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揮師臨淮,大破明軍後勤部隊。明兵部尚書鐵鉉率部來迎,燕軍交戰失利,危急之間,朱棣幸得火耳灰等蒙古侍衛翼護,有驚無險。(火耳灰報恩也真快)
1402年5月,明將平安在小河南岸紮營,燕軍於河北岸駐營。各自準備後,雙方於清早交戰。
混戰之間,平安左刺右殺,在北阪和燕王朱棣馬頭相對。此時,平安也顧不得“莫傷朕叔父”的詔令,舉槊急擊,數次差點刺中朱棣。
遇見對方動真格的,朱棣身手再好,心中也十分著慌。幸虧燕軍蕃騎指揮王騏趕到,躍馬直衝平安,平安坐騎又蹶了一下,朱棣才逃得一命。
雙方大戰一整天,各有死傷。於是明軍駐橋南,燕軍駐橋北,相持數日。不久,明軍糧盡,燕兵乘間襲擊。恰適明將徐輝祖軍至,雙方又大戰於齊眉山,自午至酉,勝負相當。
亂戰之中,燕將王真、陳文、李斌等人都臨陣被殺,諸將心生恐懼,紛紛勸朱棣:“我軍深入日久,暑雨連綿,淮土蒸濕,疾疫多發,不如回軍至小河之東,休息士馬,再作打算。”
朱棣堅持前進,他說:“兵事有進無退!現在我軍勝勢已見,如果反而掉頭北返,軍心馬上解體!”
眾人之中,隻有燕將朱能堅決站在燕王一邊,苦勸諸將再做堅持,莫生退心。
建文朝臣探知消息,知道燕軍正在苦撐,敗象已露,就勸建文帝說:“燕軍很快就要敗北,京師不可無良將。”
建文帝不知兵,馬上下詔召回徐輝祖軍入衛京師,這樣一來,小河戰場隻剩下何福所率一支孤軍與燕軍相持。
雙方對壘期間,燕王朱棣令軍士進行休整,廣賜財物,收買軍心。明軍由於畏戰,往往掘塹作壘為營,軍士白日黑夜都不得喘息,虛疲人力,往往真到作戰時全無體力。
由於日久乏糧,明將何福下令移營至靈璧就糧。當時,明將平安率騎兵六萬人,護送大量運糧兵車前往何福營中。朱棣偵知消息後,派精兵萬餘人阻擋平安援兵,並派朱高煦伏兵林間,等候雙方混戰後明軍疲憊時忽然殺出助戰。
燕王朱棣安排停當後,率師逆戰,兩翼騎兵扇形排開,直殺明運糧援兵。平安引軍突至,截殺燕兵一千多人。朱棣見狀,忙命步軍縱擊,橫貫明軍大陣,截斷其軍。明將何福見仗已開打,就也率軍出壁而戰,與平安合擊燕軍,攻殺燕兵千餘,燕軍小卻。
朱高煦見雙方打得火候差不多,趁明軍喘息之際,忽然率生力燕軍加入戰鬥,朱棣忽率後退的燕兵急轉身,一齊掩殺明軍。
何福等人大敗,殺傷萬餘人,喪馬三千餘匹,燕軍盡獲明軍糧餉。
何福所率的明軍逃入營壘後,餓得雙眼發藍。眾將集合議事,決定轉天突圍,聞炮聲即開門衝出。
沒等天亮,朱棣已指揮大軍進攻明營,諸將先登,兵士蟻附。燕軍發三震炮,何福部下明軍誤認為是自己軍營突圍的炮號,爭相推營門衝去。門塞不得出,明軍自相紛擾,人馬墜入壕塹,深溝皆滿。
燕兵乘勢大擊,明軍一敗塗地。
此戰,除何福一人僥倖逃脫外,由於營中馳馬不便,大將平安、陳暉都多名明將皆被燕軍生擒。至此,明軍主力幾乎喪失大半。
看見被捆縛押入大帳的平安,燕王朱棣笑問道:“淝河之戰,公馬不躓,何以遇我?”
平安朗聲大言:“刺殿下如拉朽耳!”
