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船的路上,許多人跟在她的後麵,王天階和範雲威情知不妙,害怕出事,慌慌忙忙先跑回船,吩咐船家準備開船。
待冒辟疆和董小宛上了船,便掛帆駛離鎮江,岸邊的人們依依不捨,目送這船漸漸消失在碧空之間。
船在水上又漂了幾天,冒辟疆忽然憂心忡忡,愁眉不展。
董小宛再三關心地詢問,他才嘆了口氣,對她說道:“宛君,這船現在要開往南京,可是,你不能去南京,朱統銳誰也惹他不起,他早就發誓要你的命!”
董小宛道:“就是赴湯蹈火,妾也要侍君左右,我不怕他。”
冒辟疆道:“宛君,凡事應有氣量,切勿逞一時之勇。你想想,若到南京,受到傷害的不僅僅隻你一人,還會連累香君、柳如是她們。我看你還是先回蘇州,今年秋闈之後,我一定來接你到如皋。你如果怕竇、霍兩家惡霸,就在府門上貼上‘如皋冒寓’字樣,也許能夠擋他一陣子,好嗎?”
董小宛並非隻知兒女情長而不明事理的女人,心知他說得有理,卻又不甘心再度分別。所以隻是默默不語。冒辟疆看見她眼角流下淚來。
——
第十三章 誤乘賊船那日夜晚,冒辟疆勸說董小宛先回蘇州。
迷濛的夜色滋生著某種憂傷。董小宛端坐在船窗前,心裏溢滿憂傷。她知道青樓的日子屬於年輕女人,待那些討厭的皺紋爬上臉的時候,也就是燈枯油盡的時候,如燦爛的太陽忽然被烏雲遮擋,她心中有一股憂鬱的氣流到處衝撞著。江水在夜色的籠罩下緩緩地流淌著,像從她的心上流過,感覺異常的沉重。她想著回到蘇州將麵對債主們的糾纏,尤其是那兩個輕易不能擺脫的惡霸,她想著兩個惡霸的粗魯與庸俗,便覺得一陣陣噁心。
冒辟疆的話語使董小宛感覺他是那麽地遙遠不著邊際,她努力想穿透那堅固的空間。
但她想起的卻是她十五歲時進青樓的那種惶恐。雖然她不願意與冒辟疆分離而獨自回到蘇州,但她無法選擇,她就像被別人捏在手中的棋子將她放在了一個位置。她知道自己與青樓的距離正逐漸地拉開,她想抓住冒辟疆這根繩,使自己以後的日子有所依靠,她不得不同意先回蘇州,如去南京將會遇到更大的麻煩,她也不想給冒辟疆帶來什麽麻煩,免使以後進冒家的門而遭受阻礙。
董小宛接受了這樣的安排,於是她轉過身麵對冒辟疆,臉上露出了陽光般燦爛的笑容。
“公子,妾明日就回蘇州。”
冒辟疆仿佛置身於一片仙境中。
“你真知我心,你就暫時忍耐一下吧。”
冒辟疆看見董小宛那燦爛的笑容,感覺自己離那歡笑並不遙遠,他摟住董小宛,吻著董小宛那依然清麗的臉。董小宛那纖細的十指輕輕地在冒辟疆的身上遊動著,每一次的滑動都引起冒辟疆一陣輕顫。
船向那夜色的深處劃去。
冒辟疆伏在董小宛的懷中沉沉睡去。月光映在江麵上隨波紋一盪一盪的,像金秋成熟的果子在樹葉中隱現。
董小宛覺得她離以前的生活已經很遠了,她回想賣笑青樓的生涯已是那樣的模糊。她的心中時不時升起的哀怨,竟永遠消失不了。
第二天董小宛起了個早,她沿著江邊的小徑緩緩而行,她回來的時候,冒辟疆還沉沉地睡著,昨夜他們的春情,使滿江都溢滿了春色,早上的空氣帶著濕濕的清新,但沒有一絲風,就如一幅美麗的畫。臨近早餐的時候董小宛喚醒了沉睡中的冒辟疆。
