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被那樣的琴聲和唱聲吸引到那樣的一家酒店門前,在老闆的疏忽之間向店堂裏探頭,見過一個瘦瘦高高的拉琴的人全身都隨著琴弓晃,兩條細長的腿纏疊在一起,腳尖挑著鞋,鞋也在晃但絕不掉下來,襪子上精細地打著補釘。我想他就是z的繼父,襪子上精細的補釘必是z的母親所為。
小酒店裏的戲,每晚都要唱很久。
小酒店裏的戲通常是以一兩個醉鬼的誕生而告結束。人們邊唱邊飲,邊飲邊唱,喧喧嚷嚷夾笑夾罵,整條小街上的人都因之不能安枕。忽然間哪個角落裏的唱腔有了獨出新載的變化,或唱詞中有了即興的發展,便是醉鬼誕生之兆。這樣的醉鬼有時候就是z的繼父。如果琴聲忽然緊起來,琴聲忽然不理會吟唱者的節拍,一陣緊似一陣仿佛殺出重圍獨自逃離了現實,那就是z的繼父醉了。“琴師”的醉酒總是這樣,方式單調。眾人聽見這樣的琴音便都停了唱段,知道今宵的杯該停了戲該散了,越來越緊的琴聲一旦停止,就單剩下“琴師”的哭訴了。我曾見一個又高又瘦的男人在小酒店昏黃的燈下獨斟獨泣,涕淚滿麵絮絮不休,一把胡琴躺在他腳下。我感到這個人就是z的繼父。沒有人聽得懂他在說什麽,久而久之也沒有人去問他到底要說什麽。眾人漸漸散去,由著他獨自哭訴。眾人散去時互相笑道:他家的廢酒瓶今夜難免要粉身碎骨了。這樣的預言很少失敗。
z的繼父哭著說著,忽覺左右沒了人影,呆愣良久,再向掌櫃的買二兩酒,酒瓶掖在腰間,提了琴回家。一路上不見人,惟城牆在夜空裏影影綽綽地去接近著星鬥,城牆上的衰糙在夜風中鬼鬼怪怪地響,z的繼父加緊虛飄的腳步往家跑。進了家門見家人各做各的事似乎都不把他放在心上,悲憤於是交加,看明白是在家裏更覺得應具一副威風,就撿幾個喝空的酒瓶在屋裏屋外的牆上和地上摔響。絕對可以放心,他醉得再厲害也不會糊塗到去砸比這再值錢的東西。
頭一次見他撒酒瘋,z的母親嚇得摟緊z,又用身體去擋住z的毫無血緣關係的姐姐。但是那個僅比z大三歲的姑娘——z的異父母姐姐m,卻似毫無反應,不慌也不哭,隻是有些抱歉般地望一望她的繼母。m是個早熟的女孩兒。
事後m對繼母說:“老是這樣,沒事兒,他不會再怎麽鬧,最多是連著睡上兩天。”
其時z的繼父正一動不動地睡著,鼾聲已經連續響了二十四小時。
“你的親生母親得的什麽病,怎麽會那麽年輕就……?”繼母問m。
m這時才落淚,無聲地落淚很久,說:“她沒死。她活著。她帶著我的六個妹妹,回南方去了。”
“為什麽?”
“他,”m示意那睡者,“他掙的錢,也許,還不夠他一個人喝酒的呢。”
“幹嘛,你不跟你的親媽走?”
m低下頭,噙著淚擺弄自己的手指。忽然她醒悟到了什麽,抬眼看著繼母說:“可我爸,他不壞。”那眼神那語氣,都像是為她的父親說情,而且不見得是為一個父親,更像是為一個男人,一個已經被拋棄過的男人。
z母一時不知如何應答。m之懂事,令z母懷疑她的實際年齡。
不過我以為實際年齡是不重要的,對於一篇小說尤其是對於我的一種印象而言,那是不重要的,甚至是無意義的。
這時九歲的z插話進來:“他為什麽不壞?”
