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作者:徐磊/梅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此不倫不類的姓氏,還要追溯一下西魏的權臣、北周的開國主周文帝宇文泰(同曹操一樣,宇文泰是死後兒子稱帝被追封的皇帝)。北魏孝文帝改胡姓為漢姓,鮮卑化的匈奴種宇文泰一反其道,崇慕儒化之餘,為了在亂世保持軍隊的戰鬥力,不得不對漢族兵將進行"胡化".他模擬鮮卑最初的軍事部落組織,改漢姓為鮮卑姓,"以諸將功高為三十六姓,次者為九十九姓,所將士卒亦改從其姓。"當然,宇文泰的"胡化"並非為質上的"反動",西魏(北周)境內胡漢關係並不像北齊那樣水火不容(鮮卑人欺淩漢人),而是相互間比較融洽。
楊堅(普六茹堅)不僅最初姓氏奇怪,小名也怪,叫什麽那羅延,其鮮卑原意"金剛不壞",源於梵語。楊堅十三歲前在寺廟長大,小名由撫養他的女尼智仙所取。
樣貌怪異的"奇"男子——楊堅的"蟄龍"歲月《隋書》《文帝紀》中,有這樣的記載:"皇妣呂氏……生高祖(楊堅)於馮翊般若寺,紫氣充庭……皇妣嚐抱高祖,忽見頭上角出,遍體鱗起。皇妣大駭,墜高祖於地……(楊堅)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she,有紋在手曰‘王’……"——這些鬼話不用詳釋,肯定是史家為顯示帝王神奇而做的荒誔不經的"編排",猶如號稱楊堅是漢朝太尉楊震第n代孫一樣,純屬胡說八道。
楊堅六世祖楊元壽不過是北魏武川鎮軍戶,"又紅又專"說得上,貴族血緣丁點也沒有。而且,大腦門上五條肉柱子貫入頭頂,稜稜角角,恰似動畫片中的東海龍王,如果以玩樂的眼光看電視看電影覺得這種"尊容"好玩,真人長成這種樣子,讓人不嚇死也得膩歪死!觀唐初閻立本所繪《歷代帝王圖》,楊堅的相貌莊重、威嚴,畫家筆下肯定有"溢美",但隋亡不久,楊堅的樣子應該有五、六成可信,也不見他大腦瓜子上有五根肉柱棱起。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楊堅此人相貌堂堂,定有讓人過目不忘之處,且"沉深嚴重"、"雖至親不敢狎也",屬於不怒自威那種人物。由於其父楊忠有大功於國,楊堅十五歲就獲封成紀縣公,十六歲遷驃騎大將軍,加開府。
當時,宇文泰見到老戰友這位風華正茂的兒子,也不禁大相嘆異:"此兒風骨,不似代間人。"講起北周,還要簡述一下西魏的歷史。
北魏孝武帝被高歡所逼,逃至宇文泰處,也稱魏,至此,北魏分裂為東、西兩魏,宇文泰所掌握的魏,史稱西魏。
孝武帝至長安後不久,即與權臣宇文泰發生齟齬,被毒酒毒死,時年二十五。
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後,又立孝文帝孫子元寶炬為皇帝,是為西魏文帝。文帝在位十七年,安死於宮,時年四十五。雖身為皇帝,元寶炬完全是個幌子,大權盡在宇文泰之手。正因為他聽話,所以一直讓他在帝座上呆著。
文帝死,宇文泰立太子元欽為帝,是為西魏廢帝。元欽隻當了三年皇帝,便被宇文泰廢掉,轉立文帝第四子元郭為帝,是為西魏恭帝。恭帝也隻當了三年擺設,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後,其堂侄宇文護擁立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覺建立周朝,史稱北周。西魏恭帝不久就被毒死。三十餘年中,西魏的皇帝雖姓元,其實真正的皇帝是宇文泰。