這回的太陽很平淡,江水緩緩地流淌著。在冒辟疆和董小宛執手惜別的時候已過了午時,董小宛藏起憂鬱的神色,現出一副歡喜的樣子,她端起酒杯痛飲了幾杯,想壓抑住內心滋生的哀愁。冒辟疆心知董小宛不想回蘇州,見董小宛如此痛飲,心中不免加倍憐惜起來。
“小宛,不要喝多了,還要上路呢。”
“公子,你就讓我就此醉到蘇州吧。”董小宛用她兩道水漉漉的秋波直射著冒辟疆。
範雲威與王天階二人在一旁黯然地喝著酒。
時間悄無聲息地向前流著。董小宛孤獨地站立船頭上,她身著的褐色西洋紗衫隨風微微抖動,她那微露的雪膚冰肌晶瑩如白玉一般。董小宛眺望著船下的江水。她抬頭望了望冒辟疆,使她想起青樓遙遠的日子,想起那些充滿脂粉味的房間,想著以後秦淮河飄蕩的一個遊魂。
船家起錨往南行去,冒辟疆眼中的董小宛也正飄向遠方。
江麵上潮濕的空氣開始浸入他的肌膚,他顯然沒有意識到他站立在船頭上。他已經無法離開董小宛了,從他看見董小宛的第一眼起就註定了他一生所必經的這一過程。直到很久以後,冒辟疆依然能夠清晰地回憶起那天早上董小宛離開時的情景。
這時,小宛的船已去得很遠了。
冒辟疆在辭別董小宛以後的一路上整天長籲短嘆,悶悶不樂。他記掛著董小宛的柔情與安危。船到揚州的時候,三人上岸去拜訪了鄭超宗,並留住了兩日。三人隨後又趕至南京,在南京稍作逗留,冒辟疆便趕回如皋。
冒辟疆見過父母,便和蘇元芳坐在屋中。
“娘子,我需要三千兩現銀,幫董小宛還債。”
蘇元芳心裏一驚,她首先驚詫不是因為冒辟疆為一個風塵女子還債,而是那數額的巨大。
“公子,現一時拿不出這麽多的現銀,隻有等秋後看,如果湊不齊,就把首飾拿去賣一些。”
冒辟疆一陣慌亂。
他看著蘇元芳,盡管他再也無法聽清她後來說的話。
在此後的時間裏,冒辟疆時時感受到蘇元芳的溫柔。
在七月的下半旬,冒辟疆帶著茗煙,拜別了母親,趕往南京赴考去了。
那日的早上。董小宛辭別冒辟疆離開鎮江,轉回蘇州,在回蘇州的路上董小宛一路沉默,在以後麵對討債的人們時她始終保持著這種神情。
在回到蘇州的第三天後,霍華、竇虎的家奴像是從地下冒出來一樣站立於董小宛家院子中。霍、竇的家奴們時而以養老送終拉攏董小宛的父親董旻,時而又以死來威脅著他,董旻卻全身顫抖著像被獵人追趕的兔子一樣立於霍、竇兩家的家奴前。
董小宛端坐在屋裏,她始終聽見站立一旁的惜惜結結巴巴喘著氣,她覺得自己聽到的是一種強烈的欲望的呼吸。
單媽是在這個時候來到院子裏,她背靠著門站在那裏。盡管單媽在那一刻裏裝著若無其事,但董小宛還是一眼看出了她心頭的不安。
在這以後的日子裏,霍、竇兩家的家奴不是今天你來,就是明天他來,在七月快結束的時候,門前開始出現討債的人。
在這樣的日子,董小宛每天閉門謝客,但流言像秋蟲鳴叫聲一樣不可阻擋地傳進了董小宛的耳朵。霍、竇兩家的家奴每天像蒼蠅一樣整天地嗡嗡著“董小宛這個妓女,誰人有錢就跟誰嘛,難道當窖姐兒的還豎貞節牌坊?”
