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花了相當長的時間調查哈利、雪倫、傑克以及其他類似的情形,結 果發現,這一類的情況確實存在,然而並不像想像中那麽嚴重。我們的確碰到過離職者成為眾矢之的的情況,而有時候發動這些攻勢的,也確實是一個 人的頂頭上司。不過不可忽略的是,上述的情形,在當事人仍在公司時就已存在,甚至更嚴重。同事之間常會變成競爭者,這原是很自然的事,關係程 度或職務愈相近,這種衝突也就可能愈大。發生人格衝突也是極普遍的現象,有些人天生就與他人水火不容。 距離,尤其是辭職之類的分離,常可以淡化這種衝突。為了證實這點,我們特地記錄了哈利、雪倫和傑克的同事在他們離職前後對他們所做的批 評。
結果顯示,一旦他們離職,同事對他們的態度也立即轉變;原本中立的 人仍抱著中立的態度,有稍許敵意的人則敵意略減,但是原本懷有強烈敵意的,其敵意卻會驟然陡降。換句話說,愈恨你的同事,在你離開後也愈容易 將以往的憎恨一筆勾銷。例如,當我們直率地詢問最討厭傑克的一位同事,他何以不再譏諷傑克時,他頓了一會說:“我倒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不過我 想對我來說,他消失了最好。”
這種情形同樣發生在我們所研究的其他個案中。很明顯的,哈利、雪倫 和傑克的說詞隻不過是自圓其說,而沒有事實的根據。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使得他們的客戶不再上門呢?
時間拉長感情淡
當一個人換工作時,他所離開的組織並不會因此而支離破碎。要不了多 久,他的位置就會被其他的人所填補。事實上,就在雪倫離開的第二天,所有她以前的客戶都收到了一封信。那封信是由雪倫的職務代理人布娜達發出 的,信中除了自我介紹之外,並詳列了公司目前所提供的各項服務。
6 個月後,當雪倫看到這封信時,她臉色大變。“在我看來,這簡直有意吹噓嘛!”她憤怒地說。她覺得那封信仿佛暗示了許多服務是在雪倫離開 之後才有的。“我可以提供其中的任何一項服務,問題是客戶並不需要。”
這個例子說明,一個人離職後,他原先服務的公司所採取的行動,對他在新公司的發展有著間接卻強烈的影響。 舉例來說,在寫出前述信函的幾個星期之後,布娜達又以電話與客戶聯絡。在客戶不習慣改變,同時對原公司較熟悉與了解,再加上繼任者布娜達 的聰明而愉快的態度等種種因素相互結合的情況之下,使得原公司大獲全 勝。
類似的例子層出不窮。為了自圓其說,或扳回麵子,離職者通常會把自 己的失敗歸諸於其他人的中傷或誹謗。
某些情況也許如此,不過大多數的情形並非如此。我們並不是輕忽這些 人所遭受到的挫折、憤怒和沮喪,但是我們也必須麵對現實:這些人並非被原本忠於他們的人所拋棄或背叛,而是完全被遺忘了。就連從前痛恨他們的 人也漸漸不以為意了。從前的痛恨逐漸轉變成為無所謂,怨恨愈深,消失得也愈快。在某些情況下,敵人甚至會變成友人。
歸納一個人在轉換工作時,遭受挫折的原因不外乎:(1)客戶的惰性。
(2)客戶習慣了原來的公司。
(3)原來的公司亦起而力爭;他們企圖保留原本屬於他們的生意。員工 常會說老闆和他們之間是一種平等的合作關係,在他們的感覺上,客戶是屬於他們的,在和客戶建立關係時,他們才是主角。然而,不論我們是否願意, 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商業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在法律範圍內,公司有權做所有能夠留住客戶的事情。由於他們提供了工作機會,他們也被認為是商業 關係中真正的主角和負責人。
也因此,當一個人離開時,公司其他的人自然會視他原有的客戶為公司 而非他個人的財產。他們會努力保有這些財產,同時也有權利這樣做。
“沒有我,他們就沒有辦法!” 當經濟情況不佳時,上述的情況會更為嚴重。也就是說,當全國的經濟或某一特別的產業成長緩慢甚至停滯時,一個公司為留住原有客戶而麵臨的 壓力就更大。事實上,就算是在經濟最景氣的時候,接二連三讓員工把客戶帶走,也會讓一個公司吃不消。
必須牢記在心的是,公司最想保留的客戶正是那些和員工有最密切的生 意往來,同時也是員工最喜愛的客戶。正因如此,他們突然間的冷漠,對員工而言無異是晴天霹靂。
究竟是因為雪倫的個性具有吸引力,使顧客較願意和她經常來往,抑或 是因為這些客戶的經常惠顧使她覺得他們較為可親,這已經不值得追究了。
重要的是,雪倫在情感上已和這些客戶連成一氣。她的自信和成就感正建立 在這些和她有最密切生意往來的客戶身上。不幸的是,公司想要的正是她覺得最親近的客戶。
公司並非刻意要使雪倫傷心,而是根本無法顧及這些感覺。布娜達也並 非有意摧毀雪倫的心靈世界,如同她所說的,“我也要生活。”但不管怎麽說,雪倫還是受到了傷害。在我們所研究的個案中,大多數的人遭受到這種 情形時,都會有同樣的反應。
這些可預期的危機,所帶來的教訓是什麽呢?第一,不切實際的幻想很可能會對我們的未來造成嚴重的傷害。我們可能會自欺欺人的認為,一旦自 己離開人世,這個世界必定會變得黯然無光。當然,我們不一定會真的這麽想,隻是忍不住這麽期望罷了!
