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將猛如虎在開縣黃侯城追趕張獻忠,求功心切,他不顧手下兵疲將惰,揮軍進攻。結果,官軍大敗,猛如虎的子侄均陷沒於陣。


    左良玉由於深恨楊嗣昌,完全不聽命,本來他應該出湖北鄖陽入川堵住賊軍,但他卻指揮部下軍隊向陝西興安開進,故意避開張獻忠。


    農民軍乘勝,出夔門經巫山重回湖北。


    張獻忠部農民軍急行軍抵襄陽後,獲知襄陽城內防守軍人數很少,就精選二十騎化妝成官軍模樣,持從明軍處繳得的符信進入襄陽。


    陰曆二月初四夜間,這二十個人在城內首先持刀砍殺守門士兵,然後大呼喊殺,先前埋伏於城內的百十號人乘勢而起,四處縱火,襄陽城內火光沖天。城內大亂驚擾,城外賊軍大部隊從洞開無人守備的城門一湧而入,楊嗣昌苦心經營、號稱銅牆鐵壁的堅城,一夕即為張獻忠所有。其間軍資儲備堆如山積,至此全部成為張獻忠的戰利品。數千守軍,倉猝不及戰,一時間解甲投降。


    張獻忠在宏麗壯偉的襄陽王宮倨坐,喚人把已經嚇得軟成一攤泥的襄陽王朱翊銘押至堂上,自己親自斟滿一杯酒,獰笑著走下座位,說:“王爺,我其實不恨你,也不想殺你,隻想殺楊嗣昌。此人遠在蜀地,我一時殺他不得,隻能借您項上人頭一用,楊嗣昌就會因犯‘陷藩’之罪被殺。王爺走好,請盡飲此酒。”


    襄陽王哆哆嗦嗦端過酒杯,剛一低頭欲飲,張獻忠抽出鋼刀,猛揮之下,王爺身首異處。然後,張獻忠從兵士手中接過火把,反扔入帷幕,一把大火把襄陽王府燒成白地。同時,他下令殺貴陽王朱常法以及襄陽府中所有男女眷屬,盡掠宮女為營ji,日夜供弟兄們jianyin,開拔前皆殺而食之。


    為顯示自己的“仁義”,張獻忠臨走前開庫,放銀十五萬兩賑濟饑民。


    在此一個月前,李自成在河南剛剛殺掉福王朱常洵。


    河南本來是富有之鄉,但連年災害,加之明廷七藩封於此地,土地高度集中,貧困人民非死即逃,有力氣有膽識的就扯旗造反。


    李自成進入河南之始,手下僅有一千左右兵士,勢單力薄。由於明朝官府強斂賦稅,當地人難忍官府壓榨紛紛造反,幾個月就發展到數萬人,農民軍一舉攻克宜陽、永寧、偃師、靈寶、寶豐等地,殺明朝宗室萬安王以及各縣官員數百人。也恰恰在此時,宋獻策和牛金星這兩個“知識分子”加入了李自成農民軍。牛金星是犯法被貶戍的“舉人”,宋獻策是江湖術士,二人深受重用。特別是宋獻策,首獻“十八子主神器”讖語,讓李自成極感高興:“姓李的該當皇上了!”至於姚雪垠先生小說中極力渲染的李岩,歷史上應該沒有這個“實人”,僅靠歷史筆記中的矛盾記載混編而成。


    農民軍在河南攻掠,最大目標自然是洛陽的福王朱常洵。此人乃明神宗第三子,是寵妃鄭貴妃所生,他在當時幾乎奪了明光宗當時的太子之位。明末“三案”,追根溯源,皆與此人與其母大有關係。


    萬曆二十九年,明神宗封此愛子為福王,婚費達三十萬金,在洛陽修蓋壯麗王府,超出一般王製十倍的花費。億萬錢財,皆入福王藩圍,神宗皇帝一次就賜田四萬餘頃。就國之後,福王橫徵暴斂,侵漁小民,千方百計搜刮,壞事做絕。崇禎即位後,因這位福王是帝室尊屬,對他很是禮敬。


    這位重達三百斤的肥王爺終日閉閣暢飲美酒,遍yin女娼,花天酒地,也算韜光養晦吧。陝西流賊猖熾之時,河南又連年旱蝗大災,人民相食,福王不聞不問,仍舊收斂賦稅,連基本的賑濟樣子都不表示一下。


    四方徵兵隊伍行過洛陽,軍士兵紛紛怒言:“洛陽富於皇宮,神宗耗天下之財以肥福王,卻讓我們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賊手,何其不公!”