麵對如此忠貞不屈之士,朱棣本人也不得不心生讚嘆:“高皇帝(朱元璋)好養壯士!”命人送平安於北平關押,未加殺害。
平安,安徽滁州人,小字保兒。其父平定從太祖朱元璋起兵,與大將常遇春進攻元大都時戰死。平安當初做過朱元璋養子,驍勇善戰,力大無比。他以列將征燕,多次擊敗燕軍。燕軍有一勇將王真,朱棣常誇示人說:“諸將奮勇如王真,何事不成!”淝河之戰,平安單騎挑王真於馬上,勇冠諸軍。因此,燕軍見平安被擒,軍中歡呼動地,紛紛大叫:“吾輩自此就安全了!”朱棣為收買人心,當時把平安械送北平。他稱帝之後,還假惺惺以平安為北平都指揮使,不久就改授後府都督僉事〔人武部長〕的虛職。永樂七年,朱棣巡視北京,快入城時,見章奏中還有平安的名字,使對左右說:“平保兒尚在耶?”平安聞訊,知道朱棣仍懷嫌猜,馬上自殺身亡。朱棣外寬內忌,由此也可見一斑。
從此,明兵情勢急轉直下。本來十萬明兵從遼東趕往濟南想與鐵鉉合軍,走到直沽就被燕軍截殺,主師楊文被擒,沒有一個人能到濟南(遼東明軍之所以遲遲趕到,主要是朱棣約好韃靼兵不斷騷擾邊境,牽製了遼東的明軍,可見朱棣還是個有“賣國”嫌疑的反賊)。
1402年6月,燕兵至泗州,守軍不戰而降。
朱棣列大兵於淮河北岸,明將盛庸擁數萬兵於南岸。未幾,燕兵又施奇襲計,這群慣於騎馬的北方兵竟能先派數百人乘小舟先入南軍艦隊中放炮,屢戰屢敗的南軍驚駭至極,棄艦而逃。
燕軍乘勝,當天就攻克盱眙,直趨揚州。
揚州守將王禮等人暗中通款燕王,把主管江淮的監察禦史王彬捆住,大開城門投降。
接著,燕兵又降高郵、克儀真。此時,長江之上,遍插燕王大旗的巨舟往來穿梭,旗鼓蔽天。
金陵城內,大臣們見勢頭已變,各自心懷鬼胎,都以守城為名求出,致使都城更加空虛。
情急之下,建文帝派燕王堂姐慶城郡主入燕營請和,答應割地,與燕王中分南北,劃江而治。
事已至此,朱棣當然不幹,婉言拒絕。
建文帝惶急,忙問方孝孺:“今奈何?”
孝孺書生,隻能回言:“長江可當百萬兵,江北船已遣人燒盡,北師豈能飛渡?”
七月,燕軍大集合,於浦子口向明軍發起攻擊。明將盛庸與諸將逆戰,竟也擊退燕軍,又贏得一次暫時的勝利。
至此,朱棣想與侄子議和北還。估計天氣溽熱,朱棣自己也有些頂不住,畢竟已得到一半國家,想先回北平休整一下再圖後舉。
假如此次朱棣回北平,後來的事情還真難以預料。大勝大敗,誰也說不清楚,況且建文嫡孫嗣位,正朔所宗,軍心民心,道德的力量無比巨大,會在一夜之間可能突然令燕軍兵敗如山倒。
節骨眼上,朱棣能戰慣戰的兒子朱高煦率生力軍趕來,見此,不由不使朱棣大喜過望。他一躍而起,全身貫甲,撫著朱高煦後背說:“勉之!世子多疾。”
言外之意上要把繼承權傳給朱高煦。有這一句話,朱高煦活人被打強心針一樣,鐵了心死戰。
建文帝本來派都督僉事陳喧率軍增援盛庸,不料陳喧徑直坐船過江投降了朱棣。