這種想法在個人生活上未必會造成任何傷害,但在企業生活中就不然 了。人難免都會希望,自己是公司所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一旦自己離開,公司就會變得支離破碎。這種希望自己有舉足輕重能力的感覺自然無可厚非, 然而,除非你自創公司,或者公司小到沒有你就無法發揮功能,否則上述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公司一旦達到某個規模,便有了自己的生命。公司內當然會有一些重要 的人物管理其日常的運作,並設計組織的未來方向,這些角色雖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卻不是不能取代的。
除了管理人員外,為了生計,公司裏其他的人也會想辦法讓公司繼續生 存下去。他們熟悉公司的風格和運作,雖然也有抱怨和不滿,然而他們繼續的留在公司,卻證明他們對公司有相當程度的喜愛。因此,一個希望自己的 離去,會使公司分崩離析的要角,必定會嚐到失望的苦果。
我們不難看到很多公司在高階管理人死亡、離職或被解僱之後,經過短 暫的混亂,立刻恢復正常,這種痊癒和再生的能力確叫人嘆為觀止。
1960 年至 1970 年,日本在經濟上的成就——尤其是汽車、消費電子產 品和半導體方麵,使得美國人刮目相看。1975 年到 1984年之間,有無數的 書刊雜誌著文討論這個問題,美國人所學到的一件事是,在日本就連大學畢業生也會終生待在一家公司,接受穩定和定期的加薪。對大多數的美國人來 說,加薪固然富有吸引力,但終生待在一家公司卻不合他們的口味。在我們所調查的對象中,有六分之五的人希望在收入穩定上升的同時,能隨心所欲 的變換工作。
結果顯示,一旦他們離職,同事對他們的態度也立即轉變;原本中立的 人仍抱著中立的態度,有稍許敵意的人則敵意略減,但是原本懷有強烈敵意的,其敵意卻會驟然陡降。換句話說,愈恨你的同事,在你離開後也愈容易 將以往的憎恨一筆勾銷。例如,當我們直率地詢問最討厭傑克的一位同事,他何以不再譏諷傑克時,他頓了一會說:“我倒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不過我 想對我來說,他消失了最好。”
這種情形同樣發生在我們所研究的其他個案中。很明顯的,哈利、雪倫 和傑克的說詞隻不過是自圓其說,而沒有事實的根據。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使得他們的客戶不再上門呢?
