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麽講,王振確是個頗通文翰的宦官。明英宗為太子時,王振是東宮中下級宦官“局郎”一類的陪侍。小皇帝年方九歲,自然與平素教他讀書寫字、遊戲玩耍的宦官最親,並一直稱王振為“先生”。


    甭看王振沒學過“兒童心理學”,他很能拿捏兒童愛玩愛看大排場表演的天性。英宗小皇帝剛剛繼位,王公公就帶著小孩去朝陽門外的武將台觀看盛大的閱兵式,讓諸衛和京中禁軍的兵將們操弄刀槍,演習馬術,she箭飛刀,把小皇帝樂得小手拍紅。


    高興之下,小孩子馬上讓王振管理司禮監,成為太監中的第一人。王振手中有權後,立刻矯旨,提拔自己的心腹紀廣(原為隆慶右衛僉事)為都督僉事,對外聲稱說他在比武中獲第一。這樣一來,就讓自己人掌握了禁衛軍權。紀廣的超級擢升,標誌著以王振為啟始的明朝宦官專政的歷史起點。


    明仁宗的皇後張氏,時為太皇太後,得知孫子皇帝當學之年不近經筵聽先生講課,反而整天被王振引誘出宮觀武弄槍,她很是生氣。一日,她召集英國公張輔、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以及尚書胡瀅以及英宗小皇帝一起入朝。


    太皇太後奶奶坐著,皇帝孫子隻能站著,眾臣也立於西側屏息侍立。


    張太後指著五個大臣,對孫子說:“這五個人,是汝父汝祖留給你當輔佐的,言聽必行。國家政事,如果他們五位不贊成,絕不可行!”


    小皇帝忙表示聽命。


    停頓一下,張太後派人宣王振入覲。


    王公公很怕這位皇奶奶,入殿後俯伏跪聽,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良久,張太後一拍桌案,厲聲叱責王振:“汝一宦者,侍皇帝起居,多有不法之事,今當賜汝一死!”


    女官聞言,立刻上前,橫白刃於王振後頸之上。


    王公公身子一軟,褲襠一熱,尿了。


    英宗小皇帝一看奶奶要殺自己的老玩伴,又急又怕,連忙下跪為王振求情。五大臣見皇帝下跪,也忙跟著下跪向太皇太後求情。


    張太後見此情狀,覺得威嚇目的已經達到,緩緩言道:“皇帝年少,豈知此輩常禍人家國。這次我看在皇帝及大臣麵上,饒王振一命,此後不可令他再幹擾國政!”


    這位張太後,乃一賢德明慧婦人。明仁宗作太子時,由於貪吃貪睡變成巨胖,加上他弟弟漢王朱高煦等人挑撥,明成祖非常厭惡這個不會上馬擊劍的胖太子,數次想廢掉他。但兒媳太子妃張氏“操婦道甚謹,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後(歡)喜”,朱棣當年看在兒媳賢德的份上,才沒有廢掉胖兒子的太子之位(當然還有大臣的保舉)。


    明仁宗繼統後,張氏為皇後,對中外政事,莫不周知。其子明宣宗在位,軍國大議,多聽她裁決。但是,張氏並不幹政,對自己母家非常嚴厲,嚴禁外戚預政。


    明宣宗崩後,英宗皇帝年幼,眾臣請“垂簾聽政”,張太後表示:“不要壞祖宗成法!”堅決不允。


    但是,張太後仍舊是有婦人之仁,見孫子皇帝下跪為王振求情,心一軟就後退一步,沒有殺掉這個日後引出無數禍端的害人精。張太後於正統七年病死。


    王振雖遭此大驚嚇,並未收斂,反正有小皇帝撐腰,先讓小主子高興再說。他“老實”將近一年有餘,膽子漸長,在正統元年(1436年)冬又在將台召開“比武大會”,命令諸將騎she比武,she箭比試。


    明朝京軍萬人受試,隻有駙馬都尉井源彎弓躍馬,三發三中。十歲的英宗皇帝看得高興,把自己手中酒杯賜與井源當“獎品”。


    一旁聚觀者,均私下紛言道:“去年王太監閱武,紀廣驟升大官;今日皇帝親自主持,怎麽隻賜一杯酒喝?”


