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一月,賊兵又聚眾猛攻,守城將士皆傷病不能再戰,大多數人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張巡西向拜跪天子:“為臣力竭不支,生不能報答陛下,死當為厲鬼擊賊!”士兵痛哭嗚咽,不能仰視。城陷。


    已成“獨眼龍”的賊將尹子奇按捺住一腔的邪火,迎麵看見昂頭挺胸、被縛而來的張巡,陰陽怪氣地問:“聞公督戰,大呼輒眥裂血麵,嚼齒皆碎,何至於此?”張巡答道:“吾欲氣吞逆賊!”尹子奇大怒,用刀刃剔割張巡嘴唇,撬開之後,果然見將軍嘴裏隻剩下三下顆牙齒。張巡怒罵:“我為君父死節。你依附叛賊,豬狗不如!”尹子奇以刀刃抵張巡喉頭要他投降,張巡大笑。


    見張巡不屈,尹子奇又踱到南霽雲麵前說降。南霽雲低頭不吭聲。張巡大呼道:“南八(南霽雲大排行第八),男兒死則死耳,不可為不義屈!”南霽雲笑答:“欲將有為也(意思是本來想假裝投降趁機再找機會殺賊),公即有言,敢不致死!”搖頭不降。


    於是,張巡、南霽雲、雷萬春、姚誾等三十六將同時被殺。張巡時年四十九。太守許遠被賊軍俘送洛陽,大罵不屈,至偃師被殺。事後,人們因為許遠未受慘刑而俘送洛陽一事議論紛紛,張巡的兒子張去疾成人後也追翻舊案,上訴朝廷說當時許遠有貳心。直至元和年間,大儒韓愈才予以定論:“許遠是睢陽太守,一般屠陷城池以生擒主將為功,所以許遠稍後死節隻不過是徇節先後的問題,不存在許遠畏死而變節的事情。(許遠是唐高宗時大jian臣許敬宗的曾孫,或許因此人們對他的人品有疑。其實,忠臣之後未必忠,如嶽飛之孫嶽珂;jian臣的後未必jian,如許遠。)睢陽城被圍時內有軍民六萬,城破後,僅存四百人。古來忠節慘烈者,莫若此城!


    睢陽城陷三日後,代替賀蘭進明的河南節度史張鎬援軍大至;十日後,廣平王李俶(後來為唐代宗,攻名李豫)收復東京洛陽。張鎬知道張巡事跡後感動異常,上表朝廷請求贈諡。當時,朝中有好幾個腐儒還對張巡守軍在睢陽食人為糧一事大為抵毀,“與夫食人,寧若全人?”意即還不如或走或降,保全一城性命。朝廷猶疑之際,張翰、李紓等諸多當代名士紛紛抗表,極言張巡睢陽之守的顯赫大功,認為他沮遏賊勢,保全江淮,致使天下不亡,功勞莫匹。由此,天下再無異言。


    陋儒矜以小節,貶善揚惡,倘若睢陽數萬人得命(還不一定能活),江淮乃至天下百千萬人會慘遭殘暴的安史叛軍殺戮,而且,牽製住幾十萬叛軍攻圍一城,唐廷有足夠時間重新布署,反敗為勝。因此,以此保全天下之奇功,瑕不掩瑜。若以迂腐俗儒求什麽“人道主義”眼光看問題,隻要有敵軍壓境,大家一起投降算了,俯首泥中稱婦稱臣作順民以免死翹翹,如此,天理良心何在!忠孝節義何在!


    皇帝下詔,贈張巡揚州大都督,許遠荊州大都督、南霽雲開府儀同三司、再贈揚州大都督,立廟祭祠,並重用這些忠臣的子孫。


    自雍丘守戰以來,不到兩年時間,張巡等人率兵抵禦叛軍,大小四百餘戰,斬敵將三百,殺傷敵卒十餘萬。張巡進士為將,指揮若定,義薄雲天,人皆盡死。正是依賴這些仁臣義士,唐朝才能亡而復存。時至今日,仍不禁感嘆漢、唐時代中國人的勃勃血性,寧死不屈,寧互食而不投降,真是勇烈大丈夫,比至弱宋、晚明,數十萬人解甲匍伏而降,仍難逃殘戮。古人之義,漸已遠矣!