宇文泰不僅大大增擴了西魏的國土,最重要的貢獻還在於他於535年建立了府兵製,並仿鮮卑舊製,將所統兵馬分為八部,各設"柱國大將軍",稱為"八柱國",府兵是職業軍人,專門編為軍籍,隻作軍事用途,不從事屯墾生產。(周武帝時,府兵製又走向"兵農合一")。
宇文護擁立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覺為帝後,皇族此次改姓宇文了。宇文覺雖然才十五、六歲年紀,但"性剛果",想幹掉飛揚跋扈的堂兄宇文護。
宇文護先下手為強,廢掉宇文覺並把這位不聽話的孩子弄死。其後,又擁立宇文泰長子宇文毓為帝,是為北周明帝。幹壞事一幹起來就收不住手,不久,宇文護嫌這位"寬明仁厚"的堂弟太"聰明",派人在食物中下毒,又把這位皇帝送上西天。挑來挑去,宇文護就又把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推上帝位。
北周武帝宇文邕神武過人,沉毅有智,莫測高深。當皇帝十九年間,他先是韜光養晦,族滅權臣宇文護。而後親掌萬機,平滅北齊高氏。同時,這位勇武皇帝還崇尚節儉,平時身穿布袍,寢布被,全身上下沒有金銀寶玉裝飾,同時對於那些雕文刻鏤的宮室,錦鏽衣物,全都一概禁止。前朝宮殿有恢宏華綺的裝飾,他嚴命撤毀,改為土階數尺,務為儉僕。史載,這位周武帝勞謙接下,自強不息,打仗時步行山穀危澗,履涉勤苦,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周武帝自己甘之如飴。行軍時見有兵士光腳走路,周武帝甚至脫下自己的靴子給小兵穿上。與敵對陣,皆親冒矢石,一馬當先,多次差點以帝王之尊身陷死陣。破齊以後,又降服突厥,進攻南朝,從當時周朝的氣勢來看,一兩年時間內,天下一統很快就要成為事實。
然而,天妒英才,不假予年,宇文邕北伐路上忽遇暴疾,死在兵車之上,終年才三十六歲。遺詔,太子宇文贇襲統大寶。
恰恰是這位不到二十歲的兒子,史書上所稱的"周天元"、周宣帝,襲位兩年多時間,把武帝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大好河山折騰得煙霧四罩,民不聊生,言所難言!周武帝活得的時候,對幾個兒子約束很嚴,尤其是對太子宇文贇,偶有小過,動不動就大棍子狂揍一頓,並警告說:"自古至今被廢的太子數目不少,難道我別的兒子就不堪繼任大統嗎。"同時,他嚴令太子東宮官屬每月寫一份詳細報告,細細稟明太子一個月的所作所為。這樣一來,嚇得這位好酒好色的太子爺竭力壓抑自己的癖好,和眾多臣下一樣在北方冬天的五、六點鍾即冒嚴寒佇立於殿門外等待早朝,可謂是用心良苦,演戲很投入,畢竟懼從心來,真怕老爹一怒之下廢了他,另立別的兄弟為皇儲。
史稱:"宣帝初立,即逞奢欲。"周武帝的巨大棺材還擺放於宮中,未及入斂,宇文贇臉上不僅絲毫沒有死了親爹的愁容,還自撫著腳上的杖痕,大聲對著武帝的棺材叫罵:"死得太晚了!"一轉身,這位新皇馬上把武帝的嬪妃宮女叫到麵前,排隊閱視,模樣俊俏的都一一納為自己的後宮。封建時代,倫常嚴謹,即使周武帝的嬪妃比宇文贇還要年輕,輩份上講仍是母輩,太妃級的人物,這位新皇全然不顧這些帝王禮儀,擁著那些年輕的後媽們共入花闈,春風遍度。
此外,他當皇帝後下的第一道行政命今就是破格提升他當太子時一直為他出謀劃策的吏部下大夫鄭譯為開府儀同大將軍、內史中大夫,委以朝政。(正是這位鄭譯,兩年後宇文贇一死就投靠楊堅,矯詔宣楊堅入朝輔政,幫助楊堅篡周立下首功)。
