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智慧的星空:聆聽大師心靈的聲音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9章 閻崇年:康熙帝的誌與學
我想就講兩個小題目:一、康熙帝;二、誌與學。
在正式講之前,我先給大家說一個故事,6月15日《北京青年報》登了一個消息,這個消息還配發了一幅很大的照片。這個消息說什麽呢?就是英國有一位老人,這位老人112歲,大概比我們在座的所有人歲數都大。他過生日這天大家給他祝賀生日,祝賀生日都問他說,您老活了這麽高壽,大家給您慶祝112歲的生日,希望您講一講長壽的秘訣。
這位112歲的老壽星頭腦清楚,就是六個字,兩句話:第一句話三個字,第二句話還是三個字。第一句話的三個字就是“要節製”;第二句話是“要快樂”。聽的人不以為然,以為這位老壽星一定說出訣竅,每個人按照訣竅來做至少活120歲。結果老先生說了很平凡的兩句話,一要節製,二要快樂。有一個人就說,說這個我也知道,但是我做不到。老先生就說,所以你就活不了112歲。
這個故事和我今天講的康熙帝的誌與學有什麽關係呢?最後,我要把這個關係跟大家說明白。言歸正傳,第一個問題康熙帝。
康熙八歲開始做皇帝,做了六十一年皇帝,活了69歲。許多人問我,如何他用最簡單的話概括康熙這一生。前不久中央電視台主持人主持一個對話叫青梅煮酒。主持人就說閻老師您把康熙帝69歲的生涯概括一句話,我說就是四個字:千年一帝。“還有嗎?”我說一定要說還有一句話,還是四個字,康熙對中國歷史來說四個字“千年一帝”,對世界歷史來說也是四個字“千年明君”。主持人說你還得說康熙帝有什麽經驗?我說四個字:“手不釋卷”。
康熙這個人在位61年,做的事情寫了300捲來記載。我們都很忙,誰有工夫看這300卷書,我簡明說一下,就三條,第一條就是奠定中華版圖。康熙和他兒子和他孫子雍正和幹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使中國的版圖北跨外興安嶺,南到曾母暗沙,東起大海,西到帕米爾高原。
南到曾母暗沙是什麽概念?我到新加坡,新加坡的先生說你想看什麽地方?我說馬六甲。為什麽?大家知道菲律賓已經很南了,曾母暗沙還在菲律賓南端的南麵,在馬六甲海峽的附近,接近於赤道,就是康熙朝的版圖往南接近赤道,往北到外興安嶺,外興安嶺山脊往北流的水流到北冰洋,往南流到黑龍江,整個黑龍江的水和黑龍江的土地都是屬於清朝。
這個版圖一直影響到我們今天。我在一所大學做演講,一位同學站起來提問,說閻崇年老師你說康熙的版圖奠定了今天的版圖,我不贊成。我說理由,他說我們今天的版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打下來的。我說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版圖不是從天上打下來的?從哪兒打下來的,他說從國民黨政府手裏打下來的。我說好,國民黨民國政府的版圖,孫中山先生奠定中華民國版圖從哪兒來的?他說從清朝來的。所以我說康熙朝奠定了中華版圖包括我們今天。
當時版圖多大?大約1300萬平方公裏,我們今天是960萬平方公裏。注意,當時全世界都算上,中國版圖最大,比俄羅斯還大,當時美國還沒建立呢,英國還沒工業革命,德意誌還沒統一,也還沒有日本的明治維新。