    “安史之亂”起,唐朝的華夷大將,文臣士人,爭赴國難,忠心為主,顏真卿、戴履謙、程千裏、段秀實、李嗣業、馬燧、李抱玉、李抱真、路嗣恭、王思禮、魯炅、王難得、辛雲京、馮河清、白孝德、渾王鹹等等,或中華茂族,或出身行伍,或高麗鐵勒,或突厥雜胡,智勇守節,心如鐵石,忘身許國,構著了中華民族信義忠勇的道德基石,千載之下,凜凜猶生!


    善始無終反噬國家


    ——“安史之亂”中的另類大將僕固懷恩


    僕固懷恩家族本是鐵勒九大姓之一仆骨部,因音訛為仆固,以部落為姓。歷史上,仆固部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一直是“時叛時降”,其祖先最早為匈奴別部,後又成為過突厥的臣屬。唐太宗貞觀二十年,包括仆固部落在內的鐵勒九姓附唐,幾世為金微都督,到僕固懷恩這輩,已歷四世。


    由於世襲武職,僕固懷恩對征伐戰鬥非常內行,“曉識戎情,部分謹嚴”,雖然是個高度漢化而又通曉邊陲各少數民族內情的唐朝邊將。


    安祿山造反,僕固懷恩就跟隨朔雲節度使郭子儀在雲中(今山西大同)大破賊兵;在馬邑斬殺七千多叛軍;配合李光弼部在常山、趙郡、沙河等地苦戰,擊走史思明叛軍。唐肅宗即位後,馬上與郭子儀赴靈武勤王。由於安祿山引誘同羅部落叛變,僕固懷恩在郭子儀指揮下率軍迎擊。由於先戰不利,僕固懷恩的兒子仆固玢兵敗投降。小夥子機靈,後來乘人不備又隻身逃回唐營。僕固懷恩大義滅親,“叱而斬之”。見到將軍連親兒子都不饒貸,唐軍將士無不以一當百,殊死拚鬥,大破同羅部落,收繳器械、駝馬無數。


    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二月,僕固懷恩又跟從郭子儀攻克馮翊、河東兩郡,襲破潼關。不久,賊將安守忠等人率大部叛軍進攻唐軍,雙方苦戰兩天,唐軍不支潰敗,僕固懷恩退至渭水,由於沒有舟船可渡,僕固懷恩抱著所騎戰馬的脖子渡河,倖免一死。五月,賊將李歸仁率勁騎五千邀擊郭子儀於三原北,“子儀窘急”,幸虧僕固懷恩等五將伏兵於路,打得李歸仁大敗而去。


    唐肅宗以廣平王李豫(後來的唐代宗)為元師,郭子儀為副元師,意圖收復長安、洛陽兩京。僕固懷恩帶領回紇六千多騎兵,與唐軍協同作戰,屢立殊功。兩京收復後,因功獲授開府、豐國公、同節度副使。


    長安一戰,唐將李嗣業為前軍,郭子儀為中軍,王思禮為後軍。安史叛軍十多萬人與唐軍對陣。賊將李歸仁挑戰,唐軍前進逼逐,叛軍突然起步直衝,出乎意料,唐軍後卻,軍中驚亂,賊兵趁勢亂搶唐軍器械輜重。胡人出身的大將李嗣業見形勢危急,對郭子儀說:“今天如果我不以身餌賊,我軍無孑遺矣!”於是,李嗣業脫光膀子,手執陌刀立於陣前,大呼奮擊。“當其刀者,人馬俱碎,殺數十人,(唐)陣乃稍定”。緊接著,李嗣業身後唐軍前軍各執長刀,如牆而進,大將身先士卒,所向披靡。


    安史叛軍皆是經驗豐富的職業軍人,見唐軍氣盛,就埋伏精兵於陣側,準備等唐軍前軍過後躍出偷襲。還未舉旗發兵,僕固懷恩從間諜口中知曉實情,率回紇騎兵蜂擁而上,把埋伏的賊兵“剪滅殆盡”,“賊由是氣索”,一下子泄氣反走。唐軍前後夾擊,斬首六萬多級,被踐踏至死或摔死於溝塹的也有萬餘,“賊遂大潰”。如果沒有僕固懷恩截殺埋伏賊兵,雙方勝負還真難以預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散文集之混亂年代的複雜人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毅並收藏歷史散文集之混亂年代的複雜人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