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宣監曾公然對弟子說:


    “諸子,莫向別處求覓,及至達磨小碧眼胡僧到此來,也隻是教你無事去,教你莫造作。著衣吃飯,屙屎送尿,更無生死可怖,亦無磐涅可得,無菩提可證,隻是尋常一個無事人。”


    接著,這位和尚又放言,“這裏佛也無,祖也無;達磨是老臊胡,十地菩薩是擔糞漢;等妙二覺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磐是係驢橛;十二分教是鬼神薄;四果,三賢,初心,十地,是守墓鬼,自救得了麽?”其實,這些瀆神褻聖之語的核心之處,也就是誘導弟子們不要被陳規陋矩所擾,而要任其自然,以獲得心悟。


    臨濟義玄更是直口快心,無忌無懼,他言道:“莫受人惑!向裏向外,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逢父母殺父母,逢親眷殺親眷,始得解脫;不與物拘,始得自在。”禪宗大師的這種“逢著便殺”也正是要打破一切反自然的桎梏,而“不與物拘,始得自在”之語同莊子的“淡然無極”、“虛靜恬淡”幾乎是同出一轍。經過分析可見,禪宗的“任運隨緣”在藝術哲學的角度上講要比莊子的“自然無為”更有著深刻的內涵。


    寒山和尚一首偈詩最具言簡意賅,意象明潔:我心似明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道之無限”與“心能作佛”


    莊子的“無限之道”


    莊子哲學與禪宗均追求無限,即追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縱觀《莊子》一書。對無限的讚美不勝枚舉。他所讚揚的“大鵬”,能“水擊三千裏扶搖而上者九萬裏。”(《逍遙遊》)他所讚嘆的“神人”,能夠“乘雲氣,禦飛龍,神遊乎四海之外”,而且,神人“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級。”(《逍遙遊》)就是在莊子著作的字裏行間裏,也可見出其文氣勢恢宏,如光電狂風,上擊九霄,下抨六級,汪洋姿肆,字裏行間無不透出“道之無限”的龐宏。


    在莊子眼裏,“道”是宇宙最後的根源,是一種遠遠超越人類感性認知和理性邏輯的關於世界本體的思想觀念。“夫道,於大不終,於小不遺,故萬物備,廣廣乎其無不容也,淵淵乎其不可測也!”(《天道》)“道者,萬物之所也。”(《漁父》)“夫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大宗師》)所有上述種種皆說明了“道”的超越時空限製的性質,人類時空的形式是不能容納、解釋“道”的,“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知北遊》)——這種對世界整體和共同根源的深刻探索,反而最終顯現了莊子哲學立足於平地的自然、實在,顯現出“生活美”的真實形態,並非該於崇拜超自然幻境的宗教類虛無。


    雖然“道”是一種“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的東西(《大宗師》),但是人還可以通過直覺和體驗感覺到,也就是說,以一種難以言表的超理性直覺“發現”它,似乎神秘,但並非虛妄,最終能得到一種逍遙任遊、自由超越的精神感受。


    禪宗的“反照之心”


    禪宗的“心”也是包容一切的無限理念。《宗鏡錄》上講,“心能作佛,心作眾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獄。”如此十六字,就幾乎完全言及了“心”的博偉與無限。與此相類的,還有“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心地觀經》):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也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般若品》)這些都從不同角度言及了“心”的廣大與無限。


    禪宗有關“心”的理念龐雜包羅,有“真心”和“無心”的概念。隨著歷史發展,禪宗的心性論逐漸向“道本虛空”、“無心合道”等方向發展,也就是“即心是佛”、“心淨成佛”、“見性成佛”,並一直強調“空寂靈知之心”,認為每個人的“心”都是自己的,認識自己的關鍵在於“反照”,而不是求助於從外界中覓尋。“一切眾生,不揀愚智善惡,乃至禽獸,所有心性皆自然,了了常知,異於木石者,且不是緣境分別之識,亦非證悟之智,直是真如自性,不同頑虛,性自常知”。因此,不怕念起,隻恐覺遲,能做到“心不起念”,泯歇妄心,便能做到“存境存心”。


    禪宗的“心”還表現在初入禪境的喜悅之中。所謂“三禪之樂,世間第一,樂中之上。”《雜阿含經》中這樣描述“心”愉悅的狀態:“從內心而發,心樂美妙,不可為喻。樂遍身時,身諸毛孔,悉皆欣悅。爾時五情雖無外塵發識,而樂法內出,充滿諸根,五根之中,皆悉悅樂。譬如石中之泉,從內湧出,盈流於外,遍滿溝渠。三禪之樂,亦復如!”由此,“心”能益知,“心”能開慧,“心”能使人大徹大悟。


    禪宗一直認為“識心見性,自成佛道”。《壇經》上講:“故知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淮摩經》也講:“即時豁然,還得本心。”禪本身就是一種大智慧的心法,是一種超越日常知識的明心見性的感知。希運禪師說得最恰當:“諸佛與一切眾生,惟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以來,不曾生不曾滅,不青不黃,無形無相,不屬有無,不計新舊,非常非短,非大非小……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惟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但是眾生諸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愛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


    “道”與“心”在哲學上大概都屬於唯心主義的範疇,但是,它想所追求的“無限”,在揚棄其中看似不可捉摸的虛幻之後,我們可見出許多積極閃光的東西。這是因為,二者都充分肯定了人在無限的宇宙方麵是自由的,肯定了人可以有等同於無限宇宙的力量。莊與禪對無限的追求為後世的人格超越提供了積極的範例。


    “齊死生”的灑脫與“離境無生滅”的放達


    莊子的“生死觀”


    在我國古代哲學家中,對生死問題做過最細緻詳盡探究的,就是莊子。他認為,死生皆為變化之自然,“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莊子·大宗師》)因此,生不必悅,死也不必惡。同時,莊子在生死問題上還表現出極其瀟灑安然的風神:“彼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疣潰癰。”生乃氣聚,如贅疣,並無可樂;死為氣散,恰似決潰,亦不必哀。這種對於生死的達觀,是莊子哲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在《莊子》一書的外篇中,還記載了這麽一個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散文集之混亂年代的複雜人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毅並收藏歷史散文集之混亂年代的複雜人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