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的史思明仍不知北城軍敗,還在指揮叛兵猛攻。李光弼驅趕八千多俘虜臨河"展覽",當眾殺掉數十人恐嚇敵軍。剩下的俘虜大懼,紛紛跳入河中往南岸遊,唐軍刀砍箭she,幾乎一個不剩全部報銷。見此,史思明又率軍敗走。


    每次大戰前,李光弼都插一鋒利短刀於靴中,有必死之心,對屬下講:"我位居三公,絕不會活著被賊軍俘虜,誓死報效朝廷!"至此,見敵軍退敗,李光弼西向天子所居方向拜舞,"三軍感動",歡聲震地。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廷又加封李光弼太尉、中書令。李光弼率軍進圍懷州。史思明率兵來救,再三為唐軍所敗。史思明揚言要渡黃河斷絕唐軍糧道。李光弼駐軍野水度一帶平地,四周豎立木柵為營壘。白天時,李光弼率兵巡營。當晚,他卒隨從馳還大本營。臨行前,他留牙將雍希顥留守,囑咐說:"賊將高暉、李日越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今夜史思明一定會派他們來此劫營。你留守此地,切勿與他們交兵。敵人如果投降,就和他們一起來見我。"聽此一席話,李光弼屬下都摸不著頭腦,以為主師操勞過度,語無倫次。


    史思明聽諜報說李光弼在野水度,忙派人把李日越叫至麵前,下死命令說:"李光弼駐守平地,你以五百重甲騎兵今夜進襲把他擒來。否則,別來見我!"李日越得到命令後,乘夜急馳,進攻唐軍營壘之前,他高聲喝問:"李太尉在嗎?"唐軍守兵回答:"已經走了。"又問:"你們有多少兵在營中?"回答:"一千人左右。"又問:"誰為主將?"答:"雍希顥。"李日越頓時來個透心涼,良久,他對屬下說:"今夜下死命令派我來擒獲李光弼,現在衝進去,最多抓住個雍希顥,回營也會被處死!"於是李日越一箭未發,下馬請降。雍希顥喜出望外,忙帶領這位勇聞三軍的敵將回營,受到李光弼熱情接待,朝廷馬上授以金吾大將軍之職。史思明帳下大將高暉得知此訊,也帶人歸降唐軍。


    眾將佩服之餘,也很不解,就問李光弼,"您降附這兩個敵軍大將怎這麽容易?"李光弼說:"史思明屢次攻城失敗,就想與我軍平地野戰。他聽說我當天紮營在外,覺得我正中其計,連夜派李日越來襲擒我,肯定下死命令給李日越。雍希顥無名之將,李日越抓他回去肯定不免一死。人情懼死,李日越不得不降;高暉勇鬥名聲一直在李日越之上,聽說李日越獲授大將軍之號,他怎能不動心來降呢!"眾人大悟。


    唐朝諸軍畢集懷州城下後,決開丹水倒灌入城。賊軍頑抗,久攻不下。李光弼又使"地道戰",派人挖洞偷偷入城,得到敵軍口令,潛上城樓,然後站在城牆上大呼,大開城門。唐軍一湧而入,立克懷州,擒俘安太清等三位賊軍大將。


    對唐肅宗有擁立之功的大太監、觀軍容使魚朝恩輕信史思明散布的假消息,認為賊軍思鄉厭戰,想要李光弼等人立刻收復東都洛陽。李光弼帳下大將僕固懷恩也暗中嫉恨主師之功,對魚朝恩大加附合,數次上表說賊軍可一舉攻滅。李光弼對形勢十分清醒,上奏說:"賊鋒尚銳,請候時而動,不可輕進。"朝廷不聽,派中使督戰,催促進軍。李光弼不得已,蒼猝設陣於北邙山下。賊軍一直窩火不能平地決戰,傾軍而來,拚死進攻。唐軍大敗,軍資器械喪失無數。賊軍乘勝又攻占申州、興州等十三州。李光弼上書請罪,唐肅宗此時也知道不是他的過錯,優詔不罪。不久,又下製李光弼掌管河南、淮南東西、山南東、荊南丘道節度行營事,出鎮泗州。臨行前,皇帝親自賦詩送別。


