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作者:徐磊/梅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嵩山一帶居民,多為獵戶,皆以she獵為生,時稱"山棚".賊人入山後,正遇幾戶山棚扛了打得的梅花鹿去山下賣,便上前搶奪,還重揍幾個獵戶一頓。獵戶猛悍,咽不下這口氣,又知道官府通輯這些賊人,便馬上四下赳集,分別派人堵住山中要路,然後引來官軍,把這幫賊人一網打盡。
一番嚴訊,得知賊人的魁首是中嶽寺方丈圓靜。此人原為史思明悍將,當時已是八十多歲,仍"偉悍過人".嚴刑拷打之時,唐兵有人扛大錘想砸斷他的脛骨,掄了幾下都不見斷。估計一是老頭有硬氣功底子,二是"操作"失當。圓靜大罵:"鼠子!連人的腿也砸不折,還敢自稱是健兒!"於是,他自己把大腿伸直,擺正位置,教掄大錘的兵士定準地方砸。果然,錘下,腿折。最後,法場受刑,老賊頭長嘆:"誤我大事,未使洛陽城遍流人血!"可見,安史餘孽,仍如此兇悍殘狠。
經過鞠審,唐廷才知道李師道等人一直在洛陽城收買守將、驛卒,耳目眾多。又花錢數千萬,買下十多處莊園以為"根據地",招留賊人,準備了好久。同時,經過大刑伺侯,還審出這幫賊人中竟有殺害武元衡的兩個主凶,原來李師道是刺殺事件的主謀。由於當時與吳元濟之間的戰事吃緊,先前又與成德鎮王承宗鬧翻,唐憲宗君臣暫時保密此事,留待"秋後算帳".
元和十年十月,唐廷以汴州節度使韓弘為淮西諸軍都統。韓弘是鎮帥劉玄佐外甥。貞元十五年,汴軍推韓弘為留後,朝廷任其為汴州刺史兼宣武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此人貌似寬厚,實則陰忍。他剛任汴州刺史時,深知汴軍驕恣,不拿主師當回事。韓弘細察內情,知悉副將劉鍔常為亂首,便首先拿他開刀。一日,韓弘在衙門議事,忽召劉鍔及其部屬三百多人,以議事為名。諸人到達,韓弘麵數其罪,繳械後,"盡殺之以徇",血流出府衙,溢滿道路。砍三百多個腦袋,確實要流不少鮮血。"(韓)弘對賓僚言笑自若".殺人立威,由此,二十多年間,汴軍內部一直沒人再敢起亂。
雖然朝廷委任韓弘當都統,主要是因為汴州首當河南、河北要衝,真正替憲宗打仗的還是李光顏和烏重胤兩部。韓弘雖受委命,自己仍舊居於原鎮,隻派他兒子韓公武率三千人歸隸李光顏軍。"(韓)弘雖居統師,常不欲諸軍立功,陰為逗撓之計".養寇自盜,這位藩鎮算是做到家。所以,聞官軍打勝仗,"輒數日不怡,其危國邀功如是".
看見圍攻蔡州諸將中李光顏最賣力,韓弘便想以美女"腐蝕"他。他從自己府中舞姬中挑一個絕色美女,飾以價值百萬的金珠寶物,然後派軍使把他送給李光顏,想以此消磨李將軍的鬥誌並敗壞他的聲名。
李光顏對軍使講,請您明早來營帳,我當眾拜受韓公的厚意。於是,轉天一大早,李光顏大擺宴席,置酒高會,並傳命軍使前來。絕色美姝入營,"秀曼都雅,一軍驚視".
