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他決定了也去……
說完他又開始收拾皮箱。先是將些似乎很有價值的書放在上麵,幾件根本算不上什麽細軟之物的也許是名牌的襯衣和幾條領帶放下麵。不知為什麽,放得好好的卻又改變了主意騰空皮箱重新開始。而將書放下邊將襯衣和領帶放上麵。
我呆呆地瞧著他,發現一本書竟是我自己寫的《從復旦到北影》。是索瑤向我要,我簽了名送給她的。或者是"表弟"想要,而由索瑤出麵……
已是不可知的事了。我沒問他那一本書怎麽竟歸了他了。
當然不是由於書本身的價值。也許僅僅是因為,他希望由它,而永遠記住他的一位叫肖冰的同學?兼或也記住大學裏另一位叫索瑤的姑娘……
我望望"表弟"的鋪,空落落的什麽東西也沒有。連被褥和枕頭也不知去向。
也許"表弟"在另一個地方仍用著?那隻是一張舊的單人木床而已。床板上,因汗滲入而印出一個十分清楚的人形。那是夏天僅鋪涼蓆造成的。那便是我此次又見到的"表弟"。蜷著身軀,呈"s"形,仿佛睡覺時也不曾放縱過自己……
那人形仿佛在無言地也對我說:你來晚了……
我想隔月後,新學期伊始,從哪兒來的會是一個什麽樣兒的莘莘學子,將占據了那一張床呢?……
會介意床板上的古怪人形麽?……
會用刷子沾了洗衣粉什麽的企圖刷掉"他"麽?……
而收拾箱子的人,卻似乎已經忘了我的存在。
我問:"索瑤在哪兒?"他沒反應。
不是他沒聽見。是我根本沒問出聲。那話,僅隻是我心裏想問的話。
我處在一種近乎屏息斂氣的狀態中。仿佛我的心害怕什麽。仿佛它不願發出任何聲息驚動什麽。
"索瑤在哪兒?"--這次,連我自己也相信我是開口說話了。
"你在學校可見不著她了?""為什麽?請求你一定帶我去見她……
""她那種女孩兒,怎麽能受得了這種事的刺激。她精神失常了。大概她認為,他的死是她一手造成的……
她爸爸媽媽來學校把她接走了……
"我覺得空氣剎那間凝固了。仿佛四麵有四塊看不見的夾板,將我緊緊地緊緊地夾住在原地了。
"其實,像索瑤那麽善良的女孩兒,現在太少了。大學裏更少。她的思想方法未免太古典了。她那種善良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對她是,對他也是……
""……"我不知道自己怎樣離開的。
熱風撲麵。我如酷暑之際中寒。一路全身發冷。從內心裏往外,一陣陣冷得透徹。冷得無奈。
走了一段路,我竟覺得累,蹲在一處樹蔭下吸菸。路人從我眼前過來過去。騎車的,步行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知全為著各自的什麽目標。
遠處,華麗的高樓大廈的瑪賽克或進口玻璃外衣,在陽光下閃耀著輝煌。
我不由得想起索瑤對我說過的,也是"表弟"對她說過的,關於那個因照片被放大曝光而死了的女大學生的話--謀殺。我覺得"表弟"的死整個兒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一種宿命性質的錯誤。在他死前,便與許多種綜合的錯誤--他自己的,索瑤的,別人的,心靈的,現實的錯誤攪在一起了。
也包括我的……
也包括我的錯誤麽?我又想起母親對我說的,關於"人人都是別人命裏的人"以及"貴人"和"小人"的話……
我確實沒有勇氣深想下去……
一個弄明白了的錯誤肯定比一個糊塗的錯誤更是錯誤。
而我自認為的,或被強加於的錯誤,已背負得太多了。是的。
我確實沒有勇氣深想下去……
被錯誤所謀殺?……
"這是什麽?放到行李架上去!要不就擺在鋪位底下!"女列車員說著,就動手搬那個小木盒。
"你別碰他!"年輕人嚴厲地警告道。撥開了列車員的手。
"列車有列車上的規定,一切東西……
""不是東西!"年輕人的臉,因惱怒而漲紅了。
"同誌,請允許我向您解釋--我們都買了臥鋪。我們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陪送我們這一位同學回家鄉……
"一位姑娘說著,指了指那個小木盒,"他曾經對我們講過,他畢業後的第一個願望,就是要坐一次臥鋪。以前他沒坐過臥鋪……
當然,如果有老弱病殘和需要補臥鋪的婦女,我們幾個的鋪位都可以讓出來。唯獨他的鋪位我們不能讓。因為他實際上正睡在上麵。並且,您還得允許我們在他周圍陪著他……
"她說得莊嚴。
說得虔誠。
幾位乘客的目光投向了她。
女列車員怔怔地望了她一會兒,一句話也沒再說,默默地轉身離開了……
我佇立在車廂門口,不知自己該不該走過去,和他們一起陪送"表弟"。
盡管我是為此而專執一念踏上列車的。
這之前我給母親寫了封信,告訴老人家,"表弟"的分配問題已徹底落實了。一切順利。比預想的順利得多……
然而直至那一時刻,我似乎才明白,也許我根本就不算是"表弟"之"命"裏的一個人。我自以為是。但其實並不是。我從來沒將他看得多麽重要過。他對我沒用。母親很情願是,卻更不是。索瑤曾想不再是,但仿佛註定了的,終究還是。可能最是。她有過什麽心理感應麽?對於他,和她自己?……
我仍立在車門口猶豫不決。
山裏的花兒開遠遠的你歸來期盼著你的身影牽著我的手兒走……
車廂裏飄蕩著《故鄉》。是乘客向列車廣播室點播的。山裏的花兒開……