第二民族多元和諧。我們今天56個民族,康熙朝的時候民族沒有做認定還是這些民族,也都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這56個民族在清帝政權,康熙政權之下。我大膽說一句話,從秦始皇稱皇帝公元前221年,到宣統3年公元1911年,一共2132年。這2132年我把它叫做皇朝歷史,這段歷史上清朝的民族關係處理得最好。不信嗎?蒙古從秦始皇修萬裏長城到劉邦給匈奴作戰差點兒被匈奴人捉住,到東漢,到唐太宗打突厥,北方匈奴蒙古帝兩千年問題沒解決,康熙朝解決了。康熙有一條語錄,他說: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北方,長城更為堅固,清朝不修長城。原來長城是防匈奴,防蒙古的,清朝呢?蒙古成了清朝北部的長城。怎麽建的?俄國侵略黑龍江,蒙古人、滿洲人、漢人等等組成的連襟在亞克薩被俄國人打敗了,才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蒙古人從來沒有要跟清朝分家,也沒鬧獨立,沒有必要。
清朝的公主嫁給蒙古的王公,蒙古的格格娶過來作為清朝的皇後、貴妃。康熙皇帝的公主有四個嫁給蒙古人,其中有一個嫁到外蒙古,成了兒女親家,這個跟漢唐的和親不一樣。清朝的皇帝成了蒙古人的外甥,蒙古的姑娘成了清朝的皇後或者貴妃,建立一個滿蒙聯盟。這個對後來抵製沙俄的侵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西藏達賴喇嘛率了一個隊伍到北京向順治皇帝朝貢,一共三千人,萬裏跋涉,歷經艱難到了北京。順治皇帝在皇宮的太和殿招待他們,賜封達賴喇嘛。康熙的時候派大臣駐西藏,在西藏駐軍,西藏達賴也好,班禪也好,圓寂之後準世的孩子要經過清朝政府冊封。
清朝結束之後,民國的時候達賴和班禪最後怎麽辦?又找中國政府。民國政府沒有先例,民國政府趕緊查檔案,查歷史,清朝這麽做的,那民國也冊封。解放以後,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後,中央政府照樣冊封班禪,冊封達賴。
西藏和平解放之後,還沒有製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那個時候中央政府在西藏駐軍,在西藏設駐藏大臣,在西藏用人民幣。根據是什麽?康熙皇帝是這麽做的,幹隆皇帝這麽做了,冊封達賴,冊封班禪,我們繼承了這份遺產,中央政府官員駐西藏,設西藏大臣,在西藏駐軍,西藏的外事活動要經過中央政府批準,名正言順,這就是歷史傳統。把台灣統一了,台灣的高山族也宣布在多民族的清朝政權當中。
注意!整個西藏在清代276年間從來沒有提出我要獨立,我要分家。沒有!一直在清朝的管轄之下。不容易!康熙皇帝接見蒙古王公,用蒙古語和他們交談。康熙會幾種外語,幹隆皇帝會更多了,大家知道清朝皇帝特別是幹隆用漢語、漢文同漢族的一些佛學家討論漢文佛經;用蒙古語和蒙古專家翻譯蒙古大藏經;用藏語、藏文和西藏專家研究藏文大藏經。所以整個清代雖然民族之間有磕磕碰碰,總體來說多民族統一在清政權之下。
第三,文化融合發展。滿洲是牧獵文化,蒙古族是糙原文化,漢族中原是農耕文化。蒙古的糙原文化和滿洲的牧獵文化融合了,但是和漢族的農耕問題有衝突。揚州十日都是這些文化中的表現。康熙朝注意了這個問題,學習儒家的學說,尊重漢族的文化傳統。舉個例子,康熙南巡到了山東的曲阜,對曲阜孔子的塑像和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禮。所有漢人要給康熙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康熙皇帝對一個漢人行三跪九叩之禮,還說孔子“開千代之文明,樹百王之一範”。
到杭州,過了錢塘江,大禹是漢族的英雄,康熙在大禹陵前行三跪九叩之禮,就是承認和接受漢族的文化和傳統。他主持修《康熙字典》,主持修《古今圖書集成》,《古今圖書集成》到現在為止是現存最大的一部類書。有一個美籍華人從美國跟我打電話,說閻老師你一定要講講清朝滿漢文化的融合。他說太重要了,長途電話也說不清楚,他說我到北京跟你說。