宇文贇帝座剛剛坐穩,馬上就誅殺了他的叔父、功高德茂的齊王宇文憲。齊王死時35歲,所生六子,除長子宇文貴先前病死,其餘五子一併伏誅。封建時代講究斬糙除根,這種下場並不奇怪。依理深究,如果宇文贇是幼主即位,主少國疑,尊親大臣們為國家大計出發,誅殺像宇文憲這樣位望尊隆的皇叔並非是什麽壞事,這種作法能維持封建皇統的正當延續,說不定宇文憲會像北齊的孝昭帝高演那樣把侄子從皇位上驅除自己來做。
楊堅(普六茹堅)不僅最初姓氏奇怪,小名也怪,叫什麽那羅延,其鮮卑原意"金剛不壞",源於梵語。楊堅十三歲前在寺廟長大,小名由撫養他的女尼智仙所取。
樣貌怪異的"奇"男子——楊堅的"蟄龍"歲月《隋書》《文帝紀》中,有這樣的記載:"皇妣呂氏……生高祖(楊堅)於馮翊般若寺,紫氣充庭……皇妣嚐抱高祖,忽見頭上角出,遍體鱗起。皇妣大駭,墜高祖於地……(楊堅)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she,有紋在手曰‘王’……"——這些鬼話不用詳釋,肯定是史家為顯示帝王神奇而做的荒誔不經的"編排",猶如號稱楊堅是漢朝太尉楊震第n代孫一樣,純屬胡說八道。
楊堅六世祖楊元壽不過是北魏武川鎮軍戶,"又紅又專"說得上,貴族血緣丁點也沒有。而且,大腦門上五條肉柱子貫入頭頂,稜稜角角,恰似動畫片中的東海龍王,如果以玩樂的眼光看電視看電影覺得這種"尊容"好玩,真人長成這種樣子,讓人不嚇死也得膩歪死!觀唐初閻立本所繪《歷代帝王圖》,楊堅的相貌莊重、威嚴,畫家筆下肯定有"溢美",但隋亡不久,楊堅的樣子應該有五、六成可信,也不見他大腦瓜子上有五根肉柱棱起。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楊堅此人相貌堂堂,定有讓人過目不忘之處,且"沉深嚴重"、"雖至親不敢狎也",屬於不怒自威那種人物。由於其父楊忠有大功於國,楊堅十五歲就獲封成紀縣公,十六歲遷驃騎大將軍,加開府。
當時,宇文泰見到老戰友這位風華正茂的兒子,也不禁大相嘆異:"此兒風骨,不似代間人。"講起北周,還要簡述一下西魏的歷史。
北魏孝武帝被高歡所逼,逃至宇文泰處,也稱魏,至此,北魏分裂為東、西兩魏,宇文泰所掌握的魏,史稱西魏。
孝武帝至長安後不久,即與權臣宇文泰發生齟齬,被毒酒毒死,時年二十五。
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後,又立孝文帝孫子元寶炬為皇帝,是為西魏文帝。文帝在位十七年,安死於宮,時年四十五。雖身為皇帝,元寶炬完全是個幌子,大權盡在宇文泰之手。正因為他聽話,所以一直讓他在帝座上呆著。
文帝死,宇文泰立太子元欽為帝,是為西魏廢帝。元欽隻當了三年皇帝,便被宇文泰廢掉,轉立文帝第四子元郭為帝,是為西魏恭帝。恭帝也隻當了三年擺設,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後,其堂侄宇文護擁立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覺建立周朝,史稱北周。西魏恭帝不久就被毒死。三十餘年中,西魏的皇帝雖姓元,其實真正的皇帝是宇文泰。
宇文泰不僅大大增擴了西魏的國土,最重要的貢獻還在於他於535年建立了府兵製,並仿鮮卑舊製,將所統兵馬分為八部,各設"柱國大將軍",稱為"八柱國",府兵是職業軍人,專門編為軍籍,隻作軍事用途,不從事屯墾生產。(周武帝時,府兵製又走向"兵農合一")。
宇文護擁立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覺為帝後,皇族此次改姓宇文了。宇文覺雖然才十五、六歲年紀,但"性剛果",想幹掉飛揚跋扈的堂兄宇文護。