良久,李光顏開言:"我離家出征,完全是為國事奔勞。將士們棄妻離子,日蹈白刃危矛之間,我又怎能獨享女樂呢。請替我感謝韓公厚意,天子待我李光顏恩重如山,我誓滅淮西賊寇!"言畢,李光顏淚下如雨。
"將卒數萬皆感激流涕,於是士氣益勃。"乘此銳奮之氣,李光顏等軍連敗淮西賊兵。
成德鎮王承宗為減輕吳元濟壓力,縱兵四掠,幽、滄、定三鎮皆上表請討王承宗。唐憲宗不顧兩麵用兵的大忌,於元和十一年初又下詔命河東、幽州、橫海、魏博等六道進討王承宗,並獲數次小勝。
但是,淮西方麵,唐鄧隨節度使高霞寓一軍大敗於鐵城(今河南遂平),士卒皆沒,這位高爺一人獨騎逃脫。盛怒之下,唐憲宗以荊南節度使袁滋接替高霞寓。袁滋到唐州(今河南唐河縣),根本不敢派軍隊入擊吳元濟,還卑辭下意與吳元濟書信住來。唐廷知道此事,便以時為太子詹事的李愬為唐、鄧、隨節度使,又把袁滋換掉。
李愬之父是為唐朝立下汗馬大勛的李晟。雖為名將之子,李愬當時並不出名。他來到唐州後,見喪敗之餘,士卒憚戰,便佯裝謙恭平易,對營中軍將說:"天子知道我這個人柔懦能忍,所以派我來安撫你們。進戰攻取之事,並非我想做的".
"眾信而樂之".
李愬撫慰兵士,養兵蓄銳。淮西賊兵從未聽說過李愬有戰勝的名聲,對他防備甚鬆,漸漸不以為意。"(李)愬沉勇長算,推誠待士,故能用其卑弱之勢,出賊不意。居半歲,知人可用,乃謀襲蔡(州),表請濟河。"當時,唐軍諸路師出有年,近十萬大軍,費餉無數,唐憲宗怒極,下詔切責諸軍統領。
朝廷對李愬非常支持。憲宗詔派河中、鄜坊騎兵兩千人歸由李愬統領。李愬是謀將,最善長的是利用敵方降將。賊將丁士良勇猛善戰,小河溝翻船,在一次小規模遭遇戰中,馬失前蹄,為唐兵俘虜。知道自己要被斬首,丁士良"辭氣不撓",很剛烈的一條漢子。李愬"異之",親自為他鬆綁,任他為捉生將。丁士良歸順後,盛戴李愬,就出主意說:"賊將吳秀琳有兵數千,全靠陳光洽一人有勇有謀為軍膽,我能為您擒來陳光洽以逼使吳秀琳投降".話不白說,丁士良率數騎一去,果然擒歸陳光洽。"吳秀琳以文成柵兵(今河南泌陽)三千降".李愬帶這數千降兵,又在吳房縣外大敗淮西軍。得勝後,吳房城守將派五百精騎追躡李愬。這位節度使不僅不跑,反而"下馬據胡床,令眾悉力赴戰",又she殺賊將孫忠憲。
至此,唐軍數路皆捷。兵馬使王沛先引兵渡溵水,占領戰略要地。於是,事前觀望的藩鎮協戰軍紛紛渡河,進逼郾城;李光顏又在城下大敗三萬多淮西賊兵,守將鄧懷金投降;李愬部屬董少玢、田智榮等人又拔路口等柵(今河南遂平縣),占領多處戰略要地。連連敗績之下,吳元濟一度想投降,但被其部下董重質等人所阻,最終仍堅持頑抗到底。
同時,唐憲宗又聽從朝臣之言,集中兵力進取淮西,罷停已經進行兩年的討伐王承宗的戰役。討成德鎮用兵十多萬,調用多方軍鎮,"千裏饋運,牛驢死者十四五",光劉總一個藩鎮的支出每月就需十五萬緡,所以,集中軍力財力一方用兵,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李愬方麵,又聽取降將吳秀琳建議,設計生擒了淮西騎將李佑。此人與官軍作戰幾年,殺傷唐兵甚眾,軍士噪營,爭相在營中跳躍叫罵,要活剮李佑。
李愬又來老一套,"釋縛,待以客禮。"一連數日,李愬與李佑以及原吳秀琳降將李憲密議,常常一談就是一通宵,連唐軍內的高級將領都不知道幾個人研究些什麽。軍士不悅,無數匿名信飛投韓弘以及唐軍其他軍營,報稱李佑是賊人內應。
李愬深恐憲宗聽見謠言後會對自己有所疑慮,他流淚對李佑說:"難道是老天不讓淮西賊滅亡嗎?為什麽我們相交如此之厚都不能平息眾口之謗呢。"於是,李愬把李佑綁起,出帳對軍將們講:"諸君懷疑李佑,現在我把他交給皇上處置。"事先,李愬已經派人上表唐憲宗:"如果殺李佑,肯定平不了吳元濟!"憲宗很信任李愬,派人馳送赦詔至軍中,赦免李佑,放歸李愬任用。李愬悲喜交集,握著薦李佑手說:"爾之得全,社稷之福也!"立署為散兵馬使,"令佩刀巡警,出入帳中。"不久,李愬又以李佑為六院兵馬使,把最精銳的山南東道牙兵三千人歸其統領。
