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努爾哈赤、皇太極之屬,他們對漢文化的吸收,更多來自《三國演義》、《水滸傳》這樣的話本子小說,所以對關雲長這樣義薄雲天的人物極為崇敬。關羽成為“帝”(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正是清朝順治帝所封。同時,他們對於歷史上的嶽飛、文天祥等人也耳熟能詳,禮敬有加。當然,清朝全力使用洪承疇一類降臣是當時大勢所趨,這些鷹犬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內心深處,清朝皇帝和上層對這些人充滿鄙夷和不屑,特別是對告以南明永曆帝一朝虛實的孫可望,清朝當時雖給了他個“義王”的稱號,但沒過多久就在打獵途中把他當作獵物一箭she死,簡直就是不把他當人看待。相反,對於數位在滿洲興起的階段被俘不屈的明朝大臣,如巡按禦史張銓、太僕寺少卿張春等人的大義凜然,清朝帝君們油然起敬,皇太極嘆息道:“我從史傳中得知文天祥事跡,以為是天降神人,今見張春,乃知文天祥確有其人啊!”。當然,皇太極也疑惑過,問漢人謀士範文程:“我見中原名將多矣,隻要戰敗勢劣,大多倒戈投降,而那些文臣儒士,卻多不為所屈,殺身報國,此何原因?”範文程答:“文臣讀聖賢書,忠孝名節,皆其平生所學,所以才危而忘身,一心赴國難,此乃國家養士之報。”皇太極深以為然,並開始督促諸王貝勒宗室子弟及旗主貴族子弟學習儒家典籍。代代相承,至於幹隆。所以,這位清帝所展現出的“先進”歷史觀,恰恰是漢文化陶冶所致。
“苟利國家,生死以之!”堂堂中華,數千年禮義廉恥之邦,長久以來支撐我們偉大民族屹立不倒的真髓,正是無數仁人義士胸中那一股浩然之氣!
兩個太陽照南明(1)
——隆武帝與魯監國兩朝為政
受努爾哈赤的孫子博洛王子的直接指揮,李成棟成為清朝平滅南明隆武帝的先鋒大將。鷹犬前驅,鐵蹄遝遝,衣滿服,騎駿馬,率領滿漢大軍,馳騁在南中國的大地上。
李成棟的這一個目標南明隆武帝朱聿鍵,原本是明朝宗室唐王,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
脫卻牢籠繼帝位
——隆武帝的坎坷身世
隆武帝朱聿鍵的身世,說來十分坎坷。他的爺爺老唐王,憎嫌朱聿鍵之父(當時的唐王世子)嘴唇上長個大瘤子,對這個畸形兒子怎麽看怎麽不順眼,心裏一直愛惜小妾生的兒子。於是,他暗中把朱聿鍵父子囚禁起來想活活餓死他們(當時朱聿鍵才12歲)。
幸虧暗中有個小官張書堂幫忙送些糙米飯,在囚房中,朱聿鍵父子苟活了十六年。身處牢籠,誌氣不小,朱聿鍵埋頭苦讀,鑽研儒學典籍,沒有浪費大好光陰。
朱聿鍵的父親唐世子,眼看就要熬出頭,卻被急切想襲唐王王位的弟弟毒死。這位弟弟也夠缺德,他知道哥哥很想把嘴上的大瘤子治好,就送來藥,說喝下去可以消瘤。唐世子治病心切,一飲而盡,馬上一命嗚呼。
於是,老唐王準備封愛妾的兒子為世子,取消了朱聿鍵的世子地位。
結果,地方官員弔唁唐世子時,警告老唐王說,世子死因不明,貿然改變世襲人選,說不定朝廷日後會怪罪。老唐王害怕,怕日後國法追究,趕忙立朱聿鍵為“世孫”。
老唐王三年後病死,朱聿鍵的狠心叔叔沒有達到襲封的目的。作為唐王嫡孫,朱聿鍵終於在朝廷恩旨下襲封本來就是他這一係的唐王王爵。
被壓抑那麽久,剛剛熬出頭的新唐王朱聿鍵鋒芒畢露,在宗室換授等問題上與崇禎朝臣多有衝突,得罪了不少大臣。而後,崇禎九年,由於為父報仇心切,他竟然殺掉了毒死他父親的叔叔。