時間拉長感情淡
當一個人換工作時,他所離開的組織並不會因此而支離破碎。要不了多 久,他的位置就會被其他的人所填補。事實上,就在雪倫離開的第二天,所有她以前的客戶都收到了一封信。那封信是由雪倫的職務代理人布娜達發出 的,信中除了自我介紹之外,並詳列了公司目前所提供的各項服務。
6 個月後,當雪倫看到這封信時,她臉色大變。“在我看來,這簡直有意吹噓嘛!”她憤怒地說。她覺得那封信仿佛暗示了許多服務是在雪倫離開 之後才有的。“我可以提供其中的任何一項服務,問題是客戶並不需要。”
這個例子說明,一個人離職後,他原先服務的公司所採取的行動,對他在新公司的發展有著間接卻強烈的影響。 舉例來說,在寫出前述信函的幾個星期之後,布娜達又以電話與客戶聯絡。在客戶不習慣改變,同時對原公司較熟悉與了解,再加上繼任者布娜達 的聰明而愉快的態度等種種因素相互結合的情況之下,使得原公司大獲全 勝。
類似的例子層出不窮。為了自圓其說,或扳回麵子,離職者通常會把自 己的失敗歸諸於其他人的中傷或誹謗。
某些情況也許如此,不過大多數的情形並非如此。我們並不是輕忽這些 人所遭受到的挫折、憤怒和沮喪,但是我們也必須麵對現實:這些人並非被原本忠於他們的人所拋棄或背叛,而是完全被遺忘了。就連從前痛恨他們的 人也漸漸不以為意了。從前的痛恨逐漸轉變成為無所謂,怨恨愈深,消失得也愈快。在某些情況下,敵人甚至會變成友人。
歸納一個人在轉換工作時,遭受挫折的原因不外乎:(1)客戶的惰性。
(2)客戶習慣了原來的公司。
(3)原來的公司亦起而力爭;他們企圖保留原本屬於他們的生意。員工 常會說老闆和他們之間是一種平等的合作關係,在他們的感覺上,客戶是屬於他們的,在和客戶建立關係時,他們才是主角。然而,不論我們是否願意, 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商業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在法律範圍內,公司有權做所有能夠留住客戶的事情。由於他們提供了工作機會,他們也被認為是商業 關係中真正的主角和負責人。
也因此,當一個人離開時,公司其他的人自然會視他原有的客戶為公司 而非他個人的財產。他們會努力保有這些財產,同時也有權利這樣做。
“沒有我,他們就沒有辦法!” 當經濟情況不佳時,上述的情況會更為嚴重。也就是說,當全國的經濟或某一特別的產業成長緩慢甚至停滯時,一個公司為留住原有客戶而麵臨的 壓力就更大。事實上,就算是在經濟最景氣的時候,接二連三讓員工把客戶帶走,也會讓一個公司吃不消。
必須牢記在心的是,公司最想保留的客戶正是那些和員工有最密切的生 意往來,同時也是員工最喜愛的客戶。正因如此,他們突然間的冷漠,對員工而言無異是晴天霹靂。
究竟是因為雪倫的個性具有吸引力,使顧客較願意和她經常來往,抑或 是因為這些客戶的經常惠顧使她覺得他們較為可親,這已經不值得追究了。
重要的是,雪倫在情感上已和這些客戶連成一氣。她的自信和成就感正建立 在這些和她有最密切生意往來的客戶身上。不幸的是,公司想要的正是她覺得最親近的客戶。
公司並非刻意要使雪倫傷心,而是根本無法顧及這些感覺。布娜達也並 非有意摧毀雪倫的心靈世界,如同她所說的,“我也要生活。”但不管怎麽說,雪倫還是受到了傷害。在我們所研究的個案中,大多數的人遭受到這種 情形時,都會有同樣的反應。
這些可預期的危機,所帶來的教訓是什麽呢?第一,不切實際的幻想很可能會對我們的未來造成嚴重的傷害。我們可能會自欺欺人的認為,一旦自 己離開人世,這個世界必定會變得黯然無光。當然,我們不一定會真的這麽想,隻是忍不住這麽期望罷了!
這種想法在個人生活上未必會造成任何傷害,但在企業生活中就不然 了。人難免都會希望,自己是公司所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一旦自己離開,公司就會變得支離破碎。這種希望自己有舉足輕重能力的感覺自然無可厚非, 然而,除非你自創公司,或者公司小到沒有你就無法發揮功能,否則上述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公司一旦達到某個規模,便有了自己的生命。公司內當然會有一些重要 的人物管理其日常的運作,並設計組織的未來方向,這些角色雖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卻不是不能取代的。
除了管理人員外,為了生計,公司裏其他的人也會想辦法讓公司繼續生 存下去。他們熟悉公司的風格和運作,雖然也有抱怨和不滿,然而他們繼續的留在公司,卻證明他們對公司有相當程度的喜愛。因此,一個希望自己的 離去,會使公司分崩離析的要角,必定會嚐到失望的苦果。
我們不難看到很多公司在高階管理人死亡、離職或被解僱之後,經過短 暫的混亂,立刻恢復正常,這種痊癒和再生的能力確叫人嘆為觀止。
1960 年至 1970 年,日本在經濟上的成就——尤其是汽車、消費電子產 品和半導體方麵,使得美國人刮目相看。1975 年到 1984年之間,有無數的 書刊雜誌著文討論這個問題,美國人所學到的一件事是,在日本就連大學畢業生也會終生待在一家公司,接受穩定和定期的加薪。對大多數的美國人來 說,加薪固然富有吸引力,但終生待在一家公司卻不合他們的口味。在我們所調查的對象中,有六分之五的人希望在收入穩定上升的同時,能隨心所欲 的變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