“他是個好人。”m對z說。
“他哪兒好?好個屁!”
母親喊z:“不許胡說!”
m吃驚地望著這個弟弟。很久,她扭過臉對繼母說:“我爸,他連做夢想的都是,我能有個弟弟。”
母親摟住這對異父異母的姐弟,對z說:“你有了一個,好姐姐。”
z看著m,不言語。十二歲的m 拉一拉z的手,看樣子九歲的z不反對。
這時,屋子裏忽然躥起一陣臭氣,而且一陣陣越來越濃重幾乎讓人不能呼吸。
z最先喊起來:“是他,是他!”喊著,向屋外逃跑,其狀如受了奇恥大辱。
原來是那醉者,在沉睡二十四小時之後感到要去廁所,他掙紮著但是尚未能掙脫睡魔的控製,自己先控製不住了……
140
z對那一陣濃烈的臭味印象深刻,以至在隨後的歲月裏z隻要走進繼父的家,那種令人作嘔的氣味立刻旋躥起來,令z窒息。或者那氣味,並不是在空間中而隻是在z的嗅覺中,頻繁出現,成為繼父家的氛圍。z的心裏,從未承認過那是自己的家。
那天他跑出屋子,又跑出院子,跑過那條小街,一直跑上城牆。少年z跪在城牆上大口大口地嘔吐,直到腸胃都要吐出來了,那汙濁庸卑的味道仍不消散。
城牆殘損破敗,城磚丟失了很多。附近的民宅很多是用城磚蓋的,擁擠的民宅之中,有城磚砌起來的雞窩狗舍。那古老的城牆,很多地方已經完全像一道黃土的荒崗了,茂盛的野糙能把少年z淹沒,其間有蟋蟀在叫,有蛇在遊,有發情的貓們在約會,有黃鼠狼的影子偶爾流竄。z跪在荒糙叢中,看著城牆下灰壓壓的大片民房,點點燈火堅持著亮在那兒,似無一絲生氣,但有喊聲、唱聲、罵聲、笑聲和哭聲從那洞穴似的屋頂下傳出,有不過是活著的東西在那洞道一般的胡同裏走動,我想z可能平生第一次懷疑:那為什麽肯定是人而不是其他什麽動物?
z開始怨恨母親,為什麽要把他帶到這兒來?他想起南方,想起那座木結構的老屋、細雨中老屋的飛簷、滴水的芭蕉、黎明時熄滅的香火、以及天亮前某種怪蟲的嗚叫,連那“嗚哇——嗚哇——”的怪叫也似乎親切起來。他想起南方月下母親白皙的脖頸和挽得高高的發誓,母親窈窕的身影無聲地遊移在老屋裏、庭院中、走廊上,溫柔而芬芳的母親的雙唇吻著他……他想求母親帶他回去,他甚至懷戀起北方的老家,懷戀起葵花的香風和葵林中養蜂人的小屋,他想和母親一起回去,無論是哪兒,回去,不要在這兒,這兒不是我的家,回到我和母親的家去回到僅僅屬於我和母親的家去吧。但是他知道這不可能,母親不會同意。少年為此流淚。現在母親變了,變老了,變得慌張、邋遢、粗糙、委頓,z認為這全是那個臭氣哄哄的酒鬼造成的。母親怎麽會願意和那樣一個醜陋庸俗的人一起生活呢?z於是想起生父,那個從未見過麵的男人,因而不是回憶隻能是想像。想像,總是在山高水長的地方,總是在地闊天寬的地方,在北方,森林與荒原連接的地帶,或許寒冷,陰鬱,陽光在皮膚上和在心底都令人珍惜,陽光很不容易,但即便陰雲密布即便淒風苦雨,那個男人也是毫無遲疑地大步走著,孤傲而尊貴,那才是他的父親,那才可以是他——畫家z的父親。