1991年8月13日
說完他又開始收拾皮箱。先是將些似乎很有價值的書放在上麵,幾件根本算不上什麽細軟之物的也許是名牌的襯衣和幾條領帶放下麵。不知為什麽,放得好好的卻又改變了主意騰空皮箱重新開始。而將書放下邊將襯衣和領帶放上麵。
我呆呆地瞧著他,發現一本書竟是我自己寫的《從復旦到北影》。是索瑤向我要,我簽了名送給她的。或者是"表弟"想要,而由索瑤出麵……
已是不可知的事了。我沒問他那一本書怎麽竟歸了他了。
當然不是由於書本身的價值。也許僅僅是因為,他希望由它,而永遠記住他的一位叫肖冰的同學?兼或也記住大學裏另一位叫索瑤的姑娘……
我望望"表弟"的鋪,空落落的什麽東西也沒有。連被褥和枕頭也不知去向。
也許"表弟"在另一個地方仍用著?那隻是一張舊的單人木床而已。床板上,因汗滲入而印出一個十分清楚的人形。那是夏天僅鋪涼蓆造成的。那便是我此次又見到的"表弟"。蜷著身軀,呈"s"形,仿佛睡覺時也不曾放縱過自己……
那人形仿佛在無言地也對我說:你來晚了……
我想隔月後,新學期伊始,從哪兒來的會是一個什麽樣兒的莘莘學子,將占據了那一張床呢?……
會介意床板上的古怪人形麽?……
會用刷子沾了洗衣粉什麽的企圖刷掉"他"麽?……
而收拾箱子的人,卻似乎已經忘了我的存在。
我問:"索瑤在哪兒?"他沒反應。
不是他沒聽見。是我根本沒問出聲。那話,僅隻是我心裏想問的話。
我處在一種近乎屏息斂氣的狀態中。仿佛我的心害怕什麽。仿佛它不願發出任何聲息驚動什麽。
"索瑤在哪兒?"--這次,連我自己也相信我是開口說話了。
"你在學校可見不著她了?""為什麽?請求你一定帶我去見她……
""她那種女孩兒,怎麽能受得了這種事的刺激。她精神失常了。大概她認為,他的死是她一手造成的……
她爸爸媽媽來學校把她接走了……
"我覺得空氣剎那間凝固了。仿佛四麵有四塊看不見的夾板,將我緊緊地緊緊地夾住在原地了。
"其實,像索瑤那麽善良的女孩兒,現在太少了。大學裏更少。她的思想方法未免太古典了。她那種善良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對她是,對他也是……
""……"我不知道自己怎樣離開的。
熱風撲麵。我如酷暑之際中寒。一路全身發冷。從內心裏往外,一陣陣冷得透徹。冷得無奈。
走了一段路,我竟覺得累,蹲在一處樹蔭下吸菸。路人從我眼前過來過去。騎車的,步行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知全為著各自的什麽目標。
遠處,華麗的高樓大廈的瑪賽克或進口玻璃外衣,在陽光下閃耀著輝煌。
我不由得想起索瑤對我說過的,也是"表弟"對她說過的,關於那個因照片被放大曝光而死了的女大學生的話--謀殺。我覺得"表弟"的死整個兒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一種宿命性質的錯誤。在他死前,便與許多種綜合的錯誤--他自己的,索瑤的,別人的,心靈的,現實的錯誤攪在一起了。
也包括我的……
也包括我的錯誤麽?我又想起母親對我說的,關於"人人都是別人命裏的人"以及"貴人"和"小人"的話……
我確實沒有勇氣深想下去……
一個弄明白了的錯誤肯定比一個糊塗的錯誤更是錯誤。
而我自認為的,或被強加於的錯誤,已背負得太多了。是的。
我確實沒有勇氣深想下去……
被錯誤所謀殺?……
"這是什麽?放到行李架上去!要不就擺在鋪位底下!"女列車員說著,就動手搬那個小木盒。
"你別碰他!"年輕人嚴厲地警告道。撥開了列車員的手。
"列車有列車上的規定,一切東西……
""不是東西!"年輕人的臉,因惱怒而漲紅了。
"同誌,請允許我向您解釋--我們都買了臥鋪。我們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陪送我們這一位同學回家鄉……
"一位姑娘說著,指了指那個小木盒,"他曾經對我們講過,他畢業後的第一個願望,就是要坐一次臥鋪。以前他沒坐過臥鋪……
當然,如果有老弱病殘和需要補臥鋪的婦女,我們幾個的鋪位都可以讓出來。唯獨他的鋪位我們不能讓。因為他實際上正睡在上麵。並且,您還得允許我們在他周圍陪著他……
"她說得莊嚴。
說得虔誠。
幾位乘客的目光投向了她。
女列車員怔怔地望了她一會兒,一句話也沒再說,默默地轉身離開了……
我佇立在車廂門口,不知自己該不該走過去,和他們一起陪送"表弟"。
盡管我是為此而專執一念踏上列車的。
這之前我給母親寫了封信,告訴老人家,"表弟"的分配問題已徹底落實了。一切順利。比預想的順利得多……
然而直至那一時刻,我似乎才明白,也許我根本就不算是"表弟"之"命"裏的一個人。我自以為是。但其實並不是。我從來沒將他看得多麽重要過。他對我沒用。母親很情願是,卻更不是。索瑤曾想不再是,但仿佛註定了的,終究還是。可能最是。她有過什麽心理感應麽?對於他,和她自己?……
我仍立在車門口猶豫不決。
山裏的花兒開遠遠的你歸來期盼著你的身影牽著我的手兒走……
車廂裏飄蕩著《故鄉》。是乘客向列車廣播室點播的。山裏的花兒開……
1991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