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總理和科學家們進行了詳盡的討論。然後,總理電話請示毛澤東,帶回了毛澤東的指示,說:"毛主席同意這一方案,贈給大家十六個字: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
聽完總理的話,在場的科學家們覺得肩上的擔子非同尋常,有人下意識地吸了口氣。
目光敏銳的周總理已經覺察到科學家們的心思,立即解釋說,"什麽叫萬無一失?把想到的、發現的、都認真解決了,就叫萬無一失。沒發現的、解決不了的,是吃一塹長一智的問題。打槍還有卡殼的時候呢,別說飛彈了。放心吧,隻要認真做了,出了問題,領導來負責,我周恩來負責!"
周總理一席話,說得科學家們思想的負擔完全消失了。
這段話一開始就抓住了要害,即科學家擔心的"萬無一失"的問題,進行設問,以問題引路,自問自答,引出一段解釋,清楚明白,使人疑團頓消。
所謂設問,就是本無疑問而自提自問,明知故問。可以自問自答,也可隻問不答。設問用得好,能引人注意,誘人思考,使講演和談話內容更吸引人。
林肯在做律師時,曾在一次訴論中以巧妙的設問贏得了勝利。一天,一位老態龍鍾的女人來找林肯,哭訴自己被欺侮的事。這位老婦是獨立戰爭時的一位烈士遺孀,每月靠撫恤金維持生活,不久前,出納員竟要她交付一筆手續費才準領錢,而這筆手續費等於撫恤金的一半,這分明是勒索。
法庭開庭了,被告矢口否認,因為這個狡猾的出納員是口頭進行勒索的,沒有憑據,情況顯然不妙。
輪到林肯發言了,上百雙眼睛緊盯著他,看他有無法子扭轉形勢。
林肯用抑揚頓挫的嗓音,首先把聽眾引入對美國獨立戰爭的回憶。林肯兩眼閃著淚光,述說愛國誌士是怎樣忍飢挨餓地在冰天雪地裏戰鬥,為澆灌"自由之樹"而灑盡最後一滴鮮血。最後,他以巧妙的設問,作出令人怦然心動的結論:
"現在事實已成了陳跡。一七七六年的英雄,早已長眠地下,可是他們那衰老而可憐的遺孀還在我們麵前,要求代她申訴。不消說,這位老婦人從前也是位美麗的少女,曾經有過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過,她已犧牲了一切,變得貧窮無依,他們不得不依靠革命先烈,用革命先烈爭取來的自由,向我們請求援助和保護。試問,我們能熟視無睹嗎?"
發言至此嗄然而止。聽眾的心早被感動了,有的捶胸頓足,撲過去要撕扯被告;有的眼圈泛紅,為老婦人流同情之淚;還有的當場解囊捐款。
在聽眾的一致要求下,法庭通過了保護烈士遺孀不受勒索的判決。
要使講話吸引人,不妨設計幾個醒目的問題,自問自答,這將會大大增添你言語的魅力,使你的講演具有戲劇化的效果 第三章 卡耐基的引人入勝術——使人獲得快樂
在談判中,盡量用語言把對方說得很高興,最後,你才笑得出聲來。
卡耐基認為在各式各樣的談判中,常有一些不利因素。如雙方交談時,對方怨天尤人,埋怨產品不好,希望能換一個品種,或對服務不滿,表示強烈異議,等等。要消除這些不利因素需要有耐心,要心平氣和,並且要講究策略。
邁特是美國的一位汽車推銷員,他對各種汽車的性能和特點瞭若指掌。本來,這對他推銷是極有好處的,但遺憾的是他喜歡爭辯。當客戶過於挑剔時,他總要與顧客進行一番嘴皮戰。而且常常令顧客啞口無言,事後他還不無得意地說:
"我令這些傢夥大敗而歸。"可是經理批評了他:"在舌戰中你越勝利你就越失職,因為你會得罪顧客,結果你什麽也賣不出去。"後來,邁特認識到了這個道理,開始謙虛多了。有一次,他去推銷懷特牌汽車,一位顧客傲慢地說:"什麽,懷特?