“董小宛就是那樣的惹人,隻要能跟她睡上一覺,我也就什麽也不想了。”
待冒辟疆和董小宛上了船,便掛帆駛離鎮江,岸邊的人們依依不捨,目送這船漸漸消失在碧空之間。
船在水上又漂了幾天,冒辟疆忽然憂心忡忡,愁眉不展。
董小宛再三關心地詢問,他才嘆了口氣,對她說道:“宛君,這船現在要開往南京,可是,你不能去南京,朱統銳誰也惹他不起,他早就發誓要你的命!”
董小宛道:“就是赴湯蹈火,妾也要侍君左右,我不怕他。”
冒辟疆道:“宛君,凡事應有氣量,切勿逞一時之勇。你想想,若到南京,受到傷害的不僅僅隻你一人,還會連累香君、柳如是她們。我看你還是先回蘇州,今年秋闈之後,我一定來接你到如皋。你如果怕竇、霍兩家惡霸,就在府門上貼上‘如皋冒寓’字樣,也許能夠擋他一陣子,好嗎?”
董小宛並非隻知兒女情長而不明事理的女人,心知他說得有理,卻又不甘心再度分別。所以隻是默默不語。冒辟疆看見她眼角流下淚來。
——
第十三章 誤乘賊船那日夜晚,冒辟疆勸說董小宛先回蘇州。
迷濛的夜色滋生著某種憂傷。董小宛端坐在船窗前,心裏溢滿憂傷。她知道青樓的日子屬於年輕女人,待那些討厭的皺紋爬上臉的時候,也就是燈枯油盡的時候,如燦爛的太陽忽然被烏雲遮擋,她心中有一股憂鬱的氣流到處衝撞著。江水在夜色的籠罩下緩緩地流淌著,像從她的心上流過,感覺異常的沉重。她想著回到蘇州將麵對債主們的糾纏,尤其是那兩個輕易不能擺脫的惡霸,她想著兩個惡霸的粗魯與庸俗,便覺得一陣陣噁心。
冒辟疆的話語使董小宛感覺他是那麽地遙遠不著邊際,她努力想穿透那堅固的空間。
但她想起的卻是她十五歲時進青樓的那種惶恐。雖然她不願意與冒辟疆分離而獨自回到蘇州,但她無法選擇,她就像被別人捏在手中的棋子將她放在了一個位置。她知道自己與青樓的距離正逐漸地拉開,她想抓住冒辟疆這根繩,使自己以後的日子有所依靠,她不得不同意先回蘇州,如去南京將會遇到更大的麻煩,她也不想給冒辟疆帶來什麽麻煩,免使以後進冒家的門而遭受阻礙。
董小宛接受了這樣的安排,於是她轉過身麵對冒辟疆,臉上露出了陽光般燦爛的笑容。
“公子,妾明日就回蘇州。”
冒辟疆仿佛置身於一片仙境中。
“你真知我心,你就暫時忍耐一下吧。”
冒辟疆看見董小宛那燦爛的笑容,感覺自己離那歡笑並不遙遠,他摟住董小宛,吻著董小宛那依然清麗的臉。董小宛那纖細的十指輕輕地在冒辟疆的身上遊動著,每一次的滑動都引起冒辟疆一陣輕顫。
船向那夜色的深處劃去。
冒辟疆伏在董小宛的懷中沉沉睡去。月光映在江麵上隨波紋一盪一盪的,像金秋成熟的果子在樹葉中隱現。
董小宛覺得她離以前的生活已經很遠了,她回想賣笑青樓的生涯已是那樣的模糊。她的心中時不時升起的哀怨,竟永遠消失不了。
第二天董小宛起了個早,她沿著江邊的小徑緩緩而行,她回來的時候,冒辟疆還沉沉地睡著,昨夜他們的春情,使滿江都溢滿了春色,早上的空氣帶著濕濕的清新,但沒有一絲風,就如一幅美麗的畫。臨近早餐的時候董小宛喚醒了沉睡中的冒辟疆。