於是,朱棣裝神弄鬼,祭大江之神,誓師渡江。燕軍舳艫相銜,旌旗蔽空,金鼓大震。當日天氣萬裏無雲,水平如鏡,雖然盛庸水軍沿江列艦二百餘裏,但明軍看見燕軍如此盛勢,皆大為驚愕。仗未開打,明軍心理上已經輸掉。
1402年5月,明將平安在小河南岸紮營,燕軍於河北岸駐營。各自準備後,雙方於清早交戰。
混戰之間,平安左刺右殺,在北阪和燕王朱棣馬頭相對。此時,平安也顧不得“莫傷朕叔父”的詔令,舉槊急擊,數次差點刺中朱棣。
遇見對方動真格的,朱棣身手再好,心中也十分著慌。幸虧燕軍蕃騎指揮王騏趕到,躍馬直衝平安,平安坐騎又蹶了一下,朱棣才逃得一命。
雙方大戰一整天,各有死傷。於是明軍駐橋南,燕軍駐橋北,相持數日。不久,明軍糧盡,燕兵乘間襲擊。恰適明將徐輝祖軍至,雙方又大戰於齊眉山,自午至酉,勝負相當。
亂戰之中,燕將王真、陳文、李斌等人都臨陣被殺,諸將心生恐懼,紛紛勸朱棣:“我軍深入日久,暑雨連綿,淮土蒸濕,疾疫多發,不如回軍至小河之東,休息士馬,再作打算。”
朱棣堅持前進,他說:“兵事有進無退!現在我軍勝勢已見,如果反而掉頭北返,軍心馬上解體!”
眾人之中,隻有燕將朱能堅決站在燕王一邊,苦勸諸將再做堅持,莫生退心。
建文朝臣探知消息,知道燕軍正在苦撐,敗象已露,就勸建文帝說:“燕軍很快就要敗北,京師不可無良將。”
建文帝不知兵,馬上下詔召回徐輝祖軍入衛京師,這樣一來,小河戰場隻剩下何福所率一支孤軍與燕軍相持。
雙方對壘期間,燕王朱棣令軍士進行休整,廣賜財物,收買軍心。明軍由於畏戰,往往掘塹作壘為營,軍士白日黑夜都不得喘息,虛疲人力,往往真到作戰時全無體力。
由於日久乏糧,明將何福下令移營至靈璧就糧。當時,明將平安率騎兵六萬人,護送大量運糧兵車前往何福營中。朱棣偵知消息後,派精兵萬餘人阻擋平安援兵,並派朱高煦伏兵林間,等候雙方混戰後明軍疲憊時忽然殺出助戰。
燕王朱棣安排停當後,率師逆戰,兩翼騎兵扇形排開,直殺明運糧援兵。平安引軍突至,截殺燕兵一千多人。朱棣見狀,忙命步軍縱擊,橫貫明軍大陣,截斷其軍。明將何福見仗已開打,就也率軍出壁而戰,與平安合擊燕軍,攻殺燕兵千餘,燕軍小卻。
朱高煦見雙方打得火候差不多,趁明軍喘息之際,忽然率生力燕軍加入戰鬥,朱棣忽率後退的燕兵急轉身,一齊掩殺明軍。
何福等人大敗,殺傷萬餘人,喪馬三千餘匹,燕軍盡獲明軍糧餉。
何福所率的明軍逃入營壘後,餓得雙眼發藍。眾將集合議事,決定轉天突圍,聞炮聲即開門衝出。
沒等天亮,朱棣已指揮大軍進攻明營,諸將先登,兵士蟻附。燕軍發三震炮,何福部下明軍誤認為是自己軍營突圍的炮號,爭相推營門衝去。門塞不得出,明軍自相紛擾,人馬墜入壕塹,深溝皆滿。
燕兵乘勢大擊,明軍一敗塗地。
此戰,除何福一人僥倖逃脫外,由於營中馳馬不便,大將平安、陳暉都多名明將皆被燕軍生擒。至此,明軍主力幾乎喪失大半。
看見被捆縛押入大帳的平安,燕王朱棣笑問道:“淝河之戰,公馬不躓,何以遇我?”
平安朗聲大言:“刺殿下如拉朽耳!”
