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歷史散文集之混亂年代的複雜人性 作者:梅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惠皇失政,難起蕭牆。骨內相殘,黎元塗炭,胡塵驚而天地聞,亂兵接而宮廟墮,支屬肇其禍端,戎羯乘其間隙,悲夫!”倘使晉武帝後繼者為一平庸守業常主,所有這些王爺大可以善始善終,拱列晉室。即使哪個懷有狼子野心,在大一統的皇權下麵也隻能做太平順王。
西晉是中國歷史上沒有亡於農民起義的少數幾個政權之一。雖然經學的衰落,玄學、佛教的興起和少數民族內遷成為西晉政權削弱的重要幹擾來源,但其真正的滅亡原因則是八王互攻而造成的內部混亂和崩塌。
法國哲學家巴斯卡兒說過,“進步的事業必須被進步所取代”。福兮禍兮。雖然西晉的滅亡造成了一百餘年間中國南北方的極大社會動盪,各個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但也在中國歷史上達成破天荒的頭等大事,中華國家第一次在中國各民族的“兄弟之戰”中最大限度地加速了民族大融合,胡族文化滌盪沖洗了漢族原有文化中過時的糟粕和餘渣,在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中添加了新鮮的活力因子,並為日後隋、唐的大一統奠定了豐厚的思想基礎和心理積澱。
紛亂大偽之世,卻生出那麽多英雄、豪傑、騷客、jian雄、懦夫,共同合演了一世盛大的世間戲。與台上之戲不同,台上戲是先離後合,世間戲卻先合後離,辛酸處處,血跡斑斑。“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世紀,也是懷疑的世紀;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我們擁有一切,我們一無所有,我們直下天堂,我們直落地獄……”——英國大文豪狄更斯這一段話,形容“八王之亂”前後的西晉社會再恰當不過。
但是,魏晉的風流餘脈,不僅僅是潘嶽的“河陽一縣花”,不僅僅是陸機的“顧影淒自憐”,不僅僅是張華的“居歡惜夜促”,不僅僅是左思的“高眄邈四海”,千姿百態,五色紛呈,最終,我們謹以也是那個時代偉大英豪的劉琨所作詩來作終結,抒其幽幽嘆惋、暮路英雄之意:
“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時哉不我與,去乎若雲浮。朱實隕勁風,繁榮落素秋。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輈。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道”與“心” 文 / 梅毅
——小論莊子與禪宗的共通之處
莊與禪是中國古代藝術哲學中兩大神奇而綺麗的瑰寶。它們對於中國古代藝術的發展,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二者既有相通之處,又有不同之點。辨明兩者的關係,對於了解和掌握古代藝術哲學大有裨益。從其產生來看,莊子哲學是中華本土的產物,禪宗則是印度佛學傳入中土之後,由中國士大夫加以改造吸收之後而成的一個佛教變宗。從真正意義上講,禪宗的產地是中國,隻有當禪進入中國士階層的精舍書齋之後,它才成為具有哲學意義的並具備無形體係的禪宗。
莊子哲學的“道”與禪宗的“心”具有相近之處,在莊子哲學中,“道”是宇宙的本體,是一個無限的概念。由“道”而產生了天地萬物,“道”本身是萬物之源,是終極,在時間上無始無終,在空間上無邊無際。“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莊子·大宗師》)。而且,這個“道”是“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何芒乎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子·天下》)。“道”雖如此恢宏博大,神秘莫測,但又不是主宰和統治人的東西,而是一種能賦予人以幸福和力量的東西。人如果獲得了“道”,即獲得了無限和自由。
同樣,禪宗的“心”也是一種神秘而“芴漠”的東西,“心”不是指肉體的心,而是一種哲學理念。禪宗的“心”所包容的也是一種自由和無限,也就是說,從“本心”出發,欲達到超越經驗的內心自悟,最終達到存在的本源,獲取對宇宙與人生的總體性根本認識,這種境界,即禪宗的“梵我合一”。所謂“梵我合一”,亦即“我心就是一切”的世界觀。以此而論,在追求無限與自由這種境界的意義上,莊禪有共同的旨趣。
“自然無為”“與任運隨緣”
莊子的“自然無為”
在莊子哲學中,“自然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是“道”的根本特性。在他的言談著述中,對“自然無為”的溢美之辭隨處可見。“吾師乎!吾師乎!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所遊已。”(《莊子·大宗師》),莊子進而認為一切人為有意的東西都會導致傷損“自然”的後果,他以馬為喻,說道:
“馬,蹄可以踏霜雪,毛可以禦寒;食糙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台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策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夫馬陸居則食糙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而蹄子,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詭銜竊轡。則馬之知而態至盜者,伯樂之罪也。”(《莊子·馬蹄》)
馬本自然之物,自由馳騁於沃野,本性法天。可人(伯樂)卻以自己的意願約束破壞它的“自然”之性,驅之以役,束之以羈鞍,使馬的自由天性遭到毀壞。因此,莊子主張一切任其自然,隻有這樣,才能達到“天下有常然”。他進而又解釋說:“常然者,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繩,圓者不以規,方者不以矩。故天下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莊子·駢拇》)莊子把“自然”當作人生最高的境界,認為“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萬物之本”,人們如果能以此“自然無為”當作準則,就會達到最大的自由。莊子一生所讚美的“真人”、“聖人”、“神人”等等皆是因追循自然無為之道而達到絕對自由的典範。
莊子哲學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體現在自然的“無為”方麵。無為既是天地萬物的生成方式,也是作為萬物其一的人的存在方式和行為方式。在《知北遊》中,他這樣解釋:“天地有大而不言,四時而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進一步講,人在“無為”狀態才真正保持住人的本性:“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矢”(《庚桑捷》)由此可以推動,隻要產生“有為”的慾念,人的自然狀態肯定就會喪失掉,虛靜無為才能保持人的本真。