恰巧清朝王爺阿濟格率兵攻打北直隸等地,唐王立功心切,竟不顧“藩王不掌兵”的國規,招兵買馬,率兵從南陽北上,一腔忠勇地前去“勤王”,沒有遇到清軍,卻中途和農民軍交手,亂打幾陣,互有勝負。
由於明成祖朱棣是以藩王身份反叛得天下,故而明朝製度對藩王防備極嚴。依照明朝規製,藩王盡可在王府內恣意享樂、醉生夢死,惟獨不能興兵擁將離開藩屬。即使朱聿鍵動機純粹,仍使當時在位的崇禎帝大怒,派錦衣衛把這位唐王關進鳳陽皇室監獄。
再牛逼的王爺,隻要變成了“罪宗”,也隻能認倒黴。由於掌獄太監索賄不成,就往死裏整這位唐王朱聿鍵。幸虧他從前有多年坐牢的“經驗”,熬了七年,終於能保住性命。
崇禎十六年,明朝的鳳陽巡撫路振飛到當地巡視,前往監獄拜見這位有名的王爺。唐王當時已經被磨掉許多銳氣,待路振飛彬彬有禮,使後者對他非常有好感,並派人對這位王爺加以特別護理。
崇禎帝在北京自殺後,弘光帝繼位,下發特赦令,釋放高牆罪宗,朱聿鍵才被放出來。
這位金枝玉葉真是倒黴,活到43歲的年紀,在囚牢裏倒有24年之久。
弘光朝並未恢復他的王爵,責其往廣西平樂府居住。但朱聿鍵剛剛走到杭州,短命的弘光朝已經玩完。朱明又一個王爺潞王朱常汸在眾人推戴下於杭州稱“監國”(代理皇帝)。三天後,清軍殺到,一直被寄予厚望的潞王與屬下沒做任何抵抗,向清軍獻城投降。
此前一天,朱聿鍵已離開杭州。潞王被俘消息傳來,黃道周等明朝大臣上疏勸朱聿鍵監國。
在鄭芝龍家族擁護下,朱聿鍵在建寧(今福建建甌)稱監國。二十天後,他在福州正式稱帝,改元隆武。
隆武政權,就成為南明的第二個政權。
其實,如果依據倫序,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該輪到廣西的明朝桂王,但桂王當時距離江南太遠,遠水不能解近渴。眾明臣齊推唐王朱聿鍵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他的封地是南陽。這地方是從前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起家之地。在心理暗示影響下,眾臣推唐王為帝,想把他當作重振大明的標誌,很想讓他暗合天意,爭取做一個明朝的“光武帝”,復興明朝。
隆武帝舉行大典儀式當天,大風霧起,拔木揚沙,尚璽官的坐騎受驚,玉璽摔落,碰壞一角。眾人心驚,皆認為兆征不祥。雖然如此,隆武君臣還是很有平復天下的決心,銳意恢復。
由於身世坎坷,隆武帝和弘光帝的荒yin無恥作為迥然不同。他善於撫慰群臣,樂於納諫,甚至同意招納“大順軍”(李自成軍)餘部,以共同抵抗清軍。這一點,尤顯大度和富有遠見。同時,針對南明軍殺害剃髮的漢族平民一事,他予以嚴厲阻止:“兵行所至,不可妄殺。有發為順民,無發為難民。”這一諭旨,使得一般百姓歡呼鼓舞,紛紛來投。
雖為英明之主,隆武帝卻一直為鄭氏家族集團所架空。以鄭芝龍、鄭鴻逵、鄭芝豹、鄭影為首的鄭氏家族,都是大海盜頭子出身,數十年橫行福建、廣東、浙江一帶沿海,兼商兼盜。他們在崇禎初年受招安後,趁天下大亂之際一直忙於擴大地盤,充實自己的私人力量。
鄭芝龍等人推舉隆武帝,其實也是看上了這位爺“奇貨可居”。朝中一切實權,都掌握在鄭家手裏。
“苟利國家,生死以之!”堂堂中華,數千年禮義廉恥之邦,長久以來支撐我們偉大民族屹立不倒的真髓,正是無數仁人義士胸中那一股浩然之氣!