對此我有兩點感想:一是,這想像的圖景已經接近未來那幅畫作的氣氛,想像中那個男人的步履,勢必演變為那根白色羽毛自命不凡的飄展或燃燒。二是,那個想像中的男人,未必就是z的生身之父,更可能是z自己,是他的自戀和自賞,是他正在萌生的情誌的自我描畫。
小酒店裏的戲,每晚都要唱很久。
小酒店裏的戲通常是以一兩個醉鬼的誕生而告結束。人們邊唱邊飲,邊飲邊唱,喧喧嚷嚷夾笑夾罵,整條小街上的人都因之不能安枕。忽然間哪個角落裏的唱腔有了獨出新載的變化,或唱詞中有了即興的發展,便是醉鬼誕生之兆。這樣的醉鬼有時候就是z的繼父。如果琴聲忽然緊起來,琴聲忽然不理會吟唱者的節拍,一陣緊似一陣仿佛殺出重圍獨自逃離了現實,那就是z的繼父醉了。“琴師”的醉酒總是這樣,方式單調。眾人聽見這樣的琴音便都停了唱段,知道今宵的杯該停了戲該散了,越來越緊的琴聲一旦停止,就單剩下“琴師”的哭訴了。我曾見一個又高又瘦的男人在小酒店昏黃的燈下獨斟獨泣,涕淚滿麵絮絮不休,一把胡琴躺在他腳下。我感到這個人就是z的繼父。沒有人聽得懂他在說什麽,久而久之也沒有人去問他到底要說什麽。眾人漸漸散去,由著他獨自哭訴。眾人散去時互相笑道:他家的廢酒瓶今夜難免要粉身碎骨了。這樣的預言很少失敗。
z的繼父哭著說著,忽覺左右沒了人影,呆愣良久,再向掌櫃的買二兩酒,酒瓶掖在腰間,提了琴回家。一路上不見人,惟城牆在夜空裏影影綽綽地去接近著星鬥,城牆上的衰糙在夜風中鬼鬼怪怪地響,z的繼父加緊虛飄的腳步往家跑。進了家門見家人各做各的事似乎都不把他放在心上,悲憤於是交加,看明白是在家裏更覺得應具一副威風,就撿幾個喝空的酒瓶在屋裏屋外的牆上和地上摔響。絕對可以放心,他醉得再厲害也不會糊塗到去砸比這再值錢的東西。
頭一次見他撒酒瘋,z的母親嚇得摟緊z,又用身體去擋住z的毫無血緣關係的姐姐。但是那個僅比z大三歲的姑娘——z的異父母姐姐m,卻似毫無反應,不慌也不哭,隻是有些抱歉般地望一望她的繼母。m是個早熟的女孩兒。
事後m對繼母說:“老是這樣,沒事兒,他不會再怎麽鬧,最多是連著睡上兩天。”
其時z的繼父正一動不動地睡著,鼾聲已經連續響了二十四小時。
“你的親生母親得的什麽病,怎麽會那麽年輕就……?”繼母問m。
m這時才落淚,無聲地落淚很久,說:“她沒死。她活著。她帶著我的六個妹妹,回南方去了。”
“為什麽?”
“他,”m示意那睡者,“他掙的錢,也許,還不夠他一個人喝酒的呢。”
“幹嘛,你不跟你的親媽走?”
m低下頭,噙著淚擺弄自己的手指。忽然她醒悟到了什麽,抬眼看著繼母說:“可我爸,他不壞。”那眼神那語氣,都像是為她的父親說情,而且不見得是為一個父親,更像是為一個男人,一個已經被拋棄過的男人。
z母一時不知如何應答。m之懂事,令z母懷疑她的實際年齡。
不過我以為實際年齡是不重要的,對於一篇小說尤其是對於我的一種印象而言,那是不重要的,甚至是無意義的。
這時九歲的z插話進來:“他為什麽不壞?”
“他是個好人。”m對z說。
“他哪兒好?好個屁!”
