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伐遼極其相似。很快,宋軍便包圍了遼朝的"南京"――幽州城。宋太宗本人駐蹕城南的寶光寺,指揮戰鬥。


    在此之前,宋軍在沙河之戰大敗遼朝北院大王耶律奚底所率兵馬,生擒五百多遼兵,可以說是打了個開門紅。北院大王孬種,南院大王耶律斜軫智能雙全。他了解


    宋軍很看不起耶律奚底,便令本部軍高舉北院大王的青色軍旗,在得勝口(今北京昌平)一帶佯裝是敗走潰兵,晃蕩遊走。趙光義得知遼朝北院大王"殘兵"還有不少


    ,立刻麾兵進擊,開始還很順手,殺掉不少遼兵,但不久即陷入耶律斜軫的埋伏圈,受挫而返。耶律斜軫取得小勝後,也不輕易進兵,屯軍於清沙河北,"為南京(幽州)


    聲援".由此,此部遼軍牽製住不少準備進攻幽州城的宋軍。


    為避免夜長夢多,宋太宗分遣諸將攻城。宋渥、崔彥進、劉遇、孟元喆四將分別率軍進攻幽州的南北東西四麵城防。幽州城牆堅厚,自遼太宗以來一直是重鎮所


    在,方圓近五十裏。當時帶領遼軍守城的是遼朝燕王韓匡嗣之子韓德讓,此人"有智略,喜建功立事。"韓德讓是漢人,其祖父韓知古原為從漢地為契丹皇室掠走的私奴


    ,由於得知於耶律阿保機,官至中書令。韓德讓之父韓匡嗣深受遼景宗寵信,但他隻是以醫術見寵,並無軍事才能。庸父有佳兒,韓德讓不僅相貌堂堂,又深習邊事,盡


    力契丹皇室,他與城內官將"整器械,安兵側,隨宜備禦,誌不稍懈。"雖如此,宋軍氣盛,日夜攻城不息,連遼朝的一個都指揮使李紮勒燦(此名甚怪,應是蕃人)也逾


    城出降,"城中益懼。"遼朝皇廷得知南京(幽州)危急,忙遣南京宰相耶律沙將兵去救援,名將耶律休哥聞知消息,自動請纓,就被遼廷遣來替換耶律奚底,一同奔赴


    幽州,"將五院軍並發。"


    幽州方麵,韓德讓守軍勉強守住城池不失,但情況十分緊急:遼朝的建雄節度使劉延素和薊州知州劉守恩先後投降宋朝,告以遼朝邊備虛實。雖如此,盛夏炎炎,


    堅城久攻不下,宋軍戰鬥力明顯衰退,"將士多怠".


    遼將耶律沙首先率軍馳至,在高梁河與宋軍展開遭遇戰(今北京西直門外,又稱高梁水,酈道元《水經注》上記載過此河,乃古代永定河水係中的一個小分支,


    源於今日北京紫竹院湖,當時稱平地泉)。宋軍迎擊,打得耶律沙一部不敵,蒼惶退走。就在如此危急時刻,新出爐的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所部趕到戰場。由於他所帶