宇文護先下手為強,廢掉宇文覺並把這位不聽話的孩子弄死。其後,又擁立宇文泰長子宇文毓為帝,是為北周明帝。幹壞事一幹起來就收不住手,不久,宇文護嫌這位"寬明仁厚"的堂弟太"聰明",派人在食物中下毒,又把這位皇帝送上西天。挑來挑去,宇文護就又把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推上帝位。
北周武帝宇文邕神武過人,沉毅有智,莫測高深。當皇帝十九年間,他先是韜光養晦,族滅權臣宇文護。而後親掌萬機,平滅北齊高氏。同時,這位勇武皇帝還崇尚節儉,平時身穿布袍,寢布被,全身上下沒有金銀寶玉裝飾,同時對於那些雕文刻鏤的宮室,錦鏽衣物,全都一概禁止。前朝宮殿有恢宏華綺的裝飾,他嚴命撤毀,改為土階數尺,務為儉僕。史載,這位周武帝勞謙接下,自強不息,打仗時步行山穀危澗,履涉勤苦,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周武帝自己甘之如飴。行軍時見有兵士光腳走路,周武帝甚至脫下自己的靴子給小兵穿上。與敵對陣,皆親冒矢石,一馬當先,多次差點以帝王之尊身陷死陣。破齊以後,又降服突厥,進攻南朝,從當時周朝的氣勢來看,一兩年時間內,天下一統很快就要成為事實。
然而,天妒英才,不假予年,宇文邕北伐路上忽遇暴疾,死在兵車之上,終年才三十六歲。遺詔,太子宇文贇襲統大寶。
恰恰是這位不到二十歲的兒子,史書上所稱的"周天元"、周宣帝,襲位兩年多時間,把武帝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大好河山折騰得煙霧四罩,民不聊生,言所難言!周武帝活得的時候,對幾個兒子約束很嚴,尤其是對太子宇文贇,偶有小過,動不動就大棍子狂揍一頓,並警告說:"自古至今被廢的太子數目不少,難道我別的兒子就不堪繼任大統嗎。"同時,他嚴令太子東宮官屬每月寫一份詳細報告,細細稟明太子一個月的所作所為。這樣一來,嚇得這位好酒好色的太子爺竭力壓抑自己的癖好,和眾多臣下一樣在北方冬天的五、六點鍾即冒嚴寒佇立於殿門外等待早朝,可謂是用心良苦,演戲很投入,畢竟懼從心來,真怕老爹一怒之下廢了他,另立別的兄弟為皇儲。
史稱:"宣帝初立,即逞奢欲。"周武帝的巨大棺材還擺放於宮中,未及入斂,宇文贇臉上不僅絲毫沒有死了親爹的愁容,還自撫著腳上的杖痕,大聲對著武帝的棺材叫罵:"死得太晚了!"一轉身,這位新皇馬上把武帝的嬪妃宮女叫到麵前,排隊閱視,模樣俊俏的都一一納為自己的後宮。封建時代,倫常嚴謹,即使周武帝的嬪妃比宇文贇還要年輕,輩份上講仍是母輩,太妃級的人物,這位新皇全然不顧這些帝王禮儀,擁著那些年輕的後媽們共入花闈,春風遍度。
此外,他當皇帝後下的第一道行政命今就是破格提升他當太子時一直為他出謀劃策的吏部下大夫鄭譯為開府儀同大將軍、內史中大夫,委以朝政。(正是這位鄭譯,兩年後宇文贇一死就投靠楊堅,矯詔宣楊堅入朝輔政,幫助楊堅篡周立下首功)。
宇文贇帝座剛剛坐穩,馬上就誅殺了他的叔父、功高德茂的齊王宇文憲。齊王死時35歲,所生六子,除長子宇文貴先前病死,其餘五子一併伏誅。封建時代講究斬糙除根,這種下場並不奇怪。依理深究,如果宇文贇是幼主即位,主少國疑,尊親大臣們為國家大計出發,誅殺像宇文憲這樣位望尊隆的皇叔並非是什麽壞事,這種作法能維持封建皇統的正當延續,說不定宇文憲會像北齊的孝昭帝高演那樣把侄子從皇位上驅除自己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