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刀鋒上的文明:宋遼金西夏的另類歷史 作者:梅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下、下淩上替、禍亂相尋"的五代,由軍士鼓譟、擁主帥為帝的事情,成功的就已經有四件之多: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廢帝李從珂、後周太祖郭威、最後一個才
是宋太祖趙匡胤。至於未成功的"擁帝"事件,也有好幾件。其一,石敬瑭當河東節度使時,一次出獵,軍中忽然有人大叫"萬歲",把當時正"韜光養晦"的石敬瑭嚇得夠
嗆,忙下令斬殺為首的兵士三十多人;後晉大將楊光遠率軍至滑州,又有軍士稱要擁楊光遠為帝,老楊還挺明白,表示:"天子豈汝等販賣之物",嗬之而止;其三,大
將符彥饒在瓦橋關守戌,有裨將帶兵士欲"擁立"老符。符將軍佯允,約定轉天在府街大會將士,"遂伏甲盡殺之"――可見,大亂季世的五代,承襲唐朝中晚期河朔諸藩
鎮的跋扈之風。每有節度使死去,唐帝即派中使到軍中"觀察"軍情,因軍士請授與他們自己推舉的人為新節度使。"至五代,其風益甚,由是軍士擅廢立之權,往往害一
師,立一師,有同兒戲。"也是一報還一報,"藩鎮既蔑視朝廷,軍士亦脅製主師。"軍人們之所以愛搞擁人為帝的把戲,不外乎是出於這樣的事實:"將校皆得超遷,軍士
又得賞賜剽掠。"如同大公司下麵七、八個人的小公司,小頭目也稱總經理,自然其餘數人可立馬被升為副總經理、總監等等,瓜分資財便當,名聲又好聽。最可笑的
當屬後唐大將趙在禮。當時,軍士皇甫暉暗知軍士思歸欲為亂,就劫擁軍將楊仁晸為師,楊將軍不從,被殺;接著,皇甫暉又推一個人緣好的小校為師,不從,又被殺;
於是,皇甫暉率一大幫軍士直趨趙在禮處,把兩顆血淋淋人頭往老趙麵前一扔,大叫:"不從者視此!"老趙不得已,"遂為其師".此情此景,與唐朝的涇原亂兵劫朱泚、
辛亥革命時兵士劫黎元洪一樣,都是兵士愛玩的一幕戲。事成,大家升官發財;事敗,有冤大頭一人全家扛禍。
富貴險中求,趙匡胤一念成福,造就兩宋三百餘年基業,確實個人奮鬥史上一個大大的"佳話".推論"翊戴"之功,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
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細究這些"功臣"的原職,皆是殿前都指揮使、騎軍都指揮使、殿前都虞侯這樣的京城禁軍大小頭目,所有這一切,均明白無誤地透露著一
個消息:陳橋兵變是一場精心策劃的不折不扣的政變!建隆二年,趙匡胤罷去慕容延釗的"殿前都點檢"一職,以免"點檢做天子"的讖言重演。歷史上的"大事",往往前
一出是"正劇",後一出摹仿的是"喜劇",偏偏"黃袍加身"此等大戲,郭威和趙匡胤,兩齣都是"正劇",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宋太祖"一手硬、一手軟"的對內統治方針
帝位沒坐熱乎,趙匡胤兩次"親征",幹掉和他叫板的兩個人:鎮守澤潞的後周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和駐地在揚州的淮南節度使李重進。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本來先送李筠和李重進一人一頂"中書令"(名譽人大委員長)的 高帽子,就怕他們兩個首先搗亂。封官的使臣一到潞州(今山西長治),
李筠根本不見,馬上要起兵。李筠左右切諫,這些人倒不是害怕主公"造反",五代時"皇帝"走馬燈一樣,一家換予另一家並不稀奇,參謀們的本意是讓他緩緩神再觀察
一下,不要輕舉妄動。李筠之子李守節泣諫父親不要給"大宋"添亂,新君即位,最恨的就是首先出頭的前朝"忠臣".起先,李筠聽勸,置酒張樂,大擺宴席,請宋朝使臣
相見。雙方剛剛落座,李筠忽然命人於壁上高懸後周太祖郭威的畫像,親於像前下拜,悲不自勝,淚下如雨。如此,李筠左右謀士一時皆惶恐不安,忙向趙匡胤的來使解
釋,"李令公飲酒過多,表現失常,請勿怪罪。"宋使也不好說什麽,本來太監就膽小,特別是出使到"敵營"的太監,直怕自己大腦袋被割,自然假裝什麽事情都沒發生。
趙匡胤聽得使臣回來一五一十的稟報,仍不想直接興兵,親自寫詔"慰撫",並召李筠之子李守節為皇城使(寄祿官,類似內務部管事的虛銜,以示對李氏父子的"
無猜")。李筠得詔,即遣其子李守節入朝,本意實為"入朝伺動靜。"此招甚怪,既然反心已定,何苦要搭上兒子一條性命,親送入虎口。得知李守節入朝,趙匡胤也覺出
乎意料,迎頭就問:"太子,你怎麽來了!"