    井源忙乎半天,隻賺得禦賜一盞銀杯。通過這一幕,明顯向朝內外傳達這樣一個信息:要想升官發財,非王振大公公不可,皇上賞識也沒實惠!


    如此,又過了三年多,王振開始琢磨起幾位顧命大臣來。


    一日,王振趕上朝時,忽然問楊士奇和楊榮:“朝廷之事,全賴三位老先生。然而您三位年高倦勤,日後怎麽辦呢?”


    乍受此問,楊士奇老頭子一驚,矍然曰:“老臣我當盡忠報國,死而後已!”


    不料,楊榮卻講:“吾輩年老,當推薦新進之人以侍君王。”


    王振聞言大喜。轉天,他就把侍講學士馬愉、曹鼐等人推薦入閣,參與朝政。


    楊士奇很不高興,埋怨楊榮與自己口風不一。楊榮勸說道:“王振討厭我們,縱使我們苦苦堅持,他又能相容嗎?一旦他以皇上名義出手敕任命某人入閣,我們也不得不聽命。現在入閣的幾個人,反正皆是我們的手下,也無大礙。”


    楊士奇聽此言,覺得有理。二位官場老政客,其實還是玩不過王公公。


    王振這種慢火煎魚、由淺入深的功夫,是一步步卸掉“三楊”老臣的權力,讓新入閣的人感念自己對他們的提拔。


    品嚐到當隱身“組織部長”的甜頭,王振很快就矯旨提拔工部郎中王佑為工部右侍郎。這位王佑沒什麽本事,專會溜須拍馬說甜話,很會伺察顏色。王侍郎長得不錯,小白臉一個,身上雄性激素少,麵皮光滑無鬍鬚。王振也覺搞笑,一日忽然問王佑:“王侍郎,你怎麽不長鬍子啊?”王佑一臉笑開花,諂媚道:“老爺所無,兒安敢有。”看見這麽一個皮光水滑的“兒子”,王振開心,仰頭大笑。


    正統七年,太皇太後張氏病死後,王振終於長舒最後一口氣,京城內再無讓他心中生怯的人物了,從此益發無所忌憚。


    老太後崩後,王振立刻派人盜走洪武年間豎立在宮內“宦者不得幹政”的鐵牌,秘密銷毀,從意識形態方麵開始大力消除一切不利自己專政的東西。同時,王公公又大興土木,在皇宮範圍內大起殿宇和寺觀,在討好皇帝的同時,也想為自己祈福。


    皇宮內新殿落成,依禮要皇帝親自參加,大會公卿大臣擺宴慶祝。根據製度,宦官權再大,根本沒有資格參加這種集會。


    英宗皇帝少年人,一刻不見“王先生”就心裏發慌,馬上讓人看看王公公在幹什麽。結果,內使一進門,正瞅見王振發怒,大言道:“周公輔成王,我難道在宴會上一坐的資格也沒有嗎?”


    小皇帝一聽,馬上讓人開東華殿中門,迎候王振。


    眾臣屏息觀望,王公公邁著鴨步慢踱而來。這一來,王公公麵子大了去了。


    權勢熏炎之際,不少諂諛小人紛紛倚附王振得以升官。繼王佑後,徐睎也被王振矯旨擢升為兵部尚書。“於是府、部、院、諸大臣及百執事,在外方麵(大員),俱攫金進見(王振)。每當朝覲日,進見者以百金為恆,千金者始得醉飽出”。


    連都禦史王文等主管監察的大官,見了王振都跪拜迎候。


    當時,“三楊”中的楊榮病死,楊士奇退休,(其子在家鄉殺人,有口實在王振手中,他不得不退休。)朝中隻有楊溥,“年老勢孤”,僅是個政治擺設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朝的另類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毅/赫連勃勃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毅/赫連勃勃大王並收藏大明朝的另類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