    危急關頭,李光弼抱病出征,入保徐州。接著,他派軍擊敗圍攻宋州唐軍的賊將史朝義,收復許州,俘獲賊軍大將二十多人。不久,李光弼又擊擒在浙東造反的袁晁,平定整個浙東。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唐廷進封李光弼為臨淮郡王。懾於李光弼的神威,一直擁軍自固的唐朝方麵大將田神功、來王真、尚衡、殷仲卿等人相繼入朝復命,乖乖聽從朝廷調遣。大功如此,李光弼仍有岌岌可危之感。


    大太監魚朝恩和程遠振都對李光弼嫉恨得要死,天天想方設法背後進行中傷。(說起魚朝恩,就要說一下他統領的禁軍。本來,唐朝禁軍之始是那些隨李淵、李世民起兵的士卒。大唐建立後,為了照顧這些"從龍有功"的最早一批軍人,李唐把渭北的土地分給他們,以為禁衛親兵,當時叫元從禁軍。玄宗時,為了擊敗吐蕃入侵,在臨洮又以禁軍為骨幹設置神策軍。"安史之亂"爆發,神策軍一千多人奔援長安,半路就已聽說京城失陷。


    神策軍屯駐陝州,太監魚朝恩就以監軍身份掌握了這隻軍隊。太監手中有了軍隊,就完全擁有了廢立皇帝的威權。特別是到了後來的唐德宗時期,由於皇帝猜忌大臣,寵信宦官,神策軍竟有15萬人之眾,以至於日後有七個唐朝皇帝均為宦官所立。)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入寇,兵鋒直指都城,唐代宗逃往陝郡。皇帝下詔,命李光弼赴行在來援。由於害怕魚朝恩等人趁機殺害,李光弼一直遷延行期,不敢麵君。


    昔日聞命赴難的大將軍,現在整日為一兩個沒有男根的大太監嚇得六神無主。而且,由於他威權漸失,不聽朝命,屬下將領田神功等人也慢慢不聽調遣。愧恥成疾,李光弼一病不起。身邊將吏向彌留中的大將軍問以身後事,李光弼感嘆道:"我一直為朝廷效命軍前,家有老母不能奉養,未盡孝子之職,還有什麽可說呢!"隻是下令把自己獲賜的金帛分給帳下諸將。很快,李光弼病死營中,年五十七歲。唐廷予以國葬之禮,諡武穆。


    後世史家對李光弼評價甚高,認為他完全可以與孫臏、吳起、白起、韓信這樣的古代良將相比肩,且品德方麵,更勝一籌。殊不料,李大將軍晚年為太監所謀,困於口舌,不能自明,千方百計想保全性命,最終令自己處於更加危險的境地。驚懼成疾,竟以憂死,正是"工於料人而拙於謀已",令後人嘆惋。古人諡法也非常有講究。李光弼被諡為武穆,武者,剛強直理、克定禍亂;穆者通繆,布德執義、中情見貌。然而,穆還有另一種諡法:武功未成曰穆。宋代嶽飛,後來也被追諡為武穆。


    詩聖杜甫有首《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文學性地概括了他的一生事跡:司徒天寶末,北收晉陽甲。胡騎攻吾城,愁寂意不愜。


    人安若泰山,薊北斷右脅。朔方氣乃蘇,黎首見帝業。


    二宮泣西郊,九廟起頹壓。未散河陽卒,思明偽臣妾。


    復自碣石來,火焚幹坤獵。高視笑祿山,公又大獻捷。


    異王冊崇勛,小敵信所怯。擁兵鎮河汴,千裏初妥帖。


    青蠅紛營營,風雨秋一葉。內省未入朝,死淚終映睫。


    大屋去高棟,長城掃遺堞。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龍匣。"雅望與英姿,惻愴槐裏接。三軍晦光彩,烈士痛稠疊。


    直筆在史臣,將來洗箱篋。吾思哭孤塚,南紀阻歸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磊/梅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磊/梅毅並收藏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