一番嚴訊,得知賊人的魁首是中嶽寺方丈圓靜。此人原為史思明悍將,當時已是八十多歲,仍"偉悍過人".嚴刑拷打之時,唐兵有人扛大錘想砸斷他的脛骨,掄了幾下都不見斷。估計一是老頭有硬氣功底子,二是"操作"失當。圓靜大罵:"鼠子!連人的腿也砸不折,還敢自稱是健兒!"於是,他自己把大腿伸直,擺正位置,教掄大錘的兵士定準地方砸。果然,錘下,腿折。最後,法場受刑,老賊頭長嘆:"誤我大事,未使洛陽城遍流人血!"可見,安史餘孽,仍如此兇悍殘狠。
經過鞠審,唐廷才知道李師道等人一直在洛陽城收買守將、驛卒,耳目眾多。又花錢數千萬,買下十多處莊園以為"根據地",招留賊人,準備了好久。同時,經過大刑伺侯,還審出這幫賊人中竟有殺害武元衡的兩個主凶,原來李師道是刺殺事件的主謀。由於當時與吳元濟之間的戰事吃緊,先前又與成德鎮王承宗鬧翻,唐憲宗君臣暫時保密此事,留待"秋後算帳".
元和十年十月,唐廷以汴州節度使韓弘為淮西諸軍都統。韓弘是鎮帥劉玄佐外甥。貞元十五年,汴軍推韓弘為留後,朝廷任其為汴州刺史兼宣武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此人貌似寬厚,實則陰忍。他剛任汴州刺史時,深知汴軍驕恣,不拿主師當回事。韓弘細察內情,知悉副將劉鍔常為亂首,便首先拿他開刀。一日,韓弘在衙門議事,忽召劉鍔及其部屬三百多人,以議事為名。諸人到達,韓弘麵數其罪,繳械後,"盡殺之以徇",血流出府衙,溢滿道路。砍三百多個腦袋,確實要流不少鮮血。"(韓)弘對賓僚言笑自若".殺人立威,由此,二十多年間,汴軍內部一直沒人再敢起亂。
雖然朝廷委任韓弘當都統,主要是因為汴州首當河南、河北要衝,真正替憲宗打仗的還是李光顏和烏重胤兩部。韓弘雖受委命,自己仍舊居於原鎮,隻派他兒子韓公武率三千人歸隸李光顏軍。"(韓)弘雖居統師,常不欲諸軍立功,陰為逗撓之計".養寇自盜,這位藩鎮算是做到家。所以,聞官軍打勝仗,"輒數日不怡,其危國邀功如是".
看見圍攻蔡州諸將中李光顏最賣力,韓弘便想以美女"腐蝕"他。他從自己府中舞姬中挑一個絕色美女,飾以價值百萬的金珠寶物,然後派軍使把他送給李光顏,想以此消磨李將軍的鬥誌並敗壞他的聲名。
李光顏對軍使講,請您明早來營帳,我當眾拜受韓公的厚意。於是,轉天一大早,李光顏大擺宴席,置酒高會,並傳命軍使前來。絕色美姝入營,"秀曼都雅,一軍驚視".
良久,李光顏開言:"我離家出征,完全是為國事奔勞。將士們棄妻離子,日蹈白刃危矛之間,我又怎能獨享女樂呢。請替我感謝韓公厚意,天子待我李光顏恩重如山,我誓滅淮西賊寇!"言畢,李光顏淚下如雨。
"將卒數萬皆感激流涕,於是士氣益勃。"乘此銳奮之氣,李光顏等軍連敗淮西賊兵。
成德鎮王承宗為減輕吳元濟壓力,縱兵四掠,幽、滄、定三鎮皆上表請討王承宗。唐憲宗不顧兩麵用兵的大忌,於元和十一年初又下詔命河東、幽州、橫海、魏博等六道進討王承宗,並獲數次小勝。
但是,淮西方麵,唐鄧隨節度使高霞寓一軍大敗於鐵城(今河南遂平),士卒皆沒,這位高爺一人獨騎逃脫。盛怒之下,唐憲宗以荊南節度使袁滋接替高霞寓。袁滋到唐州(今河南唐河縣),根本不敢派軍隊入擊吳元濟,還卑辭下意與吳元濟書信住來。唐廷知道此事,便以時為太子詹事的李愬為唐、鄧、隨節度使,又把袁滋換掉。
李愬之父是為唐朝立下汗馬大勛的李晟。雖為名將之子,李愬當時並不出名。他來到唐州後,見喪敗之餘,士卒憚戰,便佯裝謙恭平易,對營中軍將說:"天子知道我這個人柔懦能忍,所以派我來安撫你們。進戰攻取之事,並非我想做的".
