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召大學士魏藻德計議,老魏深恐自己蹈陳新甲後塵,一直鞠躬俯首,始終不發一言,氣得崇禎帝揮袖把他斥出。


    憂懣無計之餘,宦官張殷屁顛顛跑過來,說:“皇帝陛下不要愁,奴才有一妙計。”崇禎抓住根稻糙,忙問何計。張殷說:“賊軍果真入城,自可投降,肯定就沒事了!”聞言,崇禎帝差點氣死,從案上抽出一劍,把張殷公公捅死在當場。這也是他平生第一次親手殺人。


    可嘆的是,北京守城士兵,僅有七八千疲卒,健銳士兵均在先前被那些派出京城到四地監軍的太監們當護衛軍調走。北京的宦者人數不少,城上城下走竄著的有上萬人,他們頤指氣使,個個都一副“監軍”模樣。


    北京守城開始之際,還有人送飯。小宦者派人到城上胡亂送去幾大桶粗飯,聽憑士卒以手攢食。三月十六日以後,送飯的人也不見了,守城士兵竟有不少餓死者。


    農民軍開始大規模攻城。


    崇禎帝手持三眼槍,率數十名宦官在城內轉悠了大半圈,均不得出城門,失望而歸。


    農民軍攻彰義門時,監軍太監曹化淳開門投降,引大軍入城,齊攻內城。


    回宮後,崇禎帝知道大勢已去。但他還存一絲幻想,於是,他喚來皇親新樂侯劉文炳以及駙馬鞏永固,想讓他們帶家丁護送太子及二王出城。二人跪地哭訴:“國法素嚴,我們哪敢在家裏私蓄武裝家丁。即使把所有僕人帶齊,也就幾百個人,這些人平素皆不習武,何能出城逃跑時與賊軍相抗?”


    崇禎帝徹底失望。


    無奈之下,他又召首輔魏藻德議事。老魏仍舊一語不發。


    絕望的絕望之餘,崇禎帝命宮人上酒。痛飲數杯後,他先讓皇後周氏自縊。袁妃不想死,遽起離座想逃,被崇禎帝追上,數劍砍死。


    接著,他手提利劍在宮內自己動手殺掉嬪妃數人後,行至壽寧宮,正遇自己十五歲的長女長平公主。


    三十六歲的朱由檢含淚嘆息道:“汝為何生於帝王之家!”掩麵朝愛女揮劍。


    長平公主一聲慘叫,右臂被斷,昏死於地。


    接著,朱由檢咬牙下手,把自己的幼女、時年僅六歲的昭仁公主也親手殺掉,以免她日後遭人玷汙。


    半明半滅大明朝(17)


    然後,崇禎帝拉住已經嚇得發傻的太子朱慈烺的手,慟哭言道:“你們今日是太子、王子(二王也在場),北京城破,你們就是百姓小民……各自逃生吧,不要戀我。朕必死社稷,也無麵目見列祖列宗於地下!你們出宮後千萬謹慎小心,見到做官的人,長者呼為老爺,年輕的呼為相公。如遇平民,長者呼為老爹,少者呼為老兄;呼文人為先生,呼兵士為長官……”


    父子情深,崇禎帝淚下如雨,至囑切切。


    三月十八日夜,崇禎帝與太監王承恩逃上煤山(景山),四望之下,北京城內殺聲一片,農民軍已經入城。


    嘆息良久,崇禎帝寫下遺言。然後,他與王承恩相對縊死於樹間。大明王朝,至此落下帷幕。(崇禎自縊處說法很多,有說是衣帽局,有說是樹上,皆無定論。)


    兩天後,宮裏一個小宦官在煤山腳下發現了崇禎的“禦馬”。農民軍士兵追蹤尋跡,終於在山上一棵歪脖樹上發現了自縊而死的大明皇帝。


    在這位三十六歲皇帝的白綾衣袖上,農民軍士兵發現有數行潦糙淩亂的字體,顯然是崇禎皇帝上吊前倉猝所書。一行是:“朕失江山,無麵目見祖宗,不敢終於正寢”;另一行是:“百官俱赴東宮(太子)行在。”