    人馬不多,時值傍晚時分,耶律休哥下令其屬下騎兵、步兵人持雙火炬,邊行軍揮舞手中的火炬,"宋師不測其多寡,有懼色。"很快,耶律休哥就與緊後趕來的遼朝南


    院大王耶律斜軫會師,一左一右,兩翼包抄,向宋軍奔殺過來。夜色中作戰,遼軍精騎手中鋼刀飛舞,火炬亂飛,已經困怠多日的宋軍早在心理上輸了一截,交手沒多久


    ,陣腳已經鬆動。同時,幽州城內的遼朝兵馬乘城舉火,大聲宣威,聲震天地,守將韓德讓等人也四開城門,列陣鳴鼓,大有裏應外合,夾擊宋軍之勢。


    宋軍心怯,遼軍勢猛,南北西院大王奮勇當先,先前敗走的耶律沙重整兵馬又返戰場。耶律休哥身受三處傷創仍舊縱馬馳殺,不一會,宋軍不支,崩潰四散。大敗之


    下,宋太宗本人也身中流矢,狼狽得乘驢車狂逃,僅以身免。此次高梁河大戰,宋兵被斬首的就有一萬多,遼軍"匹敵兵仗、符印、糧饋、貨幣不可勝計。"據宋人筆記


    《黙記》所記,"(宋)太宗自燕京城下軍潰,北虜(遼軍)追之,僅得脫。凡行在服禦寶器盡為所奪,從人宮嬪盡陷沒。(太宗)股上中兩箭,歲歲必發。其棄天下(


    日後死亡)竟以箭瘡發雲".可見,宋太宗此役大腿上兩處入骨箭傷,成為他日後病死的主要原因。


    驚惶加鬱悶,宋太宗鬱鬱汴京,由於北征遼朝大敗,平滅北漢的封賞也壓下不提,軍將多有怨言。宋太祖的兒子武功郡王趙德昭入宮見叔皇,請示朝廷行太原之賞


    .本來宋太宗心就煩,看見這個侄子,更煩。征遼期間,宋軍曾有一次夜間驚擾,大亂之中找不著宋太宗所在,不少軍將就想擁趙德昭為帝(此舉非有謀反之意,大軍入


    敵境,忽然失去身為主師的皇帝,大家不得不驚)。不久,宋太宗現身,慰撫驚擾的軍將。知道軍中人曾有扶立侄子為帝的意思,宋太宗很不高興。此時,不當不正,趙德


    昭又入宮進諫,宋太宗臉蛋子一沉,說:"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封賞不遲!"聽叔皇如此說,趙德昭惶恐至極,忙辭殿還歸自己的王府。入門後,小夥子問左右侍從:"


    你們手頭有刀嗎?"左右從人回報說王府中不敢帶刀。趙德昭再不說話,闖入廚房,從裏麵把門閂緊,操起一把割切菜果的刀就抹了脖子,自刎而死。趙光義聽說侄子自


    殺,"驚悔",抱屍大哭,估計也是演戲。小夥子如果不死,以後還真拿他不太好辦。


    ――宋太宗二次伐遼的失利


    宋軍敗走之後,遼朝得勢不饒人。於同年十月派南京留守、燕王韓匡嗣率耶律沙、耶律休哥南伐,"以報圍燕之役".宋朝的雲州觀察使劉延翰馬上匆忙提師迎敵


    ,崔彥進、李漢瓊、崔翰等將隨後也趕來赴援。宋太宗還想"遙控"戰鬥,派人送陣圖,宋朝諸將依據"欽製"陣圖分軍為八陣。 不久,宋遼雙方軍隊陸續到達滿城,準備


    開戰。宋將趙延進登高望遠,察覺即將開打的戰場地麵空闊,而根據宋太祖陣圖擺設的軍陣,每陣相距百餘步,真正打起來,各不相顧,很有被分割包圍吃掉的危險。而


    且,遼軍騎兵勢猛,沖盪之下,宋軍勢必驚潰。於是,趙延進建議宋軍合八陣為一陣,合力擊敵。


    崔翰等人知道趙將軍所講極有道理,仍舊猶豫:"萬一合陣出了差錯,怎麽向皇上交待?"趙延進表示:"如果軍遭敗績,責任由我一人擔當。"崔翰等將仍舊不決,修


    改排陣計劃是要負"擅改詔旨"的罪責。最後,還是鎮州監軍李繼隆(此人乃宋太宗大舅子)拍板:"兵貴適變,安可預定!違詔之罪,由我李繼隆獨當!"有這麽一個"大


    頭"出頭,眾將心定,便改八陣為二陣,前後相接。布置完畢後,宋朝諸將又派人向遼軍先行詐降之計。


    遼軍的實際統師韓匡嗣信以為真,馬上安排迎降。北院大王耶律休哥久經戰陣,勸說道:"宋軍軍整氣銳,不可能投降,這肯定是麻庳我們的誘降計,應該嚴兵以待


    ,不能鬆懈。"韓匡嗣此人,其實也就一皇家"保健醫"的材料,文才武幹遠遜其子韓德讓,認定宋軍是真投降,根本不聽耶律休哥的勸說。


    遼軍剛剛放鬆,對麵的宋軍忽然一齊吶喊鼓譟,塵起漲天,正要騎馬以"輕裘緩帶"的儒雅納降的韓匡嗣頓時心驚,"倉猝不知所為".大軍沒有統一的號令和指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刀鋒上的文明:宋遼金西夏的另類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毅並收藏刀鋒上的文明:宋遼金西夏的另類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