"眾信而樂之".
李愬撫慰兵士,養兵蓄銳。淮西賊兵從未聽說過李愬有戰勝的名聲,對他防備甚鬆,漸漸不以為意。"(李)愬沉勇長算,推誠待士,故能用其卑弱之勢,出賊不意。居半歲,知人可用,乃謀襲蔡(州),表請濟河。"當時,唐軍諸路師出有年,近十萬大軍,費餉無數,唐憲宗怒極,下詔切責諸軍統領。
朝廷對李愬非常支持。憲宗詔派河中、鄜坊騎兵兩千人歸由李愬統領。李愬是謀將,最善長的是利用敵方降將。賊將丁士良勇猛善戰,小河溝翻船,在一次小規模遭遇戰中,馬失前蹄,為唐兵俘虜。知道自己要被斬首,丁士良"辭氣不撓",很剛烈的一條漢子。李愬"異之",親自為他鬆綁,任他為捉生將。丁士良歸順後,盛戴李愬,就出主意說:"賊將吳秀琳有兵數千,全靠陳光洽一人有勇有謀為軍膽,我能為您擒來陳光洽以逼使吳秀琳投降".話不白說,丁士良率數騎一去,果然擒歸陳光洽。"吳秀琳以文成柵兵(今河南泌陽)三千降".李愬帶這數千降兵,又在吳房縣外大敗淮西軍。得勝後,吳房城守將派五百精騎追躡李愬。這位節度使不僅不跑,反而"下馬據胡床,令眾悉力赴戰",又she殺賊將孫忠憲。
至此,唐軍數路皆捷。兵馬使王沛先引兵渡溵水,占領戰略要地。於是,事前觀望的藩鎮協戰軍紛紛渡河,進逼郾城;李光顏又在城下大敗三萬多淮西賊兵,守將鄧懷金投降;李愬部屬董少玢、田智榮等人又拔路口等柵(今河南遂平縣),占領多處戰略要地。連連敗績之下,吳元濟一度想投降,但被其部下董重質等人所阻,最終仍堅持頑抗到底。
同時,唐憲宗又聽從朝臣之言,集中兵力進取淮西,罷停已經進行兩年的討伐王承宗的戰役。討成德鎮用兵十多萬,調用多方軍鎮,"千裏饋運,牛驢死者十四五",光劉總一個藩鎮的支出每月就需十五萬緡,所以,集中軍力財力一方用兵,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李愬方麵,又聽取降將吳秀琳建議,設計生擒了淮西騎將李佑。此人與官軍作戰幾年,殺傷唐兵甚眾,軍士噪營,爭相在營中跳躍叫罵,要活剮李佑。
李愬又來老一套,"釋縛,待以客禮。"一連數日,李愬與李佑以及原吳秀琳降將李憲密議,常常一談就是一通宵,連唐軍內的高級將領都不知道幾個人研究些什麽。軍士不悅,無數匿名信飛投韓弘以及唐軍其他軍營,報稱李佑是賊人內應。
李愬深恐憲宗聽見謠言後會對自己有所疑慮,他流淚對李佑說:"難道是老天不讓淮西賊滅亡嗎?為什麽我們相交如此之厚都不能平息眾口之謗呢。"於是,李愬把李佑綁起,出帳對軍將們講:"諸君懷疑李佑,現在我把他交給皇上處置。"事先,李愬已經派人上表唐憲宗:"如果殺李佑,肯定平不了吳元濟!"憲宗很信任李愬,派人馳送赦詔至軍中,赦免李佑,放歸李愬任用。李愬悲喜交集,握著薦李佑手說:"爾之得全,社稷之福也!"立署為散兵馬使,"令佩刀巡警,出入帳中。"不久,李愬又以李佑為六院兵馬使,把最精銳的山南東道牙兵三千人歸其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