    王承恩大公公陪皇帝同死,其餘的大小宦者皆希冀富貴,導引李自成等人入宮,並以極高效率為宮內嬪妃按相貌為標準分出三等,詳寫姓名於一冊,呈與李自成、劉宗敏,以供其yin樂。


    獻門的大太監曹化淳文化高,為博“新帝”一笑,他口誦諛文:“萬姓歸心,獨夫授首,比堯舜而多武功,邁湯武而無慚德。”


    李自成並不買帳,對這些公公們叱責道:“汝曹背主獻城,罪應當斬!”公公們跪倒一片,好多人當時就屁滾尿流。


    太監杜之秩(在居庸關投降)還算腦子快,乞哀道:“奴才們承天順命,故來孝順。”李自成當時心情好,沒下令殺他們,叱令他們立即滾出城去。於是,數千中小宦官,狼狽出逃。農民軍的孩子兵爭相上去拳打腳踢以為戲樂,群呼“打老公”。昔日的大太監們沒那麽好運,不少人在隨後的“追贓”中基本都被折磨死,算是報應。


    至於錦衣衛方麵,這些昔日滴水不漏的特務機關,皆作鳥獸散,一個不見。


    李自成用於宮內守衛的,是他自己的“龍衣衛”,皆是他老營將士,屬於自己的絕對心腹。對於原先明朝錦衣衛和東廠的中高級頭目在京未逃者,李自成下手果斷,整家整家予以誅殺,根除殆盡。此舉,對京城百姓來講倒是大快人心。


    十九日黎明時分,得意洋洋的李自成從西長安門入紫禁城,手發三箭she承天門匾,矢失其二,僅有一箭中於“天”字下端。牛金星一旁言道,“真乃天意,此即定鼎天下之意!”李自成大笑。


    入宮後,望見遍地鮮血,袁妃、公主屍身狼藉於地,李自成也嘆息:“皇上太忍!”


    三月二十一日,崇禎與王承恩的屍體被發現,李自成等人終於心中一塊大石落地。


    兵卒們用兩塊門板把兩具屍體抬至東華門陰涼處,買了兩具柳木棺(僅值二十串銅錢),把帝國最有權勢的兩個人裝了進去(一為帝王,一為首席太監)。兩位爺頭下皆枕以土塊,屍體上蒙以糙葦。


    不久,自殺的周皇後屍身也被放置於側,可能有宮女細心,屍下墊以錦褥,上覆錦被。


    崇禎帝屍體暴露一天後,倒是李自成軍中兵士有人看不過眼,撤周皇後屍身上的錦被,蒙於崇禎帝屍身之上。


    二十三日上午,農民軍終於從市集找來兩個賣喪殮之物的商販,有一個稍有良心的小宦者在旁,指揮他們為崇禎帝和周後的屍體穿戴靴帽。


    農民軍看守士兵在一旁見到崇禎帝空腳穿靴,周皇後臉上無蒙布,就問小宦者為什麽這樣做。小宦者熟悉內廷典故,躬身答道:“鳳不裹頭,龍不裹腳。”


    可嘆的是,這一龍一鳳,在九天之上昂首舞爪飛揚,隻是一種奢侈、離奇的夢想。


    明朝所有大臣中,臨“梓宮”而痛哭者,惟兵部主事劉養貞一人。


    三月二十四日,李自成聽見東華門方向哭聲大震,驚問是什麽人。兵卒稟報,乃北京城內老百姓聚集,請求新朝禮葬先帝。李自成很“順從”民意,加上心情又好,下令可以用帝禮葬崇禎,祭祀以王禮。


    有此“口諭”,明廷的光祿寺才敢以祭禮追奠“大行皇帝”。至於昔日滿朝文武,敢來祭拜者寥寥,僅有數人來觀,也是遠遠瞻望而已。他們大多惟恐表現不佳,耽誤自己在新朝的任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亡天下:南明痛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毅/赫連勃勃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毅/赫連勃勃大王並收藏亡天下:南明痛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