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的意義正在於此。


    李澤厚是一個在學術界大多數人還一片茫然時篳路藍縷的人。那時,學術界剛剛從“文革”的重創下醒過神來;一些人心有餘悸,許多人嚴重失語。不要說做學問,連話都不會說了。甚至在批判“四人幫”的時候,使用的也仍是“四人幫”的腔調。這是一種連“黨八股”都稱不上的話語模式,色厲內荏,外強中幹,了無生氣,乏味透頂。這種人人憎惡的文章套路之所以還能延續一段時間,除習慣使然和一些人膽小怕事〔怕別人說自己不夠馬列不夠革命)外,也還因為大家不知道不這樣說話,又能怎樣說。


    開始時李澤厚也一樣。他也寫了諸如《實用主義的破爛貨》(1979年)一類的文章。但很快他就改弦易轍了。李澤厚


    1980年的文章便已讓人耳目一新。甚


    至


    1979年出版的《批判哲學的批判》便己是純正的學術著作,全無八股腔調。


    同年出版的《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亦然。不過兩書均嫌太過“專門”和“學術”,其影響便不如《美的歷程》。《美的歷程》是隨便什麽人都可以讀的。在當時的情況下,它和朦朧詩一起,起到了一種“啟蒙”的作用。


    如果說朦朧詩讓我們知道原來詩還可以這樣寫(甚至就該這麽寫),李澤厚則讓我們明白原來學問還可以這樣做(甚至就該這麽做)。比方說,講哲學,可以並不一定要套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爭;講文藝,也不一定要套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之別。然而在此之前,這種套路是被視為金科玉律的。結果就鬧出很多哭笑不得的事情來。比如李賀,照理說隻能算是“浪漫主義”的。又因為李賀的詩“‘鬼氣”太重,便隻好算做“消極浪漫主義”(李白則是“積極浪漫主義”)。


    後來毛澤東的意見發表了,他老人家喜歡李賀。這下子文學史家們就狼狽了。偉大領袖怎麽會喜歡“消極”的東西呢?隻好另找證據,證明李賀其實是“現實主義”詩人:那麽李賀究竟是什麽“主義”?什麽都不是。中國文學史,根本就不能那麽講。李澤厚不這樣講,也就無此尷尬。這在當時,卻不能不看做一個“重大突破”。


    但李澤厚的意義還不僅於此。


    就我個人而言,《美的歷程》以及李澤厚的同期其他著作讓我明白了一個大道理,那就是:人,為什麽要有學術研究,為什麽要做學問?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如果那樣,就該“趨時合流”),而是為了人生。也就是說,為人生而學術。因此,一個人文學者,就應該把學術研究和人生體驗結合起來,把歷史的遺產當做鮮活的對象,把做學問、寫文章、出版著作變成自己生命的流程。《美的歷程》


    就是這樣做的。比如“蘇軾的意義”一節,講到蘇東坡寫完“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雖“掛冠服江邊”,卻不過回家睡覺,並沒有“拿舟長嘯去矣”時,李澤厚說:"本來,又何必那樣呢,因為根本逃不脫人世這個大羅網。”如果沒有人生的體驗,這樣精闢的話豈是說得出來的?歷史的遺產一旦被看做鮮活的對象並與自己的人生體驗相結合,就成了活生生的東西,也就不會有少屍臭了。過去(也包括現在)一些學者專家教授流的文章之所以那麽僵硬呆板枯燥無趣,味同嚼蠟不堪卒讀,並不完全是一個文字表述能力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沒有把自己的研究對象看做活物。他們在研究木乃伊的同時把自己也變成了木乃伊。哀莫大於心死。心已死,文字還能活起來?


    學術著作變成木乃伊的另一個原因,還在於這些學者們總在說別人的話,至少是總在用別人說話的方式說話。因為他們並不是為人生而學術,而是為某種現實的利益而學術。這就不能不格外注意是否符合公認的“學術規範”和“量化標準”,小心翼翼地不要觸犯了學術界的“規矩”。這時,人雲亦雲,別人怎麽說我也怎麽說,別人用什麽方式說我也用什麽方式說,無疑是最保險的。而當所謂“學術規範”其實不過“八股套路”,所謂“量化標準”也僅僅隻是論量不論質時,大量炮製八股文章甚至學術泡沫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見文體決不僅僅隻是一個表述問題。為人生而學術,就要講自己的話,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頭腦想問題,而不在乎別人怎麽說,怎麽看。總之,你完全可以不必顧忌任何成規陋見,不必死守某種模式套路,信馬由僵,另闢蹊徑,走出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來,這就看你有沒有足夠的才氣和知識準備了。


    李澤厚有。於是李澤厚便用自己成功的實踐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一通百通。從此,我們的思想解放了,視野開闊了,目光銳利了,思路敏捷了,就連文筆也變得流暢了,這都得感謝李澤厚。沒有他,我們當真可能仍在黑暗中摸索。


    這是一種智慧的啟迪。許多人甚至從李澤厚那裏開始了自己道路的找尋。


    但同時,李澤厚的歷史也就終結了。


    得魚忘荃,得兔忘蹄,過河拆橋,卸磨殺驢。我們現在已經過了河,李澤厚老師可以下課了。我們會記住他這座橋的。


    五歷程


    其實,即便有人願意聽,李澤厚的“課”也未必還能講得下去。


    一般都把李譯厚這近十年來的銷聲匿跡少有人知,歸結於他1990年後去了


    國外。實際上,他走也好,不走也罷,情況都差不太多。在我看來,他的敗跡,早在


    1988年


    7月由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出版、同年


    11月由香港三聯書店出


    版、12月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89年2月又由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


    司出版的《華夏美學》中便已有徵兆,已見端倪。李澤厚很看重這本書,認為比《美的歷程》更重要,而且,認為誰喜歡《華夏美學》,誰就是“獨具慧眼”。但恕我眼拙,實在看不出它好在哪裏。印刷質量極差不說,文字表述也是低水平的。


    比如開頭這一段,就簡直讓人懷疑那是不是李澤厚寫的:


    美,這在漢語詞彙裏,總是那麽動聽,那麽惹人喜歡。姑娘願意人們說她美;中國的藝術家們、作家們一般也欣然接受對作品的這種讚賞,更不用說美的自然環境和住所、服飾之類了。


    這是什麽話!隨便找個中學生,也不會寫得這麽差!王朔有雲:一盤菜,不必都吃完才知道好壞吧!《華夏美學》的開頭如此,後麵想必也好不到哪裏去,盡管我從頭到尾都讀完了。而且,由於當時買不到書,還做了筆記。


    不可否認《華夏美學》中仍有不少讓人拍案叫好的東西,也不難看出李澤厚在撰寫《華夏關學》時,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研究已比撰寫《美的歷程》時係統深刻。如果要研究中國文化思想,《華夏美學》倒是不妨一讀的(但我以為讀他那三部“思想史論”更好)。問題是李澤厚之所以是李澤厚,就因為他比一般研究者多了份才氣和靈氣。然而《華夏美學》一書卻靈氣全無,就連書名也顯得呆板俗氣。開頭不好,結尾也不好。結語那句“是所望焉”在《美學文叢序》中已經用過一回了,現在又用,豈非才盡技窮?有人說,人生三大悲哀:美人遲暮、英雄末路、江郎才盡。1989年的李澤厚,即便沒到那個份上,也已是日薄西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生意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書生意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