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留給後人這樣的印象,好像造反起兵、殘暴殺人的都是“異族”,其實他們手下充當首席軍師出盡壞點子的都是漢人。安祿山兵起,河北盡降,以至於唐玄宗哀嘆:“河北二十四郡,怎麽就顏真卿一個忠臣!”即使與安祿山同宗的安思順,也是忠於唐朝,事前不斷向玄宗提醒安祿山要造反,雖然事後由於哥舒翰造假,使玄宗懷疑安思順和安祿山暗中勾結,下令殺掉安思順兄弟,但當時“天下冤之”,他們最終仍是唐朝不叛之臣。而且,以李光弼為最,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時刻,“九夷四蠻”出身的將軍們,包括哥舒曜、白孝德、李國臣、白元光、荔非元禮等人,捨生忘死,力贊唐室,時至今日,他們的忠勇行節,仍舊令人感動,千載之下,依然能使人至於唏噓泣下。


    李光弼的父親李楷洛,原本是契丹酋長。武則天統治時期,內附唐朝,官至右羽林大將軍,封薊郡公。吐蕃侵襲河源,李楷洛率精兵抵禦。臨行前,老頭子不知怎有了預感,對人講:“滅了來襲的吐蕃賊,我也回不來了。”果然,平賊之後,李楷洛於回師途中病死,真正是“犧牲在工作崗位上”。唐廷大力褒揚,贈營州都督,諡忠烈。


    李光弼烈士子弟,自幼就不像一般孩子一樣嬉鬧玩耍。少年時代起,李光弼就精於騎she,性格嚴毅剛果,不苟言笑,讓人一見肅然,營中上下皆知這是個有遠大誌向的好苗子。


    李楷洛死後,李光弼襲父封爵,在河西節度使王忠嗣手下任府兵馬使,充赤水軍使。王忠嗣一直慧眼識人,對李光弼另眼相待,他常常對人講:“日後能代我統兵的,非光弼莫屬。”由於在擊破吐蕃、吐穀渾的戰鬥中屢建戰功,唐廷進封李光弼為雲麾將軍。當時的朔方節度使安思順推薦李光弼為副使,知留後事(統管全部軍備後勤事務)。由於李光弼一表人才,為人磊落,安思順想把女兒嫁給他。“光弼引疾去”,推託自己有病,沒有答應這門婚事。由此,就可以見出李光弼出道時就有深謀大略,不把自己陷入這些權臣大將的關係網中,這樣,才能一心盡忠朝廷,免受私人的利誘恩惠。素與安思順不和的哥舒翰知道此事後,大豎拇指讚嘆李光弼是個漢子。當其時也,安祿山、安思順兄弟權傾朝野,平常人想巴結他們都沒門,而李光弼意堅辭不做“乘龍快婿”,誌節確實不同凡響。為此,哥舒翰“異其操節”,上表朝廷,征入京城為武官。


    哥舒翰鎮守潼關時,唐玄宗心中也打鼓,同時拜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收兵河西。臨行之前,玄宗問郭子儀有何良將可以推薦,郭子儀馬上就說出李光弼的名字。唐廷製下,以李光弼為雲中太守,兼禦史大夫,充河東節度副使。天寶十五年三月,李光弼以五千兵馬與郭子儀合軍,東下井陘,收復常山郡。史思明叛軍來援,李光弼數出奇兵,賊軍連敗,唐軍趁機攻拔趙郡。四月,唐廷又拜李光弼兼範陽長史、河北節度史。七月,李光弼率軍又在常山的嘉山一帶大破安祿山屬下史思明、蔡希德、尹子奇三大將,斬首萬餘,生俘四千。史思明露發徒跣,隻身一人逃往博陵。至此,河北大半郡縣重為唐軍所有。


    首伐連捷之時,李光弼清醒認識到,範陽是安祿山老窩,應該先予攻克,絕其根本。計劃未行,哥舒翰潼關敗迅傳來,唐玄宗逃往蜀地,一時間軍心大駭。唐肅宗李亨即位後,馬上派使臣授李光弼為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光弼臨危受命,立即提五千兵馬赴太原。