我可喜歡的是胡雪牌汽車。你送我都不要!"邁特聽了,微微一笑:"你說得不錯,胡雪牌汽車確實好,該廠設備精良,技術也很棒。既然你是位行家,那咱們改天來討論懷特牌汽車怎麽樣?希望先生能多多指教。"於是,兩個人開始了海闊天空式的討論。邁特藉此機會大力宣揚了一番懷特牌汽車的優點,終於做成了生意。邁特後來成為美國著名的推銷員。
為什麽邁特以前爭強好勝卻遭到批評,而後來不再與顧客爭辯反而成了模範推銷員?這裏他掌握了一項重要原則,那就是:交易中不宜爭辯。
作為一個企業,應該講究信譽,進行商品交易時對買方的意見與抱怨應分清是非。有的企業為維護麵子,絕不容忍顧客對自己的商品進行挑剔,如果顧客的意見稍微離開事實,他們就會奮起反擊,使買方啞口無言。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企業的信譽不但來源於商品的質量優良、款式新穎、價格適宜、功效實用,而且來源於科學、嚴格的管理,來源於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熱情謙遜的服務態度。而企業的麵子是靠全體員工為顧客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來建立和維護的。這種熱情周到的服務必須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和宗旨:"顧客是上帝","顧客至上"。如果意識到這一點,那麽,就應當寬寵大量地對待顧客的意見與抱怨,站在顧客的角度真誠地理解與歡迎顧客的異議,認真地分析和處理顧客的意見和建議,使顧客在與自己達成協議時保持愉快的心情,獲得相應的的快樂。
要全麵正確地理解"顧客是上帝"的觀點,並對顧客的意見作出正確的認識與處理,就必須科學地分析顧客異議的根源和類型,其中既有客戶方麵的原因,又有推銷方麵的原因。
從顧客方麵看,有的顧客對具有新功能的新產品、新的推銷方式缺乏認識,沒有認識與發現自己新的需要,還是固守原來的購買內容、對象、方式,因而對新事物提出異議;有的客戶由於缺乏支付能力,而對自己喜愛的商品提出價格方麵的異議,等等。
從推銷者方麵來說,有的異議來源於產品質量與顧客的需求有差距,有的異議是因為商品定價不穩定,有的異議則是因為推銷服務的態度與質量欠佳,產生矛盾的根源是極其複雜的。所以,作為推銷人員又怎麽能要求顧客的一切異議都必須完全合理呢?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推銷員能不能有理有據地駁倒對方異議中的不合理因素,而在於首先樹立"顧客是上帝"的宗旨,並由此去理解顧客的不滿,了解到他們提出異議的合理性和可理解性,從而更加歡迎顧客的批評意見,以改進自己的服務,化解顧客的不滿和怨憤。
商品交易中,經常出現磕磕碰碰的情況。顧客提出抱怨,而銷售者也怒目相向。有時確實是顧客橫挑鼻子豎挑眼,如果銷售者也脾氣暴躁,心胸狹窄,勢必影響雙方的交易。聰明的銷售者往往善於給顧客一個"台階",讓對方恢復心理平衡,這樣既能贏得顧客,也平息了雙方的矛盾,使顧客在購買自己的產品時具有快樂的心情。
在談判中真誠的自責是給對方一種體貼,一種慰藉,責的是自己,安慰的是對方。善於與對方進行心理互換也是一種使獲得快樂的手段,它不僅能使交易繼續,說不定對方還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客戶。示弱就是一種揚人之長揭己之短的語言技巧,目的是使交易重心不偏不倚,或使對方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從而達到銷售的目的。
聽完總理的話,在場的科學家們覺得肩上的擔子非同尋常,有人下意識地吸了口氣。
目光敏銳的周總理已經覺察到科學家們的心思,立即解釋說,"什麽叫萬無一失?把想到的、發現的、都認真解決了,就叫萬無一失。沒發現的、解決不了的,是吃一塹長一智的問題。打槍還有卡殼的時候呢,別說飛彈了。放心吧,隻要認真做了,出了問題,領導來負責,我周恩來負責!"
周總理一席話,說得科學家們思想的負擔完全消失了。
這段話一開始就抓住了要害,即科學家擔心的"萬無一失"的問題,進行設問,以問題引路,自問自答,引出一段解釋,清楚明白,使人疑團頓消。
所謂設問,就是本無疑問而自提自問,明知故問。可以自問自答,也可隻問不答。設問用得好,能引人注意,誘人思考,使講演和談話內容更吸引人。
林肯在做律師時,曾在一次訴論中以巧妙的設問贏得了勝利。一天,一位老態龍鍾的女人來找林肯,哭訴自己被欺侮的事。這位老婦是獨立戰爭時的一位烈士遺孀,每月靠撫恤金維持生活,不久前,出納員竟要她交付一筆手續費才準領錢,而這筆手續費等於撫恤金的一半,這分明是勒索。
法庭開庭了,被告矢口否認,因為這個狡猾的出納員是口頭進行勒索的,沒有憑據,情況顯然不妙。
輪到林肯發言了,上百雙眼睛緊盯著他,看他有無法子扭轉形勢。
林肯用抑揚頓挫的嗓音,首先把聽眾引入對美國獨立戰爭的回憶。林肯兩眼閃著淚光,述說愛國誌士是怎樣忍飢挨餓地在冰天雪地裏戰鬥,為澆灌"自由之樹"而灑盡最後一滴鮮血。最後,他以巧妙的設問,作出令人怦然心動的結論:
"現在事實已成了陳跡。一七七六年的英雄,早已長眠地下,可是他們那衰老而可憐的遺孀還在我們麵前,要求代她申訴。不消說,這位老婦人從前也是位美麗的少女,曾經有過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過,她已犧牲了一切,變得貧窮無依,他們不得不依靠革命先烈,用革命先烈爭取來的自由,向我們請求援助和保護。試問,我們能熟視無睹嗎?"