我想就講兩個小題目:一、康熙帝;二、誌與學。
在正式講之前,我先給大家說一個故事,6月15日《北京青年報》登了一個消息,這個消息還配發了一幅很大的照片。這個消息說什麽呢?就是英國有一位老人,這位老人112歲,大概比我們在座的所有人歲數都大。他過生日這天大家給他祝賀生日,祝賀生日都問他說,您老活了這麽高壽,大家給您慶祝112歲的生日,希望您講一講長壽的秘訣。
這位112歲的老壽星頭腦清楚,就是六個字,兩句話:第一句話三個字,第二句話還是三個字。第一句話的三個字就是“要節製”;第二句話是“要快樂”。聽的人不以為然,以為這位老壽星一定說出訣竅,每個人按照訣竅來做至少活120歲。結果老先生說了很平凡的兩句話,一要節製,二要快樂。有一個人就說,說這個我也知道,但是我做不到。老先生就說,所以你就活不了112歲。
這個故事和我今天講的康熙帝的誌與學有什麽關係呢?最後,我要把這個關係跟大家說明白。言歸正傳,第一個問題康熙帝。
康熙八歲開始做皇帝,做了六十一年皇帝,活了69歲。許多人問我,如何他用最簡單的話概括康熙這一生。前不久中央電視台主持人主持一個對話叫青梅煮酒。主持人就說閻老師您把康熙帝69歲的生涯概括一句話,我說就是四個字:千年一帝。“還有嗎?”我說一定要說還有一句話,還是四個字,康熙對中國歷史來說四個字“千年一帝”,對世界歷史來說也是四個字“千年明君”。主持人說你還得說康熙帝有什麽經驗?我說四個字:“手不釋卷”。
康熙這個人在位61年,做的事情寫了300捲來記載。我們都很忙,誰有工夫看這300卷書,我簡明說一下,就三條,第一條就是奠定中華版圖。康熙和他兒子和他孫子雍正和幹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使中國的版圖北跨外興安嶺,南到曾母暗沙,東起大海,西到帕米爾高原。
南到曾母暗沙是什麽概念?我到新加坡,新加坡的先生說你想看什麽地方?我說馬六甲。為什麽?大家知道菲律賓已經很南了,曾母暗沙還在菲律賓南端的南麵,在馬六甲海峽的附近,接近於赤道,就是康熙朝的版圖往南接近赤道,往北到外興安嶺,外興安嶺山脊往北流的水流到北冰洋,往南流到黑龍江,整個黑龍江的水和黑龍江的土地都是屬於清朝。
這個版圖一直影響到我們今天。我在一所大學做演講,一位同學站起來提問,說閻崇年老師你說康熙的版圖奠定了今天的版圖,我不贊成。我說理由,他說我們今天的版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打下來的。我說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版圖不是從天上打下來的?從哪兒打下來的,他說從國民黨政府手裏打下來的。我說好,國民黨民國政府的版圖,孫中山先生奠定中華民國版圖從哪兒來的?他說從清朝來的。所以我說康熙朝奠定了中華版圖包括我們今天。
當時版圖多大?大約1300萬平方公裏,我們今天是960萬平方公裏。注意,當時全世界都算上,中國版圖最大,比俄羅斯還大,當時美國還沒建立呢,英國還沒工業革命,德意誌還沒統一,也還沒有日本的明治維新。
第二民族多元和諧。我們今天56個民族,康熙朝的時候民族沒有做認定還是這些民族,也都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這56個民族在清帝政權,康熙政權之下。我大膽說一句話,從秦始皇稱皇帝公元前221年,到宣統3年公元1911年,一共2132年。這2132年我把它叫做皇朝歷史,這段歷史上清朝的民族關係處理得最好。不信嗎?蒙古從秦始皇修萬裏長城到劉邦給匈奴作戰差點兒被匈奴人捉住,到東漢,到唐太宗打突厥,北方匈奴蒙古帝兩千年問題沒解決,康熙朝解決了。