    當時退養在家的明朝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多次入王府勸福王,勸他說即使隻為自己打算,也應該開府庫拿出些錢財援餉濟民。福王與其父明神宗一樣,嗜財如命,不聽。


    崇禎十四年(1641年)春正月十九日,李自成率軍以大炮(拋石機)攻洛陽。畢竟洛陽城極其堅固,農民軍攻了整整一個白天也攻不下。傍晚,城內有數百明兵在城牆上縱馬馳呼,城下農民軍響應。於是,明朝守城兵因怨生恨,突然把正指揮守城的王胤昌綁在城上,準備獻城投降。


    總兵王紹禹聞訊,急忙趕來諭解。譁變士兵大叫:“賊軍已在城下,王總兵您又能把我們怎樣!”一時間叛兵動手,殺掉守城明軍數人,不少人因驚墮城。


    城外農民軍見狀,趁亂蟻附攀城,譁變的明軍伸手引梯,洛陽即時陷落。王胤昌見勢不妙,掉轉馬頭就跑(崇禎帝把他逮捕,淩遲於市)。


    巨胖福王與女眷躲入郊外僻靜的迎恩寺,仍舊想活命。其世子朱由崧腳快,縋城逃走,日後被明臣迎立南京,即“弘光政權”。


    別人逃得了,福王沒有這福分。很快,他就被農民軍尋跡逮捕,押回城內。半路,正遇被執的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呂尚書激勵道:“名義甚重,王爺切毋自辱!”言畢,呂尚書罵賊不屈,英勇就死。


    福王熊包一個,見了李自成,立刻趴在地上,叩頭如搗蒜,把腦袋磕得青紫,哀乞饒命。


    李自成也笑,看見堂下跪著哭喊饒命的三百斤肥王爺,他靈機一動,讓手下人把他綁上,剝光洗淨,又從後園弄出幾頭鹿宰了,與福王同在一條巨鍋裏共煮,名為“福祿宴”,與將士們共享。


    農民軍中各行各業能手應有盡有,幾個昔日大廚子出身的兵卒聞言踴躍,持刀上前,輕刮細剃,先把福王身上毛髮盡數刮幹淨,然後拔去指甲,以藥水灌腸排去糞便。裏裏外外弄幹淨後,送大閘蟹一樣把他放入大鍋中慢燉,笑看他在白湯佐料間上下翻滾,肥肉與鹿肉齊飛,湯水共花椒一色,終成一頓美餐。


    事後,李自成手下搬運福王府中金銀財寶以及糧食,數千人人拉車載,數日不絕,皆運空而去。


    洛陽、襄陽連陷,二王被殺,身在湖北沙市督軍的楊嗣昌驚悸異常,畏罪服毒自殺,時年五十四。


    《明史》中記載他“不食而死”,又有筆記講他是病重身死,均不確切。失陷兩藩,他自知再無生路,隻能一死了之。


    其實,楊嗣昌不可謂不勤奮,但屬幹吏小才,行事過於繁碎,一切軍情大小事情均親自料理,千裏待報,坐失機會。他掌兵柄數年間,陷盧象升於死,排壓孫傳庭,擠兌洪承疇,加餉殘民,實際上自絕明朝國脈。


    事聞朝廷,崇禎帝為掩自己用人之失,竟不追治其罪,還以“剿賊功”追贈他為太子太傅。清初,其子楊山鬆不是省油燈,又作《孤兒籲天錄》,極力掩辯,謂其父乃正常病亡,不是畏罪自殺,想左右寫《明史》的清朝史官看法。可幸“館臣未受其誤(導)”,並未把楊嗣昌描寫成“有勞無過”的忠臣。


    日後,張獻忠攻陷武陵,把楊嗣昌七世祖墓皆一一掘出,敲骨四棄,派兵士用大刀把楊嗣昌夫婦屍體大卸八塊,然後用棺木焚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朝的另類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毅/赫連勃勃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毅/赫連勃勃大王並收藏大明朝的另類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