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說:喜歡嗎?要不也送你一行。[10]


    如此看來,戴銅麵具並不難理解。


    可惜這種說法也有問題。因為仁宗皇帝曾經讓他用藥去掉刺字,狄青卻表示不敢奉詔。他說:陛下唯才是舉,不問出身,臣感激涕零。然而臣之所以能有今天,就因為有這個印記。因此,願將刺字留在臉上,以激勵部下。


    仁宗尊重了狄青的選擇,盡管那時他已是高級軍官。


    實際上,戴著銅麵具衝鋒陷陣的狄青,是在對西夏的戰爭中嶄露頭角的。據統計,四年之中,他參加大小戰鬥共二十五次,身上中箭八處,狄青卻越戰越勇。那時,大宋官軍對西夏畏之如虎,西夏卻敬畏地稱狄青為天使。隻要狄天使的身影出現在陣前,他們便魂飛魄散,抱頭鼠竄。[11]


    據清人所著《古聖賢像傳略》。


    這就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


    最看重狄青的是範仲淹。當時,範仲淹按照宋代“文臣將兵”的規矩出任西北邊防軍副長官,負責抵抗西夏達四年之久。正是在前線,他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事實上範仲淹雖然是文官,卻治軍有方,深得邊防將士和各族人民愛戴,就連羌人都稱他為“龍圖老子”,狄青更是敬範仲淹如父。同樣,範仲淹也愛狄青如子。他甚至親手交給這位年輕將領一部《春秋左傳》,語重心長地說:為將而不知古今,那就隻有匹夫之勇。[12]


    讀書讓狄青如虎添翼,變得智勇雙全。包拯成為龍圖閣直學士那年,越南人儂智高反宋,陷南寧,圍廣州,兩廣為之騷動。狄青主動請纓,並在第二年平息動亂。當時正值元宵節,京師由於這場戰爭而取消了燈會,狄青卻在賓州(今廣西省賓陽縣)張燈結彩,大宴賓客,犒勞三軍。酒喝到半醉的時候,狄青聲稱身體不適,退入內帳,黎明時分卻傳來消息,崑崙關(在今廣西省邕寧縣)已被狄青拿下。[13]


    這可真是兵不厭詐。


    捷報讓皇帝大喜過望,下令盡快研究獎勵方案。實際上這時的狄青已成為帝國的保護神,以至於他的安全就是大宋的安全。仁宗甚至親自過問狄青的飲食起居。他說:狄將軍威名遠揚,敵人豈能不設法暗害?他的身邊,必須安排忠誠可靠的人。即便是生活細節,也不能稍有差池。[14]


    於是,當年五月,狄青被任命為樞密使。[15]


    與此同時,他的噩夢也開始了。


    前麵說過,樞密院是負責軍政的最高領導機關。長官樞密使又叫樞相,與參知政事同為執政,例由文官擔任。狄青打破這一慣例,便引起了文官集團的憤怒。他們集體地表示不滿,甚至稱狄青為赤樞,因為軍人被蔑稱為赤老。[16]


    流言蜚語也此起彼伏。京師盛傳,皇帝賜給狄青的府邸裏有怪光沖天,他們家的狗也頭上長角。其實,所謂怪光是狄青祭祖時在燒紙,隻不過火大了一點。狗頭長角更是汙衊不實之詞,意思是狄青這條狗居然妄想成龍。這些誹謗在東京不脛而走,蒙在鼓裏的隻有仁宗皇帝和狄青本人。[17]


    屋漏偏逢連陰雨。狄青擔任樞密使剛好三年時,開封暴雨滂沱,晝夜不止。大水沖開了安上門,淹沒官署民宅數以萬計。按照所謂“天人合一”的觀念,這是天譴,必須有人負責,決心扳倒狄青的人也就有了興風作浪的機會。[18]


    狠下毒手的是歐陽修。


    七月六日,時任翰林學士的歐陽修上萬言書,一口咬定發生水災是因為讓狄青擔任了樞密使。邏輯是:水和武將在陰陽五行中都屬陰。那麽,招來水災的如果不是狄青,又能是誰?更何況水災年年都有,卻從來沒有衝破國門,淹沒首都的。如果不是上天在發出警告,請問又能是什麽?


    這樣的邏輯,實在荒唐透頂。何況就算成立,落實到具體人選也未必就是狄青呀!請問狄青有錯誤嗎?沒有。是壞人嗎?不是。然而歐陽修卻說,唯其如此,才更可怕,因為不會有人想到要防範他,就連狄青自己都想不到。


    奇怪,狄青自己都沒有惡意,又豈能作惡?


    歐陽修的解釋是:小人作大惡,未必都出於本心。狄青難免作亂,則由於他是軍人。軍人都是小人。小人一旦大權在握,想不謀反都不可能。就算他自己不想,手下將士也會一擁而上。這叫什麽呢?這就叫“伏藏之禍”。[19]


    好一個“伏藏之禍”,簡直就是莫須有。


    如此舞文弄墨,狄青隻能躺著中槍。仁宗迫於壓力,也隻好解除他樞密使的職務,外調出京。狄青想不通,到中書省找宰相文彥博問個究竟。沒想到文彥博兩眼直瞪瞪地看著他說:什麽原因都沒有,就是朝廷懷疑你!


    狄青目瞪口呆,連退數步。[20]


    據說,文彥博原本並不同意歐陽修他們的看法。後來轉變立場,很可能是不願、不敢也不能與文官集團作對。狄青卻欲哭無淚。範仲淹在他擔任樞密使之前便已去世,他又能找誰訴說?也許,他很後悔不該踏進文官的地盤,但是說什麽都晚了。皇帝都無法保護的狄青,隻好帶著他那顆破碎的心到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上任,半年後死在那裏。[21]


    沒錯,他是抑鬱而死。


    這就比嶽飛還冤。嶽飛之死是明殺,狄青之死卻連暗殺都不算,隻能杜撰一個名詞叫陰殺。債有主,冤有頭,被公開處決的嶽飛還能等到平反昭雪那一天,直接責任人秦檜也永遠地跪在了嶽王廟前。狄青的冤魂卻不能像哈姆雷特的父王那樣顯靈,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麽說。畢竟,他死後極盡哀榮,不但被追贈中書令,還有一個體麵的諡號。[22]


    實際上,狄青是被製度和文化所殺,而製度和文化是無法被送上法庭追究責任的。所有人都是兇手,也就等於沒有兇手,卻不意味著不能反思。反思既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對加害者的尊重,更是對歷史的尊重。


    那麽,為什麽會有冤死狄青的製度和文化?


    因為趙匡胤的軍事體製改革。


    [7]見《宋史·狄青傳》,(北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二。


    [8]兩事分別見(南宋)範公偁《過庭錄》,(北宋)張舜民《畫墁錄》。


    [9]見(南宋)王稱《東都事略》。


    [10]ji女勸酒,事見(南宋)王銍《默記》;同僚取笑,事見(北宋)孔平仲《談苑》。


    [11]以上見《宋史·狄青傳》。西夏稱狄青為天使,見(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二,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二。


    [12]見《宋史》之範仲淹傳、狄青傳。


    [13]見《宋史》之仁宗本紀四、狄青傳,(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二。


    [14]見《宋史·狄青傳》。


    [15]儂智高攻兩廣,在皇祐四年(1052)四月。被狄青平定,在皇祐五年(1053)正月。狄青任樞密使,在當年五月。見《宋史·仁宗本紀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17:大宋革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17:大宋革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