母親喊z:“不許胡說!”
m吃驚地望著這個弟弟。很久,她扭過臉對繼母說:“我爸,他連做夢想的都是,我能有個弟弟。”
母親摟住這對異父異母的姐弟,對z說:“你有了一個,好姐姐。”
z看著m,不言語。十二歲的m 拉一拉z的手,看樣子九歲的z不反對。
這時,屋子裏忽然躥起一陣臭氣,而且一陣陣越來越濃重幾乎讓人不能呼吸。
z最先喊起來:“是他,是他!”喊著,向屋外逃跑,其狀如受了奇恥大辱。
原來是那醉者,在沉睡二十四小時之後感到要去廁所,他掙紮著但是尚未能掙脫睡魔的控製,自己先控製不住了……
140
z對那一陣濃烈的臭味印象深刻,以至在隨後的歲月裏z隻要走進繼父的家,那種令人作嘔的氣味立刻旋躥起來,令z窒息。或者那氣味,並不是在空間中而隻是在z的嗅覺中,頻繁出現,成為繼父家的氛圍。z的心裏,從未承認過那是自己的家。
那天他跑出屋子,又跑出院子,跑過那條小街,一直跑上城牆。少年z跪在城牆上大口大口地嘔吐,直到腸胃都要吐出來了,那汙濁庸卑的味道仍不消散。
城牆殘損破敗,城磚丟失了很多。附近的民宅很多是用城磚蓋的,擁擠的民宅之中,有城磚砌起來的雞窩狗舍。那古老的城牆,很多地方已經完全像一道黃土的荒崗了,茂盛的野糙能把少年z淹沒,其間有蟋蟀在叫,有蛇在遊,有發情的貓們在約會,有黃鼠狼的影子偶爾流竄。z跪在荒糙叢中,看著城牆下灰壓壓的大片民房,點點燈火堅持著亮在那兒,似無一絲生氣,但有喊聲、唱聲、罵聲、笑聲和哭聲從那洞穴似的屋頂下傳出,有不過是活著的東西在那洞道一般的胡同裏走動,我想z可能平生第一次懷疑:那為什麽肯定是人而不是其他什麽動物?
z開始怨恨母親,為什麽要把他帶到這兒來?他想起南方,想起那座木結構的老屋、細雨中老屋的飛簷、滴水的芭蕉、黎明時熄滅的香火、以及天亮前某種怪蟲的嗚叫,連那“嗚哇——嗚哇——”的怪叫也似乎親切起來。他想起南方月下母親白皙的脖頸和挽得高高的發誓,母親窈窕的身影無聲地遊移在老屋裏、庭院中、走廊上,溫柔而芬芳的母親的雙唇吻著他……他想求母親帶他回去,他甚至懷戀起北方的老家,懷戀起葵花的香風和葵林中養蜂人的小屋,他想和母親一起回去,無論是哪兒,回去,不要在這兒,這兒不是我的家,回到我和母親的家去回到僅僅屬於我和母親的家去吧。但是他知道這不可能,母親不會同意。少年為此流淚。現在母親變了,變老了,變得慌張、邋遢、粗糙、委頓,z認為這全是那個臭氣哄哄的酒鬼造成的。母親怎麽會願意和那樣一個醜陋庸俗的人一起生活呢?z於是想起生父,那個從未見過麵的男人,因而不是回憶隻能是想像。想像,總是在山高水長的地方,總是在地闊天寬的地方,在北方,森林與荒原連接的地帶,或許寒冷,陰鬱,陽光在皮膚上和在心底都令人珍惜,陽光很不容易,但即便陰雲密布即便淒風苦雨,那個男人也是毫無遲疑地大步走著,孤傲而尊貴,那才是他的父親,那才可以是他——畫家z的父親。
對此我有兩點感想:一是,這想像的圖景已經接近未來那幅畫作的氣氛,想像中那個男人的步履,勢必演變為那根白色羽毛自命不凡的飄展或燃燒。二是,那個想像中的男人,未必就是z的生身之父,更可能是z自己,是他的自戀和自賞,是他正在萌生的情誌的自我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