這回的太陽很平淡,江水緩緩地流淌著。在冒辟疆和董小宛執手惜別的時候已過了午時,董小宛藏起憂鬱的神色,現出一副歡喜的樣子,她端起酒杯痛飲了幾杯,想壓抑住內心滋生的哀愁。冒辟疆心知董小宛不想回蘇州,見董小宛如此痛飲,心中不免加倍憐惜起來。
“小宛,不要喝多了,還要上路呢。”
“公子,你就讓我就此醉到蘇州吧。”董小宛用她兩道水漉漉的秋波直射著冒辟疆。
範雲威與王天階二人在一旁黯然地喝著酒。
時間悄無聲息地向前流著。董小宛孤獨地站立船頭上,她身著的褐色西洋紗衫隨風微微抖動,她那微露的雪膚冰肌晶瑩如白玉一般。董小宛眺望著船下的江水。她抬頭望了望冒辟疆,使她想起青樓遙遠的日子,想起那些充滿脂粉味的房間,想著以後秦淮河飄蕩的一個遊魂。
船家起錨往南行去,冒辟疆眼中的董小宛也正飄向遠方。
江麵上潮濕的空氣開始浸入他的肌膚,他顯然沒有意識到他站立在船頭上。他已經無法離開董小宛了,從他看見董小宛的第一眼起就註定了他一生所必經的這一過程。直到很久以後,冒辟疆依然能夠清晰地回憶起那天早上董小宛離開時的情景。
這時,小宛的船已去得很遠了。
冒辟疆在辭別董小宛以後的一路上整天長籲短嘆,悶悶不樂。他記掛著董小宛的柔情與安危。船到揚州的時候,三人上岸去拜訪了鄭超宗,並留住了兩日。三人隨後又趕至南京,在南京稍作逗留,冒辟疆便趕回如皋。
冒辟疆見過父母,便和蘇元芳坐在屋中。
“娘子,我需要三千兩現銀,幫董小宛還債。”
蘇元芳心裏一驚,她首先驚詫不是因為冒辟疆為一個風塵女子還債,而是那數額的巨大。
“公子,現一時拿不出這麽多的現銀,隻有等秋後看,如果湊不齊,就把首飾拿去賣一些。”
冒辟疆一陣慌亂。
他看著蘇元芳,盡管他再也無法聽清她後來說的話。
在此後的時間裏,冒辟疆時時感受到蘇元芳的溫柔。
在七月的下半旬,冒辟疆帶著茗煙,拜別了母親,趕往南京赴考去了。
那日的早上。董小宛辭別冒辟疆離開鎮江,轉回蘇州,在回蘇州的路上董小宛一路沉默,在以後麵對討債的人們時她始終保持著這種神情。
在回到蘇州的第三天後,霍華、竇虎的家奴像是從地下冒出來一樣站立於董小宛家院子中。霍、竇的家奴們時而以養老送終拉攏董小宛的父親董旻,時而又以死來威脅著他,董旻卻全身顫抖著像被獵人追趕的兔子一樣立於霍、竇兩家的家奴前。
董小宛端坐在屋裏,她始終聽見站立一旁的惜惜結結巴巴喘著氣,她覺得自己聽到的是一種強烈的欲望的呼吸。
單媽是在這個時候來到院子裏,她背靠著門站在那裏。盡管單媽在那一刻裏裝著若無其事,但董小宛還是一眼看出了她心頭的不安。
在這以後的日子裏,霍、竇兩家的家奴不是今天你來,就是明天他來,在七月快結束的時候,門前開始出現討債的人。
在這樣的日子,董小宛每天閉門謝客,但流言像秋蟲鳴叫聲一樣不可阻擋地傳進了董小宛的耳朵。霍、竇兩家的家奴每天像蒼蠅一樣整天地嗡嗡著“董小宛這個妓女,誰人有錢就跟誰嘛,難道當窖姐兒的還豎貞節牌坊?”
“董小宛就是那樣的惹人,隻要能跟她睡上一覺,我也就什麽也不想了。”