李守節大驚失色,忙跪地叩頭,哭訴道:"陛下您怎麽這樣稱呼我,朝中肯定有人講我父子的壞話!"
趙匡胤倒有帝王氣度,徐徐言曰:"我聽聞你數次勸諫你父親,皆不為所聽。你父親遣你來京,是想讓我殺掉你,彰顯我的不仁,他也好有藉口起兵。你回去吧,轉告
你父親:我未為天子的時候,你父親想作就作;既然現在我已為天子,他何不為了我而作出小小的退讓呢?"趙皇帝此語,不失語重心長,既無威脅,也無要挾,甚至有
些哀求的意味在裏麵。
北漢"皇帝"當時是劉鈞,他家的"後漢"天下原為"後周"所奪,與中原政權一直為敵。聽聞李筠要造反,馬上派人秘密聯繫,相約共同舉兵。聽聞兒子回來一番說話
,又知北漢將派兵馬來援,李筠決心已定,馬上命幕府文士書寫檄文,四處散發,歷數趙匡胤"篡位罪狀",遣人到北漢求兵,正式起兵。甭說,旗開得勝,李筠精兵奇襲澤
州,殺掉留守的宋朝刺史,占領州城。
兵來將擋,水來土吞。趙匡胤心中雖慌,不得不硬著頭皮,派手下得力大將石守信、高懷德等人率大軍進討。臨行,他心急火燎地囑戒道:"千萬別讓李筠率軍西下
太行,立刻引兵扼其關隘,否則,不能破敵!"做皇帝後第一仗,趙匡胤自然是非常用心謀劃。
本來,李筠起兵之初,其手下謀士就勸他:"您孤軍舉事,其勢甚危,雖倚河東(北漢軍)之援,恐亦不得其力。大梁(宋軍)兵甲精銳,難與爭鋒。不如西下太行,
塞虎牢,據洛邑東向而爭天下,此乃上計。"李筠不聽。他的想法也有理:"我乃周朝宿將,與世宗(柴榮)義同兄弟。禁衛之士,皆我昔日屬下,聞知我起兵,他們肯定臨
陣倒戈,何患不成功!"大將有此書生氣,不敗也難。趙匡胤新朝甫建,大肆封官行賞。京城內定,大臣、兵頭有名有份。特別一提的是,五代末的軍將都是"名利"之輩,
誰還會響應李筠這位"老上級"作賊!
北漢"皇帝"劉鈞深覺復國有望,就約契丹兵一起來援李筠。李筠"民族氣節"倒保持得不錯,婉拒契丹兵入境。於是,劉鈞禦駕親征,"傾國自將"而來。臨行,劉鈞的
是宋太祖趙匡胤。至於未成功的"擁帝"事件,也有好幾件。其一,石敬瑭當河東節度使時,一次出獵,軍中忽然有人大叫"萬歲",把當時正"韜光養晦"的石敬瑭嚇得夠
嗆,忙下令斬殺為首的兵士三十多人;後晉大將楊光遠率軍至滑州,又有軍士稱要擁楊光遠為帝,老楊還挺明白,表示:"天子豈汝等販賣之物",嗬之而止;其三,大
將符彥饒在瓦橋關守戌,有裨將帶兵士欲"擁立"老符。符將軍佯允,約定轉天在府街大會將士,"遂伏甲盡殺之"――可見,大亂季世的五代,承襲唐朝中晚期河朔諸藩
鎮的跋扈之風。每有節度使死去,唐帝即派中使到軍中"觀察"軍情,因軍士請授與他們自己推舉的人為新節度使。"至五代,其風益甚,由是軍士擅廢立之權,往往害一
師,立一師,有同兒戲。"也是一報還一報,"藩鎮既蔑視朝廷,軍士亦脅製主師。"軍人們之所以愛搞擁人為帝的把戲,不外乎是出於這樣的事實:"將校皆得超遷,軍士
又得賞賜剽掠。"如同大公司下麵七、八個人的小公司,小頭目也稱總經理,自然其餘數人可立馬被升為副總經理、總監等等,瓜分資財便當,名聲又好聽。最可笑的
當屬後唐大將趙在禮。當時,軍士皇甫暉暗知軍士思歸欲為亂,就劫擁軍將楊仁晸為師,楊將軍不從,被殺;接著,皇甫暉又推一個人緣好的小校為師,不從,又被殺;
於是,皇甫暉率一大幫軍士直趨趙在禮處,把兩顆血淋淋人頭往老趙麵前一扔,大叫:"不從者視此!"老趙不得已,"遂為其師".此情此景,與唐朝的涇原亂兵劫朱泚、
辛亥革命時兵士劫黎元洪一樣,都是兵士愛玩的一幕戲。事成,大家升官發財;事敗,有冤大頭一人全家扛禍。
富貴險中求,趙匡胤一念成福,造就兩宋三百餘年基業,確實個人奮鬥史上一個大大的"佳話".推論"翊戴"之功,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
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細究這些"功臣"的原職,皆是殿前都指揮使、騎軍都指揮使、殿前都虞侯這樣的京城禁軍大小頭目,所有這一切,均明白無誤地透露著一