發言至此嗄然而止。聽眾的心早被感動了,有的捶胸頓足,撲過去要撕扯被告;有的眼圈泛紅,為老婦人流同情之淚;還有的當場解囊捐款。
在聽眾的一致要求下,法庭通過了保護烈士遺孀不受勒索的判決。
要使講話吸引人,不妨設計幾個醒目的問題,自問自答,這將會大大增添你言語的魅力,使你的講演具有戲劇化的效果 第三章 卡耐基的引人入勝術——使人獲得快樂
在談判中,盡量用語言把對方說得很高興,最後,你才笑得出聲來。
卡耐基認為在各式各樣的談判中,常有一些不利因素。如雙方交談時,對方怨天尤人,埋怨產品不好,希望能換一個品種,或對服務不滿,表示強烈異議,等等。要消除這些不利因素需要有耐心,要心平氣和,並且要講究策略。
邁特是美國的一位汽車推銷員,他對各種汽車的性能和特點瞭若指掌。本來,這對他推銷是極有好處的,但遺憾的是他喜歡爭辯。當客戶過於挑剔時,他總要與顧客進行一番嘴皮戰。而且常常令顧客啞口無言,事後他還不無得意地說:
"我令這些傢夥大敗而歸。"可是經理批評了他:"在舌戰中你越勝利你就越失職,因為你會得罪顧客,結果你什麽也賣不出去。"後來,邁特認識到了這個道理,開始謙虛多了。有一次,他去推銷懷特牌汽車,一位顧客傲慢地說:"什麽,懷特?
我可喜歡的是胡雪牌汽車。你送我都不要!"邁特聽了,微微一笑:"你說得不錯,胡雪牌汽車確實好,該廠設備精良,技術也很棒。既然你是位行家,那咱們改天來討論懷特牌汽車怎麽樣?希望先生能多多指教。"於是,兩個人開始了海闊天空式的討論。邁特藉此機會大力宣揚了一番懷特牌汽車的優點,終於做成了生意。邁特後來成為美國著名的推銷員。
為什麽邁特以前爭強好勝卻遭到批評,而後來不再與顧客爭辯反而成了模範推銷員?這裏他掌握了一項重要原則,那就是:交易中不宜爭辯。
作為一個企業,應該講究信譽,進行商品交易時對買方的意見與抱怨應分清是非。有的企業為維護麵子,絕不容忍顧客對自己的商品進行挑剔,如果顧客的意見稍微離開事實,他們就會奮起反擊,使買方啞口無言。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企業的信譽不但來源於商品的質量優良、款式新穎、價格適宜、功效實用,而且來源於科學、嚴格的管理,來源於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熱情謙遜的服務態度。而企業的麵子是靠全體員工為顧客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來建立和維護的。這種熱情周到的服務必須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和宗旨:"顧客是上帝","顧客至上"。如果意識到這一點,那麽,就應當寬寵大量地對待顧客的意見與抱怨,站在顧客的角度真誠地理解與歡迎顧客的異議,認真地分析和處理顧客的意見和建議,使顧客在與自己達成協議時保持愉快的心情,獲得相應的的快樂。
要全麵正確地理解"顧客是上帝"的觀點,並對顧客的意見作出正確的認識與處理,就必須科學地分析顧客異議的根源和類型,其中既有客戶方麵的原因,又有推銷方麵的原因。
從顧客方麵看,有的顧客對具有新功能的新產品、新的推銷方式缺乏認識,沒有認識與發現自己新的需要,還是固守原來的購買內容、對象、方式,因而對新事物提出異議;有的客戶由於缺乏支付能力,而對自己喜愛的商品提出價格方麵的異議,等等。
從推銷者方麵來說,有的異議來源於產品質量與顧客的需求有差距,有的異議是因為商品定價不穩定,有的異議則是因為推銷服務的態度與質量欠佳,產生矛盾的根源是極其複雜的。所以,作為推銷人員又怎麽能要求顧客的一切異議都必須完全合理呢?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推銷員能不能有理有據地駁倒對方異議中的不合理因素,而在於首先樹立"顧客是上帝"的宗旨,並由此去理解顧客的不滿,了解到他們提出異議的合理性和可理解性,從而更加歡迎顧客的批評意見,以改進自己的服務,化解顧客的不滿和怨憤。
商品交易中,經常出現磕磕碰碰的情況。顧客提出抱怨,而銷售者也怒目相向。有時確實是顧客橫挑鼻子豎挑眼,如果銷售者也脾氣暴躁,心胸狹窄,勢必影響雙方的交易。聰明的銷售者往往善於給顧客一個"台階",讓對方恢復心理平衡,這樣既能贏得顧客,也平息了雙方的矛盾,使顧客在購買自己的產品時具有快樂的心情。
在談判中真誠的自責是給對方一種體貼,一種慰藉,責的是自己,安慰的是對方。善於與對方進行心理互換也是一種使獲得快樂的手段,它不僅能使交易繼續,說不定對方還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客戶。示弱就是一種揚人之長揭己之短的語言技巧,目的是使交易重心不偏不倚,或使對方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從而達到銷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