西晉是中國歷史上沒有亡於農民起義的少數幾個政權之一。雖然經學的衰落,玄學、佛教的興起和少數民族內遷成為西晉政權削弱的重要幹擾來源,但其真正的滅亡原因則是八王互攻而造成的內部混亂和崩塌。
法國哲學家巴斯卡兒說過,“進步的事業必須被進步所取代”。福兮禍兮。雖然西晉的滅亡造成了一百餘年間中國南北方的極大社會動盪,各個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但也在中國歷史上達成破天荒的頭等大事,中華國家第一次在中國各民族的“兄弟之戰”中最大限度地加速了民族大融合,胡族文化滌盪沖洗了漢族原有文化中過時的糟粕和餘渣,在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中添加了新鮮的活力因子,並為日後隋、唐的大一統奠定了豐厚的思想基礎和心理積澱。
紛亂大偽之世,卻生出那麽多英雄、豪傑、騷客、jian雄、懦夫,共同合演了一世盛大的世間戲。與台上之戲不同,台上戲是先離後合,世間戲卻先合後離,辛酸處處,血跡斑斑。“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世紀,也是懷疑的世紀;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我們擁有一切,我們一無所有,我們直下天堂,我們直落地獄……”——英國大文豪狄更斯這一段話,形容“八王之亂”前後的西晉社會再恰當不過。
但是,魏晉的風流餘脈,不僅僅是潘嶽的“河陽一縣花”,不僅僅是陸機的“顧影淒自憐”,不僅僅是張華的“居歡惜夜促”,不僅僅是左思的“高眄邈四海”,千姿百態,五色紛呈,最終,我們謹以也是那個時代偉大英豪的劉琨所作詩來作終結,抒其幽幽嘆惋、暮路英雄之意:
“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時哉不我與,去乎若雲浮。朱實隕勁風,繁榮落素秋。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輈。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道”與“心” 文 / 梅毅
——小論莊子與禪宗的共通之處
莊與禪是中國古代藝術哲學中兩大神奇而綺麗的瑰寶。它們對於中國古代藝術的發展,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二者既有相通之處,又有不同之點。辨明兩者的關係,對於了解和掌握古代藝術哲學大有裨益。從其產生來看,莊子哲學是中華本土的產物,禪宗則是印度佛學傳入中土之後,由中國士大夫加以改造吸收之後而成的一個佛教變宗。從真正意義上講,禪宗的產地是中國,隻有當禪進入中國士階層的精舍書齋之後,它才成為具有哲學意義的並具備無形體係的禪宗。
莊子哲學的“道”與禪宗的“心”具有相近之處,在莊子哲學中,“道”是宇宙的本體,是一個無限的概念。由“道”而產生了天地萬物,“道”本身是萬物之源,是終極,在時間上無始無終,在空間上無邊無際。“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莊子·大宗師》)。而且,這個“道”是“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何芒乎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子·天下》)。“道”雖如此恢宏博大,神秘莫測,但又不是主宰和統治人的東西,而是一種能賦予人以幸福和力量的東西。人如果獲得了“道”,即獲得了無限和自由。
同樣,禪宗的“心”也是一種神秘而“芴漠”的東西,“心”不是指肉體的心,而是一種哲學理念。禪宗的“心”所包容的也是一種自由和無限,也就是說,從“本心”出發,欲達到超越經驗的內心自悟,最終達到存在的本源,獲取對宇宙與人生的總體性根本認識,這種境界,即禪宗的“梵我合一”。所謂“梵我合一”,亦即“我心就是一切”的世界觀。以此而論,在追求無限與自由這種境界的意義上,莊禪有共同的旨趣。
“自然無為”“與任運隨緣”
莊子的“自然無為”
在莊子哲學中,“自然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是“道”的根本特性。在他的言談著述中,對“自然無為”的溢美之辭隨處可見。“吾師乎!吾師乎!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所遊已。”(《莊子·大宗師》),莊子進而認為一切人為有意的東西都會導致傷損“自然”的後果,他以馬為喻,說道:
“馬,蹄可以踏霜雪,毛可以禦寒;食糙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台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策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夫馬陸居則食糙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而蹄子,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詭銜竊轡。則馬之知而態至盜者,伯樂之罪也。”(《莊子·馬蹄》)
馬本自然之物,自由馳騁於沃野,本性法天。可人(伯樂)卻以自己的意願約束破壞它的“自然”之性,驅之以役,束之以羈鞍,使馬的自由天性遭到毀壞。因此,莊子主張一切任其自然,隻有這樣,才能達到“天下有常然”。他進而又解釋說:“常然者,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繩,圓者不以規,方者不以矩。故天下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莊子·駢拇》)莊子把“自然”當作人生最高的境界,認為“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萬物之本”,人們如果能以此“自然無為”當作準則,就會達到最大的自由。莊子一生所讚美的“真人”、“聖人”、“神人”等等皆是因追循自然無為之道而達到絕對自由的典範。
莊子哲學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體現在自然的“無為”方麵。無為既是天地萬物的生成方式,也是作為萬物其一的人的存在方式和行為方式。在《知北遊》中,他這樣解釋:“天地有大而不言,四時而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進一步講,人在“無為”狀態才真正保持住人的本性:“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矢”(《庚桑捷》)由此可以推動,隻要產生“有為”的慾念,人的自然狀態肯定就會喪失掉,虛靜無為才能保持人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