個消息:陳橋兵變是一場精心策劃的不折不扣的政變!建隆二年,趙匡胤罷去慕容延釗的"殿前都點檢"一職,以免"點檢做天子"的讖言重演。歷史上的"大事",往往前
一出是"正劇",後一出摹仿的是"喜劇",偏偏"黃袍加身"此等大戲,郭威和趙匡胤,兩齣都是"正劇",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宋太祖"一手硬、一手軟"的對內統治方針
帝位沒坐熱乎,趙匡胤兩次"親征",幹掉和他叫板的兩個人:鎮守澤潞的後周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和駐地在揚州的淮南節度使李重進。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本來先送李筠和李重進一人一頂"中書令"(名譽人大委員長)的 高帽子,就怕他們兩個首先搗亂。封官的使臣一到潞州(今山西長治),
李筠根本不見,馬上要起兵。李筠左右切諫,這些人倒不是害怕主公"造反",五代時"皇帝"走馬燈一樣,一家換予另一家並不稀奇,參謀們的本意是讓他緩緩神再觀察
一下,不要輕舉妄動。李筠之子李守節泣諫父親不要給"大宋"添亂,新君即位,最恨的就是首先出頭的前朝"忠臣".起先,李筠聽勸,置酒張樂,大擺宴席,請宋朝使臣
相見。雙方剛剛落座,李筠忽然命人於壁上高懸後周太祖郭威的畫像,親於像前下拜,悲不自勝,淚下如雨。如此,李筠左右謀士一時皆惶恐不安,忙向趙匡胤的來使解
釋,"李令公飲酒過多,表現失常,請勿怪罪。"宋使也不好說什麽,本來太監就膽小,特別是出使到"敵營"的太監,直怕自己大腦袋被割,自然假裝什麽事情都沒發生。
趙匡胤聽得使臣回來一五一十的稟報,仍不想直接興兵,親自寫詔"慰撫",並召李筠之子李守節為皇城使(寄祿官,類似內務部管事的虛銜,以示對李氏父子的"
無猜")。李筠得詔,即遣其子李守節入朝,本意實為"入朝伺動靜。"此招甚怪,既然反心已定,何苦要搭上兒子一條性命,親送入虎口。得知李守節入朝,趙匡胤也覺出
乎意料,迎頭就問:"太子,你怎麽來了!"
李守節大驚失色,忙跪地叩頭,哭訴道:"陛下您怎麽這樣稱呼我,朝中肯定有人講我父子的壞話!"
趙匡胤倒有帝王氣度,徐徐言曰:"我聽聞你數次勸諫你父親,皆不為所聽。你父親遣你來京,是想讓我殺掉你,彰顯我的不仁,他也好有藉口起兵。你回去吧,轉告
你父親:我未為天子的時候,你父親想作就作;既然現在我已為天子,他何不為了我而作出小小的退讓呢?"趙皇帝此語,不失語重心長,既無威脅,也無要挾,甚至有
些哀求的意味在裏麵。
北漢"皇帝"當時是劉鈞,他家的"後漢"天下原為"後周"所奪,與中原政權一直為敵。聽聞李筠要造反,馬上派人秘密聯繫,相約共同舉兵。聽聞兒子回來一番說話
,又知北漢將派兵馬來援,李筠決心已定,馬上命幕府文士書寫檄文,四處散發,歷數趙匡胤"篡位罪狀",遣人到北漢求兵,正式起兵。甭說,旗開得勝,李筠精兵奇襲澤
州,殺掉留守的宋朝刺史,占領州城。
兵來將擋,水來土吞。趙匡胤心中雖慌,不得不硬著頭皮,派手下得力大將石守信、高懷德等人率大軍進討。臨行,他心急火燎地囑戒道:"千萬別讓李筠率軍西下
太行,立刻引兵扼其關隘,否則,不能破敵!"做皇帝後第一仗,趙匡胤自然是非常用心謀劃。
本來,李筠起兵之初,其手下謀士就勸他:"您孤軍舉事,其勢甚危,雖倚河東(北漢軍)之援,恐亦不得其力。大梁(宋軍)兵甲精銳,難與爭鋒。不如西下太行,
塞虎牢,據洛邑東向而爭天下,此乃上計。"李筠不聽。他的想法也有理:"我乃周朝宿將,與世宗(柴榮)義同兄弟。禁衛之士,皆我昔日屬下,聞知我起兵,他們肯定臨
陣倒戈,何患不成功!"大將有此書生氣,不敗也難。趙匡胤新朝甫建,大肆封官行賞。京城內定,大臣、兵頭有名有份。特別一提的是,五代末的軍將都是"名利"之輩,
誰還會響應李筠這位"老上級"作賊!
北漢"皇帝"劉鈞深覺復國有望,就約契丹兵一起來援李筠。李筠"民族氣節"倒保持得不錯,婉拒契丹兵入境。於是,劉鈞禦駕親征,"傾國自將"而來。臨行,劉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