麵對如此忠貞不屈之士,朱棣本人也不得不心生讚嘆:“高皇帝(朱元璋)好養壯士!”命人送平安於北平關押,未加殺害。
平安,安徽滁州人,小字保兒。其父平定從太祖朱元璋起兵,與大將常遇春進攻元大都時戰死。平安當初做過朱元璋養子,驍勇善戰,力大無比。他以列將征燕,多次擊敗燕軍。燕軍有一勇將王真,朱棣常誇示人說:“諸將奮勇如王真,何事不成!”淝河之戰,平安單騎挑王真於馬上,勇冠諸軍。因此,燕軍見平安被擒,軍中歡呼動地,紛紛大叫:“吾輩自此就安全了!”朱棣為收買人心,當時把平安械送北平。他稱帝之後,還假惺惺以平安為北平都指揮使,不久就改授後府都督僉事〔人武部長〕的虛職。永樂七年,朱棣巡視北京,快入城時,見章奏中還有平安的名字,使對左右說:“平保兒尚在耶?”平安聞訊,知道朱棣仍懷嫌猜,馬上自殺身亡。朱棣外寬內忌,由此也可見一斑。
從此,明兵情勢急轉直下。本來十萬明兵從遼東趕往濟南想與鐵鉉合軍,走到直沽就被燕軍截殺,主師楊文被擒,沒有一個人能到濟南(遼東明軍之所以遲遲趕到,主要是朱棣約好韃靼兵不斷騷擾邊境,牽製了遼東的明軍,可見朱棣還是個有“賣國”嫌疑的反賊)。
1402年6月,燕兵至泗州,守軍不戰而降。
朱棣列大兵於淮河北岸,明將盛庸擁數萬兵於南岸。未幾,燕兵又施奇襲計,這群慣於騎馬的北方兵竟能先派數百人乘小舟先入南軍艦隊中放炮,屢戰屢敗的南軍驚駭至極,棄艦而逃。
燕軍乘勝,當天就攻克盱眙,直趨揚州。
揚州守將王禮等人暗中通款燕王,把主管江淮的監察禦史王彬捆住,大開城門投降。
接著,燕兵又降高郵、克儀真。此時,長江之上,遍插燕王大旗的巨舟往來穿梭,旗鼓蔽天。
金陵城內,大臣們見勢頭已變,各自心懷鬼胎,都以守城為名求出,致使都城更加空虛。
情急之下,建文帝派燕王堂姐慶城郡主入燕營請和,答應割地,與燕王中分南北,劃江而治。
事已至此,朱棣當然不幹,婉言拒絕。
建文帝惶急,忙問方孝孺:“今奈何?”
孝孺書生,隻能回言:“長江可當百萬兵,江北船已遣人燒盡,北師豈能飛渡?”
七月,燕軍大集合,於浦子口向明軍發起攻擊。明將盛庸與諸將逆戰,竟也擊退燕軍,又贏得一次暫時的勝利。
至此,朱棣想與侄子議和北還。估計天氣溽熱,朱棣自己也有些頂不住,畢竟已得到一半國家,想先回北平休整一下再圖後舉。
假如此次朱棣回北平,後來的事情還真難以預料。大勝大敗,誰也說不清楚,況且建文嫡孫嗣位,正朔所宗,軍心民心,道德的力量無比巨大,會在一夜之間可能突然令燕軍兵敗如山倒。
節骨眼上,朱棣能戰慣戰的兒子朱高煦率生力軍趕來,見此,不由不使朱棣大喜過望。他一躍而起,全身貫甲,撫著朱高煦後背說:“勉之!世子多疾。”
言外之意上要把繼承權傳給朱高煦。有這一句話,朱高煦活人被打強心針一樣,鐵了心死戰。
建文帝本來派都督僉事陳喧率軍增援盛庸,不料陳喧徑直坐船過江投降了朱棣。
於是,朱棣裝神弄鬼,祭大江之神,誓師渡江。燕軍舳艫相銜,旌旗蔽空,金鼓大震。當日天氣萬裏無雲,水平如鏡,雖然盛庸水軍沿江列艦二百餘裏,但明軍看見燕軍如此盛勢,皆大為驚愕。仗未開打,明軍心理上已經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