
被揮霍掉的帝國(3)
繼位不到一年,為了過一過當“太上皇”的癮,才二十一歲的宇文贇傳位給七歲的兒子宇文衍,自稱“天元皇帝”,所居住的宮殿稱“天台”。他又戴上有二十四毓的冠冕,車服旗鼓比古代帝王都多加一倍,對舊禮古儀隨意變更,對臣下講話時也不稱“朕”,自稱“天”,妄自尊大,吃飯時用典籍中記載的樽、彝、珪、瓚等古怪的東西裝載飲食。他自己還戴個高高的“通天冠”,加上金蟬做的飾物,斜佩誇張的大授帶,可以說是古代帝王中喜歡奇裝異服的佼佼者了。大臣見他之前,都被要求齋戒三日,清身一日,渾身上下裏裏外外幹幹淨淨才能上殿。
周武帝曾以於國不利、奢侈浪費為由滅佛毀像,宇文贇一反父親所為,精工製作了一尊大佛像、一尊天尊像,他自己坐在兩像的中間,南向而坐,並派人在麵前的廣場上大陣雜戲,讓長安的士民縱觀,確實有“天王巨星”的風采。
周天元宇文贇還愛捶打臣下,而且打人也有“定製”,以一百二十杖為度,稱為“天杖”,後來又翻倍,加至二百四,即使被寵幸的皇後、妃、嬪等眾多美女也不能倖免,且喜怒無常,想打誰就打誰。
雖然小皇帝荒唐,周朝的國力和戰鬥力並不弱。眾大臣齊心合力,攻下敵國南朝陳國的壽陽、黃城、廣陵等地,江北之地盡皆入周。為了慶祝勝利,宇文贇在富麗堂皇的正武殿大集百官,又讓宮人、內外命婦集體參加儀式,大張伎樂。為了搞笑開心,又弄了一幫“胡人”大冬天光著膀子在庭院裏四處遊走,裝作要飯花子乞寒衣,皇帝自己和眾大臣及宮人齊操傢夥,用冷水亂澆亂潑,看見那些“胡人”被冰涼的冷水激得四處亂跳亂叫,眾人齊聲大笑不已。
玩完這些後,他又忽然巡幸洛陽。而且,皇帝本人親自駕著驛馬,日行三百裏,風馳電掣。(當時的這個速度,大概能相當於今日開車時速300公裏。)倒黴的是他的四個皇後,皆被命令緊隨他之後並駕齊驅,文武侍衛都心驚膽戰,稍有不如意就會遭受譴斥,並會挨皇帝自定的以一百二十為一回的“天杖”。一路之上,人馬頓仆,旌旗散亂,很像是大敗退慌忙逃命的景象。
估計是遊戲過度,縱酒荒yin,加上寒熱不適,宇文贇回宮後不久就重病不起,幾天後撒手西歸,亡年二十二歲。
宮內上下一片混亂之際,又是一朝孤兒寡母惶惶不知所措。年僅八歲的皇長子宇文衍被立為帝。天元皇帝寵臣鄭譯矯詔以楊堅入朝輔政。此時的天元皇後楊氏也高興自己的父親掌握權柄,以免他姓權臣或皇族中野心大的人篡位。殊不料,這位楊堅奪起外孫的位來毫不手軟(宇文衍親生母親姓朱,與楊堅之女是名義上的母子),不到兩年,就遍誅宇文皇族,共計殺周朝文帝子孫二十五家,節閔帝子孫及明帝子孫六家,武帝子孫十二家,荒唐皇帝宇文贇的兒子宇文衍禪位後即被殺,時年不到九歲。宇文贇另外兩個幼子還在懷抱之中,為斬糙除根,也被楊堅誅殺。加之其餘宇文宗室疏屬,幾乎為楊堅誅殺無遺,成千上萬的鳳子龍孫均於一年多內慘遭屠戮。
清朝歷史學家趙翼感嘆說:“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婦翁之親,安坐而登帝位……竊人之國,而戕其子孫至無遺類,此其殘忍殆毒,豈復稍有人心!”然則,天道昭昭,隋文帝自誇為“真兄弟”的五個兒子(即五個兒子是同父同母,都是楊堅與皇後獨孤氏所生),長子楊勇,被廢後賜死。次子煬帝,被臣下勒死。次秦王俊,早死。次越王秀,廢錮,死江都之難。次漢王楊諒,謀反被誅。而楊勇十子,均被煬帝貶於嶺南杖死。楊俊、楊諒、楊秀之子,都死於江都之難。煬帝三個兒子,也都在江都被誅殺,楊氏子孫也無遺種。最巧的是,滅了隋朝弒了煬帝的人又恰恰姓宇文(宇文化及與周朝皇族同姓,但並不同宗),冥冥之中,令人慨嘆,佛道報應之說似為真切之語。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在回顧這段歷史事實時,認為周朝武帝宇文邕的政績雖洋溢於史冊,但其窮兵黷武已使民心背離。加之天元皇帝兩年多窮奢極欲,兩代君王皆忘記以德治國,致使老少兩位皇帝屍骨未寒而宗社已移。細細思之,結果似乎也都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