康熙有一條語錄,他說: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北方,長城更為堅固,清朝不修長城。原來長城是防匈奴,防蒙古的,清朝呢?蒙古成了清朝北部的長城。怎麽建的?俄國侵略黑龍江,蒙古人、滿洲人、漢人等等組成的連襟在亞克薩被俄國人打敗了,才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蒙古人從來沒有要跟清朝分家,也沒鬧獨立,沒有必要。
清朝的公主嫁給蒙古的王公,蒙古的格格娶過來作為清朝的皇後、貴妃。康熙皇帝的公主有四個嫁給蒙古人,其中有一個嫁到外蒙古,成了兒女親家,這個跟漢唐的和親不一樣。清朝的皇帝成了蒙古人的外甥,蒙古的姑娘成了清朝的皇後或者貴妃,建立一個滿蒙聯盟。這個對後來抵製沙俄的侵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西藏達賴喇嘛率了一個隊伍到北京向順治皇帝朝貢,一共三千人,萬裏跋涉,歷經艱難到了北京。順治皇帝在皇宮的太和殿招待他們,賜封達賴喇嘛。康熙的時候派大臣駐西藏,在西藏駐軍,西藏達賴也好,班禪也好,圓寂之後準世的孩子要經過清朝政府冊封。
清朝結束之後,民國的時候達賴和班禪最後怎麽辦?又找中國政府。民國政府沒有先例,民國政府趕緊查檔案,查歷史,清朝這麽做的,那民國也冊封。解放以後,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後,中央政府照樣冊封班禪,冊封達賴。
西藏和平解放之後,還沒有製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那個時候中央政府在西藏駐軍,在西藏設駐藏大臣,在西藏用人民幣。根據是什麽?康熙皇帝是這麽做的,幹隆皇帝這麽做了,冊封達賴,冊封班禪,我們繼承了這份遺產,中央政府官員駐西藏,設西藏大臣,在西藏駐軍,西藏的外事活動要經過中央政府批準,名正言順,這就是歷史傳統。把台灣統一了,台灣的高山族也宣布在多民族的清朝政權當中。
注意!整個西藏在清代276年間從來沒有提出我要獨立,我要分家。沒有!一直在清朝的管轄之下。不容易!康熙皇帝接見蒙古王公,用蒙古語和他們交談。康熙會幾種外語,幹隆皇帝會更多了,大家知道清朝皇帝特別是幹隆用漢語、漢文同漢族的一些佛學家討論漢文佛經;用蒙古語和蒙古專家翻譯蒙古大藏經;用藏語、藏文和西藏專家研究藏文大藏經。所以整個清代雖然民族之間有磕磕碰碰,總體來說多民族統一在清政權之下。
第三,文化融合發展。滿洲是牧獵文化,蒙古族是糙原文化,漢族中原是農耕文化。蒙古的糙原文化和滿洲的牧獵文化融合了,但是和漢族的農耕問題有衝突。揚州十日都是這些文化中的表現。康熙朝注意了這個問題,學習儒家的學說,尊重漢族的文化傳統。舉個例子,康熙南巡到了山東的曲阜,對曲阜孔子的塑像和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禮。所有漢人要給康熙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康熙皇帝對一個漢人行三跪九叩之禮,還說孔子“開千代之文明,樹百王之一範”。
到杭州,過了錢塘江,大禹是漢族的英雄,康熙在大禹陵前行三跪九叩之禮,就是承認和接受漢族的文化和傳統。他主持修《康熙字典》,主持修《古今圖書集成》,《古今圖書集成》到現在為止是現存最大的一部類書。有一個美籍華人從美國跟我打電話,說閻老師你一定要講講清朝滿漢文化的融合。他說太重要了,長途電話也說不清楚,他說我到北京跟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