    當時,節度使王承業荒於軍政,侍禦史崔眾在太原主持軍事,平時根本不拿王承業當回事,參見這位上司時也時常著甲提槍,隨便闖入,沒有一點上下尊卑規矩。李光弼聽說此事後,本來就對崔眾很反感。朝廷令下來,依理崔眾應把所部兵馬全部交予李光弼掌管。赴營參見新上司時,估計是驕慢成習,崔眾騎馬率兵士與李光弼會麵,雙方隊伍相交,崔眾仍舊大大咧咧安坐馬上,根本不行參見禮。李光弼大怒,喝令左右當眾把崔眾拿下,綁縛關押。剛把崔眾推走,朝廷中使趕到,說有任命崔眾為禦史中丞的詔書,又問眾人崔眾在哪裏,要他跪地聽封。李光弼答言:“崔眾有罪,已經關起來了!”中使連忙拿出朝廷敕旨給李光弼看。


    “現在要處斬的,隻是侍禦史崔眾。如果你宣讀製命封他為中丞,我就斬中丞崔眾。如果朝廷有旨拜他為宰相,我就斬宰相崔眾!”李光弼斬釘截鐵,擲地有聲。“中使懼,遂寢之而還。”兵荒馬亂,大將在外,有生殺予奪之權,這位公公膽小得聰明,趕忙回朝復命。轉天,李光弼大樹兵仗,在軍中當眾斬殺崔眾,威震三軍。這崔眾也是倒黴蛋,撞在李光弼刀下,成為李將軍樹威立勢的犧牲品。


    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史思明等人率十萬多叛軍向駐紮太原的李光弼軍發起攻勢。當時,唐軍的精兵銳卒都被徵調到朔方軍保衛唐肅宗,李光弼手下士卒連一萬都不到。麵對十倍於己、來勢洶洶的勁敵,眾將都建議修城憑固,堅守以待外援。惟獨李光弼有自己的見解。“環城四周有四十裏,現在派城內兵民大修城池根本就不現實,敵人馬上就殺至城外,到時大家筋疲力盡,連禦敵的力量都沒有。”於是,李光弼親率士卒百姓,在城外掘壕溝為守,又下令挖塹溝數萬,周圍將士也不明就裏,隻能依命而行。


    史思明到太原城前信心百倍,對諸賊將說:“李光弼弱兵不過一萬,太原可屈指而取,然後我們鼓行而西,直攻河隴、朔方兩軍,再無後顧之憂!”沒想到,剛要攻城,李光弼派人先以二百人才能挽動的巨型拋石車猛砸大石,一頓亂轟,叛軍有一、兩萬人被砸成肉醬。史思明指揮兵士搭建飛樓,用木幔圍起,在中間堆土成山,想憑土山臨城進攻。李光弼兵士從下麵把土挖空,土山轟塌。如此數合,史思明知道確實遇到勁敵,再也不提速戰速決的事情。


    史思明在城外張燈結彩,大宴兵士,又讓戲子在台上扮成逃跑的唐玄宗,一來刺激城內固守唐兵,二來給叛軍當“宣傳隊”,鼓舞士氣。戲演到一半,台上的幾個戲子忽然不見——李光弼派人從先前挖的塹溝壕洞一直鑽到戲台上,掏空地層,戲子們自然就掉了下去。沒多大功夫,幾個戲子就被推到城頭,哢哢幾下,塗滿化妝油彩的腦袋就被扔了下來。“思明大駭”,把自己的統軍牙帳趕忙遷到距城很遠的地方。叛軍走動時,也個個眼睛緊盯地下,惟恐不小心自己也掉到下麵的窟窿裏麵,腦袋搬家。


    相持之中,李光弼派人遍挖城外地下,可以說是中國軍事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地道戰”——隻不過唐兵不是躲在裏麵放冷槍,而是把叛軍營地的地下全部挖空。見時機成熟,李光弼假裝城內糧盡,派人向史思明“約降”。“思明興奮過望”,眼見在約定的時間有唐軍將領手執白旗出城,忙下令兵士放仗準備迎降。臉上笑容還沒消失,史思明身後軍營忽然發出巨響,隨即聲聲慘叫——軍士集結後,地麵再也承受不住重量,紛紛“塌方”,幾千叛兵糊裏糊塗全被活埋。再一轉頭,城上城下唐兵鼓譟大喊,精騎突出,一下子就殺掉近萬名叛軍。史思明嚇破了膽,轉身就逃。唐軍乘勝追擊,斬首七萬餘級,獲軍資糧糙無數。此次大勝後,唐廷遷李光弼為司空,封鄭國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的人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磊/梅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磊/梅毅並收藏歷史的人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