兩個太陽照南明(1)
——隆武帝與魯監國兩朝為政
受努爾哈赤的孫子博洛王子的直接指揮,李成棟成為清朝平滅南明隆武帝的先鋒大將。鷹犬前驅,鐵蹄遝遝,衣滿服,騎駿馬,率領滿漢大軍,馳騁在南中國的大地上。
李成棟的這一個目標南明隆武帝朱聿鍵,原本是明朝宗室唐王,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
脫卻牢籠繼帝位
——隆武帝的坎坷身世
隆武帝朱聿鍵的身世,說來十分坎坷。他的爺爺老唐王,憎嫌朱聿鍵之父(當時的唐王世子)嘴唇上長個大瘤子,對這個畸形兒子怎麽看怎麽不順眼,心裏一直愛惜小妾生的兒子。於是,他暗中把朱聿鍵父子囚禁起來想活活餓死他們(當時朱聿鍵才12歲)。
幸虧暗中有個小官張書堂幫忙送些糙米飯,在囚房中,朱聿鍵父子苟活了十六年。身處牢籠,誌氣不小,朱聿鍵埋頭苦讀,鑽研儒學典籍,沒有浪費大好光陰。
朱聿鍵的父親唐世子,眼看就要熬出頭,卻被急切想襲唐王王位的弟弟毒死。這位弟弟也夠缺德,他知道哥哥很想把嘴上的大瘤子治好,就送來藥,說喝下去可以消瘤。唐世子治病心切,一飲而盡,馬上一命嗚呼。
於是,老唐王準備封愛妾的兒子為世子,取消了朱聿鍵的世子地位。
結果,地方官員弔唁唐世子時,警告老唐王說,世子死因不明,貿然改變世襲人選,說不定朝廷日後會怪罪。老唐王害怕,怕日後國法追究,趕忙立朱聿鍵為“世孫”。
老唐王三年後病死,朱聿鍵的狠心叔叔沒有達到襲封的目的。作為唐王嫡孫,朱聿鍵終於在朝廷恩旨下襲封本來就是他這一係的唐王王爵。
被壓抑那麽久,剛剛熬出頭的新唐王朱聿鍵鋒芒畢露,在宗室換授等問題上與崇禎朝臣多有衝突,得罪了不少大臣。而後,崇禎九年,由於為父報仇心切,他竟然殺掉了毒死他父親的叔叔。
恰巧清朝王爺阿濟格率兵攻打北直隸等地,唐王立功心切,竟不顧“藩王不掌兵”的國規,招兵買馬,率兵從南陽北上,一腔忠勇地前去“勤王”,沒有遇到清軍,卻中途和農民軍交手,亂打幾陣,互有勝負。
由於明成祖朱棣是以藩王身份反叛得天下,故而明朝製度對藩王防備極嚴。依照明朝規製,藩王盡可在王府內恣意享樂、醉生夢死,惟獨不能興兵擁將離開藩屬。即使朱聿鍵動機純粹,仍使當時在位的崇禎帝大怒,派錦衣衛把這位唐王關進鳳陽皇室監獄。
再牛逼的王爺,隻要變成了“罪宗”,也隻能認倒黴。由於掌獄太監索賄不成,就往死裏整這位唐王朱聿鍵。幸虧他從前有多年坐牢的“經驗”,熬了七年,終於能保住性命。
崇禎十六年,明朝的鳳陽巡撫路振飛到當地巡視,前往監獄拜見這位有名的王爺。唐王當時已經被磨掉許多銳氣,待路振飛彬彬有禮,使後者對他非常有好感,並派人對這位王爺加以特別護理。
崇禎帝在北京自殺後,弘光帝繼位,下發特赦令,釋放高牆罪宗,朱聿鍵才被放出來。
這位金枝玉葉真是倒黴,活到43歲的年紀,在囚牢裏倒有24年之久。
弘光朝並未恢復他的王爵,責其往廣西平樂府居住。但朱聿鍵剛剛走到杭州,短命的弘光朝已經玩完。朱明又一個王爺潞王朱常汸在眾人推戴下於杭州稱“監國”(代理皇帝)。三天後,清軍殺到,一直被寄予厚望的潞王與屬下沒做任何抵抗,向清軍獻城投降。
此前一天,朱聿鍵已離開杭州。潞王被俘消息傳來,黃道周等明朝大臣上疏勸朱聿鍵監國。
在鄭芝龍家族擁護下,朱聿鍵在建寧(今福建建甌)稱監國。二十天後,他在福州正式稱帝,改元隆武。
隆武政權,就成為南明的第二個政權。
其實,如果依據倫序,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該輪到廣西的明朝桂王,但桂王當時距離江南太遠,遠水不能解近渴。眾明臣齊推唐王朱聿鍵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他的封地是南陽。這地方是從前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起家之地。在心理暗示影響下,眾臣推唐王為帝,想把他當作重振大明的標誌,很想讓他暗合天意,爭取做一個明朝的“光武帝”,復興明朝。
隆武帝舉行大典儀式當天,大風霧起,拔木揚沙,尚璽官的坐騎受驚,玉璽摔落,碰壞一角。眾人心驚,皆認為兆征不祥。雖然如此,隆武君臣還是很有平復天下的決心,銳意恢復。
由於身世坎坷,隆武帝和弘光帝的荒yin無恥作為迥然不同。他善於撫慰群臣,樂於納諫,甚至同意招納“大順軍”(李自成軍)餘部,以共同抵抗清軍。這一點,尤顯大度和富有遠見。同時,針對南明軍殺害剃髮的漢族平民一事,他予以嚴厲阻止:“兵行所至,不可妄殺。有發為順民,無發為難民。”這一諭旨,使得一般百姓歡呼鼓舞,紛紛來投。
雖為英明之主,隆武帝卻一直為鄭氏家族集團所架空。以鄭芝龍、鄭鴻逵、鄭芝豹、鄭影為首的鄭氏家族,都是大海盜頭子出身,數十年橫行福建、廣東、浙江一帶沿海,兼商兼盜。他們在崇禎初年受招安後,趁天下大亂之際一直忙於擴大地盤,充實自己的私人力量。
鄭芝龍等人推舉隆武帝,其實也是看上了這位爺“奇貨可居”。朝中一切實權,都掌握在鄭家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